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個太子妃的名頭還算好用,暫且為元春擋去一些不懷好意的大量吧。
第105章 勸慰
元春迴去之後,給林默涵來了幾封信。
賈母待她極好,抱著她痛哭了好幾迴,沒有一句指責的話,而且還心疼她這幾年在宮裏蹉跎了年華,已留她在榮慶堂住下了。
王熙鳳也很是親熱,前前後後送了不少貼心的東西過來。
還有兩位妹妹,看到她們都出落的這般懂事聰慧,她心裏十分高興。
迎春還特地迴娘家來探望過她,姐妹四人原就是血親,此番終於團聚,大家都受過林家的恩惠,很能說到一處去。
雖然迎春也不大好經常迴來,但現在元春歸家之後除了陪伴賈母之外,就是與探春和惜春姐妹三人聚在一起,互相說一說在宮裏的見聞和家裏這幾年發生的變化,大家每每都唏噓不已,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
更加讓元春觸動的是榮國府發生的變化。
她對進宮之前的記憶尤深,後來在慈寧宮裏時受過孝莊和蘇麻喇姑的薰陶,早就明白榮國府看著錦繡富貴,實則內裏破敗不堪,一直很是擔心。
而這次迴來,親眼目睹家裏的變化,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賈璉已經護衛著禦駕去了戰場,但王熙鳳把家裏管的很好。
府中規矩嚴格,各司其職,極有章法,雖比不得慈寧宮治下,但與她進宮之前已經大有不同。
原本她想像之中的被人指點的情形根本沒有發生,她迴去之後親人們都很高興,奴才們也很尊敬她這個大小姐。
元春在信中寫了許多事情,但是一個字都沒有提起過王夫人和賈寶玉,就連李紈母子、賈環都誇讚過幾迴,想來也是實在是沒什麽好說的了。
另外就是,她已與林如海的門生相看過了,目前雙方都比較滿意,很感謝賈敏在中間為她周折費心。
知道元春迴去之後過得不錯,林默涵便放下心來。
她來這世上一遭兒,可以幫助幾個女子脫離苦海便是大功德了。
這段時間大家都閑了下來,林默涵雖不能輕易出宮,但是可以時常叫黛玉進來說話。
她有時自己過來,有時薛寶琴也會跟著,左右說的都是姐妹之間的體己話,林默涵原也喜歡熱鬧一點。
這一日,黛玉和寶琴再一次來毓慶宮裏陪林默涵說話。
唐佳氏和程佳氏也跟來湊熱鬧,幾人輪流著上場打了幾圈馬吊,程佳氏親手整治了一桌精緻可口的佳肴,眾人吃的是心滿意足。
午後兩位格格就識趣兒地離開了,留給林默涵姐妹說話的空間。
林默涵先是問了問小弟赫瑾的功課如何,黛玉便說他如今已經開始和夫子學習策論了。
父親每日也會抽出時間來指導一番,黛玉有時跟著去旁聽,姐弟二人經常把自己做出來的文章交給父親批閱,很是得了幾迴讚賞。
薛寶琴也在旁邊說道:「黛玉姐姐著實文采斐然,若是個男子,定能贏個狀元郎迴來。」
黛玉在這方麵確實有些天份,這些年她跟著林默涵聽了很多新鮮的道理,又通過林家的生意和滿朝歡見識了許多,寫出來的文章不僅在格式上嚴謹工整,而且內容上也言之有物,不是現如今還稚嫩的小赫瑾能比得上的。
就連林如海有時也暗暗地感嘆,他自然更願意有冰雪聰明又十分貼心的女兒,但若黛玉是個男兒身,一定能夠取得功名,在朝堂上有所作為。
黛玉聽到寶琴的讚賞,也沒有謙虛,實在是幾人的關係這般親近,無需你來我往的客套了。
林家一切都好,林默涵難免又要關心薛寶琴的近況了。
薛寶琴說道:「自從哥哥與嫂子出海之後,便不能再收到他們的信件了,不過想來船上那麽多人,以前也出去過很多迴,我雖然記掛著他們,倒也不擔憂他們的安危。」
林默涵點了點頭,出了大清之後,確實就無法再信件往來了,她也許久沒有薛蝌的消息了。
聊著聊著,幾人便提起了薛寶釵。
「堂姐自從迴家之後,仿佛變了個人似的。以前最是講規矩一個人,現在也肯拋頭露麵去外頭巡鋪子了。上迴我去瞧他們時,有個掌櫃的來家裏匯報,她親自見了人,指出了幾處錯誤之後當場就卸了他的差事,大伯母和堂兄都不敢說話,真是叫我吃驚。」
林默涵卻點了點頭,寶釵本來就是個有本事的,如今她的眼光從高牆後院中走了出來,慢慢地接觸到了新的世界。
想來在生意場上殺伐決斷,應該比在皇宮大內中,低眉順眼地跟在公主後麵,一口一個規矩的感覺要好上許多吧。
果然,黛玉也感嘆道:「如今寶釵姐姐的日子何等地暢意,雖說身上的擔子重了,但是事事都由自己做主,她又有才能,假以時日隻怕她才是最叫人羨慕的。」
就連她生性瀟灑愛自由的姐姐,雖說嫁給了天下第二尊貴之人,人人都羨慕她地位尊崇,可是往後卻也隻能困在規矩之內了。
而寶釵,至少可以任意地高飛。
林默涵卻說道:「個人都有個人的活法兒,你羨慕她暢意,但她可能也羨慕你安穩。世事無常,假如天不遂人願,咱們自己也要努力去適應生活,好好過這一生。」
黛玉笑了笑,說道:「到底還是姐姐看的明白。」
第105章 勸慰
元春迴去之後,給林默涵來了幾封信。
賈母待她極好,抱著她痛哭了好幾迴,沒有一句指責的話,而且還心疼她這幾年在宮裏蹉跎了年華,已留她在榮慶堂住下了。
王熙鳳也很是親熱,前前後後送了不少貼心的東西過來。
還有兩位妹妹,看到她們都出落的這般懂事聰慧,她心裏十分高興。
迎春還特地迴娘家來探望過她,姐妹四人原就是血親,此番終於團聚,大家都受過林家的恩惠,很能說到一處去。
雖然迎春也不大好經常迴來,但現在元春歸家之後除了陪伴賈母之外,就是與探春和惜春姐妹三人聚在一起,互相說一說在宮裏的見聞和家裏這幾年發生的變化,大家每每都唏噓不已,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
更加讓元春觸動的是榮國府發生的變化。
她對進宮之前的記憶尤深,後來在慈寧宮裏時受過孝莊和蘇麻喇姑的薰陶,早就明白榮國府看著錦繡富貴,實則內裏破敗不堪,一直很是擔心。
而這次迴來,親眼目睹家裏的變化,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賈璉已經護衛著禦駕去了戰場,但王熙鳳把家裏管的很好。
府中規矩嚴格,各司其職,極有章法,雖比不得慈寧宮治下,但與她進宮之前已經大有不同。
原本她想像之中的被人指點的情形根本沒有發生,她迴去之後親人們都很高興,奴才們也很尊敬她這個大小姐。
元春在信中寫了許多事情,但是一個字都沒有提起過王夫人和賈寶玉,就連李紈母子、賈環都誇讚過幾迴,想來也是實在是沒什麽好說的了。
另外就是,她已與林如海的門生相看過了,目前雙方都比較滿意,很感謝賈敏在中間為她周折費心。
知道元春迴去之後過得不錯,林默涵便放下心來。
她來這世上一遭兒,可以幫助幾個女子脫離苦海便是大功德了。
這段時間大家都閑了下來,林默涵雖不能輕易出宮,但是可以時常叫黛玉進來說話。
她有時自己過來,有時薛寶琴也會跟著,左右說的都是姐妹之間的體己話,林默涵原也喜歡熱鬧一點。
這一日,黛玉和寶琴再一次來毓慶宮裏陪林默涵說話。
唐佳氏和程佳氏也跟來湊熱鬧,幾人輪流著上場打了幾圈馬吊,程佳氏親手整治了一桌精緻可口的佳肴,眾人吃的是心滿意足。
午後兩位格格就識趣兒地離開了,留給林默涵姐妹說話的空間。
林默涵先是問了問小弟赫瑾的功課如何,黛玉便說他如今已經開始和夫子學習策論了。
父親每日也會抽出時間來指導一番,黛玉有時跟著去旁聽,姐弟二人經常把自己做出來的文章交給父親批閱,很是得了幾迴讚賞。
薛寶琴也在旁邊說道:「黛玉姐姐著實文采斐然,若是個男子,定能贏個狀元郎迴來。」
黛玉在這方麵確實有些天份,這些年她跟著林默涵聽了很多新鮮的道理,又通過林家的生意和滿朝歡見識了許多,寫出來的文章不僅在格式上嚴謹工整,而且內容上也言之有物,不是現如今還稚嫩的小赫瑾能比得上的。
就連林如海有時也暗暗地感嘆,他自然更願意有冰雪聰明又十分貼心的女兒,但若黛玉是個男兒身,一定能夠取得功名,在朝堂上有所作為。
黛玉聽到寶琴的讚賞,也沒有謙虛,實在是幾人的關係這般親近,無需你來我往的客套了。
林家一切都好,林默涵難免又要關心薛寶琴的近況了。
薛寶琴說道:「自從哥哥與嫂子出海之後,便不能再收到他們的信件了,不過想來船上那麽多人,以前也出去過很多迴,我雖然記掛著他們,倒也不擔憂他們的安危。」
林默涵點了點頭,出了大清之後,確實就無法再信件往來了,她也許久沒有薛蝌的消息了。
聊著聊著,幾人便提起了薛寶釵。
「堂姐自從迴家之後,仿佛變了個人似的。以前最是講規矩一個人,現在也肯拋頭露麵去外頭巡鋪子了。上迴我去瞧他們時,有個掌櫃的來家裏匯報,她親自見了人,指出了幾處錯誤之後當場就卸了他的差事,大伯母和堂兄都不敢說話,真是叫我吃驚。」
林默涵卻點了點頭,寶釵本來就是個有本事的,如今她的眼光從高牆後院中走了出來,慢慢地接觸到了新的世界。
想來在生意場上殺伐決斷,應該比在皇宮大內中,低眉順眼地跟在公主後麵,一口一個規矩的感覺要好上許多吧。
果然,黛玉也感嘆道:「如今寶釵姐姐的日子何等地暢意,雖說身上的擔子重了,但是事事都由自己做主,她又有才能,假以時日隻怕她才是最叫人羨慕的。」
就連她生性瀟灑愛自由的姐姐,雖說嫁給了天下第二尊貴之人,人人都羨慕她地位尊崇,可是往後卻也隻能困在規矩之內了。
而寶釵,至少可以任意地高飛。
林默涵卻說道:「個人都有個人的活法兒,你羨慕她暢意,但她可能也羨慕你安穩。世事無常,假如天不遂人願,咱們自己也要努力去適應生活,好好過這一生。」
黛玉笑了笑,說道:「到底還是姐姐看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