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需要這些士兵們豁出一切上陣殺敵的時候,讓她這個太子妃親自教導士兵們騎術,無疑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現皇室的愛民和親民。
安撫軍心這樣的事情,上輩子的林默涵其實是做慣了的。
當下不再遲疑,十分高興的應下了士兵們的要求,每日特地抽出兩個時辰教導騎術。
一開始,願意跟隨她學習的士兵不過七、八人而已,但這樣罕見的場景自然少不了引起眾人的圍觀。
林默涵雖然年齡不大,卻早已經是老師傅了,帶徒弟的經驗十分地豐富。
這些圍觀的士兵們一開始隻是在旁忍不住地叫好,但隨著林默涵展現的本事越來越驚艷,他們少不了按捺不住地加入進來。
漸漸地林默涵手下的兵越來越多,教授的內容也不在局限於騎術,拓展到了近身搏殺、刀槍劍法等等這些在戰場上尤為實用的殺招。
休息之時,林默涵甚至還會請軍醫來為大家講一講外傷的簡易處理,以及她所熟知的衛生知識等等。
這些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若普及開來卻能夠救下許多人的性命,上輩子她就是靠著這樣做將麾下士兵的傷亡率降到了最低。
林默涵在大營中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胤礽的隻恨自己為什麽受了傷,不然太子妃在前頭兢兢業業地教導士兵,而他這個做丈夫的卻隻能在營帳之中養傷,讓胤礽的心裏產生了一種十分詭異的感覺。
這種感覺該怎麽形容呢,他堂堂的太子爺,卻好像有了那麽一種在吃軟飯的羞恥感。
偏偏他就算連想給林默涵捶捶腿、捏捏背都被無情的拒絕了。
因為,他的太子妃縱然辛苦了一天,卻表示一點都不覺得累!
甚至還將他上下掃了一眼,其中的含義很是明顯,他被嘲笑是個弱雞。
胤礽再次痛恨自己不爭氣,總是關鍵時刻掉鏈子!
同時,他暗自下定了決心,等養好了身子,他一定要再努力習武,跟隨上自己太子妃的腳步。
不然,恐怕很快他就要夫綱不振了。
這期間,清軍與準噶爾部已經遇上,雙方交手了幾次,各有勝負。
但總得來說,清軍勝的次數比較多。
畢竟,這次他們提前收到了消息,先一步製定好了迎敵的策略,反倒是準噶爾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偷襲不成反而亂了陣腳。
如此一來,難免落了下風。
康熙的心情大好,有空便也經常來瞧瞧林默涵練兵。
有賈璉在身邊護衛,他早就通過賈璉的表現對林默涵的本事好奇已久了,這迴終於能夠親眼得見。
康熙身為帝王,能夠到他麵前來一展身手的無疑都是本領高強之人,然而他還是被林默涵深深地震撼住了。
那一刀一槍,乃至一個轉身一個眼神,都帶著令人心懼的沖天殺氣,幹淨利落都不足以形容,唯有渾然天成才堪可配。
怪不得短短幾日之內,大營中的士兵們都如此對她這般推崇,這樣的本事,這樣的氣勢,就連康熙都免不了心生遺憾。
倘若林默涵是個男子,一定能為大清開疆闊土,掃清敵寇。
隻是可惜,她是個女子。
大清是不會允許出現一個女將軍的。
幸好看林默涵平日的言行,她似乎與戰場上立功之事上並不熱衷,康熙的心裏是既放心又糾結。
即使太子妃是個女子,但她這一身的本事卻一點都做不得假,倘若當真將她放到戰場上,定然能夠取得不世之功。
可是她不但是個女子,而且還是個太子妃。
戰國之後,幾乎所有的王朝都要求皇後專注於內帷。
像婦好那般能夠領兵作戰的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康熙這邊是百般的糾結,好在林默涵培養出了好幾個徒弟。
這些徒弟雖然比不得師父本人,但在太子妃的精心教導之下,已經比旁人出色許多了。
賈璉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康熙隱約記得他還有好幾位師兄弟,將來若有合適的機會,他一定要親自見見才是。
時間過得飛快,距離林默涵開始訓練這些士兵已經過去了月餘,不少人都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對林默涵也愈加地信服。
這場戰爭總體來講還算順利,他們成功地將準噶爾攔截在半路,並沒有讓他們接近大營,而且因為糧草充足的緣故,清軍這邊的人員損失很小。
而準噶爾部就不一樣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攜帶多少糧草,早就供應不上了,隻能依靠掠奪和草根樹葉等充飢,然而清軍又哪裏肯白白給他們留下吃的,即便他們用不上吃這些東西,但也依舊會發動士兵們先一步去挖出這些算不得食物的食物。
準噶爾部從一開始就非常地不順利,又沒有軍需供應,再是身強馬壯,也不大可能取得勝利,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很是不容易了。
隨著前方傳迴來的捷報越來越多,大營之中的氣氛也愈加寬鬆,所有人都在猜測,這場戰爭或許很快就要結束了。
就連康熙的心情也變得很好,他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帶著兩個兒子來瞧林默涵練兵。
看著士兵們一天比一天英勇無畏的氣派,他總有一種天下盡在掌握之中的豪情壯誌。
比胤礽更加懊悔此時受傷的人是大阿哥胤褆,目前為止他連賈璉都比不過,看見林默涵展現出來的本事和訓練方式時心癢的跟什麽似的,恨不能將這條腿立刻養好,加入到訓練之中。
安撫軍心這樣的事情,上輩子的林默涵其實是做慣了的。
當下不再遲疑,十分高興的應下了士兵們的要求,每日特地抽出兩個時辰教導騎術。
一開始,願意跟隨她學習的士兵不過七、八人而已,但這樣罕見的場景自然少不了引起眾人的圍觀。
林默涵雖然年齡不大,卻早已經是老師傅了,帶徒弟的經驗十分地豐富。
這些圍觀的士兵們一開始隻是在旁忍不住地叫好,但隨著林默涵展現的本事越來越驚艷,他們少不了按捺不住地加入進來。
漸漸地林默涵手下的兵越來越多,教授的內容也不在局限於騎術,拓展到了近身搏殺、刀槍劍法等等這些在戰場上尤為實用的殺招。
休息之時,林默涵甚至還會請軍醫來為大家講一講外傷的簡易處理,以及她所熟知的衛生知識等等。
這些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若普及開來卻能夠救下許多人的性命,上輩子她就是靠著這樣做將麾下士兵的傷亡率降到了最低。
林默涵在大營中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胤礽的隻恨自己為什麽受了傷,不然太子妃在前頭兢兢業業地教導士兵,而他這個做丈夫的卻隻能在營帳之中養傷,讓胤礽的心裏產生了一種十分詭異的感覺。
這種感覺該怎麽形容呢,他堂堂的太子爺,卻好像有了那麽一種在吃軟飯的羞恥感。
偏偏他就算連想給林默涵捶捶腿、捏捏背都被無情的拒絕了。
因為,他的太子妃縱然辛苦了一天,卻表示一點都不覺得累!
甚至還將他上下掃了一眼,其中的含義很是明顯,他被嘲笑是個弱雞。
胤礽再次痛恨自己不爭氣,總是關鍵時刻掉鏈子!
同時,他暗自下定了決心,等養好了身子,他一定要再努力習武,跟隨上自己太子妃的腳步。
不然,恐怕很快他就要夫綱不振了。
這期間,清軍與準噶爾部已經遇上,雙方交手了幾次,各有勝負。
但總得來說,清軍勝的次數比較多。
畢竟,這次他們提前收到了消息,先一步製定好了迎敵的策略,反倒是準噶爾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偷襲不成反而亂了陣腳。
如此一來,難免落了下風。
康熙的心情大好,有空便也經常來瞧瞧林默涵練兵。
有賈璉在身邊護衛,他早就通過賈璉的表現對林默涵的本事好奇已久了,這迴終於能夠親眼得見。
康熙身為帝王,能夠到他麵前來一展身手的無疑都是本領高強之人,然而他還是被林默涵深深地震撼住了。
那一刀一槍,乃至一個轉身一個眼神,都帶著令人心懼的沖天殺氣,幹淨利落都不足以形容,唯有渾然天成才堪可配。
怪不得短短幾日之內,大營中的士兵們都如此對她這般推崇,這樣的本事,這樣的氣勢,就連康熙都免不了心生遺憾。
倘若林默涵是個男子,一定能為大清開疆闊土,掃清敵寇。
隻是可惜,她是個女子。
大清是不會允許出現一個女將軍的。
幸好看林默涵平日的言行,她似乎與戰場上立功之事上並不熱衷,康熙的心裏是既放心又糾結。
即使太子妃是個女子,但她這一身的本事卻一點都做不得假,倘若當真將她放到戰場上,定然能夠取得不世之功。
可是她不但是個女子,而且還是個太子妃。
戰國之後,幾乎所有的王朝都要求皇後專注於內帷。
像婦好那般能夠領兵作戰的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康熙這邊是百般的糾結,好在林默涵培養出了好幾個徒弟。
這些徒弟雖然比不得師父本人,但在太子妃的精心教導之下,已經比旁人出色許多了。
賈璉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康熙隱約記得他還有好幾位師兄弟,將來若有合適的機會,他一定要親自見見才是。
時間過得飛快,距離林默涵開始訓練這些士兵已經過去了月餘,不少人都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對林默涵也愈加地信服。
這場戰爭總體來講還算順利,他們成功地將準噶爾攔截在半路,並沒有讓他們接近大營,而且因為糧草充足的緣故,清軍這邊的人員損失很小。
而準噶爾部就不一樣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攜帶多少糧草,早就供應不上了,隻能依靠掠奪和草根樹葉等充飢,然而清軍又哪裏肯白白給他們留下吃的,即便他們用不上吃這些東西,但也依舊會發動士兵們先一步去挖出這些算不得食物的食物。
準噶爾部從一開始就非常地不順利,又沒有軍需供應,再是身強馬壯,也不大可能取得勝利,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很是不容易了。
隨著前方傳迴來的捷報越來越多,大營之中的氣氛也愈加寬鬆,所有人都在猜測,這場戰爭或許很快就要結束了。
就連康熙的心情也變得很好,他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帶著兩個兒子來瞧林默涵練兵。
看著士兵們一天比一天英勇無畏的氣派,他總有一種天下盡在掌握之中的豪情壯誌。
比胤礽更加懊悔此時受傷的人是大阿哥胤褆,目前為止他連賈璉都比不過,看見林默涵展現出來的本事和訓練方式時心癢的跟什麽似的,恨不能將這條腿立刻養好,加入到訓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