第180頁
嬌媚娘娘進宮後,冷麵帝王變忠犬 作者:蹣跚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差明著說蘇月嫵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了。
蘇月嫵自然不可能包庇這個妹夫。
她在翌日早朝,親自請求陛下從重處置。
沈珩下旨將安王從親王降為君王,且以後子孫不可襲承。
百官這才安生。
………
建寧四年,六月,狄人為報上次大將被殺的仇恨,派大王子帶重兵圍困梁州,勒令梁州百姓交出鳳仙,否則便大舉進犯。
消息傳到京城,不少官員上諫,應該捨棄明月將軍。
畢竟大軍整結後抵達梁州最短也要五六日,而狄人隻給出了三天的時間。
百姓與一人,孰重?
蘇月嫵拿著軍防圖細看,有些頭疼:「梁州邊防重地,為何駐兵如此之少?上次的教訓沒吃夠嗎?」
沈珩亦麵色沉重:「父皇在時,曾迎娶了狄人公主為妃,兩國定下百年盟約,互不侵犯,上次之事一了,狄王就給朕寫了請罪表,說是約束手下不力,大將不用歸還,讓朕自行處置即可,朕便隻換了太守,不曾增兵,誰料他就是要拿自家大將的血祭旗,然後攻其不備。」
蘇月嫵也無暇罵他蠢了。
哀兵必勝,狄人折損了大將,正是怒氣盛,士氣也盛的時候。
沈珩傳急旨於周邊郡縣,集合所有兵力,若朝廷援軍未至,梁州又支撐不住,便先去救急。
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大臣還在添亂,一個勁兒地讓鳳仙為民去死。
消息傳到梁州城,鳳仙閉了閉眼。
旁邊的副將陳歡心頭一緊,抱拳跪了下去:「將軍,你不要聽這些屁話!大軍馬上就到了,我們隻要再支撐三四日就好啊!」
鳳仙麵上都是灰塵,鎧甲上也染著血,連續幾日不眠不休地守城,她也不曾乏困,可到此刻,卻有些疲憊了。
她站起身,挎劍大步走出了營帳。
剛一出門,腳步便頓住了。
風吹旌旗日月高,營帳前,梁州城的百姓密密麻麻跪了一大片。
鳳仙心中有些淒涼。
這便是她救的百姓嗎,真的事到臨頭了,就逼她去死?
為什麽不能裝一裝呢,就算隻是表麵挽留兩句,她也不會這麽心痛。
她正要安撫他們,告訴他們自己會去赴死,領頭的老翁忽然開口:「將軍,您若出城,我們就跟著出城,梁州城有三千青壯男兒,婦孺也拿的動菜刀,棍棒,願隨您拚死一搏,血流千裏也無妨!您若守城,我們些人願堅持到最後一刻,城門被破,我們不苟活,殺一個算一個,殺兩個賺一個!」
其餘百姓亦附和:「願隨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鳳仙愣住了。
遙遙的望過去,跪在地上的有垂垂老矣的翁媼,有梳著婦人髮髻的女子,有青壯漢子,有半大孩子、沒嫁人的小姑娘,甚至還有幾個豎著垂髫的小兒,無一不滿麵堅毅,視死如歸。
鳳仙忽然就釋然了。
她爽朗地笑了一聲,擺手道:「你們這是幹什麽,趕緊起來,他們狄人要的隻有本將軍,本將軍單槍匹馬去會會他們就是,用得著你們拚命啊!」
「不!」一婦人被兒子攙扶著,眼含淚水出聲:「將軍,您是為了救我們,才得罪的那群狄賊,我們若還能眼睜睜看您去死,就不是人!京城那邊的話我們聽說了,一群狗賊!若這次我有命活下來,定要去京城痛罵他們一頓!」
另一男子亦出聲:「是啊將軍,狄人上次進犯的時候,我正好去外地探親,家中隻有老母和尚在月中的妻子,若不是將軍,我迴來見到的就是一家老小的屍體,您對我有大恩,對整個梁州城的百姓都有大恩,我們不是忘恩負義之人,願隨將軍同生共死!」
百姓頓時附和起來:「願隨將軍同生共死!願隨將軍同生共死!願……」
鳳仙眼眶中盈滿了淚水。
她狠狠擦了一把,在心中想道:值了,死也值了!
第155章 大勝
這時,有人衝進來道:「聖旨!京裏來了聖旨!」
現在梁州百姓聽見京城二字就冒火。
要是這聖旨敢是逼將軍去死的,他們就造反!
宣旨太監進來見底下滿是仇恨的眼神,嚇了一跳,隻能強忍著戰戰兢兢,清了清嗓子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明月將軍英勇無雙,為國之棟樑,此次狄兵圍攻,願愛卿竭力守之,今特將府兵調動之權授與,往將軍珍重自身,援軍不日即至。」
梁州百姓的眼神這才好一些。
鳳仙上前接過聖旨,太監又壓低聲音道:「貴妃娘娘送了一件金絲軟甲過來,讓將軍貼身穿著,以防不測。」
鳳仙皺眉:「本將軍有鎧甲。」
太監瞧了瞧百姓,聲音繼續低:「娘娘是怕狄人那話一出,梁州城先內亂,有貪生怕死的百姓為保命,會妄圖殺了將軍讓狄人退兵。」
鳳仙知道這話有道理,可她的百姓信她,她也信她的百姓。
「替本將軍謝過貴妃娘娘,不過軟甲就不要了,告訴娘娘,若梁州城有倖存活下來,希望她給所有百姓都備一份賞,本將軍不貪功,以娘娘的名義賜下來,讓百姓領娘娘的恩即可。」
太監隻得應下,騎快馬走捷徑迴京城復命。
梁州還是沒撐到援軍來的那一天。
狄人似是發現了他們來迴報信,提前攻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蘇月嫵自然不可能包庇這個妹夫。
她在翌日早朝,親自請求陛下從重處置。
沈珩下旨將安王從親王降為君王,且以後子孫不可襲承。
百官這才安生。
………
建寧四年,六月,狄人為報上次大將被殺的仇恨,派大王子帶重兵圍困梁州,勒令梁州百姓交出鳳仙,否則便大舉進犯。
消息傳到京城,不少官員上諫,應該捨棄明月將軍。
畢竟大軍整結後抵達梁州最短也要五六日,而狄人隻給出了三天的時間。
百姓與一人,孰重?
蘇月嫵拿著軍防圖細看,有些頭疼:「梁州邊防重地,為何駐兵如此之少?上次的教訓沒吃夠嗎?」
沈珩亦麵色沉重:「父皇在時,曾迎娶了狄人公主為妃,兩國定下百年盟約,互不侵犯,上次之事一了,狄王就給朕寫了請罪表,說是約束手下不力,大將不用歸還,讓朕自行處置即可,朕便隻換了太守,不曾增兵,誰料他就是要拿自家大將的血祭旗,然後攻其不備。」
蘇月嫵也無暇罵他蠢了。
哀兵必勝,狄人折損了大將,正是怒氣盛,士氣也盛的時候。
沈珩傳急旨於周邊郡縣,集合所有兵力,若朝廷援軍未至,梁州又支撐不住,便先去救急。
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大臣還在添亂,一個勁兒地讓鳳仙為民去死。
消息傳到梁州城,鳳仙閉了閉眼。
旁邊的副將陳歡心頭一緊,抱拳跪了下去:「將軍,你不要聽這些屁話!大軍馬上就到了,我們隻要再支撐三四日就好啊!」
鳳仙麵上都是灰塵,鎧甲上也染著血,連續幾日不眠不休地守城,她也不曾乏困,可到此刻,卻有些疲憊了。
她站起身,挎劍大步走出了營帳。
剛一出門,腳步便頓住了。
風吹旌旗日月高,營帳前,梁州城的百姓密密麻麻跪了一大片。
鳳仙心中有些淒涼。
這便是她救的百姓嗎,真的事到臨頭了,就逼她去死?
為什麽不能裝一裝呢,就算隻是表麵挽留兩句,她也不會這麽心痛。
她正要安撫他們,告訴他們自己會去赴死,領頭的老翁忽然開口:「將軍,您若出城,我們就跟著出城,梁州城有三千青壯男兒,婦孺也拿的動菜刀,棍棒,願隨您拚死一搏,血流千裏也無妨!您若守城,我們些人願堅持到最後一刻,城門被破,我們不苟活,殺一個算一個,殺兩個賺一個!」
其餘百姓亦附和:「願隨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鳳仙愣住了。
遙遙的望過去,跪在地上的有垂垂老矣的翁媼,有梳著婦人髮髻的女子,有青壯漢子,有半大孩子、沒嫁人的小姑娘,甚至還有幾個豎著垂髫的小兒,無一不滿麵堅毅,視死如歸。
鳳仙忽然就釋然了。
她爽朗地笑了一聲,擺手道:「你們這是幹什麽,趕緊起來,他們狄人要的隻有本將軍,本將軍單槍匹馬去會會他們就是,用得著你們拚命啊!」
「不!」一婦人被兒子攙扶著,眼含淚水出聲:「將軍,您是為了救我們,才得罪的那群狄賊,我們若還能眼睜睜看您去死,就不是人!京城那邊的話我們聽說了,一群狗賊!若這次我有命活下來,定要去京城痛罵他們一頓!」
另一男子亦出聲:「是啊將軍,狄人上次進犯的時候,我正好去外地探親,家中隻有老母和尚在月中的妻子,若不是將軍,我迴來見到的就是一家老小的屍體,您對我有大恩,對整個梁州城的百姓都有大恩,我們不是忘恩負義之人,願隨將軍同生共死!」
百姓頓時附和起來:「願隨將軍同生共死!願隨將軍同生共死!願……」
鳳仙眼眶中盈滿了淚水。
她狠狠擦了一把,在心中想道:值了,死也值了!
第155章 大勝
這時,有人衝進來道:「聖旨!京裏來了聖旨!」
現在梁州百姓聽見京城二字就冒火。
要是這聖旨敢是逼將軍去死的,他們就造反!
宣旨太監進來見底下滿是仇恨的眼神,嚇了一跳,隻能強忍著戰戰兢兢,清了清嗓子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明月將軍英勇無雙,為國之棟樑,此次狄兵圍攻,願愛卿竭力守之,今特將府兵調動之權授與,往將軍珍重自身,援軍不日即至。」
梁州百姓的眼神這才好一些。
鳳仙上前接過聖旨,太監又壓低聲音道:「貴妃娘娘送了一件金絲軟甲過來,讓將軍貼身穿著,以防不測。」
鳳仙皺眉:「本將軍有鎧甲。」
太監瞧了瞧百姓,聲音繼續低:「娘娘是怕狄人那話一出,梁州城先內亂,有貪生怕死的百姓為保命,會妄圖殺了將軍讓狄人退兵。」
鳳仙知道這話有道理,可她的百姓信她,她也信她的百姓。
「替本將軍謝過貴妃娘娘,不過軟甲就不要了,告訴娘娘,若梁州城有倖存活下來,希望她給所有百姓都備一份賞,本將軍不貪功,以娘娘的名義賜下來,讓百姓領娘娘的恩即可。」
太監隻得應下,騎快馬走捷徑迴京城復命。
梁州還是沒撐到援軍來的那一天。
狄人似是發現了他們來迴報信,提前攻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