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濟還有試婚格格在,倒也不至於獨守空房。且在這項製度之下,隻要公主不死,那恐怕最為得益之人反倒是這位試婚格格了。
但是公主們可就慘了,婚後過得幸福與否竟全然在老嬤嬤一人之手,便是能夠與額駙見上一麵都要背負著「不知廉恥」的心理壓力,還談何生育子嗣。
縱觀整個清朝,大約也隻有到了鹹豐時期,他的長女固倫榮安公主是個狠人,直接進宮去找慈禧和慈安兩宮太後告狀,這才算解了困局。
林默涵其實很想掀開他們愛新覺羅祖宗的頭蓋骨來瞧一瞧,裏麵都是什麽垃圾廢料,居然製定這樣奇葩的製度來坑自家的女性後代。
其實歸根到底,都是公主們不受重視罷了。
倘若生不出子嗣這件事情同樣普遍地發生在皇子們身上,恐怕早就力排眾議地廢除這項狗屁製度了。
皇子們傳召妻妾侍寢需要身邊的太監們跑腿兒,但是公主們也比照著皇子設置一個奶嬤嬤就顯的太簡單粗暴了。
因為皇子的選擇太多了,公主就這麽一個額駙,哪裏需要這般興師動眾。
而且男子貪花好色是尋常,但是女子即使是公主也要礙於名聲不好直接肆無忌憚地傳召額駙,本就已經很難了,偏還要在多此一舉地設置一個老嬤嬤來添堵,簡直是蠢不可及。
假如非要如此,幹脆也讓公主多「娶」幾個額駙算了,每日為了挑誰來侍寢而煩惱的話,倒是的確需要這麽一個嬤嬤來幫忙操持了。
即使公主出嫁是為了聯姻,但是早早地香消玉殞,甚至連個孩子都不曾留下,這樣的聯姻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林默涵覺得,從這一方麵入手來勸說康熙,應當是比較容易的。
老嬤嬤其實並不是公主們悲劇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公主們的底氣和本事不夠,這與皇帝本人有直接的關係。
林默涵即使能勸的動康熙對公主們多加重視,那後麵的皇帝們呢?
如今最為現實的就是,讓公主們自己強硬起來,若連區區不聽話的奴才都處理不了,那還談什麽往後餘生。
佟佳貴妃在宮中生活多年,對於公主們婚後的境況自然也是了解的。
隻是後宮眾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主們都是遠嫁蒙古即使她身為貴妃也是鞭長莫及,再則也無人為此求到她的跟前,便更加不會過問了。
但是這不代表,當有人決定替公主們謀劃生路時她不會深受動容。
公主們身邊的奶嬤嬤是什麽做派她也是知道的,若生母身份尊貴有手段,那自然是俯首帖耳的好奴才。
但若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小可憐,那立刻就能仗著曾經吃過奶的情分抖起來,充主子逞威風,動輒拿著死規矩來訓斥公主,這都是常有的事情。
在內務府沒有被整治前,佟佳貴妃也沒少吃這起子奴才的暗虧,林默涵在她心中的形象瞬間又高大了許多。
佟佳貴妃知道,太子妃所說的教導必然不是現如今公主們學習的那些四書五經和琴棋書畫。
以太子妃的成長經歷來看,她所教導的內容定然是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但是不管怎麽看,正是這些很可能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的東西,才是真正有用的。
隻瞧太子妃這一身的本領便知道了,尋常人家的女兒誰會自小會學舞木倉弄棒,還學到了這般境界。
佟佳貴妃不由地開始暢想起來,假如公主們都長有了太子妃這樣的本事,即使學不到十成十,就算有個一二成,那將來豈不是能將蒙古牢牢地拿捏在手中?
身子弱習不得武的,腦子笨也來不了文的,至少也可以向太子妃請假一下這馭夫的手段嘛。
佟佳貴妃惡趣味上頭,她非常想瞧瞧將來這些公主額駙們的熱鬧,便說道:「這件事情本宮很支持,有什麽事情是本宮能做的太子妃可盡管說。」
「娘娘能夠支持實在是太好不過了,兒臣隻盼著這件事情將來真正能夠實施時,娘娘能夠幫助兒臣向公主的額娘們闡明緣由和利害,爭取獲得各宮娘娘們的支持。再有便是,將來公主們的學堂自然是要設在宮裏的,屆時一切供應之物還需要麻煩娘娘從中協調。」
林默涵與康熙後宮諸位娘娘的交情並不深,這件事情還隻能託付給佟佳貴妃去做最合適。
而且對方如今執掌宮權,無論如何也繞不開她。
林默涵之所以提前來打個招唿,也是為表尊重,這等大事不好繞開貴妃直接找上康熙。
康熙即使能夠同意,在看到真正的效果之前也不會有多麽地重視這件事情。
所以,她就希望爭取各宮娘娘們的理解和認同,將來也好給公主們提供支持。
而且,未來林默涵還要從宮外請一些夫子們進宮教授課業,這就更加需要佟佳貴妃的鼎力支持了。
兩人此時達成一致,氣氛是前所未有的和諧。
林默涵又吃了一杯茶,正在感嘆貴妃這裏的待遇就是好的時候,便聽對方說道:「今日咱們娘兒兩個既然說到這裏了,本宮不妨再多說幾句。公主們雖說享天下養,是該為大清做貢獻。但是同為龍裔的阿哥們所得到的非公主可以同日而語,他們可以嬌妻美妾,在京裏平安富貴一生,而咱們的公主卻要孤身遠嫁到苦寒之地,身邊連個幫手都沒有不說,還竟是些掣肘的狗奴才。本宮膝下雖然沒有女兒,但是稚子無辜,誰也不是天生的鐵石心腸。太子妃,假如你能幫公主們闖出一條生路,這後宮裏的嬪妃們都要深謝你的。」
但是公主們可就慘了,婚後過得幸福與否竟全然在老嬤嬤一人之手,便是能夠與額駙見上一麵都要背負著「不知廉恥」的心理壓力,還談何生育子嗣。
縱觀整個清朝,大約也隻有到了鹹豐時期,他的長女固倫榮安公主是個狠人,直接進宮去找慈禧和慈安兩宮太後告狀,這才算解了困局。
林默涵其實很想掀開他們愛新覺羅祖宗的頭蓋骨來瞧一瞧,裏麵都是什麽垃圾廢料,居然製定這樣奇葩的製度來坑自家的女性後代。
其實歸根到底,都是公主們不受重視罷了。
倘若生不出子嗣這件事情同樣普遍地發生在皇子們身上,恐怕早就力排眾議地廢除這項狗屁製度了。
皇子們傳召妻妾侍寢需要身邊的太監們跑腿兒,但是公主們也比照著皇子設置一個奶嬤嬤就顯的太簡單粗暴了。
因為皇子的選擇太多了,公主就這麽一個額駙,哪裏需要這般興師動眾。
而且男子貪花好色是尋常,但是女子即使是公主也要礙於名聲不好直接肆無忌憚地傳召額駙,本就已經很難了,偏還要在多此一舉地設置一個老嬤嬤來添堵,簡直是蠢不可及。
假如非要如此,幹脆也讓公主多「娶」幾個額駙算了,每日為了挑誰來侍寢而煩惱的話,倒是的確需要這麽一個嬤嬤來幫忙操持了。
即使公主出嫁是為了聯姻,但是早早地香消玉殞,甚至連個孩子都不曾留下,這樣的聯姻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林默涵覺得,從這一方麵入手來勸說康熙,應當是比較容易的。
老嬤嬤其實並不是公主們悲劇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公主們的底氣和本事不夠,這與皇帝本人有直接的關係。
林默涵即使能勸的動康熙對公主們多加重視,那後麵的皇帝們呢?
如今最為現實的就是,讓公主們自己強硬起來,若連區區不聽話的奴才都處理不了,那還談什麽往後餘生。
佟佳貴妃在宮中生活多年,對於公主們婚後的境況自然也是了解的。
隻是後宮眾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主們都是遠嫁蒙古即使她身為貴妃也是鞭長莫及,再則也無人為此求到她的跟前,便更加不會過問了。
但是這不代表,當有人決定替公主們謀劃生路時她不會深受動容。
公主們身邊的奶嬤嬤是什麽做派她也是知道的,若生母身份尊貴有手段,那自然是俯首帖耳的好奴才。
但若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小可憐,那立刻就能仗著曾經吃過奶的情分抖起來,充主子逞威風,動輒拿著死規矩來訓斥公主,這都是常有的事情。
在內務府沒有被整治前,佟佳貴妃也沒少吃這起子奴才的暗虧,林默涵在她心中的形象瞬間又高大了許多。
佟佳貴妃知道,太子妃所說的教導必然不是現如今公主們學習的那些四書五經和琴棋書畫。
以太子妃的成長經歷來看,她所教導的內容定然是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但是不管怎麽看,正是這些很可能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的東西,才是真正有用的。
隻瞧太子妃這一身的本領便知道了,尋常人家的女兒誰會自小會學舞木倉弄棒,還學到了這般境界。
佟佳貴妃不由地開始暢想起來,假如公主們都長有了太子妃這樣的本事,即使學不到十成十,就算有個一二成,那將來豈不是能將蒙古牢牢地拿捏在手中?
身子弱習不得武的,腦子笨也來不了文的,至少也可以向太子妃請假一下這馭夫的手段嘛。
佟佳貴妃惡趣味上頭,她非常想瞧瞧將來這些公主額駙們的熱鬧,便說道:「這件事情本宮很支持,有什麽事情是本宮能做的太子妃可盡管說。」
「娘娘能夠支持實在是太好不過了,兒臣隻盼著這件事情將來真正能夠實施時,娘娘能夠幫助兒臣向公主的額娘們闡明緣由和利害,爭取獲得各宮娘娘們的支持。再有便是,將來公主們的學堂自然是要設在宮裏的,屆時一切供應之物還需要麻煩娘娘從中協調。」
林默涵與康熙後宮諸位娘娘的交情並不深,這件事情還隻能託付給佟佳貴妃去做最合適。
而且對方如今執掌宮權,無論如何也繞不開她。
林默涵之所以提前來打個招唿,也是為表尊重,這等大事不好繞開貴妃直接找上康熙。
康熙即使能夠同意,在看到真正的效果之前也不會有多麽地重視這件事情。
所以,她就希望爭取各宮娘娘們的理解和認同,將來也好給公主們提供支持。
而且,未來林默涵還要從宮外請一些夫子們進宮教授課業,這就更加需要佟佳貴妃的鼎力支持了。
兩人此時達成一致,氣氛是前所未有的和諧。
林默涵又吃了一杯茶,正在感嘆貴妃這裏的待遇就是好的時候,便聽對方說道:「今日咱們娘兒兩個既然說到這裏了,本宮不妨再多說幾句。公主們雖說享天下養,是該為大清做貢獻。但是同為龍裔的阿哥們所得到的非公主可以同日而語,他們可以嬌妻美妾,在京裏平安富貴一生,而咱們的公主卻要孤身遠嫁到苦寒之地,身邊連個幫手都沒有不說,還竟是些掣肘的狗奴才。本宮膝下雖然沒有女兒,但是稚子無辜,誰也不是天生的鐵石心腸。太子妃,假如你能幫公主們闖出一條生路,這後宮裏的嬪妃們都要深謝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