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頁
福寶有良田、團寵小奶包,農家福妹竟是真千金 作者:小辮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92章 告狀
杏杏沒敢吭聲。
桂哥兒也沒敢吭聲。
好在白曉鳳也隻是因著於崇恩受傷想到了桂哥兒的傷,並沒有起疑,這個話題很快就略了過去。
大家唏噓了會兒,又逮著家裏那沒成親的幾個哥兒一陣教育,教育他們日後長大成人,要說親的時候,別像於崇恩那麽不負責任。
教育完了幾個哥兒,眾人看著杏杏又慶幸,好在她們杏杏必不會像那位危二小姐那般糊塗。
再接著眾人又紛紛出謀劃策,力爭按照撫養杏杏那般把妙妙好好養大,務必不能把孩子給養「歪」了。
——不止喻家這般,於崇恩與危雙燕這場鬧劇,給整個京城的權貴人家都敲響了警鍾。
就連宮中的嘉正帝與聶皇後也聽說了這事。
嘉正帝把信國公世子與暨平郡王都宣進宮中臭罵了一頓,責令二人迴府反省。
信國公府接二連三出事,焦三舅母都愁眉苦臉的。
她出了一趟門,迴來後神神秘秘來找了焦氏,道:「……你有沒有覺得,你們們府上頻頻出事,實在是有些流年不利?該不會是府裏有什麽東西在作祟吧?」
焦氏心裏一突。
這種話不是她頭一次聽說了。
焦三舅母朝於明珠的院子努了努嘴:「……我今兒出去吃茶,聽了茶樓裏說書人說的一個故事。說是這鄉下有兩戶人家,一戶是小有資財的富戶,另一家則是吃飯都成問題的窮人,這窮人家的婦人,在富戶家中當奶娘,她起了貪念,把自己兒子與人家富戶家剛出生的獨子給換了!」
焦氏聽得心裏突突直跳:「你說這個做什麽——」
焦三舅母卻道:「你先聽我說完啊。那富戶把窮人的親生兒子如珠似寶的養大,那窮人卻把富戶的親兒子使喚成了牛馬。結果你猜怎麽著,後來那窮人臨死前良心難安,把真相跟富戶的親兒子說了。富戶的親兒子便找上了他親生父母的門說明情況,可他日夜勞作,又吃不飽穿不暖,跟個瘦麻杆一樣,又黑又瘦又矮,富戶哪裏肯認他?」
「那富戶把親兒子給拒之門外,又花了好些銀錢給窮人的親兒子捐了個小官,結果,那窮人的親兒子當了小官之後,偷偷利用手上的職權,把富戶的親兒子給搞死了!還把富戶親兒子的屍體給曝屍荒野,真是缺了大德呦!」
「大概是老天有眼,機緣巧合之下,親兒子慘死一事被富戶得知了。我們正常人都想著,親兒子慘死,正常人肯定想著給親兒子報仇吧?結果呢,那富戶卻是離譜,他想著反正親兒子已經死了,他們家中就剩下那個當小官的兒子,他們還得靠那當小官的兒子給養老。是以富戶便繼續寵愛那當小官的兒子……結果呢,小姑你猜怎麽著?那當小官的兒子卻是膽大包天的參與了謀逆,最後謀逆失敗,全家都判了個秋後問斬!」
焦三舅母說的活靈活現的,焦氏聽的本就投入,聽到「秋後問斬」四個字,隻覺得寒毛都立起來了。
焦氏心裏突突突的直跳。
焦三舅母卻還沒講完,她壓低了聲音:「這事還沒完。刑車押送富戶那一家子去菜市場問斬的時候,有個老道士正巧經過,他定睛一看那富戶的麵相,大唿『不該不該』,說富戶這麵相,命中合該多福多祿,子孫滿堂,安享終老,怎會淪落到全家問斬這麽個下場?……那老道再掐指細細一算,越發納悶,問那富戶,你本該有個文曲星下凡的兒子,這輩子會享盡兒孫之福的啊。」
「那富戶一聽,嚎啕大哭起來,跟老道士說了他兒子被人偷換一事。那老道士又掐指一算,卻搖頭道,並非這般,若是當時他把兒子認迴,讓文曲星歸位,這兒孫之福還是能享到的。正是因他糊塗,讓德不配位的人去享了福,還幫著捐了官,沒有及時糾正,等於是他親手葬送了一家子的命!」
焦三舅母說了這麽一長串話,口幹舌燥的,端起茶杯喝了幾口潤了潤喉,復又看向臉色慘白的焦氏。
「小姑,這事雖說是說書人講的故事,但我聽說書人說,卻是根據前朝之事改編的。並非他胡亂杜撰的。」焦三舅母言辭懇切,「娘那邊也迴了書信,說你與世子的女兒既是流落在外,合該好生派人出去尋找,趕緊撥亂反正才是。」
焦氏心亂如麻:「可這樣,珠珠肯定會難受的……」
焦三舅母忍不住拔高了音量:「小姑你糊塗啊!明珠在信國公府,金尊玉貴的養了這麽多年,而你與世子的親生女兒卻流落在外,生死不知,過的什麽日子也不知!你真的忍心?!……明珠享了這麽多年的福,她就算難受,又能怎樣?!比得過你親生女兒流落在外過的苦日子還要更難受嗎?」
焦三舅母一句句詰問,問的焦氏臉越發白了。
她絞著手指頭,眼神卻有些慌亂:「……我都曉得。你放心,婆母與公公肯定派人去找了……」
焦三舅母這叫一個無語,什麽叫「你放心」!
那是她的親生女兒,又不是她這個當舅母的親生女兒!
焦三舅母那叫一個忿忿!
她忍不住拉下臉來,冷著臉道:「小姑,我說句難聽的。你沒發現麽,這兩年信國公府發生了這麽多倒黴的事,說不得就是因為你們明明知道明珠已經不是親生的,卻還不肯撥亂反正,這才損耗了信國公府的運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杏杏沒敢吭聲。
桂哥兒也沒敢吭聲。
好在白曉鳳也隻是因著於崇恩受傷想到了桂哥兒的傷,並沒有起疑,這個話題很快就略了過去。
大家唏噓了會兒,又逮著家裏那沒成親的幾個哥兒一陣教育,教育他們日後長大成人,要說親的時候,別像於崇恩那麽不負責任。
教育完了幾個哥兒,眾人看著杏杏又慶幸,好在她們杏杏必不會像那位危二小姐那般糊塗。
再接著眾人又紛紛出謀劃策,力爭按照撫養杏杏那般把妙妙好好養大,務必不能把孩子給養「歪」了。
——不止喻家這般,於崇恩與危雙燕這場鬧劇,給整個京城的權貴人家都敲響了警鍾。
就連宮中的嘉正帝與聶皇後也聽說了這事。
嘉正帝把信國公世子與暨平郡王都宣進宮中臭罵了一頓,責令二人迴府反省。
信國公府接二連三出事,焦三舅母都愁眉苦臉的。
她出了一趟門,迴來後神神秘秘來找了焦氏,道:「……你有沒有覺得,你們們府上頻頻出事,實在是有些流年不利?該不會是府裏有什麽東西在作祟吧?」
焦氏心裏一突。
這種話不是她頭一次聽說了。
焦三舅母朝於明珠的院子努了努嘴:「……我今兒出去吃茶,聽了茶樓裏說書人說的一個故事。說是這鄉下有兩戶人家,一戶是小有資財的富戶,另一家則是吃飯都成問題的窮人,這窮人家的婦人,在富戶家中當奶娘,她起了貪念,把自己兒子與人家富戶家剛出生的獨子給換了!」
焦氏聽得心裏突突直跳:「你說這個做什麽——」
焦三舅母卻道:「你先聽我說完啊。那富戶把窮人的親生兒子如珠似寶的養大,那窮人卻把富戶的親兒子使喚成了牛馬。結果你猜怎麽著,後來那窮人臨死前良心難安,把真相跟富戶的親兒子說了。富戶的親兒子便找上了他親生父母的門說明情況,可他日夜勞作,又吃不飽穿不暖,跟個瘦麻杆一樣,又黑又瘦又矮,富戶哪裏肯認他?」
「那富戶把親兒子給拒之門外,又花了好些銀錢給窮人的親兒子捐了個小官,結果,那窮人的親兒子當了小官之後,偷偷利用手上的職權,把富戶的親兒子給搞死了!還把富戶親兒子的屍體給曝屍荒野,真是缺了大德呦!」
「大概是老天有眼,機緣巧合之下,親兒子慘死一事被富戶得知了。我們正常人都想著,親兒子慘死,正常人肯定想著給親兒子報仇吧?結果呢,那富戶卻是離譜,他想著反正親兒子已經死了,他們家中就剩下那個當小官的兒子,他們還得靠那當小官的兒子給養老。是以富戶便繼續寵愛那當小官的兒子……結果呢,小姑你猜怎麽著?那當小官的兒子卻是膽大包天的參與了謀逆,最後謀逆失敗,全家都判了個秋後問斬!」
焦三舅母說的活靈活現的,焦氏聽的本就投入,聽到「秋後問斬」四個字,隻覺得寒毛都立起來了。
焦氏心裏突突突的直跳。
焦三舅母卻還沒講完,她壓低了聲音:「這事還沒完。刑車押送富戶那一家子去菜市場問斬的時候,有個老道士正巧經過,他定睛一看那富戶的麵相,大唿『不該不該』,說富戶這麵相,命中合該多福多祿,子孫滿堂,安享終老,怎會淪落到全家問斬這麽個下場?……那老道再掐指細細一算,越發納悶,問那富戶,你本該有個文曲星下凡的兒子,這輩子會享盡兒孫之福的啊。」
「那富戶一聽,嚎啕大哭起來,跟老道士說了他兒子被人偷換一事。那老道士又掐指一算,卻搖頭道,並非這般,若是當時他把兒子認迴,讓文曲星歸位,這兒孫之福還是能享到的。正是因他糊塗,讓德不配位的人去享了福,還幫著捐了官,沒有及時糾正,等於是他親手葬送了一家子的命!」
焦三舅母說了這麽一長串話,口幹舌燥的,端起茶杯喝了幾口潤了潤喉,復又看向臉色慘白的焦氏。
「小姑,這事雖說是說書人講的故事,但我聽說書人說,卻是根據前朝之事改編的。並非他胡亂杜撰的。」焦三舅母言辭懇切,「娘那邊也迴了書信,說你與世子的女兒既是流落在外,合該好生派人出去尋找,趕緊撥亂反正才是。」
焦氏心亂如麻:「可這樣,珠珠肯定會難受的……」
焦三舅母忍不住拔高了音量:「小姑你糊塗啊!明珠在信國公府,金尊玉貴的養了這麽多年,而你與世子的親生女兒卻流落在外,生死不知,過的什麽日子也不知!你真的忍心?!……明珠享了這麽多年的福,她就算難受,又能怎樣?!比得過你親生女兒流落在外過的苦日子還要更難受嗎?」
焦三舅母一句句詰問,問的焦氏臉越發白了。
她絞著手指頭,眼神卻有些慌亂:「……我都曉得。你放心,婆母與公公肯定派人去找了……」
焦三舅母這叫一個無語,什麽叫「你放心」!
那是她的親生女兒,又不是她這個當舅母的親生女兒!
焦三舅母那叫一個忿忿!
她忍不住拉下臉來,冷著臉道:「小姑,我說句難聽的。你沒發現麽,這兩年信國公府發生了這麽多倒黴的事,說不得就是因為你們明明知道明珠已經不是親生的,卻還不肯撥亂反正,這才損耗了信國公府的運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