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說的十分大度,然而賈敏卻聽出了其中的告狀之意,她皺著眉頭,二哥怎麽淨使這些內宅裏一些無知婦人的手段?
枉他是個頂天立地的大男人,竟是這樣地言不由衷、沽名釣譽!
她連忙使了個眼色讓自己的丫頭去把賈璉夫妻二人請來,既然二哥要鬧,那也得等人都到齊了,直接鬧大了才好。
原本璉兒夫妻根本不用顧慮老太太的意思,但是自己二哥卻非要再鬧到她的麵前,賈敏不願讓賈璉落得個刻薄無情的名聲,還是讓他來分辯一番吧。
賈母聽說了這件事情果然很生氣,說道:「讓你住在那裏是我的意思,他個孽障才得了爵位就敢把你這個做叔叔的趕出來,還有沒有人倫王法了?」
賈政聽到賈母這樣說便安心了,不過嘴上卻說道:「老太太息怒,都是兒子的不是。搬離榮禧堂兒子的心中並無不願,隻是覺得日後少不得要離母親遠了,這才心中不安,老太太千萬不要為了兒子動氣。」
其實賈母何嚐不知道賈政住在榮禧堂不妥,隻要她還活著,縱然爵位在賈赦身上,但賈政身為嫡親的弟弟住在榮國府裏是天經地義之事。
然而,現如今已是賈璉當家,做叔叔的卻堂而皇之地住在侄兒家的正院裏,天底下就沒有這樣的道理。
就算賈母硬說為了孝順她,也是說不過去的。
但即使知道這個道理,賈母卻也不能不氣。
因為,她說一不二的權威一步步地被挑戰,換成誰一時半刻也是忍不住的。
賈敏連忙勸了幾句,賈母平息了片刻,賈璉夫妻終於來了。
他們夫妻二人一進來,賈政便覺得十分地尷尬不自在。
賈璉懶得理他那麽多,反正大表妹曾經悄悄地與自己分析過,能在孝道上壓他一頭的唯有大老爺、邢夫人與賈母三人而已。
隻要他把這三人妥善地安置好了,二叔一家便是鬧翻了天也不能奈自己何!
自己的老子娘俱在,二叔家裏的子女也都有手有腳的,難道他還有臉去告自己這個侄兒不孝嗎?
便是賈政敢去,賈璉也沒甚好怕的。
到時候把裏麵的緣由一說清楚,丟人的還不知是誰呢!
再者說,他如今也十分不恥賈政一大把年紀了還到親娘的麵前行告狀之事,隻對賈母說道:「老太太明鑑,孫兒並非要自己住才讓叔叔搬出去。實則是前些日子在外頭遇見了禦史台的人,他給孫兒透露了一個風聲。最近皇上有意整頓朝廷綱紀,要嚴查各家是否有不合禮數、違反律法之事。孫兒想著,這榮禧堂乃是國公的規製,滿府裏麵唯有您老人家才有資格住,但您如今又住慣了榮慶堂,不若幹脆打掃幹淨後直接鎖了院門,如此也不算咱們家不合禮製了。」
隨即又對賈政說道:「二叔也不必擔心,除了這榮禧堂、榮慶堂還有大老爺住的東院,咱們這府裏您隻管挑喜歡的地方去住,便是看上了侄兒現在的院子也可,侄兒立刻搬離絕無二話。」
這一番話說下來,賈政的老臉早就掛不住了,連忙說道:「我早就說過住在哪裏都好,如今你是當家人,身上挑起了咱們賈家的重擔,眼見著行事也穩妥了起來,列祖列宗要是知道了定然欣慰。」
王熙鳳默默地撇了撇嘴,二老爺這張嘴是不是離了列祖列宗就不會說話了。
前兒個剛拿這話罵過寶玉,今日又在老太太麵前提起這個,分明就是存心的。
賈母果然又想起寶玉還在床上躺著,而賈璉卻是這樣地神采豐秀,甚至還擺起來當家人的架子來。
時刻注意著她的賈敏連忙勸說道:「俗話說不聾不啞,不作家翁。母親如今上了年紀,隻管保養好自己就是了。孩子們做事都很有章法,這是您的福氣。再說了,不管二哥住在哪裏,難道離的稍遠些了他就不來給您請安了嗎?」
賈母並不是非要維護賈政,無非就是以前當家做主慣了,而賈璉和王熙鳳現在明顯是不聽她擺布的,就連賈赦也不再對她唯命是從了。
這讓她真的有了年老力弱的危機感,好在還有賈敏一直都陪在她的身邊。
盡管敏兒的心裏恐怕也是向著賈璉夫妻二人的,但隻要她肯做出親近自己的態度來,日後便還有自己說話的份兒。
畢竟,敏兒將來可是太子妃之母。
若是自己再與敏兒生分了,那才真是萬事俱休。
這個道理賈母早就想通了,所以這幾日她十分肯聽賈敏的勸說。
再說日後榮國府還是要靠著璉兒,自己總不能一直不給他好臉色,便說道:「你有成算就好,隻是不可委屈了你二叔,一應的份例不可減免。」
賈璉應道:「老太太放心就是,不但份例不會減免,孫兒還想著給每人再添上三成呢。長輩們自然是不可慢待的,底下的弟妹、子侄們又都還小,多添些份例也好叫他們心無旁騖地讀書、做針線,老太太覺得可好?」
反正他馬上就要把家裏那些不省心的奴才們發賣了,到時候的進帳便是再把主子們的份例翻一番都綽綽有餘,不如拿些出來收買人心。
賈母自然沒有不答應的,說道:「很好,知道為骨肉家人著想,這就有些當家人的樣子了。你上有老下有小的也不容易,我這裏盡夠使了,便免了,能省一些是一些吧。」
枉他是個頂天立地的大男人,竟是這樣地言不由衷、沽名釣譽!
她連忙使了個眼色讓自己的丫頭去把賈璉夫妻二人請來,既然二哥要鬧,那也得等人都到齊了,直接鬧大了才好。
原本璉兒夫妻根本不用顧慮老太太的意思,但是自己二哥卻非要再鬧到她的麵前,賈敏不願讓賈璉落得個刻薄無情的名聲,還是讓他來分辯一番吧。
賈母聽說了這件事情果然很生氣,說道:「讓你住在那裏是我的意思,他個孽障才得了爵位就敢把你這個做叔叔的趕出來,還有沒有人倫王法了?」
賈政聽到賈母這樣說便安心了,不過嘴上卻說道:「老太太息怒,都是兒子的不是。搬離榮禧堂兒子的心中並無不願,隻是覺得日後少不得要離母親遠了,這才心中不安,老太太千萬不要為了兒子動氣。」
其實賈母何嚐不知道賈政住在榮禧堂不妥,隻要她還活著,縱然爵位在賈赦身上,但賈政身為嫡親的弟弟住在榮國府裏是天經地義之事。
然而,現如今已是賈璉當家,做叔叔的卻堂而皇之地住在侄兒家的正院裏,天底下就沒有這樣的道理。
就算賈母硬說為了孝順她,也是說不過去的。
但即使知道這個道理,賈母卻也不能不氣。
因為,她說一不二的權威一步步地被挑戰,換成誰一時半刻也是忍不住的。
賈敏連忙勸了幾句,賈母平息了片刻,賈璉夫妻終於來了。
他們夫妻二人一進來,賈政便覺得十分地尷尬不自在。
賈璉懶得理他那麽多,反正大表妹曾經悄悄地與自己分析過,能在孝道上壓他一頭的唯有大老爺、邢夫人與賈母三人而已。
隻要他把這三人妥善地安置好了,二叔一家便是鬧翻了天也不能奈自己何!
自己的老子娘俱在,二叔家裏的子女也都有手有腳的,難道他還有臉去告自己這個侄兒不孝嗎?
便是賈政敢去,賈璉也沒甚好怕的。
到時候把裏麵的緣由一說清楚,丟人的還不知是誰呢!
再者說,他如今也十分不恥賈政一大把年紀了還到親娘的麵前行告狀之事,隻對賈母說道:「老太太明鑑,孫兒並非要自己住才讓叔叔搬出去。實則是前些日子在外頭遇見了禦史台的人,他給孫兒透露了一個風聲。最近皇上有意整頓朝廷綱紀,要嚴查各家是否有不合禮數、違反律法之事。孫兒想著,這榮禧堂乃是國公的規製,滿府裏麵唯有您老人家才有資格住,但您如今又住慣了榮慶堂,不若幹脆打掃幹淨後直接鎖了院門,如此也不算咱們家不合禮製了。」
隨即又對賈政說道:「二叔也不必擔心,除了這榮禧堂、榮慶堂還有大老爺住的東院,咱們這府裏您隻管挑喜歡的地方去住,便是看上了侄兒現在的院子也可,侄兒立刻搬離絕無二話。」
這一番話說下來,賈政的老臉早就掛不住了,連忙說道:「我早就說過住在哪裏都好,如今你是當家人,身上挑起了咱們賈家的重擔,眼見著行事也穩妥了起來,列祖列宗要是知道了定然欣慰。」
王熙鳳默默地撇了撇嘴,二老爺這張嘴是不是離了列祖列宗就不會說話了。
前兒個剛拿這話罵過寶玉,今日又在老太太麵前提起這個,分明就是存心的。
賈母果然又想起寶玉還在床上躺著,而賈璉卻是這樣地神采豐秀,甚至還擺起來當家人的架子來。
時刻注意著她的賈敏連忙勸說道:「俗話說不聾不啞,不作家翁。母親如今上了年紀,隻管保養好自己就是了。孩子們做事都很有章法,這是您的福氣。再說了,不管二哥住在哪裏,難道離的稍遠些了他就不來給您請安了嗎?」
賈母並不是非要維護賈政,無非就是以前當家做主慣了,而賈璉和王熙鳳現在明顯是不聽她擺布的,就連賈赦也不再對她唯命是從了。
這讓她真的有了年老力弱的危機感,好在還有賈敏一直都陪在她的身邊。
盡管敏兒的心裏恐怕也是向著賈璉夫妻二人的,但隻要她肯做出親近自己的態度來,日後便還有自己說話的份兒。
畢竟,敏兒將來可是太子妃之母。
若是自己再與敏兒生分了,那才真是萬事俱休。
這個道理賈母早就想通了,所以這幾日她十分肯聽賈敏的勸說。
再說日後榮國府還是要靠著璉兒,自己總不能一直不給他好臉色,便說道:「你有成算就好,隻是不可委屈了你二叔,一應的份例不可減免。」
賈璉應道:「老太太放心就是,不但份例不會減免,孫兒還想著給每人再添上三成呢。長輩們自然是不可慢待的,底下的弟妹、子侄們又都還小,多添些份例也好叫他們心無旁騖地讀書、做針線,老太太覺得可好?」
反正他馬上就要把家裏那些不省心的奴才們發賣了,到時候的進帳便是再把主子們的份例翻一番都綽綽有餘,不如拿些出來收買人心。
賈母自然沒有不答應的,說道:「很好,知道為骨肉家人著想,這就有些當家人的樣子了。你上有老下有小的也不容易,我這裏盡夠使了,便免了,能省一些是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