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49.
淩霜預感到案發地可能在海上。為確保證據鏈完整,她第一時間聯繫到了台城警方。
台城是案發地,南城是案件最初受理地,兩地警方有義務聯合破案。
二十分鍾後,台城刑警趕到現場,雙方出示證件後,淩霜簡短和對方講述宋超遇害案的始末。
「案發地可能在距離這裏兩百海裏的海麵。」淩霜說。
「在海上?」台城刑警聽完有些驚訝,「海上殺人,這可怎麽找證據啊?」總不能把海水抽去化驗吧?
淩霜認真道:「需要我們先坐船過去現場查看,具體細節,我們船上聊。」
台城警方協調到一艘快艇,淩霜、徐司前還有那個證人羅登一同上船。
警察要辦案,羅登自覺去駕駛艙迴避。
半開放式快艇,視野開闊,船艙中間設有一張木桌,台城三名刑警坐在木桌左側,徐司前和淩霜並肩坐在右側。
快艇剛剛入海,淩霜就發現徐司前有些不對勁,他四肢看上去十分僵硬,目光呆滯,像塊石頭。
「徐司前,你怎麽了?」她側過身,小聲詢問。
「我不太喜歡坐船。」他沒什麽情緒地迴答。
「是暈船嗎?要不,你在岸上等我?」淩霜說完,想站起來喊停船——
「沒關係,」徐司前輕輕捏住她的指尖說,「我適應一會就好。」
雖然有台城警方陪同,徐司前依舊不放心淩霜,畢竟,目的地是大海。
大海在他記憶裏是灰色的,那裏暴雨不斷,潮濕且熱,鼻腔裏總像連通著排水管。總有人在船上洗魚,腥臭難聞……
淩霜見他臉色蒼白,悄悄伸手過來,握住了他的手腕。
海風微冷,水汽從快艇兩側飛出去,偶有水霧被風颳到臉頰上,潮濕鹹腥。女孩掌心溫熱柔軟,像是融化在皮膚上的奶油蛋糕。他心房跟著一顫,扭頭過去看她——
淩霜正在和台城警方詳細講述案件的偵破進度,她目光堅定,神態從容。
陽光在她臉上跳舞,光影蝴蝶似的閃爍,女孩皮膚白皙,嘴唇緋紅艷麗,烏髮被海風吹散,白裙搖曳。
此刻,她是所有顏色的匯聚處。
再往外,徐司前發現,大海湛藍平靜,雲朵潔白柔軟。他輕嗅海風,空氣裏沒有血腥味,隻有幹淨、澄澈。
這一切都與他記憶中的大海截然不同。他曾以為,自己喪失了欣賞海的能力。
今天,那種能力,又奇妙地迴歸身體。一切都是因為她。
徐司前將手腕從她掌心抽走,接著,輕輕覆蓋住她的手背,他撐開她的指縫,一根根反扣住她的指節。
那種感覺很微妙、很隱秘,就像被人從身後一點點擁緊……
淩霜注意力被他短暫侵襲,心髒一麻,她扭頭,淡淡瞥了他一眼,繼續和台城刑警聊案子。
她沒有掙脫,任由徐司前握著。
不再聊案子時,對麵的刑警感嘆:「海風真舒服。」
淩霜沒心思感受海風,她的心全被那隻手勾跑了。徐司前用拇指在她虎口處畫了一顆小小的愛心,太癢了。
小船開出去兩個多小時,坐在船頭的羅登忽然說:「就是那裏,我們一般停在那裏,那是我們的地標。」
淩霜連忙站起來,提醒道:「降低行駛速度。」
這裏確實算得上是一處經典地標——
視野之內,海麵一望無際,兩處植被覆蓋的島嶼赫然矗立海中,硬生生隔出一道寬至五米的海峽,大型船隻遇見它必須繞行。
兩個島嶼的麵積都很小,島上零星長著幾棵棕櫚樹,沒什麽商業開發價值。
快艇緩緩穿過海峽,羅登笑著說:「我們騎水上摩托都到這裏打卡。」
淩霜問羅登:「你那天看見的摩托艇,停在哪裏?」
羅登指了指前方海麵說:「這裏往前一百多米。」
「當時摩托艇是什麽狀態?有油嗎?」
羅登記得很清楚,他說:「有油,但是沒人,也沒熄火,我以為誰去島上玩,繞了一圈也沒找見人。」
「師傅,麻煩在島邊停下。」淩霜說。
快艇停穩,幾人下船找尋線索。
島嶼麵積小,偵查工作也容易。很快,淩霜在小島東側一棵棕櫚樹下發現了痕跡。
那裏的小灌木有明顯折斷痕跡,而且她在灌木叢裏找尋到一枚腳印。
「10月5號,台城有下雨嗎?」淩霜問。
羅登立刻說:「有。」他本來和朋友約好五號出海,結果被下雨耽誤了。
台城刑警對腳印進行拍照測量,淩霜根據數據推算出這是一枚男性腳印,對方身高在170cm-172cm。
與此同時,徐司前在棕櫚樹上發現一截纏繞整齊的鐵絲。
「淩霜。」他喊她。
淩霜戴上手套,仔細查看,鐵絲輕微生鏽,可見在這裏的時間不久,鐵絲切口整齊,像是被鉗子之類的利器夾斷的。
她篤定道:「這鐵絲極可能就是兇器。」
如果它是兇器,那應該還有一端,唯一的可能就是對麵小島。
一行人下島又上島,終於在對麵找到了同樣纏繞的鐵絲。
這次的發現,讓所有人為之一振,因為這段鐵絲沒有剪斷。
它一端綁在樹上,一端浸泡在海水裏。痕檢員將鐵絲一點點從海裏拉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49.
淩霜預感到案發地可能在海上。為確保證據鏈完整,她第一時間聯繫到了台城警方。
台城是案發地,南城是案件最初受理地,兩地警方有義務聯合破案。
二十分鍾後,台城刑警趕到現場,雙方出示證件後,淩霜簡短和對方講述宋超遇害案的始末。
「案發地可能在距離這裏兩百海裏的海麵。」淩霜說。
「在海上?」台城刑警聽完有些驚訝,「海上殺人,這可怎麽找證據啊?」總不能把海水抽去化驗吧?
淩霜認真道:「需要我們先坐船過去現場查看,具體細節,我們船上聊。」
台城警方協調到一艘快艇,淩霜、徐司前還有那個證人羅登一同上船。
警察要辦案,羅登自覺去駕駛艙迴避。
半開放式快艇,視野開闊,船艙中間設有一張木桌,台城三名刑警坐在木桌左側,徐司前和淩霜並肩坐在右側。
快艇剛剛入海,淩霜就發現徐司前有些不對勁,他四肢看上去十分僵硬,目光呆滯,像塊石頭。
「徐司前,你怎麽了?」她側過身,小聲詢問。
「我不太喜歡坐船。」他沒什麽情緒地迴答。
「是暈船嗎?要不,你在岸上等我?」淩霜說完,想站起來喊停船——
「沒關係,」徐司前輕輕捏住她的指尖說,「我適應一會就好。」
雖然有台城警方陪同,徐司前依舊不放心淩霜,畢竟,目的地是大海。
大海在他記憶裏是灰色的,那裏暴雨不斷,潮濕且熱,鼻腔裏總像連通著排水管。總有人在船上洗魚,腥臭難聞……
淩霜見他臉色蒼白,悄悄伸手過來,握住了他的手腕。
海風微冷,水汽從快艇兩側飛出去,偶有水霧被風颳到臉頰上,潮濕鹹腥。女孩掌心溫熱柔軟,像是融化在皮膚上的奶油蛋糕。他心房跟著一顫,扭頭過去看她——
淩霜正在和台城警方詳細講述案件的偵破進度,她目光堅定,神態從容。
陽光在她臉上跳舞,光影蝴蝶似的閃爍,女孩皮膚白皙,嘴唇緋紅艷麗,烏髮被海風吹散,白裙搖曳。
此刻,她是所有顏色的匯聚處。
再往外,徐司前發現,大海湛藍平靜,雲朵潔白柔軟。他輕嗅海風,空氣裏沒有血腥味,隻有幹淨、澄澈。
這一切都與他記憶中的大海截然不同。他曾以為,自己喪失了欣賞海的能力。
今天,那種能力,又奇妙地迴歸身體。一切都是因為她。
徐司前將手腕從她掌心抽走,接著,輕輕覆蓋住她的手背,他撐開她的指縫,一根根反扣住她的指節。
那種感覺很微妙、很隱秘,就像被人從身後一點點擁緊……
淩霜注意力被他短暫侵襲,心髒一麻,她扭頭,淡淡瞥了他一眼,繼續和台城刑警聊案子。
她沒有掙脫,任由徐司前握著。
不再聊案子時,對麵的刑警感嘆:「海風真舒服。」
淩霜沒心思感受海風,她的心全被那隻手勾跑了。徐司前用拇指在她虎口處畫了一顆小小的愛心,太癢了。
小船開出去兩個多小時,坐在船頭的羅登忽然說:「就是那裏,我們一般停在那裏,那是我們的地標。」
淩霜連忙站起來,提醒道:「降低行駛速度。」
這裏確實算得上是一處經典地標——
視野之內,海麵一望無際,兩處植被覆蓋的島嶼赫然矗立海中,硬生生隔出一道寬至五米的海峽,大型船隻遇見它必須繞行。
兩個島嶼的麵積都很小,島上零星長著幾棵棕櫚樹,沒什麽商業開發價值。
快艇緩緩穿過海峽,羅登笑著說:「我們騎水上摩托都到這裏打卡。」
淩霜問羅登:「你那天看見的摩托艇,停在哪裏?」
羅登指了指前方海麵說:「這裏往前一百多米。」
「當時摩托艇是什麽狀態?有油嗎?」
羅登記得很清楚,他說:「有油,但是沒人,也沒熄火,我以為誰去島上玩,繞了一圈也沒找見人。」
「師傅,麻煩在島邊停下。」淩霜說。
快艇停穩,幾人下船找尋線索。
島嶼麵積小,偵查工作也容易。很快,淩霜在小島東側一棵棕櫚樹下發現了痕跡。
那裏的小灌木有明顯折斷痕跡,而且她在灌木叢裏找尋到一枚腳印。
「10月5號,台城有下雨嗎?」淩霜問。
羅登立刻說:「有。」他本來和朋友約好五號出海,結果被下雨耽誤了。
台城刑警對腳印進行拍照測量,淩霜根據數據推算出這是一枚男性腳印,對方身高在170cm-172cm。
與此同時,徐司前在棕櫚樹上發現一截纏繞整齊的鐵絲。
「淩霜。」他喊她。
淩霜戴上手套,仔細查看,鐵絲輕微生鏽,可見在這裏的時間不久,鐵絲切口整齊,像是被鉗子之類的利器夾斷的。
她篤定道:「這鐵絲極可能就是兇器。」
如果它是兇器,那應該還有一端,唯一的可能就是對麵小島。
一行人下島又上島,終於在對麵找到了同樣纏繞的鐵絲。
這次的發現,讓所有人為之一振,因為這段鐵絲沒有剪斷。
它一端綁在樹上,一端浸泡在海水裏。痕檢員將鐵絲一點點從海裏拉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