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丙申日,清晨。
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僅在天邊淺淺掛上了一絲魚肚白。
本就嗬氣成冰的長安,在這‘夜班’時分更冷了。
皇宮外,公候朝臣皆聚集在宮門前,將雙手互相藏在衣袖之中,微微打著寒顫。
與往日上朝時不同,宮門前沒有了互相交談的聲音,所有人都低著頭,如木雕般等候在宮門外。
而讓他們如此靜默的罪魁禍首,正列隊把守著皇宮的圍牆。
饒是百般記恨,縱是萬般憤怒,他們身上的黑甲赤袍,以及屹立在宮牆之上的巨弩,都足以讓任何不滿者閉嘴。
長安,北軍!
漢室軍隊目前為止,唯一一支有資格,以高祖劉邦所做《大風歌》做行軍曲的部隊!
或許換個說法更好理解:北軍之於漢室,等於工農紅軍之於圖朝。
絕對忠誠的部隊!
用後世的話就是——根正苗紅。
公候大臣就這樣在宮外等了半個多時辰,宮牆上才穿來嚎叫聲:“卯時到,開宮門。”
話音未落,一位老宦官來到宮門外,仰頭對宮牆上的北軍將士道:“陛下口諭:北軍將士撤下宮牆,留常日之守卒即可~”
聞言,一名頭戴高羽銅盔的將官從拱牆上走下,略一拱手,便沉聲道:“可有虎符為證?”
老太監趕忙從懷中取出半塊玉製虎符。
那將軍恭敬接過,仔細與自己身上的半塊銅符比對查驗,才將虎符奉還:“末將謹遵陛下禦旨!”
老太監笑嗬嗬的點點頭,走向宮門外,心中不忘吐槽:“陛下果然沒說錯,此僚就是個死腦筋···”
老太監自劉啟為太子時,就已經進東宮侍奉劉啟了;在公眾不說位高權重,起碼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就是劉啟的嘴。
方才劉啟命他前去接觸宮禁,卻鄭重的將那塊高帝所築之調兵虎符交在了他手上,這讓他大為驚訝!
嚇得跪在地上不敢領命,就聽天子劉啟嗬笑道:“中尉岑邁,那可是能跟我伸手要兵符比對的人···”
且先不提,老太監身為劉啟親密心腹,根本不可能假傳聖旨。
關鍵是,玉製虎符,全天下僅此一隻!
這還比對個錘子···
來到宮外,老太監像個機器般,邁著機械的步伐走到宮門一側,唱喏道:“卵時已到~百官入朝~”
話音剛落,宮門外的數百朝臣便湧入皇宮內,走到未央宮正殿;解下佩劍,脫下鞋子,低頭走到殿內自己的位置。
待等細碎的走動聲完全停止,百官到位,先前那個老宦官出現在禦座邊:“陛下駕到~跪~”
殿內眾臣嘩啦啦跪倒一地:“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福。”
劉啟臉色不複往日般淡然,雖然看不太明顯,但微微皺起的眉頭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皺眉,隻能說明:他真的很生氣!
氣到連幾十年的養氣功夫,都壓不下心頭的怒火。
龍行虎步走到禦座前,並沒有坐下,也沒有開口,就這麽俯瞰著殿內眾臣。
皇帝沒讓起身,大家夥兒也不敢起來,就這麽低頭跪著,等劉啟開頭。
過了足足一炷香,禦階左側首位的丞相申屠嘉都快要暈厥,劉啟才開口道:“起來吧。”
起來,不是平身···
朝臣心中湧上一絲不祥的預感——昨日之事,已是讓陛下顧不得朝堂禮法了···
申屠嘉在身旁宦官的扶持下艱難起身,顧不上酸澀的膝蓋,硬著頭皮出班,顫聲拜道:“陛下方才之語不合祖宗禮法,還請陛下自省···”
頓時,朝中百官都將震驚的眼神灑向申屠嘉!
讓皇帝認錯,有種!
申屠嘉麵色嚴肅,持著芴板的手卻顫抖不止——他心中也是膽顫不已···
但為了天下安定,他不得不這麽做!
賭,賭天子會低頭!
沉浮朝堂數十載,申屠嘉心裏非常清楚:今天的早朝,絕對不簡單!
若是讓陛下抓住這個機會,一怒之下強推晁錯的削藩策,那龍顏大怒之下,朝堂隻怕無人敢反對···
必須先出手,把陛下那股心氣打散!
朝臣們心中則又是一番心思了:陛下到底會不會對丞相認錯?
如果認了···
那以後,朝堂之上,盡皆周公姬旦那般的‘忠臣’了!
劉啟卻並沒有如朝臣意,譏笑一聲,負手長歎道:“丞相是覺得朕錯了啊···”
聞言,申屠嘉再也站不住,突而跪倒在地:“陛下!”
“老臣!職責所在!”
言罷,便將頭深埋,拜倒在地。
劉啟也不與申屠嘉多糾纏:現在的他,還沒有強行罷相的能力和勢力。
若是再逼下去,申屠嘉一把年紀的,再出個什麽意外,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擺擺手:“丞相所言之事,再議。”
見此,百官心中一沉:陛下這次,隻怕不可能低頭了···
許多蠢蠢欲動,芴板之上密密麻麻纂刻著字,想逮個機會出班上奏的大小官吏,頓時打了退堂鼓,悄悄將芴板藏迴衣袖中,低著頭,研究其地板上的紋路。
天子劉啟深吸一口氣,再暢快的吐出:還沒有那次早朝,讓他心情如此愉悅過!
百官福壽,丞相跪迎!
爽!
坐迴禦座,剛要開口,就見幾位官吏接連出班:“陛下,臣等有奏!”
一位禦史滿目決絕:“雲中守布嫡孫毅,囂揚跋扈,目無官府;私自囚禁上郡役卒,請陛下聖裁!”
又一位一千石左右的佐官出班:“雲中守布嫡孫毅,殘虐成性,草芥人命;遣家奴於長安街頭殘害平民,請陛下聖裁!”
劉啟原本愉悅的心情,被這幾人口中所言徹底驅散,複歸狂躁。
強忍怒意,劉啟‘麵色淡然’道:“可還有劾奏?”
“一並報來。”
見情況不妙,那些打了退堂鼓的人心中暗鬆一口氣;已經出班的則後悔不已。
正在他們不知該跪下請罪還是咬牙堅持時,禦座右側,公候外戚所坐之處,一道背影漸漸站起,如救世主般,重新點亮殿中幾人的膽氣。
“魏其侯臣嬰,有奏!”
一位錦衣華服,看上去約末三十來歲的男子來到殿中,鄭重拜道:“臣參雲中守布嫡孫毅,目無君上、無人臣禮;穢衣汙身而陛見!”
“按律,當以大不敬論處!”
得,罪名都給安好了。
劉啟胸中怒火再也壓抑不住,噴湧而出,拍案怒喝:“混賬!!!”
“爾等都要反了!!!”
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僅在天邊淺淺掛上了一絲魚肚白。
本就嗬氣成冰的長安,在這‘夜班’時分更冷了。
皇宮外,公候朝臣皆聚集在宮門前,將雙手互相藏在衣袖之中,微微打著寒顫。
與往日上朝時不同,宮門前沒有了互相交談的聲音,所有人都低著頭,如木雕般等候在宮門外。
而讓他們如此靜默的罪魁禍首,正列隊把守著皇宮的圍牆。
饒是百般記恨,縱是萬般憤怒,他們身上的黑甲赤袍,以及屹立在宮牆之上的巨弩,都足以讓任何不滿者閉嘴。
長安,北軍!
漢室軍隊目前為止,唯一一支有資格,以高祖劉邦所做《大風歌》做行軍曲的部隊!
或許換個說法更好理解:北軍之於漢室,等於工農紅軍之於圖朝。
絕對忠誠的部隊!
用後世的話就是——根正苗紅。
公候大臣就這樣在宮外等了半個多時辰,宮牆上才穿來嚎叫聲:“卯時到,開宮門。”
話音未落,一位老宦官來到宮門外,仰頭對宮牆上的北軍將士道:“陛下口諭:北軍將士撤下宮牆,留常日之守卒即可~”
聞言,一名頭戴高羽銅盔的將官從拱牆上走下,略一拱手,便沉聲道:“可有虎符為證?”
老太監趕忙從懷中取出半塊玉製虎符。
那將軍恭敬接過,仔細與自己身上的半塊銅符比對查驗,才將虎符奉還:“末將謹遵陛下禦旨!”
老太監笑嗬嗬的點點頭,走向宮門外,心中不忘吐槽:“陛下果然沒說錯,此僚就是個死腦筋···”
老太監自劉啟為太子時,就已經進東宮侍奉劉啟了;在公眾不說位高權重,起碼大部分人都知道:他就是劉啟的嘴。
方才劉啟命他前去接觸宮禁,卻鄭重的將那塊高帝所築之調兵虎符交在了他手上,這讓他大為驚訝!
嚇得跪在地上不敢領命,就聽天子劉啟嗬笑道:“中尉岑邁,那可是能跟我伸手要兵符比對的人···”
且先不提,老太監身為劉啟親密心腹,根本不可能假傳聖旨。
關鍵是,玉製虎符,全天下僅此一隻!
這還比對個錘子···
來到宮外,老太監像個機器般,邁著機械的步伐走到宮門一側,唱喏道:“卵時已到~百官入朝~”
話音剛落,宮門外的數百朝臣便湧入皇宮內,走到未央宮正殿;解下佩劍,脫下鞋子,低頭走到殿內自己的位置。
待等細碎的走動聲完全停止,百官到位,先前那個老宦官出現在禦座邊:“陛下駕到~跪~”
殿內眾臣嘩啦啦跪倒一地:“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福。”
劉啟臉色不複往日般淡然,雖然看不太明顯,但微微皺起的眉頭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皺眉,隻能說明:他真的很生氣!
氣到連幾十年的養氣功夫,都壓不下心頭的怒火。
龍行虎步走到禦座前,並沒有坐下,也沒有開口,就這麽俯瞰著殿內眾臣。
皇帝沒讓起身,大家夥兒也不敢起來,就這麽低頭跪著,等劉啟開頭。
過了足足一炷香,禦階左側首位的丞相申屠嘉都快要暈厥,劉啟才開口道:“起來吧。”
起來,不是平身···
朝臣心中湧上一絲不祥的預感——昨日之事,已是讓陛下顧不得朝堂禮法了···
申屠嘉在身旁宦官的扶持下艱難起身,顧不上酸澀的膝蓋,硬著頭皮出班,顫聲拜道:“陛下方才之語不合祖宗禮法,還請陛下自省···”
頓時,朝中百官都將震驚的眼神灑向申屠嘉!
讓皇帝認錯,有種!
申屠嘉麵色嚴肅,持著芴板的手卻顫抖不止——他心中也是膽顫不已···
但為了天下安定,他不得不這麽做!
賭,賭天子會低頭!
沉浮朝堂數十載,申屠嘉心裏非常清楚:今天的早朝,絕對不簡單!
若是讓陛下抓住這個機會,一怒之下強推晁錯的削藩策,那龍顏大怒之下,朝堂隻怕無人敢反對···
必須先出手,把陛下那股心氣打散!
朝臣們心中則又是一番心思了:陛下到底會不會對丞相認錯?
如果認了···
那以後,朝堂之上,盡皆周公姬旦那般的‘忠臣’了!
劉啟卻並沒有如朝臣意,譏笑一聲,負手長歎道:“丞相是覺得朕錯了啊···”
聞言,申屠嘉再也站不住,突而跪倒在地:“陛下!”
“老臣!職責所在!”
言罷,便將頭深埋,拜倒在地。
劉啟也不與申屠嘉多糾纏:現在的他,還沒有強行罷相的能力和勢力。
若是再逼下去,申屠嘉一把年紀的,再出個什麽意外,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擺擺手:“丞相所言之事,再議。”
見此,百官心中一沉:陛下這次,隻怕不可能低頭了···
許多蠢蠢欲動,芴板之上密密麻麻纂刻著字,想逮個機會出班上奏的大小官吏,頓時打了退堂鼓,悄悄將芴板藏迴衣袖中,低著頭,研究其地板上的紋路。
天子劉啟深吸一口氣,再暢快的吐出:還沒有那次早朝,讓他心情如此愉悅過!
百官福壽,丞相跪迎!
爽!
坐迴禦座,剛要開口,就見幾位官吏接連出班:“陛下,臣等有奏!”
一位禦史滿目決絕:“雲中守布嫡孫毅,囂揚跋扈,目無官府;私自囚禁上郡役卒,請陛下聖裁!”
又一位一千石左右的佐官出班:“雲中守布嫡孫毅,殘虐成性,草芥人命;遣家奴於長安街頭殘害平民,請陛下聖裁!”
劉啟原本愉悅的心情,被這幾人口中所言徹底驅散,複歸狂躁。
強忍怒意,劉啟‘麵色淡然’道:“可還有劾奏?”
“一並報來。”
見情況不妙,那些打了退堂鼓的人心中暗鬆一口氣;已經出班的則後悔不已。
正在他們不知該跪下請罪還是咬牙堅持時,禦座右側,公候外戚所坐之處,一道背影漸漸站起,如救世主般,重新點亮殿中幾人的膽氣。
“魏其侯臣嬰,有奏!”
一位錦衣華服,看上去約末三十來歲的男子來到殿中,鄭重拜道:“臣參雲中守布嫡孫毅,目無君上、無人臣禮;穢衣汙身而陛見!”
“按律,當以大不敬論處!”
得,罪名都給安好了。
劉啟胸中怒火再也壓抑不住,噴湧而出,拍案怒喝:“混賬!!!”
“爾等都要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