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官場之上與哪家相交可是門學問,林如海在文臣中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而彭春卻是深受倚重的武將翹楚,他們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再加上兩家將來都是阿哥們的嶽家,為了避嫌,其實最好還是保持些距離。
林默涵似笑非笑地看著董鄂氏,她不信對方身為能夠被康熙看中的滿洲貴女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可董鄂氏偏偏卻說出這些不符合身份的話,不知是口是心非,還是在為接來的話做鋪墊。
這個董鄂氏的真實目的還未說出口。
被林默涵這樣盯著,董鄂氏的麵上有些掛不住了,其實她也知道這話十分地不合適。
其實她今日確實是為黛玉而來,他們家想要為兄長求娶黛玉為媳。
此前他阿瑪也曾動過先去與林如海接觸的心思,然而又怕這些小動作會犯了皇上的忌諱。
更齷齪的法子其實也不是沒有,比如說製造些意外讓兄長與林二姑娘見麵。但是他們聽說林家人的性子都很剛硬,連赫舍裏氏和佟佳氏都不怕得罪,萬一他們咬定了不讓女兒出嫁也是沒法子的。
婚姻是結兩姓之好,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行此下策。
她的肩上自有家族賦予的使命,而且心裏也是認同父親和三阿哥的打算的。
今日,她就是先來打個頭陣,先來給林家透個話風。
至於後續如何,端看阿瑪和三阿哥怎麽做了。
盡管林默涵身上散發出來的威壓讓她的心裏一直打鼓,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因為當年的董鄂妃之故,宮裏的貴人們都不大喜歡我們董鄂氏的女子。所謂上行下效,京城裏的大小官員們對我們也避之不及。我們族中的女子這些年很是不易,時時刻刻都要小心做人,即使這樣也常常在背後遭人白眼。而兩位姐姐深受太皇太後的喜愛,皇上和太子爺更是十分看中你們。大姑娘將來是枝頭的鳳凰,前途不可限量,隻是不知道二姑娘的婚事可有何打算?實不相瞞,我們董鄂氏因一人之過全族受到牽連,然而誰也不想永遠遭人嫌棄。我家中有一兄長,若二姑娘不嫌棄,我們董鄂氏必定傾全族之力厚待於你,人人敬你護你,絕不會叫你受到半點委屈!」
說到此處,董鄂氏的心裏十分淒涼,若非使足了力氣控製住自己,恐怕早就淚流滿麵了。
明明這些年來自己的阿瑪功勞甚大,自家女眷即使不能與佟佳氏與赫舍裏氏那般尊貴,也不該遭人嫌棄至此。
因為一個與自己根本算不得親厚的女人,僅僅是因為頂著同一個姓氏,這些年來她遭受了多少委屈。
阿瑪那般有才幹之人,自己作為她的女兒,竟然會被三阿哥和榮妃娘娘話裏話外地嫌棄。
這個皇宮裏根本沒有人願意與董鄂氏的女子扯上關係,聽說榮妃娘娘多次在皇上麵前推拒這樁婚事,就連三阿哥也覺得自己倒黴,她的自尊徹底被打擊的七零八落。
說出來別人可能不信,恐怕如今董鄂氏的女子比太皇太後還要更加憎惡董鄂妃。
她們太需要擺脫這樣的困境了。
雖然皇上看在阿瑪的份上將自己指給了三阿哥,也是有意在表明皇室並沒有放棄董鄂氏的態度,甚至並不排斥董鄂氏的女子再度嫁入皇室,以此來安撫他們董鄂氏,同時也希望大臣們能夠毫無芥蒂地接納他們。
這已然是阿瑪在戰場上拚了命才換迴來的,可是這樣還遠遠不夠。
隻要太皇太後與太後娘娘還活著一天,甚至於當今皇上還在位,他們董鄂氏就永遠也不可能真正被貴人們所喜愛。
畢竟,當年尚且年幼的皇上也曾是順治爺與董鄂妃愛情故事裏的受害者之一。
他們受夠了這樣忍氣吞聲的窩囊日子,實在太需要宮裏改變態度了。
所以阿瑪和三阿哥商量後,便把目標定在了林家二姑娘的身上。
首先自然是因為他家兩位姑娘都十分受到太皇太後的喜愛,若林家二姑娘進了門,有林大姑娘在,不可能看著自己的妹妹受到冷落的,到那時便是董鄂氏的媳婦受寵。
隻要這個口子一打開,大家才會放心與自己族中的後輩聯姻。
這些年來,他們族中小輩的婚事不論男女都艱難的很,大家但凡有更好的選擇都不會考慮他們。而那些主動湊上來的,往往都十分地不堪。
所以,即使董鄂氏見到林家姐妹二人受盡了聖恩感到十分地不公平,卻也不得不承認為自家兄長求娶林家二姑娘是個上佳之選。
更不必說等日後太子繼承了大統,林家大姑娘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到那時自家就會徹底翻身,旁人再也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瞧著她們了。
然而林默涵聽完這些之後瞬間憤怒了,合著這是把算盤打到了黛玉的身上!
黛玉既然到了可以婚嫁的年紀,林默涵自然不反感那些上門求娶的人家,反而覺得他們十分地有眼光。
然而董鄂氏卻不行,因為這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無論是她自己還是林如海和賈敏,是絕對不可能把黛玉的婚事當做籌碼的。
林默涵當即冷哼一聲,說道:「很不巧,我家妹子的婚事太皇太後已經有主意了。等選秀過後應該就會下旨賜婚,董鄂姑娘還是請迴吧。」
董鄂氏並不知道先前太皇太後已經為黛玉牽線了富察氏,且為了黛玉的名聲,博爾濟吉特氏每迴上門都十分地低調,從未往外透露過風聲,所以旁人並不知道這件事情。
再加上兩家將來都是阿哥們的嶽家,為了避嫌,其實最好還是保持些距離。
林默涵似笑非笑地看著董鄂氏,她不信對方身為能夠被康熙看中的滿洲貴女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可董鄂氏偏偏卻說出這些不符合身份的話,不知是口是心非,還是在為接來的話做鋪墊。
這個董鄂氏的真實目的還未說出口。
被林默涵這樣盯著,董鄂氏的麵上有些掛不住了,其實她也知道這話十分地不合適。
其實她今日確實是為黛玉而來,他們家想要為兄長求娶黛玉為媳。
此前他阿瑪也曾動過先去與林如海接觸的心思,然而又怕這些小動作會犯了皇上的忌諱。
更齷齪的法子其實也不是沒有,比如說製造些意外讓兄長與林二姑娘見麵。但是他們聽說林家人的性子都很剛硬,連赫舍裏氏和佟佳氏都不怕得罪,萬一他們咬定了不讓女兒出嫁也是沒法子的。
婚姻是結兩姓之好,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行此下策。
她的肩上自有家族賦予的使命,而且心裏也是認同父親和三阿哥的打算的。
今日,她就是先來打個頭陣,先來給林家透個話風。
至於後續如何,端看阿瑪和三阿哥怎麽做了。
盡管林默涵身上散發出來的威壓讓她的心裏一直打鼓,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因為當年的董鄂妃之故,宮裏的貴人們都不大喜歡我們董鄂氏的女子。所謂上行下效,京城裏的大小官員們對我們也避之不及。我們族中的女子這些年很是不易,時時刻刻都要小心做人,即使這樣也常常在背後遭人白眼。而兩位姐姐深受太皇太後的喜愛,皇上和太子爺更是十分看中你們。大姑娘將來是枝頭的鳳凰,前途不可限量,隻是不知道二姑娘的婚事可有何打算?實不相瞞,我們董鄂氏因一人之過全族受到牽連,然而誰也不想永遠遭人嫌棄。我家中有一兄長,若二姑娘不嫌棄,我們董鄂氏必定傾全族之力厚待於你,人人敬你護你,絕不會叫你受到半點委屈!」
說到此處,董鄂氏的心裏十分淒涼,若非使足了力氣控製住自己,恐怕早就淚流滿麵了。
明明這些年來自己的阿瑪功勞甚大,自家女眷即使不能與佟佳氏與赫舍裏氏那般尊貴,也不該遭人嫌棄至此。
因為一個與自己根本算不得親厚的女人,僅僅是因為頂著同一個姓氏,這些年來她遭受了多少委屈。
阿瑪那般有才幹之人,自己作為她的女兒,竟然會被三阿哥和榮妃娘娘話裏話外地嫌棄。
這個皇宮裏根本沒有人願意與董鄂氏的女子扯上關係,聽說榮妃娘娘多次在皇上麵前推拒這樁婚事,就連三阿哥也覺得自己倒黴,她的自尊徹底被打擊的七零八落。
說出來別人可能不信,恐怕如今董鄂氏的女子比太皇太後還要更加憎惡董鄂妃。
她們太需要擺脫這樣的困境了。
雖然皇上看在阿瑪的份上將自己指給了三阿哥,也是有意在表明皇室並沒有放棄董鄂氏的態度,甚至並不排斥董鄂氏的女子再度嫁入皇室,以此來安撫他們董鄂氏,同時也希望大臣們能夠毫無芥蒂地接納他們。
這已然是阿瑪在戰場上拚了命才換迴來的,可是這樣還遠遠不夠。
隻要太皇太後與太後娘娘還活著一天,甚至於當今皇上還在位,他們董鄂氏就永遠也不可能真正被貴人們所喜愛。
畢竟,當年尚且年幼的皇上也曾是順治爺與董鄂妃愛情故事裏的受害者之一。
他們受夠了這樣忍氣吞聲的窩囊日子,實在太需要宮裏改變態度了。
所以阿瑪和三阿哥商量後,便把目標定在了林家二姑娘的身上。
首先自然是因為他家兩位姑娘都十分受到太皇太後的喜愛,若林家二姑娘進了門,有林大姑娘在,不可能看著自己的妹妹受到冷落的,到那時便是董鄂氏的媳婦受寵。
隻要這個口子一打開,大家才會放心與自己族中的後輩聯姻。
這些年來,他們族中小輩的婚事不論男女都艱難的很,大家但凡有更好的選擇都不會考慮他們。而那些主動湊上來的,往往都十分地不堪。
所以,即使董鄂氏見到林家姐妹二人受盡了聖恩感到十分地不公平,卻也不得不承認為自家兄長求娶林家二姑娘是個上佳之選。
更不必說等日後太子繼承了大統,林家大姑娘成為了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到那時自家就會徹底翻身,旁人再也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瞧著她們了。
然而林默涵聽完這些之後瞬間憤怒了,合著這是把算盤打到了黛玉的身上!
黛玉既然到了可以婚嫁的年紀,林默涵自然不反感那些上門求娶的人家,反而覺得他們十分地有眼光。
然而董鄂氏卻不行,因為這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無論是她自己還是林如海和賈敏,是絕對不可能把黛玉的婚事當做籌碼的。
林默涵當即冷哼一聲,說道:「很不巧,我家妹子的婚事太皇太後已經有主意了。等選秀過後應該就會下旨賜婚,董鄂姑娘還是請迴吧。」
董鄂氏並不知道先前太皇太後已經為黛玉牽線了富察氏,且為了黛玉的名聲,博爾濟吉特氏每迴上門都十分地低調,從未往外透露過風聲,所以旁人並不知道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