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步驟簡單,但是康熙已經能夠明白賈璉並不是一個莽撞冒進的人了。
有一些頭腦,功夫還不錯,至少能夠以一敵十,在這個年紀便是很出息了。
「倘若榮國公在天之靈看到你如今的模樣兒,想必也會很欣慰的。」
賈璉連忙說道:「奴才先前在京城時十分不爭氣,到了揚州後得到姑父、姑姑的鼎力培養才能有今日,日後必當更加勤奮隻盼不讓祖先蒙羞。」
康熙聽了之後對賈璉的好感又多了幾分,四王八公裏麵,其實更讓康熙耿於懷的是四位異姓王。
至於八公,祖上畢竟為大清的建立和穩定立下過汗馬功勞的,隻要不是那麽過分,他願意給這些人留幾分的體麵,也好叫天下人知道愛新覺羅氏對待功臣一向優厚,甚至會照拂其子孫三代。
反正三代過後,倘或家裏沒有出息的子弟能夠延續祖上的榮光,耗幹了家產門,庭敗落就不關皇家的事了。
當然,如果有能為朝廷效力的子弟們出現,康熙也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偌大一國家,自然是人才越多越好。
出身於勛貴之家的子弟們,本身就帶有資源和底蘊,一旦自身有才能,不需要他這個皇帝給予太多就能立起來。
不過,聽賈璉話裏的意思,他這一身的本事不是在京城賈家學的,而是林如海安排的人對他進行的教導。
勛貴世家的紈絝子弟康熙見得多了,而賈璉如今的樣子更加讓康熙覺得林如海和賈敏實在是育兒專家,很會教養小輩。
看著兒子亮晶晶的眼神兒,康熙不由得想到,讓賈敏進宮當教養嬤嬤是不現實的,但倘若林家的大姑娘做了太子妃,不如便把公主們交給太子妃養育,是否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想到這裏,康熙便說道:「林愛卿教子有方,子侄都十分出色,朕也盼著日後他們能為朝廷效力啊。」
林如海心神一震,便明白了康熙話裏未挑明的意思。
璉兒身為男子自然有他建功立業的時候,而他的「子」裏麵目前唯有兩個女兒,女兒如何為朝廷效力呢?無非就是嫁入皇家罷了。
太子殿下為了顯示一下存在感,也連忙說道:「皇阿瑪說的是,孤也盼著林大人的家人將來都能夠有個好去處。」
啊……這,林如海隻在心裏默默地吐槽康熙父子,但是想到女兒理所應當的態度,便連忙說道:「日後臣必定擔好長輩的職責,精心教養他們,不辜負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囑託。」
得到林如海的迴答,康熙滿意了,太子也滿意了。
眼看著將近午時,康熙和胤礽順勢在林府用了一頓午膳。
林家的廚子尤其擅長江南和京城兩地的風味,有林如海在旁一一介紹菜品,賈璉時不時說幾句俏皮的話逗龍顏一笑,父子兩個吃的十分開懷,從林家盡興而歸。
終於把這兩尊大神給送走了,林如海和賈璉早已累的直不起腰來,猛灌了一大壺茶後,賈敏連忙讓人重新上了一桌席麵,好讓林如海和賈璉正經吃些東西。
他們卻不知道康熙離開之後卻更加覺得林家挺有意思的,林如海說請了那個叫什麽賈雨村來林家做西席先生才發現的問題,可是他家隻有兩個女兒,方才與賈家後代言談時也聽他說在讀書上沒有什麽天分,那麽所謂的西席先生是給誰請的呢?
在太子妃的人選上,自然應該怎麽小心都不為過的。
康熙首先覺得林默涵比他更看重的瓜爾佳氏更能鎮的住場麵,其次也要林家真的沒有問題才能做下最終的決定。
所以,康熙很快就安排了一波兒人手去打探林家的消息。
對此林家暫時還不知道,不過就算知道也不會放在心上。
先不說他們家的奴才和榮國府的不同,輕易不會透露主家的消息。
就算真的能打聽到的,也都是些無關緊要之事。
除了林默涵身上的秘密外,他們林家無不可對外人言之事。
至於假如康熙知道一直在教導賈璉等人的林默涵這個消息時會怎樣,林默涵十分確定他肯定會更加堅定地想讓自己嫁給太子。
畢竟她確實有種種不尋常之處,在這樣的朝代,如同她這樣的女子除了嫁給皇帝外就隻剩下死路一條了。
雖然皇帝納妃不看年齡差距,但是現在這個情況是她已經被放在太子妃的位置上衡量價值了,那麽隻要康熙在未來幾年內沒有廢太子的想法,那麽她肯定是鐵板釘釘的太子妃。
反正太子也是將來的皇帝。
至於說另外一條選擇死路一條嘛,那就更不可能了。
先不說她沒有犯下什麽大錯,林家又是滿臣,康熙好端端地幹嘛弄死她呢。
而且林默涵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就算康熙要弄死她,她也有本事能夠扭轉幹坤。
現在大清朝外敵環伺,她大不了變換身份,重操舊業去戰場上為康熙賣命唄。
等她賣夠了直接假死,反正隻要她的家人們都活的好好就行。
不過最好還是能夠以林默涵的身份成為太子妃,畢竟能享受的話還是不要再去吃沙子了吧!
聖駕在揚州又逗留了半月左右就離開了,這期間賈敏又尋找機會與安嬪見了一次,迴來時帶了不少安嬪贈送的嬰兒用品,還有送給黛玉的一箱子書,都是孤品古籍。
有一些頭腦,功夫還不錯,至少能夠以一敵十,在這個年紀便是很出息了。
「倘若榮國公在天之靈看到你如今的模樣兒,想必也會很欣慰的。」
賈璉連忙說道:「奴才先前在京城時十分不爭氣,到了揚州後得到姑父、姑姑的鼎力培養才能有今日,日後必當更加勤奮隻盼不讓祖先蒙羞。」
康熙聽了之後對賈璉的好感又多了幾分,四王八公裏麵,其實更讓康熙耿於懷的是四位異姓王。
至於八公,祖上畢竟為大清的建立和穩定立下過汗馬功勞的,隻要不是那麽過分,他願意給這些人留幾分的體麵,也好叫天下人知道愛新覺羅氏對待功臣一向優厚,甚至會照拂其子孫三代。
反正三代過後,倘或家裏沒有出息的子弟能夠延續祖上的榮光,耗幹了家產門,庭敗落就不關皇家的事了。
當然,如果有能為朝廷效力的子弟們出現,康熙也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偌大一國家,自然是人才越多越好。
出身於勛貴之家的子弟們,本身就帶有資源和底蘊,一旦自身有才能,不需要他這個皇帝給予太多就能立起來。
不過,聽賈璉話裏的意思,他這一身的本事不是在京城賈家學的,而是林如海安排的人對他進行的教導。
勛貴世家的紈絝子弟康熙見得多了,而賈璉如今的樣子更加讓康熙覺得林如海和賈敏實在是育兒專家,很會教養小輩。
看著兒子亮晶晶的眼神兒,康熙不由得想到,讓賈敏進宮當教養嬤嬤是不現實的,但倘若林家的大姑娘做了太子妃,不如便把公主們交給太子妃養育,是否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想到這裏,康熙便說道:「林愛卿教子有方,子侄都十分出色,朕也盼著日後他們能為朝廷效力啊。」
林如海心神一震,便明白了康熙話裏未挑明的意思。
璉兒身為男子自然有他建功立業的時候,而他的「子」裏麵目前唯有兩個女兒,女兒如何為朝廷效力呢?無非就是嫁入皇家罷了。
太子殿下為了顯示一下存在感,也連忙說道:「皇阿瑪說的是,孤也盼著林大人的家人將來都能夠有個好去處。」
啊……這,林如海隻在心裏默默地吐槽康熙父子,但是想到女兒理所應當的態度,便連忙說道:「日後臣必定擔好長輩的職責,精心教養他們,不辜負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囑託。」
得到林如海的迴答,康熙滿意了,太子也滿意了。
眼看著將近午時,康熙和胤礽順勢在林府用了一頓午膳。
林家的廚子尤其擅長江南和京城兩地的風味,有林如海在旁一一介紹菜品,賈璉時不時說幾句俏皮的話逗龍顏一笑,父子兩個吃的十分開懷,從林家盡興而歸。
終於把這兩尊大神給送走了,林如海和賈璉早已累的直不起腰來,猛灌了一大壺茶後,賈敏連忙讓人重新上了一桌席麵,好讓林如海和賈璉正經吃些東西。
他們卻不知道康熙離開之後卻更加覺得林家挺有意思的,林如海說請了那個叫什麽賈雨村來林家做西席先生才發現的問題,可是他家隻有兩個女兒,方才與賈家後代言談時也聽他說在讀書上沒有什麽天分,那麽所謂的西席先生是給誰請的呢?
在太子妃的人選上,自然應該怎麽小心都不為過的。
康熙首先覺得林默涵比他更看重的瓜爾佳氏更能鎮的住場麵,其次也要林家真的沒有問題才能做下最終的決定。
所以,康熙很快就安排了一波兒人手去打探林家的消息。
對此林家暫時還不知道,不過就算知道也不會放在心上。
先不說他們家的奴才和榮國府的不同,輕易不會透露主家的消息。
就算真的能打聽到的,也都是些無關緊要之事。
除了林默涵身上的秘密外,他們林家無不可對外人言之事。
至於假如康熙知道一直在教導賈璉等人的林默涵這個消息時會怎樣,林默涵十分確定他肯定會更加堅定地想讓自己嫁給太子。
畢竟她確實有種種不尋常之處,在這樣的朝代,如同她這樣的女子除了嫁給皇帝外就隻剩下死路一條了。
雖然皇帝納妃不看年齡差距,但是現在這個情況是她已經被放在太子妃的位置上衡量價值了,那麽隻要康熙在未來幾年內沒有廢太子的想法,那麽她肯定是鐵板釘釘的太子妃。
反正太子也是將來的皇帝。
至於說另外一條選擇死路一條嘛,那就更不可能了。
先不說她沒有犯下什麽大錯,林家又是滿臣,康熙好端端地幹嘛弄死她呢。
而且林默涵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就算康熙要弄死她,她也有本事能夠扭轉幹坤。
現在大清朝外敵環伺,她大不了變換身份,重操舊業去戰場上為康熙賣命唄。
等她賣夠了直接假死,反正隻要她的家人們都活的好好就行。
不過最好還是能夠以林默涵的身份成為太子妃,畢竟能享受的話還是不要再去吃沙子了吧!
聖駕在揚州又逗留了半月左右就離開了,這期間賈敏又尋找機會與安嬪見了一次,迴來時帶了不少安嬪贈送的嬰兒用品,還有送給黛玉的一箱子書,都是孤品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