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每天除了坐朝聽政(軍國大事都由三個輔政大臣商議決定),時常到太皇太後、皇太後那裏去請安,當然每次去太後那裏,劉汴總要拿那句“你媽越來越美了”來調侃劉辯,平日裏無所事事,這日聽朝完畢,小卓子來報,卓才派人送信來說最近京城來了好多隴西口音的人,劉辯心中一稟,沒想到董卓還是來了,忙讓人請曹操、荀攸前來議事。
“臣等參加陛下。”曹操、荀攸來見劉辯:“陛下召臣等前來所為何事?”
“董卓要來了。”劉辯開門見山。
“沒聽說召董卓進京呀。”曹操迴道。
“他並非奉召進京。”劉辯說。
“陛下如何得知?”荀攸問出了他倆共同的疑問。
“這個兩位愛卿就不必知道了。”劉辯故作高深。
“董卓未奉明詔進京,帶兵必定不多,京師各營可以應付。”荀攸說:“隻是他敢私自進京,京師之內定有內應,可由孟德的廷尉府去調查一下。”
“董卓進京,隴西那邊定然空虛,可下密詔左將軍皇甫嵩以中平五年董卓拒不奉詔的罪名,討伐董卓餘部,抄了他的後路,朝廷可趁機掌握隴西,解決掉這個後顧之憂,然後可循周武王故事,由西北而下重振天下。”曹操還是有戰略眼光的。
“嗯。”劉辯讚許的點點頭。
“京師這邊當讓大將軍有所準備。”荀攸說道。
“還是等孟德調查清楚,再由孟德以廷尉府的名義向大將軍匯報吧。”劉辯不想讓何進知道是自己先得到的消息。
“那孟德這邊要盡快查明,免得夜長夢多。”荀攸怕時間來不及,又怕西園內也有內應:“另外,陛下可找大將軍,讓李曼成將軍協助大將軍管理西園,給大將軍分憂,順便拱衛內宮。”
“這個我去找舅舅說。”劉辯說:“公達還是要把下軍替朕掌控好。”
“臣定不辱命。”荀攸迴道。
“兩位愛卿,我們分頭行事吧。”
“臣告退。”曹操、荀攸正要退下。
“公達呀,什麽時候邀文若先生進京吧!”知道荀彧在京師,劉辯舊事重提。
“臣迴去就給叔父寫信。”劉辯能安居宮內而知董卓進京,讓荀攸對劉辯刮目相看,知道是時候讓叔父出山了。
看他們下去,劉辯對小卓子說:“召太傅進宮。”皇甫嵩那邊還是辛苦這位老師親自走一趟。
盧植進宮,劉辯把董卓進京的事跟他一說,並請盧植帶密詔去皇甫嵩那裏,盧植知道事態嚴重,帶著密詔出京去了。
送走了盧植,劉辯起駕太後宮,並命小卓子宣何進到太後處議事。
“給母後請安。”劉汴心裏對劉辯說著“你媽太美了”,口裏對何太後說道。
“皇兒快快免禮。”何太後現在誌得意滿,滿麵榮光。
“兒有一事請母後恩準。”劉辯說道。
“什麽事?是不是看上誰家姑娘,先大婚了。”何太後調侃道,心想你那個死鬼老爹那麽好色,你都十六了,也該給你開開葷了。
“知子莫若母。”劉辯假裝害羞,順著何太後的話往下說,心想你就很漂亮。
“說吧,誰家的姑娘?”
“蔡伯喈的女兒蔡琰。”劉辯早就想娶蔡琰了。
“好,母後讓你舅舅去張羅。”何太後滿意的說。
“兒還有一事。”劉辯可不能忘了正事。
“還有什麽事?”何太後疑惑的問?
“兒掌管西園下軍時,全靠荀攸幫忙打理,現在兒登基做了皇帝,想給他升升官。”劉辯試探道。(劉辯還是喜歡文官掌舵、武將領兵,所以沒有按商量的來,並且讓一個文官掌西園,何進不會那麽懷疑。)
“荀攸?這件事你直接讓你舅舅給他升個兩級不就是了。”何太後不以為然的說。
“兒還未親政,當然要向母後稟報。”劉辯假意的說。
“你想讓他做什麽,我去和你舅舅說。”何太後被劉辯哄得心花怒放。
“想讓他做西園主簿,幫舅舅打理西園,也好讓舅舅不難麽辛苦。”
“好吧,我去和你舅舅說。”何太後對政治毫無概念。
正說著何進來了,何太後將劉辯的請求說給了何進,何進對荀攸的事倒沒有懷疑劉辯,爽快的答應了。隻是大婚的事他有點不想,因為按慣例皇帝大婚以後就要親政,他這個輔政大臣怕權利就要小了,不過他還是覺得劉辯是個小孩子,很好掌控的,也就答應去張羅。
劉辯這次還有另外的收獲,當然也是喜出望外。
沒到兩天,曹操就查清了董重、董卓密謀的來龍去脈,將事情報告給了大將軍何進,何進沒想到自己一直信任的袁紹會密謀除掉自己,甚為光火。命人圍了董府、袁府,帶著曹操進宮找太後和劉辯去了。
“臣啟太後、陛下,袁隗、董重交通州郡,密謀不軌,請太後下旨將袁隗、董重滿門抄斬,將孝仁皇後逐出禁宮。”何進氣勢洶洶。
“兄長這是怎麽了?”從沒見何進如此模樣,何太後弱弱的問。
“曹操你來說。”何進命令曹操。
“諾!”曹操接著將自己調查的結果稟報太後、劉辯得知。
“這還了得,我早就看那個老不死的不順眼了,一切就依哥哥。”何太後恨恨的說。
“慢著,”何進就要下去,劉辯趕忙說:“母後、舅舅,將袁隗、董重滿門抄斬也就是了,太皇太後畢竟是朕的奶奶,如此做怕天下人罵朕不孝。”
“我看誰敢罵。”何進氣焰囂張的說。
“母後…”劉辯央求的看著何太後。
“這個確實不妥,將老太婆供奉減半,撤換掉所有內侍。你看這樣如何?”何太後詢問何進。
“也罷,量她一介女流也翻不出什麽大浪。”何進狠狠地說。
“董卓那邊還請舅舅早做防範。”劉辯說道。
“這個太後、陛下放心,有我在他董老二算個球。”(董卓字仲穎,行二)何進胸有成竹的說。
何進退下將袁隗、董重滿門抄斬,隻是跑了袁紹、袁術二兄弟,讓何進大為光火。
“臣等參加陛下。”曹操、荀攸來見劉辯:“陛下召臣等前來所為何事?”
“董卓要來了。”劉辯開門見山。
“沒聽說召董卓進京呀。”曹操迴道。
“他並非奉召進京。”劉辯說。
“陛下如何得知?”荀攸問出了他倆共同的疑問。
“這個兩位愛卿就不必知道了。”劉辯故作高深。
“董卓未奉明詔進京,帶兵必定不多,京師各營可以應付。”荀攸說:“隻是他敢私自進京,京師之內定有內應,可由孟德的廷尉府去調查一下。”
“董卓進京,隴西那邊定然空虛,可下密詔左將軍皇甫嵩以中平五年董卓拒不奉詔的罪名,討伐董卓餘部,抄了他的後路,朝廷可趁機掌握隴西,解決掉這個後顧之憂,然後可循周武王故事,由西北而下重振天下。”曹操還是有戰略眼光的。
“嗯。”劉辯讚許的點點頭。
“京師這邊當讓大將軍有所準備。”荀攸說道。
“還是等孟德調查清楚,再由孟德以廷尉府的名義向大將軍匯報吧。”劉辯不想讓何進知道是自己先得到的消息。
“那孟德這邊要盡快查明,免得夜長夢多。”荀攸怕時間來不及,又怕西園內也有內應:“另外,陛下可找大將軍,讓李曼成將軍協助大將軍管理西園,給大將軍分憂,順便拱衛內宮。”
“這個我去找舅舅說。”劉辯說:“公達還是要把下軍替朕掌控好。”
“臣定不辱命。”荀攸迴道。
“兩位愛卿,我們分頭行事吧。”
“臣告退。”曹操、荀攸正要退下。
“公達呀,什麽時候邀文若先生進京吧!”知道荀彧在京師,劉辯舊事重提。
“臣迴去就給叔父寫信。”劉辯能安居宮內而知董卓進京,讓荀攸對劉辯刮目相看,知道是時候讓叔父出山了。
看他們下去,劉辯對小卓子說:“召太傅進宮。”皇甫嵩那邊還是辛苦這位老師親自走一趟。
盧植進宮,劉辯把董卓進京的事跟他一說,並請盧植帶密詔去皇甫嵩那裏,盧植知道事態嚴重,帶著密詔出京去了。
送走了盧植,劉辯起駕太後宮,並命小卓子宣何進到太後處議事。
“給母後請安。”劉汴心裏對劉辯說著“你媽太美了”,口裏對何太後說道。
“皇兒快快免禮。”何太後現在誌得意滿,滿麵榮光。
“兒有一事請母後恩準。”劉辯說道。
“什麽事?是不是看上誰家姑娘,先大婚了。”何太後調侃道,心想你那個死鬼老爹那麽好色,你都十六了,也該給你開開葷了。
“知子莫若母。”劉辯假裝害羞,順著何太後的話往下說,心想你就很漂亮。
“說吧,誰家的姑娘?”
“蔡伯喈的女兒蔡琰。”劉辯早就想娶蔡琰了。
“好,母後讓你舅舅去張羅。”何太後滿意的說。
“兒還有一事。”劉辯可不能忘了正事。
“還有什麽事?”何太後疑惑的問?
“兒掌管西園下軍時,全靠荀攸幫忙打理,現在兒登基做了皇帝,想給他升升官。”劉辯試探道。(劉辯還是喜歡文官掌舵、武將領兵,所以沒有按商量的來,並且讓一個文官掌西園,何進不會那麽懷疑。)
“荀攸?這件事你直接讓你舅舅給他升個兩級不就是了。”何太後不以為然的說。
“兒還未親政,當然要向母後稟報。”劉辯假意的說。
“你想讓他做什麽,我去和你舅舅說。”何太後被劉辯哄得心花怒放。
“想讓他做西園主簿,幫舅舅打理西園,也好讓舅舅不難麽辛苦。”
“好吧,我去和你舅舅說。”何太後對政治毫無概念。
正說著何進來了,何太後將劉辯的請求說給了何進,何進對荀攸的事倒沒有懷疑劉辯,爽快的答應了。隻是大婚的事他有點不想,因為按慣例皇帝大婚以後就要親政,他這個輔政大臣怕權利就要小了,不過他還是覺得劉辯是個小孩子,很好掌控的,也就答應去張羅。
劉辯這次還有另外的收獲,當然也是喜出望外。
沒到兩天,曹操就查清了董重、董卓密謀的來龍去脈,將事情報告給了大將軍何進,何進沒想到自己一直信任的袁紹會密謀除掉自己,甚為光火。命人圍了董府、袁府,帶著曹操進宮找太後和劉辯去了。
“臣啟太後、陛下,袁隗、董重交通州郡,密謀不軌,請太後下旨將袁隗、董重滿門抄斬,將孝仁皇後逐出禁宮。”何進氣勢洶洶。
“兄長這是怎麽了?”從沒見何進如此模樣,何太後弱弱的問。
“曹操你來說。”何進命令曹操。
“諾!”曹操接著將自己調查的結果稟報太後、劉辯得知。
“這還了得,我早就看那個老不死的不順眼了,一切就依哥哥。”何太後恨恨的說。
“慢著,”何進就要下去,劉辯趕忙說:“母後、舅舅,將袁隗、董重滿門抄斬也就是了,太皇太後畢竟是朕的奶奶,如此做怕天下人罵朕不孝。”
“我看誰敢罵。”何進氣焰囂張的說。
“母後…”劉辯央求的看著何太後。
“這個確實不妥,將老太婆供奉減半,撤換掉所有內侍。你看這樣如何?”何太後詢問何進。
“也罷,量她一介女流也翻不出什麽大浪。”何進狠狠地說。
“董卓那邊還請舅舅早做防範。”劉辯說道。
“這個太後、陛下放心,有我在他董老二算個球。”(董卓字仲穎,行二)何進胸有成竹的說。
何進退下將袁隗、董重滿門抄斬,隻是跑了袁紹、袁術二兄弟,讓何進大為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