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破身體怎麽可能有孩子,之前可能有過,但是都沒保住。」燕十娘唏噓道。
如今皇室,能有用的皇嗣,也就是慶王的兩個兒子,老大遺傳父母,是個喜好藝術的書畫家,陸曄聽說現在世麵上,這位慶王世子的畫千金難求,老二就是喜好刑偵,也算是蘭清越的搭檔,在大理寺當少卿,是他目前在看管蘭清越,最後還有曾經的七皇子蘭清越,他堅持不願意改迴楚姓,估摸也不愛那個位置。
「應該用不了多久了,太後不會讓帝位一直空懸。」那位還等著垂簾聽政呢。
「哎,還沒打藩王呢,自己人先內訌了……」
說完這句,小二也送菜過來,兩人不再多言,匆匆吃光了晚膳,早早洗漱一夜無眠。
如此緊趕慢趕七八天,兩人終於騎馬進入殷州地界,按照陸曄他們之前的設想,一進了殷州就找機會加入商隊,因為隻有商隊才有辦法走近路前往南州西臨,也隻有去到西臨,才有通路去往東南大營。
可她們到了之後才發現,且不說商隊要半個月才來一次,上一次的商隊前兩天剛走,就是去往南州的路途崎嶇,西臨外還有蠻族虎視眈眈,自從殷州出事之後,這一路上魚龍混雜,土匪肆虐,就光憑藉陸曄和燕十娘兩人實在有些勉強。
反覆斟酌,陸曄她們準備暫時留在殷州,等待穩妥的商隊。
「你不覺著奇怪嗎?」陸曄牽著馬走在殷州的春和縣,這裏是離著出關關卡最近的地方,若是按照最早之前的計劃,她和蘭清越奉旨前往東南大營,這會兒人早到了。
「是這裏的行人少嗎?」燕十娘沒反應過來。
「當年先帝是在去往南州的時候出的事兒,他自身肯定帶了不少人,可為什麽最後還會被截殺,誰又給東南大營報的信,前朝餘孽有多少人能屠殺掉所有的禁衛軍?」其實陸曄早有疑問,隻是事不關己沒有深究,蘭清越也不會主動說起當年的事情。
「其實主子也有疑惑,朝廷給的解釋是當時的禁衛軍反叛,夥同前朝餘孽刺殺先帝,這才導致先帝重傷,後死於京城。」具體的燕十娘一個燕組的暗衛也不明內情。
「禁衛軍都反叛了,還能留下活口?又是誰給東南大營報的信?」全都是漏洞,是朝廷發現不了還是根本不想再查一下去?
陸曄隻是因為站在「陸葉」這個人可能的出生地有所感慨罷了,若非必要武安侯的死其實與她並不重要。
「來聽聽啊,都來聽聽,京裏的消息,最新的消息啊,關於咱們殷州的。」
本來空蕩的街道突然聚集了一群人,都站在一間茶樓門口,那茶樓的老闆原隻是想招攬招攬生意,卻沒想到來了這麽多人,他也不含糊,讓願意花錢的人坐在了外頭桌子上,除了客人花錢買的粗茶還送了幾粒黃豆,當磨牙的玩意兒。
陸曄也不趕時間就帶著燕十娘過去,正好也歇歇腳。
「啥事兒啊,趕緊說,還趕著上工呢!」花了錢的主兒自然不想他賣關子,喝了幾口粗茶就嚷道。
「哎哎,別急嘛,咳咳!」老闆見人差不多了,也喝了口水道:「朝廷下旨了,要讓西臨的東南大營去京城!」
陸曄與燕十娘對了個眼神,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什麽?整個軍隊都拉走嗎?那西臨怎麽辦?萬一蠻族打來了,誰管我們!」
「就是,自從上次榕省的西南大營發生叛變,那州兵都調走了,要是蠻族來了,西臨無人抵擋,我們春和與南州西臨最近,那不就等著被宰嗎?」
「對,殷州很大,唯有我們和南州邊境相貼,那些大老爺們出了事兒還能去殷州的其他省,我們就隻能等死了。」
「我看,還不如把我們劃給南州算了,我們方言都和榕省那邊不一樣,更靠近西臨。」
老闆見話題越來越偏,連忙補充道:「不是整個東南大營,是東南大營的吳大將軍,讓他迴京自辯,畢竟自武安侯之後,朝廷並未將東南大營的軍權交與吳大將軍。」
「吳大將軍十幾年來抵禦了多少次蠻族,他們現在來說這個屁話了,卸磨殺驢了,這是!」
「聽說有人懷疑吳大將軍要造反。」
「閉嘴吧,別妄議朝政,喝茶喝茶。」
陸曄與燕十娘從茶館出來,心情都有些低沉,連如此市井小民都知道的消息,說廷正大張旗鼓的想逼吳大將軍入京,若是入京必然就是鴻門宴,若不入京那就是公然造反,太師和太後定然會抓住機會發難。
「太可笑了,藩王都要打到大門口了,他們居然還在為唯一可戰的大營爭奪軍權?」燕十娘哪怕見多識廣也覺著世間荒謬。
這便是人性,他們可以和藩王和談,但必不會放棄手中的權利。
「吳大將軍一直都是代理軍權,蘭清越和聖上說好的,也是準備帶著聖旨去做監軍,到時候吳大將軍名正言順,一切便會迎刃而解。卻沒想到……」陸曄甚至在想,要不要幹脆把藩王的府邸給炸了,是不是事情就能簡單點。
「事情越來越不對勁了,我還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那個瘸腿的齊王參了我們主子一本,說我們主子是前朝餘孽,這次又說我們主子手裏有個邪門的日月樓,想要顛覆朝廷,姑娘……這不會是連環計吧。」
那就太可怕了。
作者有話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如今皇室,能有用的皇嗣,也就是慶王的兩個兒子,老大遺傳父母,是個喜好藝術的書畫家,陸曄聽說現在世麵上,這位慶王世子的畫千金難求,老二就是喜好刑偵,也算是蘭清越的搭檔,在大理寺當少卿,是他目前在看管蘭清越,最後還有曾經的七皇子蘭清越,他堅持不願意改迴楚姓,估摸也不愛那個位置。
「應該用不了多久了,太後不會讓帝位一直空懸。」那位還等著垂簾聽政呢。
「哎,還沒打藩王呢,自己人先內訌了……」
說完這句,小二也送菜過來,兩人不再多言,匆匆吃光了晚膳,早早洗漱一夜無眠。
如此緊趕慢趕七八天,兩人終於騎馬進入殷州地界,按照陸曄他們之前的設想,一進了殷州就找機會加入商隊,因為隻有商隊才有辦法走近路前往南州西臨,也隻有去到西臨,才有通路去往東南大營。
可她們到了之後才發現,且不說商隊要半個月才來一次,上一次的商隊前兩天剛走,就是去往南州的路途崎嶇,西臨外還有蠻族虎視眈眈,自從殷州出事之後,這一路上魚龍混雜,土匪肆虐,就光憑藉陸曄和燕十娘兩人實在有些勉強。
反覆斟酌,陸曄她們準備暫時留在殷州,等待穩妥的商隊。
「你不覺著奇怪嗎?」陸曄牽著馬走在殷州的春和縣,這裏是離著出關關卡最近的地方,若是按照最早之前的計劃,她和蘭清越奉旨前往東南大營,這會兒人早到了。
「是這裏的行人少嗎?」燕十娘沒反應過來。
「當年先帝是在去往南州的時候出的事兒,他自身肯定帶了不少人,可為什麽最後還會被截殺,誰又給東南大營報的信,前朝餘孽有多少人能屠殺掉所有的禁衛軍?」其實陸曄早有疑問,隻是事不關己沒有深究,蘭清越也不會主動說起當年的事情。
「其實主子也有疑惑,朝廷給的解釋是當時的禁衛軍反叛,夥同前朝餘孽刺殺先帝,這才導致先帝重傷,後死於京城。」具體的燕十娘一個燕組的暗衛也不明內情。
「禁衛軍都反叛了,還能留下活口?又是誰給東南大營報的信?」全都是漏洞,是朝廷發現不了還是根本不想再查一下去?
陸曄隻是因為站在「陸葉」這個人可能的出生地有所感慨罷了,若非必要武安侯的死其實與她並不重要。
「來聽聽啊,都來聽聽,京裏的消息,最新的消息啊,關於咱們殷州的。」
本來空蕩的街道突然聚集了一群人,都站在一間茶樓門口,那茶樓的老闆原隻是想招攬招攬生意,卻沒想到來了這麽多人,他也不含糊,讓願意花錢的人坐在了外頭桌子上,除了客人花錢買的粗茶還送了幾粒黃豆,當磨牙的玩意兒。
陸曄也不趕時間就帶著燕十娘過去,正好也歇歇腳。
「啥事兒啊,趕緊說,還趕著上工呢!」花了錢的主兒自然不想他賣關子,喝了幾口粗茶就嚷道。
「哎哎,別急嘛,咳咳!」老闆見人差不多了,也喝了口水道:「朝廷下旨了,要讓西臨的東南大營去京城!」
陸曄與燕十娘對了個眼神,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什麽?整個軍隊都拉走嗎?那西臨怎麽辦?萬一蠻族打來了,誰管我們!」
「就是,自從上次榕省的西南大營發生叛變,那州兵都調走了,要是蠻族來了,西臨無人抵擋,我們春和與南州西臨最近,那不就等著被宰嗎?」
「對,殷州很大,唯有我們和南州邊境相貼,那些大老爺們出了事兒還能去殷州的其他省,我們就隻能等死了。」
「我看,還不如把我們劃給南州算了,我們方言都和榕省那邊不一樣,更靠近西臨。」
老闆見話題越來越偏,連忙補充道:「不是整個東南大營,是東南大營的吳大將軍,讓他迴京自辯,畢竟自武安侯之後,朝廷並未將東南大營的軍權交與吳大將軍。」
「吳大將軍十幾年來抵禦了多少次蠻族,他們現在來說這個屁話了,卸磨殺驢了,這是!」
「聽說有人懷疑吳大將軍要造反。」
「閉嘴吧,別妄議朝政,喝茶喝茶。」
陸曄與燕十娘從茶館出來,心情都有些低沉,連如此市井小民都知道的消息,說廷正大張旗鼓的想逼吳大將軍入京,若是入京必然就是鴻門宴,若不入京那就是公然造反,太師和太後定然會抓住機會發難。
「太可笑了,藩王都要打到大門口了,他們居然還在為唯一可戰的大營爭奪軍權?」燕十娘哪怕見多識廣也覺著世間荒謬。
這便是人性,他們可以和藩王和談,但必不會放棄手中的權利。
「吳大將軍一直都是代理軍權,蘭清越和聖上說好的,也是準備帶著聖旨去做監軍,到時候吳大將軍名正言順,一切便會迎刃而解。卻沒想到……」陸曄甚至在想,要不要幹脆把藩王的府邸給炸了,是不是事情就能簡單點。
「事情越來越不對勁了,我還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那個瘸腿的齊王參了我們主子一本,說我們主子是前朝餘孽,這次又說我們主子手裏有個邪門的日月樓,想要顛覆朝廷,姑娘……這不會是連環計吧。」
那就太可怕了。
作者有話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