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婆媳兩個打擂台,禍禍自己家孩子就得了,做什麽把人家清白姑娘也拉下水。
賈母更不是人,嘴上說著如何如何地疼愛黛玉,然而卻任由著她被奴才編排孤立。薛寶釵有母親有哥哥撐腰,行事自然會比黛玉更有底氣些的。兩個女孩子,再加上一個更倒黴的史湘雲,本可以和平相處,卻因為這麽幾個玩意兒天天爭來爭去。
看看這幹的都是人事兒嗎?活該榮國府被抄家,這都是報應。
黛玉現在還不知道這檔子事兒,賈敏和林默涵也不想在她麵前提這些,省得讓她知曉後糟心。
畢竟雖然黛玉現在對賈寶玉沒什麽印象,但是賈母不靠譜在林家已經屬於是眾所周知了,被這麽個人介紹來的對象能是什麽好東西?
還是讓小姑娘歡歡喜喜地過自己隨心所欲的日子吧,黛玉現在又喜歡上了刺繡,賈敏便請了蘇州的師傅來家裏教她。原本林默涵也應該一起學的,但她表示實在不感興趣,賈敏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便隨林默涵去了。
晚上林如海迴來之後,看過賈母的信後也十分地生氣。他素來不會輕易情緒外露,隻在心裏瘋狂地把自己的老嶽母罵了個狗血淋頭,連賈寶玉也沒能倖免,直接被林如海打了個「質量不行」的標籤。
無論是和甄家糾纏不清,對林家指手畫腳,還是想要把他的女兒配給賈寶玉那等不學無術之才,都讓林如海的內心憤怒不已。
但是夫人和長女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他還是先哄哄她們吧。
三個人的態度非常地一致,賈敏也給賈母迴了一封信,委婉地告訴自己的母親,女兒們實在太小,那個賈寶玉既然這麽優秀更加應該催他多讀些書,沒有人會在幼時遊手好閑的情況之下一夕之間變成個能力卓絕的大丈夫。
至於甄家的事情更是連提都沒有提,反正不管說什麽、怎麽說,他們也是絕對不想再和甄家沾染上任何關係的。
就拿林默涵來說,假如以後再見麵時不扇甄家人幾巴掌就算客氣的了,握手言和根本不可能。
而且甄家和賈家的做派簡直太像了,作奸犯科的事比賈家還要更嚴重的多。
這種人家遲早倒黴,就算康熙不治他們,下一任帝王也絕對不會容忍的。
沒過幾天,就連王熙鳳和賈璉也知道賈母做的好事了。
賈璉無奈地說道:「老太太瞎操的什麽心?真是老糊塗了不成,竟然還妄想操縱林家,要是涵妹妹在京城說不得能直接打上門去!絕對讓咱們家丟臉丟的滿京城哪兒都是!」
王熙鳳說道:「唉,老太太唯我獨尊慣了,覺得誰都應該聽她的指揮。這些日子在揚州住了這麽久,我倒覺得見事更加明白了些。你說老太太整罵大老爺,罵的外頭的人都知道他不成器,會不會是想藉此打壓當家人,好穩固她老太君的地位啊?」
賈璉說道:「你也想到這一層了?有時候我真想問問老太太,是不是全天下就隻剩下一個榮國府了?外麵難道就沒有天地了嗎,作何為了一己之私把家裏弄成這樣。聽說二叔早年也確實下過功夫苦讀的,隻是後來祖父臨終前拗不過老太太,便直接給他求個了官,倘或當年能夠讓二叔趁著年輕的時候如我一般到外頭歷練歷練,說不得也是另外的光景呢。」
「哼,再別說外出歷練的話了。老太太越是看重誰,就越恨不得蓋個金屋銀屋把人給裝進去,生怕經受一點風雨。寶玉都多大了,還整日摟著抱著。你且瞧著吧,寶玉的將來肯定混的連二叔都比不上。」
「這話倒也十分地有理,林家的兩位妹妹就算一輩子不嫁人也不可能看得上寶玉。其實我還沒與你說呢,不但姑姑收到了信,就連我也收到了老太太的信,囑咐你到姑姑麵前去當說客呢!還問我兩個妹妹各自的性情如何,哪個配的上榮國府的門第。這封信我看完後就燒了,多留在這世上一刻我都覺得晦氣。」
賈璉的話其實已經相當地不客氣了,假如在賈母麵前就是現成的不孝鐵證。但是他與王熙鳳乃是彼此最為信任之人,說起話來自然是什麽顧忌都沒有的。
王熙鳳就更不是那種迂腐刻板之人了,她罵道:「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把兩個妹妹和寶玉放在一起說我都弄髒了妹妹的名聲。咱們到揚州好幾個月了,老太太好容易來了一封信,竟又是為了寶玉。璉二,你實話與我說,大老爺到底是不是老太太親生的?別是當初抱養來的吧!」
「就是親生的才覺得心寒,我現在隻想好好習武,將來能夠謀個一官半職好好賣力,也算是對得起林家的栽培。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你也不用管,倒是姑姑和涵妹妹氣的不輕,你要有空就去尋她們說說話,幫著開解開解吧。」
王熙鳳自然沒有不應的,她動作十分地塊,用完午膳就去找賈敏和林默涵說話了。至於黛玉,她這會子正跟著師父學習,所以並不在場。
先是說了會子揚州城裏的新鮮事兒,王熙鳳才說道:「老太太這次確實過了些,那甄家光是刺殺朝廷命官一項就觸犯了律法,這樣的人家咱們離的越遠越好,怎能反湊上去呢?」
林默涵一聽這話就覺得真是稀奇了,她居然從王熙鳳的嘴裏聽到這種話,連忙問道:「嫂子了解的這麽清楚,是看過《大清例律》了嗎?」
王熙鳳扶著肚子說道:「你怎麽知道?是了,當初二爺的那箱子禮物可不就是從揚州送去京城的嗎?他連裏麵裝了什麽都與你們說了啊?」
賈母更不是人,嘴上說著如何如何地疼愛黛玉,然而卻任由著她被奴才編排孤立。薛寶釵有母親有哥哥撐腰,行事自然會比黛玉更有底氣些的。兩個女孩子,再加上一個更倒黴的史湘雲,本可以和平相處,卻因為這麽幾個玩意兒天天爭來爭去。
看看這幹的都是人事兒嗎?活該榮國府被抄家,這都是報應。
黛玉現在還不知道這檔子事兒,賈敏和林默涵也不想在她麵前提這些,省得讓她知曉後糟心。
畢竟雖然黛玉現在對賈寶玉沒什麽印象,但是賈母不靠譜在林家已經屬於是眾所周知了,被這麽個人介紹來的對象能是什麽好東西?
還是讓小姑娘歡歡喜喜地過自己隨心所欲的日子吧,黛玉現在又喜歡上了刺繡,賈敏便請了蘇州的師傅來家裏教她。原本林默涵也應該一起學的,但她表示實在不感興趣,賈敏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便隨林默涵去了。
晚上林如海迴來之後,看過賈母的信後也十分地生氣。他素來不會輕易情緒外露,隻在心裏瘋狂地把自己的老嶽母罵了個狗血淋頭,連賈寶玉也沒能倖免,直接被林如海打了個「質量不行」的標籤。
無論是和甄家糾纏不清,對林家指手畫腳,還是想要把他的女兒配給賈寶玉那等不學無術之才,都讓林如海的內心憤怒不已。
但是夫人和長女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他還是先哄哄她們吧。
三個人的態度非常地一致,賈敏也給賈母迴了一封信,委婉地告訴自己的母親,女兒們實在太小,那個賈寶玉既然這麽優秀更加應該催他多讀些書,沒有人會在幼時遊手好閑的情況之下一夕之間變成個能力卓絕的大丈夫。
至於甄家的事情更是連提都沒有提,反正不管說什麽、怎麽說,他們也是絕對不想再和甄家沾染上任何關係的。
就拿林默涵來說,假如以後再見麵時不扇甄家人幾巴掌就算客氣的了,握手言和根本不可能。
而且甄家和賈家的做派簡直太像了,作奸犯科的事比賈家還要更嚴重的多。
這種人家遲早倒黴,就算康熙不治他們,下一任帝王也絕對不會容忍的。
沒過幾天,就連王熙鳳和賈璉也知道賈母做的好事了。
賈璉無奈地說道:「老太太瞎操的什麽心?真是老糊塗了不成,竟然還妄想操縱林家,要是涵妹妹在京城說不得能直接打上門去!絕對讓咱們家丟臉丟的滿京城哪兒都是!」
王熙鳳說道:「唉,老太太唯我獨尊慣了,覺得誰都應該聽她的指揮。這些日子在揚州住了這麽久,我倒覺得見事更加明白了些。你說老太太整罵大老爺,罵的外頭的人都知道他不成器,會不會是想藉此打壓當家人,好穩固她老太君的地位啊?」
賈璉說道:「你也想到這一層了?有時候我真想問問老太太,是不是全天下就隻剩下一個榮國府了?外麵難道就沒有天地了嗎,作何為了一己之私把家裏弄成這樣。聽說二叔早年也確實下過功夫苦讀的,隻是後來祖父臨終前拗不過老太太,便直接給他求個了官,倘或當年能夠讓二叔趁著年輕的時候如我一般到外頭歷練歷練,說不得也是另外的光景呢。」
「哼,再別說外出歷練的話了。老太太越是看重誰,就越恨不得蓋個金屋銀屋把人給裝進去,生怕經受一點風雨。寶玉都多大了,還整日摟著抱著。你且瞧著吧,寶玉的將來肯定混的連二叔都比不上。」
「這話倒也十分地有理,林家的兩位妹妹就算一輩子不嫁人也不可能看得上寶玉。其實我還沒與你說呢,不但姑姑收到了信,就連我也收到了老太太的信,囑咐你到姑姑麵前去當說客呢!還問我兩個妹妹各自的性情如何,哪個配的上榮國府的門第。這封信我看完後就燒了,多留在這世上一刻我都覺得晦氣。」
賈璉的話其實已經相當地不客氣了,假如在賈母麵前就是現成的不孝鐵證。但是他與王熙鳳乃是彼此最為信任之人,說起話來自然是什麽顧忌都沒有的。
王熙鳳就更不是那種迂腐刻板之人了,她罵道:「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把兩個妹妹和寶玉放在一起說我都弄髒了妹妹的名聲。咱們到揚州好幾個月了,老太太好容易來了一封信,竟又是為了寶玉。璉二,你實話與我說,大老爺到底是不是老太太親生的?別是當初抱養來的吧!」
「就是親生的才覺得心寒,我現在隻想好好習武,將來能夠謀個一官半職好好賣力,也算是對得起林家的栽培。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你也不用管,倒是姑姑和涵妹妹氣的不輕,你要有空就去尋她們說說話,幫著開解開解吧。」
王熙鳳自然沒有不應的,她動作十分地塊,用完午膳就去找賈敏和林默涵說話了。至於黛玉,她這會子正跟著師父學習,所以並不在場。
先是說了會子揚州城裏的新鮮事兒,王熙鳳才說道:「老太太這次確實過了些,那甄家光是刺殺朝廷命官一項就觸犯了律法,這樣的人家咱們離的越遠越好,怎能反湊上去呢?」
林默涵一聽這話就覺得真是稀奇了,她居然從王熙鳳的嘴裏聽到這種話,連忙問道:「嫂子了解的這麽清楚,是看過《大清例律》了嗎?」
王熙鳳扶著肚子說道:「你怎麽知道?是了,當初二爺的那箱子禮物可不就是從揚州送去京城的嗎?他連裏麵裝了什麽都與你們說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