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珩從這話裏感受到了寵溺。


    他眼眶發酸,有好多話想說,但還是先把孩子交給嬤嬤,然後給蘇月嫵掖被子,擦汗:「好,你好好睡一覺吧,朕會跟孩子玩兒的。」


    蘇月嫵兩眼一閉,就睡了過去。


    殿門外,蘇遇則被太後攆到了外頭,但掛心著妹妹,一直沒有出宮,等收到母子平安的消息,才猛地鬆了一口氣。


    他好想去看看小外甥,可又覺得不合規矩。


    猶豫間,才發現葉行儉還在自己身邊。


    「平之,你怎麽還不走?」


    這是他妹妹,又不是他妹妹。


    葉行儉低垂著頭看地麵,語氣真誠:「陪你。」


    蘇遇則滿腦子問號:「你陪我幹什麽?我是在等貴妃娘娘生產的消息,我是他哥哥。」


    葉行儉「哦」了聲,沒說自己也是為了等貴妃生產的消息。


    聽到是個皇子,他就安心了。


    貴妃總得有個實打實的倚仗,他才能投靠。


    「那……我先告辭?」


    蘇遇則點頭:「你快走吧,順便讓人去蘇府跟我夫人傳個話,告訴她我為什麽晚迴去,讓她別擔心。」


    葉行儉應承下離開。


    *


    蘇月嫵再次醒來是傍晚。


    滿室昏黃的夕陽光影,讓她心裏充滿一種微妙的感覺。


    溫暖又淒涼。


    不遠處的軟榻上,沈珩正在抱著剛出生的小皇子,一會兒笑,一會兒皺眉頭。


    似是有所感應,他一抬頭,見蘇月嫵醒了,眼眸一亮,連忙抱著孩子過來。


    「阿嫵,我聽你的話,跟這小東西玩兒的可好了,這小東西也聽話,剛才一聲沒哭,還咯咯笑,沒擾你睡覺,你說爹倆乖不乖?」


    第137章 妖妃?賢妃?


    蘇月嫵被綠枝扶著坐起身,想抱孩子,但又不知怎麽抱,沈珩忙道:「我學會了,我教你。」


    蘇月嫵便把孩子抱到懷裏,孩子這會兒已經有點兒困了,興許是感覺到抱自己的換了一個人,便費勁兒地睜了睜眼,和她對視了幾秒,忽然嘴一撅——笑了。


    蘇月嫵頓時心軟得不像話,聲音都柔和了下來:「他怎麽這麽乖呀。」


    沈珩邀功:「自然是隨我了。」


    蘇月嫵斜他一眼。


    孩子沒一會兒就又困了,蘇月嫵怕驚擾了他,就讓嬤嬤抱著孩子下去照看了。


    蘇月嫵問沈珩:「你可給他想好名字了?」


    沈珩早就想好了,侃侃而談:「朕想用「憲」字,憲者,法令也,阿嫵前段時日給朕出的改良監察院的主意,朕完善後已然發行下去了,朕沒有隱瞞,在朝堂上說了是你出的主意,現在民間已經有不少人說你是身居金宮玉闕,卻不忘黎庶之苦的賢妃了,這個憲字正合宜。」


    蘇月嫵也覺得不錯。


    但聽沈珩談起這件事,她幾乎立刻就想到,百官會不會議論她幹政?


    不過議論就議論吧,自古以來譽謗就是一體,受讚揚者,總免不了同時要受一些指指點點。


    這算什麽。


    事實證明還真是如此。


    民間宣揚賢妃的風波還沒過去,另一波風波就又起來了。


    榮貴妃是妖妃,插手朝政,魅惑帝王專寵,她的哥哥也因她而入翰林院做官,置那些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學子於何地!


    幹脆也別讀書了,以後生個好女兒,全家雞犬升天!


    人大多是牆頭草,才還跟著讚揚榮貴妃賢德,顧念他們這些百姓,轉眼聽到這話,就立刻變了態度,跟著罵妖妃。


    沈珩龍顏大怒,想要抓造謠者中的頭目殺一儆百,被蘇月嫵製止了。


    「不能這樣,人都是有反骨的,你越製止,他們越會覺得我是妖妃,你是昏君,你是為了堵民之口,濫殺無辜,從而更加義憤填膺,這件事讓我想辦法吧。」


    蘇月嫵把蘇遇則召了進來。


    她問:「你一年俸祿有多少兩?」


    蘇遇則不解,但也如實迴答:「八十兩。」


    蘇月嫵想了想:「你迴去就跟父親分家,帶著嫂嫂跟侄女兒另立門戶,前些時日黃河水災,兩岸百姓的居處多遭破壞,現在又官方集中住在一起,你分家後,拿一百兩銀子買成糧食捐過去,記住,一定要買成糧食,然後讓親信看著分到每個百姓手上,


    然後寫一篇賦也好詩也好文章也罷,旁敲側擊的表明你是通過科舉做的官,剛正不阿,哪怕被汙衊也會如鬆竹般挺立,受民之怨是你的氣度,伸民之冤才是你的所願,別的你就看著寫,寫完讓我過目一下。」


    蘇遇則自然也知道這段時日民間的議論,他聽話地應下:「臣明白了。」


    事情就這麽做下去了。


    蘇家主支那邊也不是吃閑飯的,等這文章一發行,立刻找人宣揚,四處感概:「蘇氏兄妹,一個是清官,一個是賢妃,滿心為了百姓,卻遭如此冤屈,即便被咱們這麽說了,你瞧瞧人家,不但不計較,還想著賑濟災民,咱們真是不應該啊。」


    立刻有人附和:「是啊,怪不得人家說宰相肚裏能撐船,要是我被人這麽冤枉,不是昏官也賭氣當昏官去了,要不我隻能當個老百姓呢。」


    不明所以的百姓再次陷入了沉默。


    半個月後,風向再次逆轉。


    先是黃河兩岸的百姓編出了童謠歌頌蘇氏兄妹;然後是因為檢察院改良之事,為一家五口平了隱忍數十年的冤,貪官和當地監察院一起被問斬時,那家的老翁哭得流下血淚時,天上一道驚雷同時乍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媚娘娘進宮後,冷麵帝王變忠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蹣跚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蹣跚行並收藏嬌媚娘娘進宮後,冷麵帝王變忠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