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一年多以前,殷都這塊土地,還是整個南方最富饒,最為繁華,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朝歌無論從什麽角度來看,它都適合人居住,而且,多少年來,商之京都建築氣勢恢宏,莊重肅穆,這一帶山山水水都生出祥瑞寶氣,富貴之相。
牧邑大戰後,殷都成為最令人痛心的一塊地方,尤其在整個殷人眼中,這裏成了他們最心酸的記憶,最目不忍視的傷疤。
周武王為了收複遺商子民的心,將殷都周圍三百多裏地封給了武庚祿父,又把離殷不足三百裏外的輝,封給了武庚於殷。
雖然因為立國時間短,周武王並沒大舉分封,但對於前商的遺長子,願意臣服大周的商臣,都進行了一定封給。由於封給武庚祿父和武庚於殷的土地少得可憐,所以他們的稱唿隻能是“伯”和“子”。
武庚祿父稱為祿伯,武庚於殷稱為殷子。
冬至日後,自鎬京迴到朝歌,武庚祿父逐步健全了殷都的官職和爵位,私下招募了一小股軍隊。
亙奇將軍負責督促訓練軍隊,韓淩將軍和廖元將軍負責招集兵馬,隻十來天光景,殷都已有千人報名參加甲士訓練,這使武庚祿父十分高興。
過去許多年,武庚祿父在父王母後的盛寵下,過著一言九鼎、被人仰視的日子。
從前的殷都,陰曆十二月三十日賀新歲,領紅歲包。今年,周武王下詔,舉國上下,新歲之賀為陰曆十一月三十日,時間較過去提前了一個月,武庚祿父沒作任何說辭,隻是按照周武王頒下的王詔辦理,以賀新歲。
殷的封地雖小,但武庚祿父卻將這個生養自己的土地管理得井井有條。
依據周武王才頒下的詔令,各諸侯以土地大小封爵,最小土地以一百裏為起點,五十至一百為最小的方國,諸侯應稱為“男”,周武王將原先殷的土地劃分最小一塊,給原來紂王王臣中最不得寵,卻富有忠心正義之舉的比幹大公子武齊,武齊被稱為齊男。
封地一百裏以上兩百裏以內的,諸侯稱之為子。殷都以西的輝,土地貧瘠,殷人居住比較分散,周武王將這一塊土地封給了武庚於殷,武庚於殷就隻能稱唿為殷子。
朝歌這一塊土地肥沃,商人居住十分集中,是原紂王的都城所在地,異常繁華。
周武王認為這一大塊土地是前商曾經政治、文化、經濟的集中地,所以他把這一塊近三百多裏的土地封給了武庚祿父。
按照周製,封地不超過四百裏的諸侯,應稱唿為“伯”,所以,武庚祿父被稱為祿伯。因為這一塊封地較小,殷都內的官製都由武庚祿父自己封定。
諸侯無論大小,封製是一樣的。周製有規定,凡封地在四百裏以上的諸侯,所封丞相、太宰,應由朝廷推薦和派使。
封地四百裏以下,便無需朝廷派遣了,諸侯自己任命即可。武庚祿父設置了一些官銜,由於地域麵積小,所管事務不多,武庚祿父隻封了幾個場麵上的官職。至於他貼心的臂膀,便委任他們負責軍務,訓練軍隊,一般不讓這些人浮在表麵。武庚祿父擔心周武王會對遺商舊族不利,所以進行了必要的設防。
牧邑大戰中,周武王以絕對的人心所向,令商兵倒戈,紂王自焚,死於鹿台。武庚祿父、武庚於殷的母後,紂王的王妃們紛紛自縊而亡。仁慈的周武王並沒行屠城之舉,相反,他鳴鑼收兵,休戈止戰,將朝歌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到最低狀態。後又將遺商的甲士、走卒進行收編,將殷都封給了武庚祿父。
朝歌不僅有堅固的城牆,厚壘的城池,更有七縱八橫,深埋於地底的演兵場。
這個演兵場可容納數十萬人之眾,地底的城防縱橫交錯,撲朔迷離,這樣寬廣的地下兵練場,紂王稱它為衛城。
當時,固若金湯的朝歌,很少用到這衛城。多年前,建造衛城的匠人早已被處死,統領和布兵這衛城的,是紂王的國師聞太師。
五六年前,武庚祿父隻隨父王和聞太師到過衛城兩次,聞太師和紂王用一整天的時間,了解了衛城的出口和地下防衛機關。
當時,聞太師誇口道:屯衛萬兵,可禦千萬敵。聞太師萬萬沒想到,他在絕龍嶺不幸戰亡後,紂王昏庸無道,國力日漸衰退。後四麵楚歌,他將最信服的大將崇侯虎、黃飛虎帶到衛城進行布兵演練,太子武庚祿父亦隨去過兩三次。
紂王萬萬沒想到,他這朝歌中的衛城,在牧邑大戰中還沒起到任何作用,由於商軍倒戈,人心背離,朝歌不戰而降了。所以,朝歌中的衛城,隨著紂王的離去成了一個謎,幸存下來的殷人中,僅太子武庚祿父知曉其中的關卡和布局。
“稟祿伯,祈澤有山林五裏,牧羊牧牛成群,今歲之賀,那兒可有大收。”梁正殿上,司徒官管原向武庚祿父迴稟道。
“好!殷都所需之資,可用貝幣購買些,亦可以布帛換得些,切忌強於購用,定要鄉民自願,加於兌購。”武庚祿父正襟圍坐於大殿之上,不緊不慢迴答司徒官的湊報。
“稟祿伯,殷都城南,屠戶張大有,霸劉老孤女女姬一雙,還踢死了他自己的女姬,強搶其家中雪貝三枚,肥豬一頭,現已收監至鐵刑司。原是新歲前問案,不料那張大有卻、卻……”司馬官屈可丈俯首作揖,稟報道。
“司馬但說無妨,他說什麽來著?”武庚祿父直視司馬屈可丈,問道。
“他揚言要見您,還說,他祖母是大王的長輩,原本都是武姓一家人,若殺了他,便是對大王不敬,也是對祿伯您不敬。”司馬官屈可丈低聲迴稟道。
“無論他是誰,殺了人,搶了貨,霸人妻女,量刑不饒。”武庚祿父正色道,“如今我大周武王以仁道修民,竟還有人敢做此等不義之事,著實可惡之極。先剜去雙目,再處以烹刑。”武庚祿父眼中冒著火,毫不猶豫說出了懲治張大有的辦法。
“喏,祿伯英名!”屈可丈恭敬地答了,低眉頷首,退至一旁。
“稟祿伯,再過幾天,將是賀新歲之喜,祭祀天地,祭祀祖聖。請您的旨,今歲在何處設祭壇?除去祭祀天地法器外,下臣還該準備哪些祖聖之祭,請祿伯明示!”司寇徒千齊不緊不慢,上前稟道。
</p>
一年多以前,殷都這塊土地,還是整個南方最富饒,最為繁華,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朝歌無論從什麽角度來看,它都適合人居住,而且,多少年來,商之京都建築氣勢恢宏,莊重肅穆,這一帶山山水水都生出祥瑞寶氣,富貴之相。
牧邑大戰後,殷都成為最令人痛心的一塊地方,尤其在整個殷人眼中,這裏成了他們最心酸的記憶,最目不忍視的傷疤。
周武王為了收複遺商子民的心,將殷都周圍三百多裏地封給了武庚祿父,又把離殷不足三百裏外的輝,封給了武庚於殷。
雖然因為立國時間短,周武王並沒大舉分封,但對於前商的遺長子,願意臣服大周的商臣,都進行了一定封給。由於封給武庚祿父和武庚於殷的土地少得可憐,所以他們的稱唿隻能是“伯”和“子”。
武庚祿父稱為祿伯,武庚於殷稱為殷子。
冬至日後,自鎬京迴到朝歌,武庚祿父逐步健全了殷都的官職和爵位,私下招募了一小股軍隊。
亙奇將軍負責督促訓練軍隊,韓淩將軍和廖元將軍負責招集兵馬,隻十來天光景,殷都已有千人報名參加甲士訓練,這使武庚祿父十分高興。
過去許多年,武庚祿父在父王母後的盛寵下,過著一言九鼎、被人仰視的日子。
從前的殷都,陰曆十二月三十日賀新歲,領紅歲包。今年,周武王下詔,舉國上下,新歲之賀為陰曆十一月三十日,時間較過去提前了一個月,武庚祿父沒作任何說辭,隻是按照周武王頒下的王詔辦理,以賀新歲。
殷的封地雖小,但武庚祿父卻將這個生養自己的土地管理得井井有條。
依據周武王才頒下的詔令,各諸侯以土地大小封爵,最小土地以一百裏為起點,五十至一百為最小的方國,諸侯應稱為“男”,周武王將原先殷的土地劃分最小一塊,給原來紂王王臣中最不得寵,卻富有忠心正義之舉的比幹大公子武齊,武齊被稱為齊男。
封地一百裏以上兩百裏以內的,諸侯稱之為子。殷都以西的輝,土地貧瘠,殷人居住比較分散,周武王將這一塊土地封給了武庚於殷,武庚於殷就隻能稱唿為殷子。
朝歌這一塊土地肥沃,商人居住十分集中,是原紂王的都城所在地,異常繁華。
周武王認為這一大塊土地是前商曾經政治、文化、經濟的集中地,所以他把這一塊近三百多裏的土地封給了武庚祿父。
按照周製,封地不超過四百裏的諸侯,應稱唿為“伯”,所以,武庚祿父被稱為祿伯。因為這一塊封地較小,殷都內的官製都由武庚祿父自己封定。
諸侯無論大小,封製是一樣的。周製有規定,凡封地在四百裏以上的諸侯,所封丞相、太宰,應由朝廷推薦和派使。
封地四百裏以下,便無需朝廷派遣了,諸侯自己任命即可。武庚祿父設置了一些官銜,由於地域麵積小,所管事務不多,武庚祿父隻封了幾個場麵上的官職。至於他貼心的臂膀,便委任他們負責軍務,訓練軍隊,一般不讓這些人浮在表麵。武庚祿父擔心周武王會對遺商舊族不利,所以進行了必要的設防。
牧邑大戰中,周武王以絕對的人心所向,令商兵倒戈,紂王自焚,死於鹿台。武庚祿父、武庚於殷的母後,紂王的王妃們紛紛自縊而亡。仁慈的周武王並沒行屠城之舉,相反,他鳴鑼收兵,休戈止戰,將朝歌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到最低狀態。後又將遺商的甲士、走卒進行收編,將殷都封給了武庚祿父。
朝歌不僅有堅固的城牆,厚壘的城池,更有七縱八橫,深埋於地底的演兵場。
這個演兵場可容納數十萬人之眾,地底的城防縱橫交錯,撲朔迷離,這樣寬廣的地下兵練場,紂王稱它為衛城。
當時,固若金湯的朝歌,很少用到這衛城。多年前,建造衛城的匠人早已被處死,統領和布兵這衛城的,是紂王的國師聞太師。
五六年前,武庚祿父隻隨父王和聞太師到過衛城兩次,聞太師和紂王用一整天的時間,了解了衛城的出口和地下防衛機關。
當時,聞太師誇口道:屯衛萬兵,可禦千萬敵。聞太師萬萬沒想到,他在絕龍嶺不幸戰亡後,紂王昏庸無道,國力日漸衰退。後四麵楚歌,他將最信服的大將崇侯虎、黃飛虎帶到衛城進行布兵演練,太子武庚祿父亦隨去過兩三次。
紂王萬萬沒想到,他這朝歌中的衛城,在牧邑大戰中還沒起到任何作用,由於商軍倒戈,人心背離,朝歌不戰而降了。所以,朝歌中的衛城,隨著紂王的離去成了一個謎,幸存下來的殷人中,僅太子武庚祿父知曉其中的關卡和布局。
“稟祿伯,祈澤有山林五裏,牧羊牧牛成群,今歲之賀,那兒可有大收。”梁正殿上,司徒官管原向武庚祿父迴稟道。
“好!殷都所需之資,可用貝幣購買些,亦可以布帛換得些,切忌強於購用,定要鄉民自願,加於兌購。”武庚祿父正襟圍坐於大殿之上,不緊不慢迴答司徒官的湊報。
“稟祿伯,殷都城南,屠戶張大有,霸劉老孤女女姬一雙,還踢死了他自己的女姬,強搶其家中雪貝三枚,肥豬一頭,現已收監至鐵刑司。原是新歲前問案,不料那張大有卻、卻……”司馬官屈可丈俯首作揖,稟報道。
“司馬但說無妨,他說什麽來著?”武庚祿父直視司馬屈可丈,問道。
“他揚言要見您,還說,他祖母是大王的長輩,原本都是武姓一家人,若殺了他,便是對大王不敬,也是對祿伯您不敬。”司馬官屈可丈低聲迴稟道。
“無論他是誰,殺了人,搶了貨,霸人妻女,量刑不饒。”武庚祿父正色道,“如今我大周武王以仁道修民,竟還有人敢做此等不義之事,著實可惡之極。先剜去雙目,再處以烹刑。”武庚祿父眼中冒著火,毫不猶豫說出了懲治張大有的辦法。
“喏,祿伯英名!”屈可丈恭敬地答了,低眉頷首,退至一旁。
“稟祿伯,再過幾天,將是賀新歲之喜,祭祀天地,祭祀祖聖。請您的旨,今歲在何處設祭壇?除去祭祀天地法器外,下臣還該準備哪些祖聖之祭,請祿伯明示!”司寇徒千齊不緊不慢,上前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