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嬌媚娘娘進宮後,冷麵帝王變忠犬 作者:蹣跚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月嫵真的很難相信。
什麽「像娘家堂妹」,太假了。
這世上沒有莫名其妙的善意,父親對她好,是為了以後換取利益;蘇遇安對她好,是因為同母和換取利益;馮姨娘和綠枝,是因為母親對她們有恩;薑筠柔則是因為被自己幫襯過一把。
就連太後姑母,有血親和東宮相伴過的情分,如今對自己的好裏,也不可避免的摻雜著些許家族利益的原因。
相比之下,陶皇後的善意來源就太立不住腳了。
換位思考,蘇月嫵現在遇到一個和母親很像的婦人,即便會驚訝傷懷觸動情腸,但也不會一開始就對她百般示好,至少要先接近,了解她的為人,再決定要不要深交。
見陶皇後笑意柔然地看著自己,蘇月嫵似是猶豫片刻,然後試探輕輕迴握住她的手:「那嬪妾以後就把娘娘當堂姐一樣對待了,娘娘可別嫌嬪妾聒噪呀。」
橫豎已經說明白不會受製於她,便是表麵演一出情同姐妹又有什麽妨礙。
陶皇後聽她這麽說,麵上笑意更深:「就這樣才好呢。」
殿外,綠枝都已經做好讓人分兩波,一但出事,就一波去養心殿,一波去慈寧宮求救的部署了,卻被青黛笑著叫了進去。
坤寧宮裏,陶皇後和自家主子相談甚歡,甚至還吩咐太監去禦膳房準備兩人的晚膳,顯然是要留下主子共用。
蘇月嫵看了她一眼,遞過去一個表示無事的眼神,綠枝這才放下心,恭敬地侍立在旁邊。
兩人便從下午一直聊到天晚,一塊兒用了晚膳,陶皇後才吩咐青黛送她們離開:「天色已晚,路上恐怕不便,青黛,從坤寧宮選一頂軟轎送蘇嬪迴鍾粹宮吧。」
因為扮了一下午的姐姐妹妹,蘇月嫵此刻也沒有再表現出受寵若驚,隻笑道:「多謝皇後娘娘。」
*
養心殿。
張貴德第不知多少次從殿外迴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萬念俱灰地迴稟道:「陛下,蘇嬪娘娘還是沒來。」
沈珩握著硃筆的手頓了頓,輕輕「嗯」了聲,語氣黯然道:「不必再去看了,她不會過來哄朕了。」
張貴德看著陛下這模樣,心疼不已。
自蘇嬪娘娘走後,整整一下午,陛下剛開始還別扭氣憤,後來麵色就越來越冷,再後來不知想到什麽,氣勢又忽然變弱了,讓他一趟趟去門口瞧蘇娘娘來了沒有,來了就讓他假裝私自做主把人放進來。
結果都這個時辰了,還是沒見人影。
張貴德真是頭疼不已。
他不是跟蘇嬪娘娘說了,效仿三顧茅廬,多來幾次就成了嗎?
這是怎麽,跟陛下也賭起氣來了?
張貴德在心裏長嘆一口氣,隻能硬著頭皮勸和兩人:「陛下,或許是您上午說的那話嚇著娘娘了,娘娘在東宮時就是個護短的人,您拿娘娘身邊宮女做威脅,娘娘哪兒還敢來呀。」
沈珩眼睫顫了顫,在眼底覆下一片落寞暗影,聲音更微弱了:「張貴德,你是想告訴朕,在她心裏,宮女都比朕重要,讓朕放下她,是不是?」
張貴德驚:「啊?奴才、奴才……」
他這兒正懷疑人生的結巴著,忽有太監進來,行了禮稟報導:「陛下,皇後娘娘宮裏的楚公公過來了,問陛下今兒個大概什麽時候能過去,皇後娘娘好預備著。」
張貴德愣了一瞬,然後才恍然記起,隻顧著蘇嬪娘娘了,今日是初一,該去皇後宮裏的日子啊。
第72章 太後亦未寢
坤寧宮。
沈珩到的時候,看見宮人正在收拾桌上的殘羹剩飯,便隨口問了句:「皇後這裏方才有人來過?」
陶皇後行禮起身,順著掃過去一眼,笑道:「是,蘇妹妹來過,我們說笑了一下午,相談甚歡。」
沈珩倏地看向她,緊繃著聲線問:「蘇嬪還是蘇妃?」
陶皇後已然幫著宮人去收拾桌椅了,背對著他,聲音仍是含笑:「是蘇嬪妹妹,怪不得陛下喜歡她,蘇妹妹可真是個妙人,臣妾自小產後,許久都沒像今日這樣開懷過了。」
沈珩麵色陰鬱,那一句「她很高興?」到了嘴邊,卻因皇後提到小產之事而止住了。
縱然他對陶徽音是君臣之情大於帝後之情,可畢竟不是君臣,他不會真像對臣子那樣,隻談正事,無視她的情緒。
沈珩沉默了片刻,道:「那個孩子沒了,是朕的錯。」
陶皇後迴身,滿臉訝然:「這與陛下有什麽幹係,是嬪妾自己無福。」
「不必說這種自輕自賤的話。」沈珩看她一眼,朝內殿走去。
陶皇後連忙跟上前去,為他掀起珠簾。
沈珩道:「是朕思慮不周,那時剛登基,安置後宮的事繁雜,朕隻想著你處事妥當,便放心全都交託給了你,卻忘了後宮之事和前朝一樣,都是勞心費神的,你又向來律己過嚴,這才釀成禍事。」
陶皇後指尖微動,抬眸,溫柔地望著丈夫:「這都是臣妾的命,陛下不要自責,或許上天眷顧,會讓我們的孩子再迴來呢?」
沈珩腳步一頓,沒看她,也沒迴應這話,逕自走到軟榻邊坐下,隨手拿起一本書翻看起來。
陶皇後站在原地看了他一會兒,隨即便去挑亮四周的燈火,然後也去書架選了一本書,坐在沈珩身邊不遠處翻看了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什麽「像娘家堂妹」,太假了。
這世上沒有莫名其妙的善意,父親對她好,是為了以後換取利益;蘇遇安對她好,是因為同母和換取利益;馮姨娘和綠枝,是因為母親對她們有恩;薑筠柔則是因為被自己幫襯過一把。
就連太後姑母,有血親和東宮相伴過的情分,如今對自己的好裏,也不可避免的摻雜著些許家族利益的原因。
相比之下,陶皇後的善意來源就太立不住腳了。
換位思考,蘇月嫵現在遇到一個和母親很像的婦人,即便會驚訝傷懷觸動情腸,但也不會一開始就對她百般示好,至少要先接近,了解她的為人,再決定要不要深交。
見陶皇後笑意柔然地看著自己,蘇月嫵似是猶豫片刻,然後試探輕輕迴握住她的手:「那嬪妾以後就把娘娘當堂姐一樣對待了,娘娘可別嫌嬪妾聒噪呀。」
橫豎已經說明白不會受製於她,便是表麵演一出情同姐妹又有什麽妨礙。
陶皇後聽她這麽說,麵上笑意更深:「就這樣才好呢。」
殿外,綠枝都已經做好讓人分兩波,一但出事,就一波去養心殿,一波去慈寧宮求救的部署了,卻被青黛笑著叫了進去。
坤寧宮裏,陶皇後和自家主子相談甚歡,甚至還吩咐太監去禦膳房準備兩人的晚膳,顯然是要留下主子共用。
蘇月嫵看了她一眼,遞過去一個表示無事的眼神,綠枝這才放下心,恭敬地侍立在旁邊。
兩人便從下午一直聊到天晚,一塊兒用了晚膳,陶皇後才吩咐青黛送她們離開:「天色已晚,路上恐怕不便,青黛,從坤寧宮選一頂軟轎送蘇嬪迴鍾粹宮吧。」
因為扮了一下午的姐姐妹妹,蘇月嫵此刻也沒有再表現出受寵若驚,隻笑道:「多謝皇後娘娘。」
*
養心殿。
張貴德第不知多少次從殿外迴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萬念俱灰地迴稟道:「陛下,蘇嬪娘娘還是沒來。」
沈珩握著硃筆的手頓了頓,輕輕「嗯」了聲,語氣黯然道:「不必再去看了,她不會過來哄朕了。」
張貴德看著陛下這模樣,心疼不已。
自蘇嬪娘娘走後,整整一下午,陛下剛開始還別扭氣憤,後來麵色就越來越冷,再後來不知想到什麽,氣勢又忽然變弱了,讓他一趟趟去門口瞧蘇娘娘來了沒有,來了就讓他假裝私自做主把人放進來。
結果都這個時辰了,還是沒見人影。
張貴德真是頭疼不已。
他不是跟蘇嬪娘娘說了,效仿三顧茅廬,多來幾次就成了嗎?
這是怎麽,跟陛下也賭起氣來了?
張貴德在心裏長嘆一口氣,隻能硬著頭皮勸和兩人:「陛下,或許是您上午說的那話嚇著娘娘了,娘娘在東宮時就是個護短的人,您拿娘娘身邊宮女做威脅,娘娘哪兒還敢來呀。」
沈珩眼睫顫了顫,在眼底覆下一片落寞暗影,聲音更微弱了:「張貴德,你是想告訴朕,在她心裏,宮女都比朕重要,讓朕放下她,是不是?」
張貴德驚:「啊?奴才、奴才……」
他這兒正懷疑人生的結巴著,忽有太監進來,行了禮稟報導:「陛下,皇後娘娘宮裏的楚公公過來了,問陛下今兒個大概什麽時候能過去,皇後娘娘好預備著。」
張貴德愣了一瞬,然後才恍然記起,隻顧著蘇嬪娘娘了,今日是初一,該去皇後宮裏的日子啊。
第72章 太後亦未寢
坤寧宮。
沈珩到的時候,看見宮人正在收拾桌上的殘羹剩飯,便隨口問了句:「皇後這裏方才有人來過?」
陶皇後行禮起身,順著掃過去一眼,笑道:「是,蘇妹妹來過,我們說笑了一下午,相談甚歡。」
沈珩倏地看向她,緊繃著聲線問:「蘇嬪還是蘇妃?」
陶皇後已然幫著宮人去收拾桌椅了,背對著他,聲音仍是含笑:「是蘇嬪妹妹,怪不得陛下喜歡她,蘇妹妹可真是個妙人,臣妾自小產後,許久都沒像今日這樣開懷過了。」
沈珩麵色陰鬱,那一句「她很高興?」到了嘴邊,卻因皇後提到小產之事而止住了。
縱然他對陶徽音是君臣之情大於帝後之情,可畢竟不是君臣,他不會真像對臣子那樣,隻談正事,無視她的情緒。
沈珩沉默了片刻,道:「那個孩子沒了,是朕的錯。」
陶皇後迴身,滿臉訝然:「這與陛下有什麽幹係,是嬪妾自己無福。」
「不必說這種自輕自賤的話。」沈珩看她一眼,朝內殿走去。
陶皇後連忙跟上前去,為他掀起珠簾。
沈珩道:「是朕思慮不周,那時剛登基,安置後宮的事繁雜,朕隻想著你處事妥當,便放心全都交託給了你,卻忘了後宮之事和前朝一樣,都是勞心費神的,你又向來律己過嚴,這才釀成禍事。」
陶皇後指尖微動,抬眸,溫柔地望著丈夫:「這都是臣妾的命,陛下不要自責,或許上天眷顧,會讓我們的孩子再迴來呢?」
沈珩腳步一頓,沒看她,也沒迴應這話,逕自走到軟榻邊坐下,隨手拿起一本書翻看起來。
陶皇後站在原地看了他一會兒,隨即便去挑亮四周的燈火,然後也去書架選了一本書,坐在沈珩身邊不遠處翻看了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