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後還有一家子的親人,隻能更加地謹言慎行。
尤其母親不斷地送信進來,一直告訴她賈璉已經長成了無藥可救的紈絝子弟,而寶玉被老太太溺愛,長到這麽大了卻連正經的書都沒讀過幾本。
賈家以後若想體麵地活下去,便隻有她這個女兒可以做到了。
元春一直以為家裏隻剩下她這麽一個指望了,於是再苦再難也咬牙堅持到了現在。
可是今日,她卻從林家表妹的口中聽到了完全不同的消息。
元春此時已然淚流滿麵,在宮裏待的時日久了,元春早就學會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了。即使受到再大的委屈,哪怕是被主子當眾羞辱她也會麵色如常的說主子罵的好,而這次卻再也控製不住自己,恨不能痛痛快快地放聲大哭一場。
若她真的得皇上青眼,成了嬪妃也就罷了。她願意為了家族去討好皇上,去為弟弟們鋪路,讓她母親和族人的麵子上有光彩。
可是她卻當了這麽多年的奴才!
這足以說明她根本不適合這條路。
母親為了那點子虛無縹緲的聖心,寧願讓她一直在宮裏為奴為仆,也不願得罪老太太絲毫,而強去押著寶玉讀書。
璉弟分明十分努力,甚至都入了皇上的眼,可是母親卻從未提起過!
要麽是她根本不關心璉弟是否長進,要麽就是在故意欺騙自己。
無論是哪一點,都足以說明,母親讓自己進宮為的根本不是什麽家族大業,,母親甚至根本不關心榮國府是否後繼有人,她唯一在意的隻是她在榮國府裏的地位而已!
即使當年在家當嬌小姐時她看不明白,但是在後宮沉浮幾年,有些事情她早就通透了。母親恐怕對大伯的爵位有些想法,且她身為二房太太,若想把住家中大權,除了舅舅之外,還需要一個強勁的外援。
若她成了妃嬪,那麽就連老太太都不敢隨意處置她了,便真的能夠掌控住榮國府了。
且她一再強調璉弟的不成器,以及寶玉的聰慧,恐怕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她成為寵妃之後,能夠協助母親把原本屬於璉弟的爵位奪來送給寶玉。
母親甚至天真地認為,家中出一位後宮妃嬪便能保全家富貴延綿,即使子孫不成器也無甚大礙,何其可笑。
原來這麽多年,她自己也隻是母親爭權奪利的一顆棋子罷了!
元春無論如何也說服不了自己,如果一個母親真正地愛自己的孩子,又怎麽會明明能救去不救,任由她在充滿危險的深宮之中艱難求生呢?
她的眼淚大顆大顆地落了下來,黛玉連忙遞上一塊幹淨的帕子,讓她擦拭。
姐妹二人都沒有出聲打擾,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換成是誰也無法接受的。
林默涵看著元春悲戚的樣子心裏有些難受,王夫人明明可以嚴格教養男丁讓他們走正途去掙得功名,卻偏偏為了一己私慾養廢了賈璉,而在麵對自己親生兒子時卻走了兩條極端之路,眼看著寶玉比賈璉還要不成器卻也聽之任之,最後狠下心來送自己的女兒到這吃人的地方搏命。
元春在這宮裏壓抑的久了,就連大哭都是沉默無聲的。
林默涵和黛玉就這麽耐心地等著,甚至還貼心地打發秀荷去一趟德妃的永和宮,告訴那裏的掌事宮女留元春在儲秀宮幫點小忙,會晚迴去些。
等到元春的情緒終於緩和了下來,黛玉便帶著她重新洗臉梳妝一番。
等收拾好後,三人重新坐下來,林默涵問道:「不知姐姐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元春此時整個人已經平靜了下來,隻是想到前途,不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按照宮裏的規矩,宮女二十五歲時就可以出宮。左右再熬個兩三年,也就是了。」
林默涵說道:「若姐姐真的想出宮,我倒是可以幫姐姐提前出去。隻是姐姐要想好了,一旦真的出去了這個宮門,就再也不可能進來了,這件事情是容不得後悔的。」
元春聽完這話後,臉色浮現出一絲尷尬和難堪,不過很快就被她掩飾過去了。
她知道表妹們這是明白了自己母親送自己入宮的初衷,所以在與自己確定心意。
元春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妹妹們或許不信,在這皇宮裏的每一時每一刻我都在想著逃離。看多了這宮裏的人和事,我才明白即使是那些高位嬪妃,人前風光的背後也少不了辛酸。宮裏的妃嬪如雲,有位份有家世的數量已然十分可觀,而那些叫不上名號的庶妃、答應和官女子不知凡幾,不過承寵過一迴就淹沒在這深宮之中了。皇上與順治爺不同,除了已故的元後,他並未對哪位嬪妃格外地厚待。即使有,也輪不到我這麽個不再鮮嫩,也沒有家世背景的人。」
林默涵覺得元春看的其實挺清楚的,前朝後宮緊密相連,康熙這一點做的比順治爺要好很多。
元春在宮裏浸淫這麽多年,不但沒有移了心性,反而十分清醒,其實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了。
「姐姐能有這番見識,妹妹心裏是佩服的。其實以璉表哥的才能,在下次武舉中應該會取得一個很好的名次,若姐姐想要留在宮裏,或許真的有一天可以憑藉他的建樹而一躍成為貴人,反而出去之後以姐姐現在的年齡不那麽容易尋到一門合適的婚事。這件事情,姐姐一定要想好了。」
如果賈璉將來名聲大噪,即使康熙不知道有元春這麽個人,想必德妃和其他嬪妃卻是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的。
尤其母親不斷地送信進來,一直告訴她賈璉已經長成了無藥可救的紈絝子弟,而寶玉被老太太溺愛,長到這麽大了卻連正經的書都沒讀過幾本。
賈家以後若想體麵地活下去,便隻有她這個女兒可以做到了。
元春一直以為家裏隻剩下她這麽一個指望了,於是再苦再難也咬牙堅持到了現在。
可是今日,她卻從林家表妹的口中聽到了完全不同的消息。
元春此時已然淚流滿麵,在宮裏待的時日久了,元春早就學會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了。即使受到再大的委屈,哪怕是被主子當眾羞辱她也會麵色如常的說主子罵的好,而這次卻再也控製不住自己,恨不能痛痛快快地放聲大哭一場。
若她真的得皇上青眼,成了嬪妃也就罷了。她願意為了家族去討好皇上,去為弟弟們鋪路,讓她母親和族人的麵子上有光彩。
可是她卻當了這麽多年的奴才!
這足以說明她根本不適合這條路。
母親為了那點子虛無縹緲的聖心,寧願讓她一直在宮裏為奴為仆,也不願得罪老太太絲毫,而強去押著寶玉讀書。
璉弟分明十分努力,甚至都入了皇上的眼,可是母親卻從未提起過!
要麽是她根本不關心璉弟是否長進,要麽就是在故意欺騙自己。
無論是哪一點,都足以說明,母親讓自己進宮為的根本不是什麽家族大業,,母親甚至根本不關心榮國府是否後繼有人,她唯一在意的隻是她在榮國府裏的地位而已!
即使當年在家當嬌小姐時她看不明白,但是在後宮沉浮幾年,有些事情她早就通透了。母親恐怕對大伯的爵位有些想法,且她身為二房太太,若想把住家中大權,除了舅舅之外,還需要一個強勁的外援。
若她成了妃嬪,那麽就連老太太都不敢隨意處置她了,便真的能夠掌控住榮國府了。
且她一再強調璉弟的不成器,以及寶玉的聰慧,恐怕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她成為寵妃之後,能夠協助母親把原本屬於璉弟的爵位奪來送給寶玉。
母親甚至天真地認為,家中出一位後宮妃嬪便能保全家富貴延綿,即使子孫不成器也無甚大礙,何其可笑。
原來這麽多年,她自己也隻是母親爭權奪利的一顆棋子罷了!
元春無論如何也說服不了自己,如果一個母親真正地愛自己的孩子,又怎麽會明明能救去不救,任由她在充滿危險的深宮之中艱難求生呢?
她的眼淚大顆大顆地落了下來,黛玉連忙遞上一塊幹淨的帕子,讓她擦拭。
姐妹二人都沒有出聲打擾,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換成是誰也無法接受的。
林默涵看著元春悲戚的樣子心裏有些難受,王夫人明明可以嚴格教養男丁讓他們走正途去掙得功名,卻偏偏為了一己私慾養廢了賈璉,而在麵對自己親生兒子時卻走了兩條極端之路,眼看著寶玉比賈璉還要不成器卻也聽之任之,最後狠下心來送自己的女兒到這吃人的地方搏命。
元春在這宮裏壓抑的久了,就連大哭都是沉默無聲的。
林默涵和黛玉就這麽耐心地等著,甚至還貼心地打發秀荷去一趟德妃的永和宮,告訴那裏的掌事宮女留元春在儲秀宮幫點小忙,會晚迴去些。
等到元春的情緒終於緩和了下來,黛玉便帶著她重新洗臉梳妝一番。
等收拾好後,三人重新坐下來,林默涵問道:「不知姐姐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元春此時整個人已經平靜了下來,隻是想到前途,不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按照宮裏的規矩,宮女二十五歲時就可以出宮。左右再熬個兩三年,也就是了。」
林默涵說道:「若姐姐真的想出宮,我倒是可以幫姐姐提前出去。隻是姐姐要想好了,一旦真的出去了這個宮門,就再也不可能進來了,這件事情是容不得後悔的。」
元春聽完這話後,臉色浮現出一絲尷尬和難堪,不過很快就被她掩飾過去了。
她知道表妹們這是明白了自己母親送自己入宮的初衷,所以在與自己確定心意。
元春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妹妹們或許不信,在這皇宮裏的每一時每一刻我都在想著逃離。看多了這宮裏的人和事,我才明白即使是那些高位嬪妃,人前風光的背後也少不了辛酸。宮裏的妃嬪如雲,有位份有家世的數量已然十分可觀,而那些叫不上名號的庶妃、答應和官女子不知凡幾,不過承寵過一迴就淹沒在這深宮之中了。皇上與順治爺不同,除了已故的元後,他並未對哪位嬪妃格外地厚待。即使有,也輪不到我這麽個不再鮮嫩,也沒有家世背景的人。」
林默涵覺得元春看的其實挺清楚的,前朝後宮緊密相連,康熙這一點做的比順治爺要好很多。
元春在宮裏浸淫這麽多年,不但沒有移了心性,反而十分清醒,其實已經十分難能可貴了。
「姐姐能有這番見識,妹妹心裏是佩服的。其實以璉表哥的才能,在下次武舉中應該會取得一個很好的名次,若姐姐想要留在宮裏,或許真的有一天可以憑藉他的建樹而一躍成為貴人,反而出去之後以姐姐現在的年齡不那麽容易尋到一門合適的婚事。這件事情,姐姐一定要想好了。」
如果賈璉將來名聲大噪,即使康熙不知道有元春這麽個人,想必德妃和其他嬪妃卻是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