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為胤礽的奶娘,又是當年孝誠仁皇後從娘家帶來的,自然極得信任,由她統管毓慶宮是順理成章之事。
隻是瞧如今這情形,金嬤嬤是不願把權柄移交給她了。
也是,這麽多年由她一人掌管著偌大的毓慶宮,除了太子之外便是她,想必是個人都不願將這權利拱手讓人。
林默涵心中不屑,宮權她能讓出是因為管不到公爹的頭上,但是她自己的家還輪不到讓一個嬤嬤做主。
而且金嬤嬤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代管罷了,這權利從始至終都沒有屬於過一個奶嬤嬤。
就算是胤礽的奶娘又如何,就連胤礽在她麵前都不敢擺譜兒。
林默涵冷笑一聲,直接當著眾人的麵毫不留情地說道:「金嬤嬤真是好大的臉麵,在本宮麵前張口就是規矩。難不成是嬤嬤認為,本宮行事沒有規矩?還是說,本宮不合嬤嬤的規矩?」
盡管金嬤嬤確實打算用規矩來彰顯自己的資歷,然而被林默涵這般明晃晃地挑明了出來,也著實令她有一瞬間的錯愕。
這話她是萬萬不能應下的,大婚過後才三日,自己就算再得太子爺的信任,也不能在此時挑剔太子妃的規矩不好,這樣的話不能出自於她之口,至少現在是不行的。
尤其最後一句,可謂是殺人誅心,若是被扣上這麽一頂帽子,就算太子不處置自己,也會對她產生看法。
於是,金嬤嬤連忙說道:「奴婢不敢,娘娘實在誤會奴婢了。娘娘深受太皇太後與皇上的看重,規矩自然是極好的,是奴婢多嘴了。」
林默涵說道:「如此說來,本宮的規矩是沒錯的。那麽便是嬤嬤的規矩不好了,本宮向來賞罰分明,嬤嬤既然犯了錯,便禁足五日小懲大誡吧,不知嬤嬤覺得本宮這個命令可合規矩?」
這個老東西,既然想要臭規矩來轄製自己,林默涵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她自食惡果。
金嬤嬤自然不敢說什麽,隻是她的臉色十分地難看,在這毓慶宮裏威風了這麽多年,就連太子爺待她都十分信重,今日竟叫太子妃這般下臉麵。
偏偏她竟反拿著規矩來壓自己,真是好一副伶牙俐齒,金嬤嬤就算再惱怒也知道現在她隻有乖乖認罰的事情。
萬事都等著太子爺迴來了再說,太子爺是一定會為自己做主的。
隻是多年的淩駕於人讓金嬤嬤根本無法強裝笑容,隻是冷著一張臉說道:「奴婢認罰,多謝太子妃寬厚大量。」
林默涵擺了擺手,令人把她帶下去了。
而這些剩下的人裏麵,忠於太子是不假,但是想來也大多是金嬤嬤的手下。
畢竟,胤礽的心思幾乎都在前朝,毓慶宮裏的事情幾乎全部都交給了金嬤嬤,換成誰都會安排自己信任的人在手底下做事。
隻是毓慶宮還屬於皇宮之內,不比林家由她隨意做主,想要把這些已經有了主子的奴才全部替換的話,勢必是要經過內務府的。
偏偏內務府總管是這金嬤嬤的丈夫淩普,倘若鬧大了難免會驚動康熙和那些後宮嬪妃。
林默涵可不想被人指指點點,好在她有的是耐心。
不過比較重要的幾處她還是做了調整,譬如她便以胤礽的話為藉口更換了小廚房的管事,直接讓她自己的人接管,入口的東西總是出不得一絲差錯的。
今日之後,她與金嬤嬤勢必隻能存一。
她現在不擔心外頭進來什麽東西,可是卻不能不防著毓慶宮之內的人。
金嬤嬤雖然不可能會害胤礽,但卻保不齊會對自己下手。
畢竟,胤礽白日都在前朝忙碌,也隻有晚上才會迴來用膳,若想針對自己,這金嬤嬤可有的是機會。
再有便是自己居住的正殿,裏裏外外全部換上了從林家帶來的人,需要小太監之處全部暫時由小方子的徒弟頂上,若是不得用日後再換就是了。
剩下之人不過是認個臉熟,林默涵便讓眾人散了去。
迴到正殿,紫蘭問出了自己的疑惑:「太子妃,和小廚房一樣重要的還有庫房,您怎麽沒有換了庫房的管事?」
林默涵笑了笑,隨即問海嬤嬤道:「嬤嬤怎麽看這件事情?」
海嬤嬤說道:「在這皇宮裏麵,隨便一處風吹草動都暗藏著些有心人在觀察。咱們太子妃大婚之後第一日料理宮務,想必是有不少人盯著的。金嬤嬤是太子爺的奶娘,咱們太子妃沒進門之前都由她掌管著,以前可從未聽說過毓慶宮出現什麽差錯。」
紫蘭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她好像有些懂了。
隻聽海嬤嬤接著說道:「若是貿然全部換掉管事,旁人知道了隻會說娘娘沉不住氣,連情況都沒有摸清楚就急著收攏權力。倘若在這個時候有人動手腳,鬧的沸沸揚揚就無法收場了,實在不是明智之舉。不如先把最要緊的握在手裏,其餘的徐徐圖之。」
紫蘭的腦中越來越清明,試探著分析道:「而小廚房是重中之重,咱們娘娘第一天就換了人,旁人隻會覺得咱們娘娘是個頭腦清楚的,就算想發難也沒有理由。但若第一日就對庫房動手,別人少不得又要在背後講些不堪入耳的話了。」
所謂的不堪入耳之話,無非就是會說林默涵小家子氣,剛進門就要把持住庫房。
就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可是全天下理所應該的事情多了去了,照樣有人會在裏頭大做文章。
隻是瞧如今這情形,金嬤嬤是不願把權柄移交給她了。
也是,這麽多年由她一人掌管著偌大的毓慶宮,除了太子之外便是她,想必是個人都不願將這權利拱手讓人。
林默涵心中不屑,宮權她能讓出是因為管不到公爹的頭上,但是她自己的家還輪不到讓一個嬤嬤做主。
而且金嬤嬤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代管罷了,這權利從始至終都沒有屬於過一個奶嬤嬤。
就算是胤礽的奶娘又如何,就連胤礽在她麵前都不敢擺譜兒。
林默涵冷笑一聲,直接當著眾人的麵毫不留情地說道:「金嬤嬤真是好大的臉麵,在本宮麵前張口就是規矩。難不成是嬤嬤認為,本宮行事沒有規矩?還是說,本宮不合嬤嬤的規矩?」
盡管金嬤嬤確實打算用規矩來彰顯自己的資歷,然而被林默涵這般明晃晃地挑明了出來,也著實令她有一瞬間的錯愕。
這話她是萬萬不能應下的,大婚過後才三日,自己就算再得太子爺的信任,也不能在此時挑剔太子妃的規矩不好,這樣的話不能出自於她之口,至少現在是不行的。
尤其最後一句,可謂是殺人誅心,若是被扣上這麽一頂帽子,就算太子不處置自己,也會對她產生看法。
於是,金嬤嬤連忙說道:「奴婢不敢,娘娘實在誤會奴婢了。娘娘深受太皇太後與皇上的看重,規矩自然是極好的,是奴婢多嘴了。」
林默涵說道:「如此說來,本宮的規矩是沒錯的。那麽便是嬤嬤的規矩不好了,本宮向來賞罰分明,嬤嬤既然犯了錯,便禁足五日小懲大誡吧,不知嬤嬤覺得本宮這個命令可合規矩?」
這個老東西,既然想要臭規矩來轄製自己,林默涵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她自食惡果。
金嬤嬤自然不敢說什麽,隻是她的臉色十分地難看,在這毓慶宮裏威風了這麽多年,就連太子爺待她都十分信重,今日竟叫太子妃這般下臉麵。
偏偏她竟反拿著規矩來壓自己,真是好一副伶牙俐齒,金嬤嬤就算再惱怒也知道現在她隻有乖乖認罰的事情。
萬事都等著太子爺迴來了再說,太子爺是一定會為自己做主的。
隻是多年的淩駕於人讓金嬤嬤根本無法強裝笑容,隻是冷著一張臉說道:「奴婢認罰,多謝太子妃寬厚大量。」
林默涵擺了擺手,令人把她帶下去了。
而這些剩下的人裏麵,忠於太子是不假,但是想來也大多是金嬤嬤的手下。
畢竟,胤礽的心思幾乎都在前朝,毓慶宮裏的事情幾乎全部都交給了金嬤嬤,換成誰都會安排自己信任的人在手底下做事。
隻是毓慶宮還屬於皇宮之內,不比林家由她隨意做主,想要把這些已經有了主子的奴才全部替換的話,勢必是要經過內務府的。
偏偏內務府總管是這金嬤嬤的丈夫淩普,倘若鬧大了難免會驚動康熙和那些後宮嬪妃。
林默涵可不想被人指指點點,好在她有的是耐心。
不過比較重要的幾處她還是做了調整,譬如她便以胤礽的話為藉口更換了小廚房的管事,直接讓她自己的人接管,入口的東西總是出不得一絲差錯的。
今日之後,她與金嬤嬤勢必隻能存一。
她現在不擔心外頭進來什麽東西,可是卻不能不防著毓慶宮之內的人。
金嬤嬤雖然不可能會害胤礽,但卻保不齊會對自己下手。
畢竟,胤礽白日都在前朝忙碌,也隻有晚上才會迴來用膳,若想針對自己,這金嬤嬤可有的是機會。
再有便是自己居住的正殿,裏裏外外全部換上了從林家帶來的人,需要小太監之處全部暫時由小方子的徒弟頂上,若是不得用日後再換就是了。
剩下之人不過是認個臉熟,林默涵便讓眾人散了去。
迴到正殿,紫蘭問出了自己的疑惑:「太子妃,和小廚房一樣重要的還有庫房,您怎麽沒有換了庫房的管事?」
林默涵笑了笑,隨即問海嬤嬤道:「嬤嬤怎麽看這件事情?」
海嬤嬤說道:「在這皇宮裏麵,隨便一處風吹草動都暗藏著些有心人在觀察。咱們太子妃大婚之後第一日料理宮務,想必是有不少人盯著的。金嬤嬤是太子爺的奶娘,咱們太子妃沒進門之前都由她掌管著,以前可從未聽說過毓慶宮出現什麽差錯。」
紫蘭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她好像有些懂了。
隻聽海嬤嬤接著說道:「若是貿然全部換掉管事,旁人知道了隻會說娘娘沉不住氣,連情況都沒有摸清楚就急著收攏權力。倘若在這個時候有人動手腳,鬧的沸沸揚揚就無法收場了,實在不是明智之舉。不如先把最要緊的握在手裏,其餘的徐徐圖之。」
紫蘭的腦中越來越清明,試探著分析道:「而小廚房是重中之重,咱們娘娘第一天就換了人,旁人隻會覺得咱們娘娘是個頭腦清楚的,就算想發難也沒有理由。但若第一日就對庫房動手,別人少不得又要在背後講些不堪入耳的話了。」
所謂的不堪入耳之話,無非就是會說林默涵小家子氣,剛進門就要把持住庫房。
就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可是全天下理所應該的事情多了去了,照樣有人會在裏頭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