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日可出不得一絲差錯,因為他早就得了消息,大表妹和太子爺會親自過來賀喜。
而且除了他們兩個之外,大阿哥也早就說定了一定會來吃酒。
這件事情他沒有往外宣揚,隻是與賈赦和賈政兩人站在門口,迎客的同時,等著他們過來。
林默涵與胤礽一早便準備好了,但卻是看著時辰出發的。
畢竟他們現在身份特殊,去的太早了反而會喧賓奪主,不若晚些,不誤了時辰便是了。
他們是這般想的,誰知大阿哥也是這般打算,於是三人竟恰好在寧榮街遇上了。
等到三人到了榮國府門口時,賈璉三人連忙迎上前來行禮,這般大的陣仗自是引起了一番轟動。
眾人見狀也連忙跪下磕頭,同時心中暗喜。
原本他們也隻是過來碰碰運氣的,沒想到竟然遇到了如今勢頭最大的兩位阿哥,這真真是意外之喜啊!
胤礽滿臉笑容地叫眾人趕緊起身,為了避免引起騷動,先跟著賈璉進了門。
然後才對眾人說道:「孤今日是為舅哥賀喜而來,咱們今日不論君臣,諸位敬請隨意些便是。」
胤褆也跟著表示道:「我與賈璉是好友,今日大家一同沾沾他的喜氣,好好地樂嗬一番。」
縱然他們二人這般表態,然而大家卻也不敢真的放肆,依舊十分地恭敬。
隻是在心中不免咋舌,太子爺這般和藹自是因為太子妃的緣故,卻不知大阿哥什麽時候竟與賈家這位新任的當家人也走的這般近了。
本以為榮國府不過是沾了太子妃的光罷了,自從老榮國公去世之後,苟延殘喘至今,日後就算再如何依靠的也不過是裙帶關係而已,他們表麵雖然熱絡,但心裏實則是不把賈家當迴事兒的。
畢竟賈家沒有出息的子孫,是註定成不了大氣候的。
誰知這麽一個馬上就要落魄的家族不但出了個太子妃的外孫女,竟還橫空出世了一位武狀元!
要知道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而賈璉能夠取得武狀元的名頭,隻能是因為真才實學。
與以往那些隻重視文科舉的朝代不同,大清是馬背上起家的,對於武舉也是十分看重的。
不但皇上當眾誇讚了賈璉繼承先祖遺風,就連大阿哥都這般看重他,甚至明知道賈家是太子爺的親眷也毫不避諱地上門賀喜,顯然是與這賈璉交情極好的。
眾人在心裏越瞧賈璉越覺得熱切,皇子阿哥們不好攀,但是這國公府的門第,他們若是想想法子還是容易許多的。
而且大家對榮國府的印象有很多還停留在往日,是京城裏出了名的規矩鬆散,家裏的兩位老爺都是沒甚城府之人,想來拉近關係十分容易。
賈璉看著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心中頓時警鈴大作,當即就做下了連夜找兩位老爺談心的決定。
胤礽和胤褆自是跟著賈璉往前院兒去,而林默涵則是去了後院。
她先是直接去了榮慶堂瞧賈母,如今的賈母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老封君,身邊不知圍繞著多少貴婦恭維著,知道林默涵要來,早早地等在了後院的門前。
一番見禮過後,眾人迎著林默涵進了榮慶堂。
賈敏和黛玉許久不見她,十分地想念,拉著她一直瞧個不停。
黛玉更是緊緊挨著她,一刻也不分開。
林默涵先是問問了賈母的身子,又與眾人寒暄了幾句,便提出去瞧瞧王熙鳳。
賈母自然沒有不允的,黛玉便陪著她一同出來。
「姐姐這段時日過的好不好,宮裏的人有沒有為難你,與太子爺相處的和睦嗎?」
一連串的問題拋了過來,林默涵感受著妹妹的關心,耐心地說道:「我好的很,宮裏的那些人也都料理的來,太子爺對我百依百順,十分地聽話。」
黛玉其實也知道,以自家姐姐的脾氣,就算是到了皇宮也有辦法過的很好。
隻是不親口聽到她說這些,心裏放心不下而已。
她復又嘆了口氣,說道:「隻可惜皇家規矩大,姐姐不能迴門。父親和赫瑾也一直念著姐姐,倒不是旁的,隻是生怕姐姐你惹怒了太子爺,沒有好日子過。」
畢竟她與姐姐自小一起長大,從未分開過一日,最是熟知姐姐的秉性。
就算嫁了人,就算那個人是太子爺,也別想她的姐姐做小伏低去遷就他。
林默涵「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道:「讓父親和赫瑾那小崽子放心吧,我分得清輕重,定然能在毓慶宮裏作威作福的同時不叫太子爺厭惡。」
黛玉見她神色輕鬆,還有心情開玩笑,這才相信她是真的沒有遇到什麽難題,略微開心了些。
她們姐妹二人到時,王熙鳳正躺在床上,一見到她們就露出了驚喜的笑容,裝模作樣地說道:「還請太子妃饒恕則個,等我身子好了再給您行大禮!」
她語氣倒是十足的爽利大方,知道林默涵不會介意自己失禮之處,故意湊個趣兒。
誰知林默涵一本正經地說道:「那我可等著了,嫂子出了月子便親去毓慶宮對我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吧。嫂子這般重規矩、懂體統,想必方才一定不是在與我玩笑吧?」
此話一出,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林默涵同樣是在說笑,便都捂著嘴巴笑了起來。
而且除了他們兩個之外,大阿哥也早就說定了一定會來吃酒。
這件事情他沒有往外宣揚,隻是與賈赦和賈政兩人站在門口,迎客的同時,等著他們過來。
林默涵與胤礽一早便準備好了,但卻是看著時辰出發的。
畢竟他們現在身份特殊,去的太早了反而會喧賓奪主,不若晚些,不誤了時辰便是了。
他們是這般想的,誰知大阿哥也是這般打算,於是三人竟恰好在寧榮街遇上了。
等到三人到了榮國府門口時,賈璉三人連忙迎上前來行禮,這般大的陣仗自是引起了一番轟動。
眾人見狀也連忙跪下磕頭,同時心中暗喜。
原本他們也隻是過來碰碰運氣的,沒想到竟然遇到了如今勢頭最大的兩位阿哥,這真真是意外之喜啊!
胤礽滿臉笑容地叫眾人趕緊起身,為了避免引起騷動,先跟著賈璉進了門。
然後才對眾人說道:「孤今日是為舅哥賀喜而來,咱們今日不論君臣,諸位敬請隨意些便是。」
胤褆也跟著表示道:「我與賈璉是好友,今日大家一同沾沾他的喜氣,好好地樂嗬一番。」
縱然他們二人這般表態,然而大家卻也不敢真的放肆,依舊十分地恭敬。
隻是在心中不免咋舌,太子爺這般和藹自是因為太子妃的緣故,卻不知大阿哥什麽時候竟與賈家這位新任的當家人也走的這般近了。
本以為榮國府不過是沾了太子妃的光罷了,自從老榮國公去世之後,苟延殘喘至今,日後就算再如何依靠的也不過是裙帶關係而已,他們表麵雖然熱絡,但心裏實則是不把賈家當迴事兒的。
畢竟賈家沒有出息的子孫,是註定成不了大氣候的。
誰知這麽一個馬上就要落魄的家族不但出了個太子妃的外孫女,竟還橫空出世了一位武狀元!
要知道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而賈璉能夠取得武狀元的名頭,隻能是因為真才實學。
與以往那些隻重視文科舉的朝代不同,大清是馬背上起家的,對於武舉也是十分看重的。
不但皇上當眾誇讚了賈璉繼承先祖遺風,就連大阿哥都這般看重他,甚至明知道賈家是太子爺的親眷也毫不避諱地上門賀喜,顯然是與這賈璉交情極好的。
眾人在心裏越瞧賈璉越覺得熱切,皇子阿哥們不好攀,但是這國公府的門第,他們若是想想法子還是容易許多的。
而且大家對榮國府的印象有很多還停留在往日,是京城裏出了名的規矩鬆散,家裏的兩位老爺都是沒甚城府之人,想來拉近關係十分容易。
賈璉看著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心中頓時警鈴大作,當即就做下了連夜找兩位老爺談心的決定。
胤礽和胤褆自是跟著賈璉往前院兒去,而林默涵則是去了後院。
她先是直接去了榮慶堂瞧賈母,如今的賈母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老封君,身邊不知圍繞著多少貴婦恭維著,知道林默涵要來,早早地等在了後院的門前。
一番見禮過後,眾人迎著林默涵進了榮慶堂。
賈敏和黛玉許久不見她,十分地想念,拉著她一直瞧個不停。
黛玉更是緊緊挨著她,一刻也不分開。
林默涵先是問問了賈母的身子,又與眾人寒暄了幾句,便提出去瞧瞧王熙鳳。
賈母自然沒有不允的,黛玉便陪著她一同出來。
「姐姐這段時日過的好不好,宮裏的人有沒有為難你,與太子爺相處的和睦嗎?」
一連串的問題拋了過來,林默涵感受著妹妹的關心,耐心地說道:「我好的很,宮裏的那些人也都料理的來,太子爺對我百依百順,十分地聽話。」
黛玉其實也知道,以自家姐姐的脾氣,就算是到了皇宮也有辦法過的很好。
隻是不親口聽到她說這些,心裏放心不下而已。
她復又嘆了口氣,說道:「隻可惜皇家規矩大,姐姐不能迴門。父親和赫瑾也一直念著姐姐,倒不是旁的,隻是生怕姐姐你惹怒了太子爺,沒有好日子過。」
畢竟她與姐姐自小一起長大,從未分開過一日,最是熟知姐姐的秉性。
就算嫁了人,就算那個人是太子爺,也別想她的姐姐做小伏低去遷就他。
林默涵「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道:「讓父親和赫瑾那小崽子放心吧,我分得清輕重,定然能在毓慶宮裏作威作福的同時不叫太子爺厭惡。」
黛玉見她神色輕鬆,還有心情開玩笑,這才相信她是真的沒有遇到什麽難題,略微開心了些。
她們姐妹二人到時,王熙鳳正躺在床上,一見到她們就露出了驚喜的笑容,裝模作樣地說道:「還請太子妃饒恕則個,等我身子好了再給您行大禮!」
她語氣倒是十足的爽利大方,知道林默涵不會介意自己失禮之處,故意湊個趣兒。
誰知林默涵一本正經地說道:「那我可等著了,嫂子出了月子便親去毓慶宮對我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吧。嫂子這般重規矩、懂體統,想必方才一定不是在與我玩笑吧?」
此話一出,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林默涵同樣是在說笑,便都捂著嘴巴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