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別家,他們一定不會放心,但是對林家他們簡直不能更放心,天底下也找不出來第二家這樣靠譜的了,於是連猶豫都沒有,說道:「多謝小姐考慮周全,能夠跟著林家我們放一百個心的!孩子們總是要出去見見世麵的,跟在我們身邊沒有前途。日後隻盼著他們能夠出人頭地,好報答林家的栽培之恩!」
說完便磕了幾個頭,其實他們也明白,就算將來能夠中舉也隻是第一步,日後授官、升遷哪一項都離不開林家的幫助,自然是要同林家永遠地綁在一起才是對雙方都好的。
他們虔誠地希望林家能夠越升越高,主子們健康長壽、永無災禍!
第35章 迴京
因為有了皇上的密信,所以不光是林如海在準備交接的事情,就連賈敏和林默涵姐妹也一同忙碌了起來。
他們在揚州的商鋪該出手的就要出手,生意實在紅火的便留著,為此還要挑選合適的人留在揚州繼續經營。
林默涵便從之前學習的五人裏麵挑出來兩個年紀稍大的繼續留下來,其實揚州的鋪子運作已經相當成熟了,隻是之前他們都隻是在家裏學習理論知識,從未有過親身實踐,所以這一次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等到這二人把揚州的鋪子摸透了,便可以到別的城市繼續發展。無論是塞北還是江南,天大地大盡情地折騰去吧,總之有林家做他們的後盾。
再有便是一些田產,這些東西與賈敏商量之後還是覺得也留下的好。畢竟他們家的田地都是上好的肥沃良田,林默涵專門找了幾家經驗老道而且願意留下來侍弄的下人看管。
田地都是早幾年置辦下的,位置很好,以後再想買到手可就難了。林家並不缺錢,便是拿這些換成銀子也不值什麽,倒是不如留著,日後或是繼續耕種或是拿去賞人都是極好的。
隨著林如海的任期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康熙的明旨終於下來了,前來接替林如海的人也已經到位。旨意令他將手頭之事處理完畢之後就迴京述職,基本上便是定了日後要做京官的意思。
畢竟上一次聖駕南巡的時候剛過去三年多而已,當時已經麵聖詳細地匯報過工作了。這一次還特地將他召迴京裏,差不多就是要把他留在京城了。這些都是外人的揣測,但實際上林家人自己清楚,這次林如海會做京官早已是鐵板釘釘之事了。
賈敏加緊把家裏的東西都打包裝好,因為庫房裏值錢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就這還隻是當年帶來揚州的一小部分,大頭兒都在林家的京城老宅裏封存著呢。林默涵和黛玉也主動前去幫忙,有了兩個女兒的加入,速度倒是一下子快了不少。
王熙鳳也要忙著收拾行李,賈璉則是忙著處理這些年在揚州置辦的產業。想到家裏那一團亂麻,他便不想帶著這麽多的東西迴去,幹脆全部委託給了林家留在揚州的人一同照看,日後萬一有個什麽也是個退路。
不過夫妻二人這幾年積攢下來的現銀倒是不少,而且這幾年吃住都在林家,他們雖然也給林家送了不少東西,但是到底掙得多花的少,夫妻二人現在還是挺有錢的。
忙忙碌碌了二十餘日,終於把一切都打點好了,林家終於要迴京城了!
此時時節正好,便選擇走水路進京。
林默涵自是不必說,上輩子上天入地什麽交通方式都不在話下的,而賈敏三人也不知是否修煉了林默涵從係統那裏要來的功法的緣故,反正竟沒有一個暈船的。王熙鳳又是個極愛熱鬧的,在船上閑來無事便日日湊在一處,或是說話閑聊,或是張羅著吃河鮮、或是打打葉子牌。
有時黛玉興致來了便坐在船頭對著兩岸的青山彈奏一曲,而林默涵則在一旁隨著琴聲暢快地舞劍,總之船上的生活十分有滋有味。
還有兩個沒有見過世麵的小朋友每日都興奮地在船上跑來跑去,大家笑笑鬧鬧,所以便也不覺得舟車勞頓之苦。
這期間也遇到過水匪,不過基本就屬於來送人頭了。他們唯一的用處大概也隻有讓林默涵和徒弟們活動活動筋骨了。
反正水匪的下場挺慘烈的,往前行的過程中又遇見了幾波來尋仇的,基本上也都有來無迴了。再後來,便沒有人敢來打劫了,許是知道這次是硬茬子了吧,林默涵還怪遺憾的。
一路歡樂前行,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到達了京城碼頭。
眾人坐了許久的船,早就盼著能夠早點上岸了。
兩個孩子興奮地嘰嘰喳喳,眾人依次下船先乘坐馬車迴去,自有管事們留下安排後續事宜。
林家在京城的人早就來等候了,賈璉和王熙鳳這次是不能再跟著迴林家了,榮國府裏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們處理。不過他們提早傳了消息,榮國府裏也會有人來接他們。
夫妻二人與林家短暫告別後便打算上車,然而來接他們的竟是接替了賴大管家之位的吳新登,他笑嘻嘻地打趣了賈璉一番,說起自己在這裏等了幾日是多麽地辛苦,見賈璉不給賞銀便立刻沒有了方才的熱情。
又跑到林如海的麵前,說道:「姑爺好,老太太說了,林家的宅子久不住人,少不得要修葺打掃一段時日,不如先去榮國府住下來的便利。再則老太太思女情切,盼著能與姑太太和表姑娘們多親近幾日,所以還請姑爺攜家眷一同前往榮國府,老太太幾日前就翹首期盼著呢。」
說完便磕了幾個頭,其實他們也明白,就算將來能夠中舉也隻是第一步,日後授官、升遷哪一項都離不開林家的幫助,自然是要同林家永遠地綁在一起才是對雙方都好的。
他們虔誠地希望林家能夠越升越高,主子們健康長壽、永無災禍!
第35章 迴京
因為有了皇上的密信,所以不光是林如海在準備交接的事情,就連賈敏和林默涵姐妹也一同忙碌了起來。
他們在揚州的商鋪該出手的就要出手,生意實在紅火的便留著,為此還要挑選合適的人留在揚州繼續經營。
林默涵便從之前學習的五人裏麵挑出來兩個年紀稍大的繼續留下來,其實揚州的鋪子運作已經相當成熟了,隻是之前他們都隻是在家裏學習理論知識,從未有過親身實踐,所以這一次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等到這二人把揚州的鋪子摸透了,便可以到別的城市繼續發展。無論是塞北還是江南,天大地大盡情地折騰去吧,總之有林家做他們的後盾。
再有便是一些田產,這些東西與賈敏商量之後還是覺得也留下的好。畢竟他們家的田地都是上好的肥沃良田,林默涵專門找了幾家經驗老道而且願意留下來侍弄的下人看管。
田地都是早幾年置辦下的,位置很好,以後再想買到手可就難了。林家並不缺錢,便是拿這些換成銀子也不值什麽,倒是不如留著,日後或是繼續耕種或是拿去賞人都是極好的。
隨著林如海的任期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康熙的明旨終於下來了,前來接替林如海的人也已經到位。旨意令他將手頭之事處理完畢之後就迴京述職,基本上便是定了日後要做京官的意思。
畢竟上一次聖駕南巡的時候剛過去三年多而已,當時已經麵聖詳細地匯報過工作了。這一次還特地將他召迴京裏,差不多就是要把他留在京城了。這些都是外人的揣測,但實際上林家人自己清楚,這次林如海會做京官早已是鐵板釘釘之事了。
賈敏加緊把家裏的東西都打包裝好,因為庫房裏值錢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就這還隻是當年帶來揚州的一小部分,大頭兒都在林家的京城老宅裏封存著呢。林默涵和黛玉也主動前去幫忙,有了兩個女兒的加入,速度倒是一下子快了不少。
王熙鳳也要忙著收拾行李,賈璉則是忙著處理這些年在揚州置辦的產業。想到家裏那一團亂麻,他便不想帶著這麽多的東西迴去,幹脆全部委託給了林家留在揚州的人一同照看,日後萬一有個什麽也是個退路。
不過夫妻二人這幾年積攢下來的現銀倒是不少,而且這幾年吃住都在林家,他們雖然也給林家送了不少東西,但是到底掙得多花的少,夫妻二人現在還是挺有錢的。
忙忙碌碌了二十餘日,終於把一切都打點好了,林家終於要迴京城了!
此時時節正好,便選擇走水路進京。
林默涵自是不必說,上輩子上天入地什麽交通方式都不在話下的,而賈敏三人也不知是否修煉了林默涵從係統那裏要來的功法的緣故,反正竟沒有一個暈船的。王熙鳳又是個極愛熱鬧的,在船上閑來無事便日日湊在一處,或是說話閑聊,或是張羅著吃河鮮、或是打打葉子牌。
有時黛玉興致來了便坐在船頭對著兩岸的青山彈奏一曲,而林默涵則在一旁隨著琴聲暢快地舞劍,總之船上的生活十分有滋有味。
還有兩個沒有見過世麵的小朋友每日都興奮地在船上跑來跑去,大家笑笑鬧鬧,所以便也不覺得舟車勞頓之苦。
這期間也遇到過水匪,不過基本就屬於來送人頭了。他們唯一的用處大概也隻有讓林默涵和徒弟們活動活動筋骨了。
反正水匪的下場挺慘烈的,往前行的過程中又遇見了幾波來尋仇的,基本上也都有來無迴了。再後來,便沒有人敢來打劫了,許是知道這次是硬茬子了吧,林默涵還怪遺憾的。
一路歡樂前行,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到達了京城碼頭。
眾人坐了許久的船,早就盼著能夠早點上岸了。
兩個孩子興奮地嘰嘰喳喳,眾人依次下船先乘坐馬車迴去,自有管事們留下安排後續事宜。
林家在京城的人早就來等候了,賈璉和王熙鳳這次是不能再跟著迴林家了,榮國府裏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們處理。不過他們提早傳了消息,榮國府裏也會有人來接他們。
夫妻二人與林家短暫告別後便打算上車,然而來接他們的竟是接替了賴大管家之位的吳新登,他笑嘻嘻地打趣了賈璉一番,說起自己在這裏等了幾日是多麽地辛苦,見賈璉不給賞銀便立刻沒有了方才的熱情。
又跑到林如海的麵前,說道:「姑爺好,老太太說了,林家的宅子久不住人,少不得要修葺打掃一段時日,不如先去榮國府住下來的便利。再則老太太思女情切,盼著能與姑太太和表姑娘們多親近幾日,所以還請姑爺攜家眷一同前往榮國府,老太太幾日前就翹首期盼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