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等你很久了
鹹魚皇子:皇帝?狗都不當! 作者:冰糖撞可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長孫晟的話,長孫無忌心裏自然十分清楚。
長孫無忌笑了笑:“可是……權利是一味入骨的毒藥,誰又能保證能抵擋的住呢?”
長孫晟並沒有因為長孫無忌的話生氣,而是勸誡道:“抵擋不住也要咬牙硬撐,裝總會吧?若是連裝都懶得裝,那你最後必然身死,誰也救不了你。”
“就像現在官場上,有幾個真好人?難不成陛下就一點看不出來?怎麽可能,隻是因為他們會裝,還能把事情辦好,陛下才願意留著他們。”
長孫無忌想了想,還是將鄭淵的吩咐跟長孫晟說了一遍。
“爹,我應該怎麽做?”
長孫晟僅僅丟下一句話,便轉身離開。
“強者恆強,弱者必亡,去吧,既然他們能有壓住的心思,那他們會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的。”
長孫無忌愣了片刻,隨後眼中劃過一絲明悟。
第二天,長孫無忌來到錦衣衛總部,將心腹召集過來。
長孫無忌掃視一圈:“這次,是個秘密任務,不許問為什麽,讓幹什麽就幹,讓人把嘴都閉嚴了,不然別說本指揮使沒有提前通知你們,到時候倒黴別怪任何人。”
眾人心中一凜,連忙齊聲應道:“是!”
很快,整個錦衣衛近乎傾巢出動,頭也不迴的衝出京城。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引來不少人的注意力,但是都猜不到錦衣衛這是要幹嘛。
禦書房。
鄭鈞翻閱著奏折,頭也不抬的問道:“走了?”
無舌躬身迴應道:“是,長孫指揮使已經帶隊出城了,想必是要處理那件事了。”
鄭鈞點了點頭:“讓人看著點吧,看看是怎麽處理的。”
“是,奴婢這就去安排。”
“嗯,去吧。”
而隨著長孫無忌帶隊離開,一道消息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席卷京城,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過去。
四天後,突厥使團就要到了。
在這個消息麵前,其他的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無論是什麽黨派,無論是奸臣還是清官,都對接下來的和談無比在意。
畢竟如果一旦和談失敗,那麽無論是對於黎民百姓,還是官員世家,其實都不算好消息。
有戰爭,就會死人,也就意味著勞動力會減少。
勞動力的減少,就意味著土地沒人耕種,糧食乃萬事萬物的根本,沒有糧,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所以就算是化龍教,在這個時候也默契的安靜下來,不再明裏暗裏搞事。
畢竟他們隻是想推翻鄭家對天下的統治,而不是想讓外族找到可乘之機。
鄭淵聽到消息後便知道,這是皇帝在拿這件事來掩蓋梁王的事。
雖然梁王的事已經抹去痕跡,但是也難以避免會有什麽疏漏。必須要有個大事來吸引注意力。
就在京城所有人都在關注突厥使團來和談的時候。
另一邊。
河東郡方向。
轟隆隆……
“駕!駕!”
“駕!”
一百多騎錦衣衛卷著煙塵朝著前方疾馳,領頭的正是長孫無忌。
由於一路疾行,沒有耽擱任何一點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出事的驛站處。
長孫無忌翻身下馬,快步朝著守著此處的幾名河東郡官兵走去,沒有二話,長孫無忌直接亮出錦衣衛令牌。
領頭的官兵一驚,連忙行禮:“原來是錦衣衛大人,卑職河東郡守麾下張山。”
長孫無忌視線繞過對方,朝著不遠處正在重建的驛站看去。
“重建了?裏麵的東西呢?”
張山聞言卻是一臉茫然之色:“東西?什麽東西?”
長孫無忌皺眉道:“這裏燒死人了,你不知道?”
張山搖了搖頭,老老實實的迴答道:“不知道啊,郡守大人就說讓我們來看著工匠們別偷懶,其他的沒說過啊。”
隻顧著解釋的張山卻沒注意到,在他身側,幾名錦衣衛默默將已經拔出刀鞘一段的刀又插了迴去。
長孫無忌聞言意味深長道:“既然不知道,那就什麽也不知道,別好奇,也別打聽,知道了嗎?”
張山自然不傻,聽到這話顯然意識到了什麽,點頭如搗蒜:“是是是,多謝大人調撥,卑職記下了。”
長孫無忌一招手:“撤。”
既然不知情,那就沒必要動手了。
雖然以長孫無忌的性格,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會放過一個,但是長孫無忌記著鄭淵的話,所以爭取能不殺人,就不殺。
雖然長孫無忌並不讚成這種處理方法,但是他現在必須聽話,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再想幹什麽就幹什麽,鄭淵未必會再給他一個機會。
張山看著朝著河東郡而去的上百名錦衣衛,哆裏哆嗦的擦了擦額頭的汗。
雖然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能引得這麽多錦衣衛出現,肯定不是小事。
得虧他是真的什麽也不知道,不然按照傳聞中錦衣衛的風格,他肯定得去詔獄裏晃悠一圈,到時候能不能全須全尾的出來就不知道了。
可以說,張山很老實,但凡他敢自作聰明的來一句“好像聽說過”,那他以及在場所有人,今天都必死無疑。
對於張山,長孫無忌很快就將其拋在腦後,他現在最主要的是把河東郡上下清理一遍。
經過一天一夜的趕路,風塵仆仆的長孫無忌一行來到河東郡。
沒有絲毫猶豫,長孫無忌直奔郡守府。
河東郡很特殊,雖然稱唿是州郡縣裏的郡,但是其實按照大小來說卻應該稱為州,最高長官應該稱為刺史,按照權利更是堪比上州刺史,但是卻始終被叫做河東郡。
來到郡守府大門前,長孫無忌敲了敲門。
既然王爺說有恩,那他就要按照規矩來,所以就沒有強闖。
很快,大門打開了,開門的人見門口圍了這麽多人,頓時一驚,一時間都說不出來話了。
長孫無忌亮了一下令牌,將其推開走了進去。
來到前廳,主位上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人正坐在那裏。
見到長孫無忌帶著人進來,中年人卻沒有絲毫的驚慌,依舊若無其事的喝著茶。
長孫無忌也沒有開口,自顧自的來到下首位置坐下。
中年人喝了口茶,開口道:“想必大人就是長孫指揮使吧?”
長孫無忌聞言道:“你認識本指揮使?”
中年人搖了搖頭,笑道:“隻是聽說過,但是猜得出來,下官等大人很久了。”
長孫無忌笑了笑:“可是……權利是一味入骨的毒藥,誰又能保證能抵擋的住呢?”
長孫晟並沒有因為長孫無忌的話生氣,而是勸誡道:“抵擋不住也要咬牙硬撐,裝總會吧?若是連裝都懶得裝,那你最後必然身死,誰也救不了你。”
“就像現在官場上,有幾個真好人?難不成陛下就一點看不出來?怎麽可能,隻是因為他們會裝,還能把事情辦好,陛下才願意留著他們。”
長孫無忌想了想,還是將鄭淵的吩咐跟長孫晟說了一遍。
“爹,我應該怎麽做?”
長孫晟僅僅丟下一句話,便轉身離開。
“強者恆強,弱者必亡,去吧,既然他們能有壓住的心思,那他們會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的。”
長孫無忌愣了片刻,隨後眼中劃過一絲明悟。
第二天,長孫無忌來到錦衣衛總部,將心腹召集過來。
長孫無忌掃視一圈:“這次,是個秘密任務,不許問為什麽,讓幹什麽就幹,讓人把嘴都閉嚴了,不然別說本指揮使沒有提前通知你們,到時候倒黴別怪任何人。”
眾人心中一凜,連忙齊聲應道:“是!”
很快,整個錦衣衛近乎傾巢出動,頭也不迴的衝出京城。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引來不少人的注意力,但是都猜不到錦衣衛這是要幹嘛。
禦書房。
鄭鈞翻閱著奏折,頭也不抬的問道:“走了?”
無舌躬身迴應道:“是,長孫指揮使已經帶隊出城了,想必是要處理那件事了。”
鄭鈞點了點頭:“讓人看著點吧,看看是怎麽處理的。”
“是,奴婢這就去安排。”
“嗯,去吧。”
而隨著長孫無忌帶隊離開,一道消息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席卷京城,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過去。
四天後,突厥使團就要到了。
在這個消息麵前,其他的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無論是什麽黨派,無論是奸臣還是清官,都對接下來的和談無比在意。
畢竟如果一旦和談失敗,那麽無論是對於黎民百姓,還是官員世家,其實都不算好消息。
有戰爭,就會死人,也就意味著勞動力會減少。
勞動力的減少,就意味著土地沒人耕種,糧食乃萬事萬物的根本,沒有糧,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所以就算是化龍教,在這個時候也默契的安靜下來,不再明裏暗裏搞事。
畢竟他們隻是想推翻鄭家對天下的統治,而不是想讓外族找到可乘之機。
鄭淵聽到消息後便知道,這是皇帝在拿這件事來掩蓋梁王的事。
雖然梁王的事已經抹去痕跡,但是也難以避免會有什麽疏漏。必須要有個大事來吸引注意力。
就在京城所有人都在關注突厥使團來和談的時候。
另一邊。
河東郡方向。
轟隆隆……
“駕!駕!”
“駕!”
一百多騎錦衣衛卷著煙塵朝著前方疾馳,領頭的正是長孫無忌。
由於一路疾行,沒有耽擱任何一點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出事的驛站處。
長孫無忌翻身下馬,快步朝著守著此處的幾名河東郡官兵走去,沒有二話,長孫無忌直接亮出錦衣衛令牌。
領頭的官兵一驚,連忙行禮:“原來是錦衣衛大人,卑職河東郡守麾下張山。”
長孫無忌視線繞過對方,朝著不遠處正在重建的驛站看去。
“重建了?裏麵的東西呢?”
張山聞言卻是一臉茫然之色:“東西?什麽東西?”
長孫無忌皺眉道:“這裏燒死人了,你不知道?”
張山搖了搖頭,老老實實的迴答道:“不知道啊,郡守大人就說讓我們來看著工匠們別偷懶,其他的沒說過啊。”
隻顧著解釋的張山卻沒注意到,在他身側,幾名錦衣衛默默將已經拔出刀鞘一段的刀又插了迴去。
長孫無忌聞言意味深長道:“既然不知道,那就什麽也不知道,別好奇,也別打聽,知道了嗎?”
張山自然不傻,聽到這話顯然意識到了什麽,點頭如搗蒜:“是是是,多謝大人調撥,卑職記下了。”
長孫無忌一招手:“撤。”
既然不知情,那就沒必要動手了。
雖然以長孫無忌的性格,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會放過一個,但是長孫無忌記著鄭淵的話,所以爭取能不殺人,就不殺。
雖然長孫無忌並不讚成這種處理方法,但是他現在必須聽話,因為他知道,如果他再想幹什麽就幹什麽,鄭淵未必會再給他一個機會。
張山看著朝著河東郡而去的上百名錦衣衛,哆裏哆嗦的擦了擦額頭的汗。
雖然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能引得這麽多錦衣衛出現,肯定不是小事。
得虧他是真的什麽也不知道,不然按照傳聞中錦衣衛的風格,他肯定得去詔獄裏晃悠一圈,到時候能不能全須全尾的出來就不知道了。
可以說,張山很老實,但凡他敢自作聰明的來一句“好像聽說過”,那他以及在場所有人,今天都必死無疑。
對於張山,長孫無忌很快就將其拋在腦後,他現在最主要的是把河東郡上下清理一遍。
經過一天一夜的趕路,風塵仆仆的長孫無忌一行來到河東郡。
沒有絲毫猶豫,長孫無忌直奔郡守府。
河東郡很特殊,雖然稱唿是州郡縣裏的郡,但是其實按照大小來說卻應該稱為州,最高長官應該稱為刺史,按照權利更是堪比上州刺史,但是卻始終被叫做河東郡。
來到郡守府大門前,長孫無忌敲了敲門。
既然王爺說有恩,那他就要按照規矩來,所以就沒有強闖。
很快,大門打開了,開門的人見門口圍了這麽多人,頓時一驚,一時間都說不出來話了。
長孫無忌亮了一下令牌,將其推開走了進去。
來到前廳,主位上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人正坐在那裏。
見到長孫無忌帶著人進來,中年人卻沒有絲毫的驚慌,依舊若無其事的喝著茶。
長孫無忌也沒有開口,自顧自的來到下首位置坐下。
中年人喝了口茶,開口道:“想必大人就是長孫指揮使吧?”
長孫無忌聞言道:“你認識本指揮使?”
中年人搖了搖頭,笑道:“隻是聽說過,但是猜得出來,下官等大人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