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忠不孝的混帳玩意兒,要不是他自己早就優哉遊哉地安排起接駕之事了。
這幾年揚州很是穩定,還出了不少花樣奇多的鋪子,稅也交的痛快,他本來鐵定能得皇上誇讚的,
這下好了,怎麽都少不了挨一頓罵。他發了海捕文書,隻盼著早日能把這混蛋給抓住。
又是十幾日過去,聖駕終於在眾人的期盼中浩浩蕩蕩地來臨了。
林如海和方知府當然是要去接駕的,他們早就安排了一個十分具有江南特色的民宅作為聖駕臨時的下榻之處。
跟著康熙一同前來兒子隻有太子殿下、後宮嬪妃則有安嬪和宜嬪。
這次來的人並不多,賈敏身為誥命自然該去拜見兩位嬪位主子。
帖子遞上去三日之後,她們終於收到了傳召,與揚州的官眷們一同前去拜見。
宜嬪是個毫無疑問的明艷美人兒,而且從性情看與王熙鳳十分相似,都是一樣的性情爽利、能說會道,八麵玲瓏地將眾人都照顧地很好。
反而安嬪說了幾句場麵話後就不再出聲兒了,但是林默涵卻發現自家母親和安嬪一直有眼神交流,這可真是奇怪了,難道她們從前認識嗎?
很快,林默涵的疑惑就解開了。
拜見結束後,賈敏並沒有急於離開,果然很快就有小太監來傳她們了。
等到了地方,正是安嬪在等著她們。
一見麵,賈敏母女三人的禮才行了一半就硬是被託了起來,安嬪還裝作不悅地說道:「怎麽?十幾年不見,你難道不認我這個姐姐了嗎?」
賈敏扶著肚子笑道:「這話怎麽說的,我就是不認誰也不敢不認姐姐呀!涵兒和玉兒快來拜見你們李姨母。」
通過二人的談話,林默涵和黛玉知道安嬪和自家母親定然不是一般的情誼,連忙行禮拜見。
安嬪這次沒有打斷,還拿出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禮物,除了有適合小姑娘佩戴的首飾外,還一對成色極佳的羊脂玉如意。
這些禮物分量很重,但說那些首飾就價值不菲,玉如意更是無法估價。
但是看賈敏的神色,並無惶恐客套之意,姐妹二人謝過安嬪後就大方接了過來。
那邊安嬪已經摸上了賈敏滾圓的肚子,高興地說道:「你這胎得有六個月了吧?兩個女兒也這般大了,還生的跟仙女下凡一般,叫人瞧著就歡喜。」
林默涵和黛玉出挑的外形自是不必多說,站在那裏就仿佛兩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般耀眼,任誰瞧了也要讚嘆一聲真是好相貌的。
安嬪身為賈敏的手帕交,自然也愛的不行,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又拉扯一下那個,方才那個接見揚州官眷時的高冷美人仿佛是錯覺一般。
賈敏如今過的舒心,整個人的狀態都是放鬆的,提起女兒來就更高興了,便說道:「是啊,當年咱們未出閣時哪裏會想到今日啊。一晃眼再見麵竟是十幾年過去了,我這都快要做三個孩子的娘了,姐姐還是如同以前一樣光彩照人。」
林默涵和黛玉都不曾插話,任由安嬪和賈敏暢快地聊天。
直到天快黑時,她們才被安嬪意猶未盡地送了出來,臨走前還叮囑賈敏一定要常來看她。
賈敏自是無有不應的,姐妹二人依依不捨地告了別。
迴到家中,賈敏因著見到故友高興,倒也也不覺得疲累,看著兩個女兒亮晶晶的雙眼,笑道:「你們兩個小丫頭,定是好奇我和安嬪是什麽關係吧?」
林默涵和黛玉齊齊地點了點頭,畢竟這些年可從未聽賈敏提起過自己還有這麽一位閨中密友,還怪突然的。
第22章 胤礽
賈敏似是想起來以前的快樂時光,眼睛裏都帶著笑意,對著兩個女兒說道:「原先我還未出閣時,就與安嬪相識了。她家祖上是漢人,很精通詩書琴棋,我們是在一次詩會上相識的,很欣賞彼此的作品,算是一見如故。後來便常常見麵,那會子總有說不完的話,還是同一年參加的選秀呢。」
黛玉還挺感興趣的,說道:「後來安嬪娘娘進了宮,您與父親完婚。身份上變的敏感了,所以聯繫便少了嗎?」
賈敏點了點頭,說道:「是啊,尤其是後來我隨著你們父親離開了京城,幾乎就沒有再通過信了。原以為她身份尊貴,在宮裏應當過的不錯,今日一見才覺得我想錯了。」
林默涵明白賈敏話裏的意思,今日她們二人相談甚歡,母親卻從未勸說過安嬪為何不早些要個孩子這樣的話,可見賈敏是明白安嬪心裏的想法。
今日的種種做派,印證了安嬪是個冷淡疏離的人,皇上之所以會把她帶來江南,應該就是看重她祖父是漢人出身。
倘若安嬪是個想往上爬的,倒是比宜嬪更加適合做這個出頭的人,特更能與江南的官眷們打成一片,偏偏她一點籠絡人心的意思都沒有。
但若說她拒人於千裏之外,私下裏又與賈敏親密無間,連禮儀規矩都不顧。
可見這個安嬪是個妙人兒,林默涵對她的觀感還是蠻好的。
至於今日見到的宜嬪,也很難讓人不喜歡。沒有什麽架子,長相明艷富貴不說,一張嘴皮子也利索活泛,難怪最後能做到四妃之一,擱她她也喜歡。
自從見過安嬪之後,賈敏的好心情接連持續了好幾日。
林如海倒是忙的整日見不著人影,皇上這次在揚州停留,除了因為這裏的好風景外,詢問鹽務也是重中之重。
這幾年揚州很是穩定,還出了不少花樣奇多的鋪子,稅也交的痛快,他本來鐵定能得皇上誇讚的,
這下好了,怎麽都少不了挨一頓罵。他發了海捕文書,隻盼著早日能把這混蛋給抓住。
又是十幾日過去,聖駕終於在眾人的期盼中浩浩蕩蕩地來臨了。
林如海和方知府當然是要去接駕的,他們早就安排了一個十分具有江南特色的民宅作為聖駕臨時的下榻之處。
跟著康熙一同前來兒子隻有太子殿下、後宮嬪妃則有安嬪和宜嬪。
這次來的人並不多,賈敏身為誥命自然該去拜見兩位嬪位主子。
帖子遞上去三日之後,她們終於收到了傳召,與揚州的官眷們一同前去拜見。
宜嬪是個毫無疑問的明艷美人兒,而且從性情看與王熙鳳十分相似,都是一樣的性情爽利、能說會道,八麵玲瓏地將眾人都照顧地很好。
反而安嬪說了幾句場麵話後就不再出聲兒了,但是林默涵卻發現自家母親和安嬪一直有眼神交流,這可真是奇怪了,難道她們從前認識嗎?
很快,林默涵的疑惑就解開了。
拜見結束後,賈敏並沒有急於離開,果然很快就有小太監來傳她們了。
等到了地方,正是安嬪在等著她們。
一見麵,賈敏母女三人的禮才行了一半就硬是被託了起來,安嬪還裝作不悅地說道:「怎麽?十幾年不見,你難道不認我這個姐姐了嗎?」
賈敏扶著肚子笑道:「這話怎麽說的,我就是不認誰也不敢不認姐姐呀!涵兒和玉兒快來拜見你們李姨母。」
通過二人的談話,林默涵和黛玉知道安嬪和自家母親定然不是一般的情誼,連忙行禮拜見。
安嬪這次沒有打斷,還拿出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禮物,除了有適合小姑娘佩戴的首飾外,還一對成色極佳的羊脂玉如意。
這些禮物分量很重,但說那些首飾就價值不菲,玉如意更是無法估價。
但是看賈敏的神色,並無惶恐客套之意,姐妹二人謝過安嬪後就大方接了過來。
那邊安嬪已經摸上了賈敏滾圓的肚子,高興地說道:「你這胎得有六個月了吧?兩個女兒也這般大了,還生的跟仙女下凡一般,叫人瞧著就歡喜。」
林默涵和黛玉出挑的外形自是不必多說,站在那裏就仿佛兩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般耀眼,任誰瞧了也要讚嘆一聲真是好相貌的。
安嬪身為賈敏的手帕交,自然也愛的不行,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又拉扯一下那個,方才那個接見揚州官眷時的高冷美人仿佛是錯覺一般。
賈敏如今過的舒心,整個人的狀態都是放鬆的,提起女兒來就更高興了,便說道:「是啊,當年咱們未出閣時哪裏會想到今日啊。一晃眼再見麵竟是十幾年過去了,我這都快要做三個孩子的娘了,姐姐還是如同以前一樣光彩照人。」
林默涵和黛玉都不曾插話,任由安嬪和賈敏暢快地聊天。
直到天快黑時,她們才被安嬪意猶未盡地送了出來,臨走前還叮囑賈敏一定要常來看她。
賈敏自是無有不應的,姐妹二人依依不捨地告了別。
迴到家中,賈敏因著見到故友高興,倒也也不覺得疲累,看著兩個女兒亮晶晶的雙眼,笑道:「你們兩個小丫頭,定是好奇我和安嬪是什麽關係吧?」
林默涵和黛玉齊齊地點了點頭,畢竟這些年可從未聽賈敏提起過自己還有這麽一位閨中密友,還怪突然的。
第22章 胤礽
賈敏似是想起來以前的快樂時光,眼睛裏都帶著笑意,對著兩個女兒說道:「原先我還未出閣時,就與安嬪相識了。她家祖上是漢人,很精通詩書琴棋,我們是在一次詩會上相識的,很欣賞彼此的作品,算是一見如故。後來便常常見麵,那會子總有說不完的話,還是同一年參加的選秀呢。」
黛玉還挺感興趣的,說道:「後來安嬪娘娘進了宮,您與父親完婚。身份上變的敏感了,所以聯繫便少了嗎?」
賈敏點了點頭,說道:「是啊,尤其是後來我隨著你們父親離開了京城,幾乎就沒有再通過信了。原以為她身份尊貴,在宮裏應當過的不錯,今日一見才覺得我想錯了。」
林默涵明白賈敏話裏的意思,今日她們二人相談甚歡,母親卻從未勸說過安嬪為何不早些要個孩子這樣的話,可見賈敏是明白安嬪心裏的想法。
今日的種種做派,印證了安嬪是個冷淡疏離的人,皇上之所以會把她帶來江南,應該就是看重她祖父是漢人出身。
倘若安嬪是個想往上爬的,倒是比宜嬪更加適合做這個出頭的人,特更能與江南的官眷們打成一片,偏偏她一點籠絡人心的意思都沒有。
但若說她拒人於千裏之外,私下裏又與賈敏親密無間,連禮儀規矩都不顧。
可見這個安嬪是個妙人兒,林默涵對她的觀感還是蠻好的。
至於今日見到的宜嬪,也很難讓人不喜歡。沒有什麽架子,長相明艷富貴不說,一張嘴皮子也利索活泛,難怪最後能做到四妃之一,擱她她也喜歡。
自從見過安嬪之後,賈敏的好心情接連持續了好幾日。
林如海倒是忙的整日見不著人影,皇上這次在揚州停留,除了因為這裏的好風景外,詢問鹽務也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