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嬌媚娘娘進宮後,冷麵帝王變忠犬 作者:蹣跚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日單獨留下柳答應和陳答應,也是因為她們二人同住一宮,卻總互相敵對,在探望皇後時還發生了口角,所以勸和一二。
因為主要挑事的是柳聽鸝,所以就把陳嫣巧留在最後,又賞賜了些東西做安撫。
唯獨能拿出來說的,便是皇後對柳答應太過優待,自上次沈珩處置了柳聽鸝,份例減半後,皇後一直有接濟,還常常送貴重的首飾珠寶之類,甚至從身邊撥了個二等宮女過去伺候。
沈珩親自去問了皇後,彼時陶皇後已經絕食,不進水米兩天了,聽見這話,強撐著跪下,輕聲迴道:「陛下可還記得,當日柳答應冒犯薑貴人被降位時,臣妾曾向陛下求情,從輕發落嗎。」
沈珩記得這件事,頷首。
陶皇後無奈地笑了笑:「臣妾當時曾說,柳答應是家中庶女,從小未見過什麽好東西,因此才會那樣愛財,其實還有半截沒說,她在家還有個姨娘,不得父親的心,過得很委屈,她貪財也是為了姨娘,
陛下沒有應允從輕發落,臣妾心中卻是實在不忍,看在同在東宮伺候過陛下的份上,還是幫著她了,不僅如此,柳答應此次坐罪,臣妾也是打算以後讓人幫她照顧姨娘的,陛下若因此就覺得是臣妾指使了她,臣妾無怨,也不辯。」
因為兩日未進食,她唇色蒼白,整個人精神不濟,看起來虛弱極了。
沈珩看得皺眉:「皇後,你不必總想著以死明誌,若不是你做的,朕查查又有何妨,你若自戕,反倒連累滿門。」
陶皇後無力失笑:「陛下這是連死都不讓臣妾死了。」
她頓了頓,忽仰頭疑惑道:「陛下,臣妾能不能問問,您這麽侮辱臣妾,是不是想暗示臣妾讓出皇後之位給淳婕妤?」
沈珩沒想到她會這麽問,一時默住了。
陶皇後苦澀地扯了扯唇:「若果真如此,陛下實在多此一舉,您告訴臣妾,臣妾必會自請廢後,不讓您為難半分。」
沈珩看了她一眼,沒再說什麽,吩咐太監按時送一日三餐,便轉身離開了。
他不由得順著陶皇後的話往下想。
讓阿嫵做皇後嗎?
這好像確實是個機會。
歷朝歷代的皇帝,就沒有一個不想把心愛女子立為皇後的。
生同衾死同穴,這是多大的誘惑。
可腦中就像天人交戰,一麵是想放下這麽多年來所守的君王之德,肆意這一迴,索性冤了皇後;一麵又想起老國公對大昭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皇後操勞六宮也從未有過什麽不是,甚至還掉過一個孩子。
不等他想出個結果,隔日,新任忠國公,也就是皇後的兄長陶鵬舉就在宮門外長跪不起了。
下朝的官員看見了詢問,他什麽也不說。
最後還是兩朝元老曹太師親自發問,陶鵬舉才哭著抱住他的腿嚎道:「太師啊,皇後娘娘快要死在宮裏了!那可是我最小的妹妹啊,我不知道該怎麽辦,隻能幫她請罪了!」
圍在一旁的大臣頓時一驚。
消息傳到後宮,蘇太後沉吟片刻,嘆氣道:「玉竹,你去鍾粹宮,把月嫵叫過來,就說哀家有話要跟她說。」
第112章 何苦呢
慈寧宮。
劉嬤嬤把蘇月嫵帶進來,就識趣地關門離開了。
蘇太後正在一人下棋,朝她招招手,笑道:「過來,坐。」
蘇月嫵也收到了忠國公跪在宮門外的消息,大概知道姑母叫自己來跟此事有關,便沒有像往日一樣玩笑,隻順從地走了過去,在姑母對麵坐下。
「月嫵,哀家記得你棋下得特別差。」蘇太後似是嫌棄:「當年哀家過生辰,先帝在宮裏擺了宴席,麗妃六歲的小侄女也在,纏著要跟你下棋,結果眾目睽睽之下,你不到一盞茶就輸人家手裏了,真丟人吶。」
蘇月嫵委屈:「那是麗妃故意欺負嬪妾,嬪妾本就不太會下棋,她那侄女在棋藝上又天賦非凡,嬪妾哪兒鬥得過。」
蘇太後嗔她一眼:「少找藉口,這棋藝就是大局觀,你棋藝差,便容易在大局上犯迷糊。」
蘇月嫵知道姑母這是要引入正經話了,立刻一副乖乖聽教訓的樣子。
「忠國公在宮門外長跪的事,你知道了吧?」
蘇月嫵默然片刻,點了點頭。
蘇太後嘆了口氣:「皇後一事不能再查了,老忠國公才去世不到半年,他在世時聲望極高,所以如今的忠國公即便無能,也有一群世交支撐著,而你根基不穩,就算有皇帝偏疼你,可犯了眾怒,也是要遭殃的。」
蘇月嫵垂眸未語。
蘇太後耐心勸道:「哀家知道你氣不忿,可皇帝跟咱們女人家不一樣,皇後有些話咱們一聽就知道怎麽迴事,可皇帝聽不懂,他隻當皇後是賢德之人,他說什麽你想查誰他就查誰,顯然為了你,背著良心下的命令,可他這孩子是有德行的,前朝的言官一勸諫,難免不動搖啊。」
蘇月嫵又何嚐沒有感覺。
沈珩現在根本不逆著她說話,不論查出什麽,隻要看她麵色不好,他就吩咐接著查。
她向他提及皇後的疑點,他也一一應承。
可她其實感覺得出來,他並不怎麽信。
「哀家畢竟不是皇帝的親娘,他小時候被先帝責罰打罵,哀家也是明哲保身,從不曾阻止過一次,最多也就是過後安撫他兩句,他登基後,能尊哀家為太後,毫無嫌隙地奉養,已是很不錯了,哀家從不敢把他當親兒子對待,你也一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因為主要挑事的是柳聽鸝,所以就把陳嫣巧留在最後,又賞賜了些東西做安撫。
唯獨能拿出來說的,便是皇後對柳答應太過優待,自上次沈珩處置了柳聽鸝,份例減半後,皇後一直有接濟,還常常送貴重的首飾珠寶之類,甚至從身邊撥了個二等宮女過去伺候。
沈珩親自去問了皇後,彼時陶皇後已經絕食,不進水米兩天了,聽見這話,強撐著跪下,輕聲迴道:「陛下可還記得,當日柳答應冒犯薑貴人被降位時,臣妾曾向陛下求情,從輕發落嗎。」
沈珩記得這件事,頷首。
陶皇後無奈地笑了笑:「臣妾當時曾說,柳答應是家中庶女,從小未見過什麽好東西,因此才會那樣愛財,其實還有半截沒說,她在家還有個姨娘,不得父親的心,過得很委屈,她貪財也是為了姨娘,
陛下沒有應允從輕發落,臣妾心中卻是實在不忍,看在同在東宮伺候過陛下的份上,還是幫著她了,不僅如此,柳答應此次坐罪,臣妾也是打算以後讓人幫她照顧姨娘的,陛下若因此就覺得是臣妾指使了她,臣妾無怨,也不辯。」
因為兩日未進食,她唇色蒼白,整個人精神不濟,看起來虛弱極了。
沈珩看得皺眉:「皇後,你不必總想著以死明誌,若不是你做的,朕查查又有何妨,你若自戕,反倒連累滿門。」
陶皇後無力失笑:「陛下這是連死都不讓臣妾死了。」
她頓了頓,忽仰頭疑惑道:「陛下,臣妾能不能問問,您這麽侮辱臣妾,是不是想暗示臣妾讓出皇後之位給淳婕妤?」
沈珩沒想到她會這麽問,一時默住了。
陶皇後苦澀地扯了扯唇:「若果真如此,陛下實在多此一舉,您告訴臣妾,臣妾必會自請廢後,不讓您為難半分。」
沈珩看了她一眼,沒再說什麽,吩咐太監按時送一日三餐,便轉身離開了。
他不由得順著陶皇後的話往下想。
讓阿嫵做皇後嗎?
這好像確實是個機會。
歷朝歷代的皇帝,就沒有一個不想把心愛女子立為皇後的。
生同衾死同穴,這是多大的誘惑。
可腦中就像天人交戰,一麵是想放下這麽多年來所守的君王之德,肆意這一迴,索性冤了皇後;一麵又想起老國公對大昭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皇後操勞六宮也從未有過什麽不是,甚至還掉過一個孩子。
不等他想出個結果,隔日,新任忠國公,也就是皇後的兄長陶鵬舉就在宮門外長跪不起了。
下朝的官員看見了詢問,他什麽也不說。
最後還是兩朝元老曹太師親自發問,陶鵬舉才哭著抱住他的腿嚎道:「太師啊,皇後娘娘快要死在宮裏了!那可是我最小的妹妹啊,我不知道該怎麽辦,隻能幫她請罪了!」
圍在一旁的大臣頓時一驚。
消息傳到後宮,蘇太後沉吟片刻,嘆氣道:「玉竹,你去鍾粹宮,把月嫵叫過來,就說哀家有話要跟她說。」
第112章 何苦呢
慈寧宮。
劉嬤嬤把蘇月嫵帶進來,就識趣地關門離開了。
蘇太後正在一人下棋,朝她招招手,笑道:「過來,坐。」
蘇月嫵也收到了忠國公跪在宮門外的消息,大概知道姑母叫自己來跟此事有關,便沒有像往日一樣玩笑,隻順從地走了過去,在姑母對麵坐下。
「月嫵,哀家記得你棋下得特別差。」蘇太後似是嫌棄:「當年哀家過生辰,先帝在宮裏擺了宴席,麗妃六歲的小侄女也在,纏著要跟你下棋,結果眾目睽睽之下,你不到一盞茶就輸人家手裏了,真丟人吶。」
蘇月嫵委屈:「那是麗妃故意欺負嬪妾,嬪妾本就不太會下棋,她那侄女在棋藝上又天賦非凡,嬪妾哪兒鬥得過。」
蘇太後嗔她一眼:「少找藉口,這棋藝就是大局觀,你棋藝差,便容易在大局上犯迷糊。」
蘇月嫵知道姑母這是要引入正經話了,立刻一副乖乖聽教訓的樣子。
「忠國公在宮門外長跪的事,你知道了吧?」
蘇月嫵默然片刻,點了點頭。
蘇太後嘆了口氣:「皇後一事不能再查了,老忠國公才去世不到半年,他在世時聲望極高,所以如今的忠國公即便無能,也有一群世交支撐著,而你根基不穩,就算有皇帝偏疼你,可犯了眾怒,也是要遭殃的。」
蘇月嫵垂眸未語。
蘇太後耐心勸道:「哀家知道你氣不忿,可皇帝跟咱們女人家不一樣,皇後有些話咱們一聽就知道怎麽迴事,可皇帝聽不懂,他隻當皇後是賢德之人,他說什麽你想查誰他就查誰,顯然為了你,背著良心下的命令,可他這孩子是有德行的,前朝的言官一勸諫,難免不動搖啊。」
蘇月嫵又何嚐沒有感覺。
沈珩現在根本不逆著她說話,不論查出什麽,隻要看她麵色不好,他就吩咐接著查。
她向他提及皇後的疑點,他也一一應承。
可她其實感覺得出來,他並不怎麽信。
「哀家畢竟不是皇帝的親娘,他小時候被先帝責罰打罵,哀家也是明哲保身,從不曾阻止過一次,最多也就是過後安撫他兩句,他登基後,能尊哀家為太後,毫無嫌隙地奉養,已是很不錯了,哀家從不敢把他當親兒子對待,你也一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