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三少爺的結局呢?」
他們已經快到目的地了,鎮上近年比以往繁華一些。老伯放慢腳步,和於曼頤說道:
「他不見了。他腿瘸了,臉毀了,嗓子也毀了……他的妻子不認他,兩位哥哥與他也有諸多不和,便隻接走了於老爺,而沒有管他。他在鎮上的醫院搶救出一條命來,便消失了,我們那沒有人再見過他了……即便見著,恐怕也沒人認識他吧。」
隨著所有人的命運被交代清楚,於曼頤和蘇文也到了目的地。這真是一段漫長而獲益匪淺的路,她又拿出一些銅板給老伯,當做他為她講述許多的謝禮。
她少時常常走在於家宅子搖搖欲墜的樓梯上,覺得那木樓就要坍塌,如今這於家倒當真是塌了,散了。
於曼頤一點都不自責,她絲毫不覺得於家落魄至此的罪責在她。這家人本就氣數已盡,在帳房撥款都顯窘迫時便大勢已去。而後於老爺想將於曼頤當做籌碼,從劉豐鹽那換來錢再上牌桌,反倒叫於家坍塌得更快,更徹底了。
火車還有一個小時發車,於曼頤和蘇文找了一處車站旁的餐館,吃了一碗雞蛋麵。她吃飯時將紗巾解下片刻,等到車站外的時刻鍾敲響時,便與蘇文匆匆起身,往車站裏走去。
她還沒在鎮上坐過火車呢,這真是一個極小的火車站,甚至能從站外看見站台。於曼頤很新奇地打量了幾眼,覺得雖說她不打算再迴來了,但她還是希望鎮上發展得好一些,也叫當年的鄉親們生活得便利一些。
蒸汽火車發出了很長的汽笛聲,蘇文將她攔在身前,讓她上車。
「蘇老師,你不必一路都如此緊張我。」於曼頤道。
「你若是出了事,宋麒要叫我好自為之呢。」蘇文可不敢怠慢。
兩個人的身影先後消失在車門裏,車站的員工慣例檢查了一番站台,便一一將車門關上了。於曼頤尋了座位落身不久,忽然聽到了站台上傳來嘶啞的喊叫聲。
她聽不清對方在喊什麽。剛準備從窗戶看一看,便聽到車站員工的嗬斥聲:「哪裏來的乞丐!怎麽不將大門守好,給我趕出去,趕出去!」
那人又在叫喊,聲音模糊而悽慘。蘇文起身將車窗的簾子放下,嘆息道:
「這鄉下地方,總是有許多瘋子與傻子在乞討。城市裏似乎還是有人管的,這裏,就隻能叫他們自生自滅了。」
於曼頤點點頭,而後便有些困了。他們兩個昨夜坐船,她在船上又沒睡好。
「這火車是直接去上海的,」蘇文和她說,「你困了便睡吧,明天睡醒了,宋麒答應來火車站接你的。」
於曼頤抱上手臂,將紗巾解下來,蓋在身體上。
她沒有再和蘇老師說話,她實在太困了。她隻是迷迷糊糊地想,尤紅救出來了,遊姐姐的墓也掃過了。她這半年真是累得心力交瘁,這次迴上海,她要好好過一段安生日子,也好好和宋麒相處一段日子。
蒸汽火車發出「轟隆隆」的聲音,於曼頤半倚著車座睡去——
這是她此生第三次離開紹興,若是不出意外,她應當,不會再迴來了。
作者有話說:
要開新劇情了,也要收尾了。
這個本來準備12萬完結的文寫了好長,最近像是被附身一樣每天沖六七千字,今天直接幹了8000,好奇特的一次創作體驗。
不過開是因為寫作瓶頸期寫啥啥不成,莽出來衝破了還是很開心的,而且這衝破還伴隨著字數井噴,好奇特的體驗again。
寫小說,有趣(反派勾唇笑
71 ? 不要迴頭(一)
◎約會一日遊:打槍,騎馬,吹口哨◎
尤紅在夏日梅雨時出院,路兩旁的梧桐葉子已經全都被接連不斷的雨水澆綠了。兩個人從編譯所的宿舍搬去了新公寓,兩間臥室,各有各的陽台。
尤紅將床鋪收拾好後,來和於曼頤說:「宋麒要是來,你提前和我說一聲就好,我出去避開。」
「你為什麽要避開?」於曼頤不理解。
「給你們方便呀。」尤紅也奇怪。
「方便什麽呀?」
尤紅:……
她在煙花柳巷裏長大,窗戶下麵就是河道,開窗便能見著整條河岸亮起紅燈籠,而客人們乘著船上門。耳濡目染間,她過早的積累了這個年齡段不該有的知識,並認為這些知識人人具備,人人熟練,甚至人人有過實踐。
想來她不是一個稱職的好朋友,她對於曼頤感情問題和周遭男人的興趣遠遠小於上圖書館四樓,從頭到尾對宋麒的評價僅限於一句被誤導了的cheap man。
當然,由於自小接觸的都是那些河道上來的男人,她對男女之事的確未老先衰,對宋麒表現出的克製與理解也持懷疑態度。然而目前看來,宋麒在這方麵上,的確表裏如一得不似常人。
尤紅看著一臉茫然的於曼頤沉默片刻,最終做出了自己童年趴在河道窗戶上閱人無數的判斷:
正所謂太極兩儀,陰陽調和,這世間萬物都是正負相抵。洪水蓄久了堤壩總會垮,看起來越正常的人私下往往越不正常。因此如果宋麒表麵上看起來是這個樣子,甚至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是這個樣子,那一旦翻轉過來,恐怕就是不行不行的了。
以上皆為尤老師基於理智的推理。
於曼頤還是一臉茫然地看著尤紅沉思,繼而居然聽到她問出一個,當年布店老闆娘問過她的問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們已經快到目的地了,鎮上近年比以往繁華一些。老伯放慢腳步,和於曼頤說道:
「他不見了。他腿瘸了,臉毀了,嗓子也毀了……他的妻子不認他,兩位哥哥與他也有諸多不和,便隻接走了於老爺,而沒有管他。他在鎮上的醫院搶救出一條命來,便消失了,我們那沒有人再見過他了……即便見著,恐怕也沒人認識他吧。」
隨著所有人的命運被交代清楚,於曼頤和蘇文也到了目的地。這真是一段漫長而獲益匪淺的路,她又拿出一些銅板給老伯,當做他為她講述許多的謝禮。
她少時常常走在於家宅子搖搖欲墜的樓梯上,覺得那木樓就要坍塌,如今這於家倒當真是塌了,散了。
於曼頤一點都不自責,她絲毫不覺得於家落魄至此的罪責在她。這家人本就氣數已盡,在帳房撥款都顯窘迫時便大勢已去。而後於老爺想將於曼頤當做籌碼,從劉豐鹽那換來錢再上牌桌,反倒叫於家坍塌得更快,更徹底了。
火車還有一個小時發車,於曼頤和蘇文找了一處車站旁的餐館,吃了一碗雞蛋麵。她吃飯時將紗巾解下片刻,等到車站外的時刻鍾敲響時,便與蘇文匆匆起身,往車站裏走去。
她還沒在鎮上坐過火車呢,這真是一個極小的火車站,甚至能從站外看見站台。於曼頤很新奇地打量了幾眼,覺得雖說她不打算再迴來了,但她還是希望鎮上發展得好一些,也叫當年的鄉親們生活得便利一些。
蒸汽火車發出了很長的汽笛聲,蘇文將她攔在身前,讓她上車。
「蘇老師,你不必一路都如此緊張我。」於曼頤道。
「你若是出了事,宋麒要叫我好自為之呢。」蘇文可不敢怠慢。
兩個人的身影先後消失在車門裏,車站的員工慣例檢查了一番站台,便一一將車門關上了。於曼頤尋了座位落身不久,忽然聽到了站台上傳來嘶啞的喊叫聲。
她聽不清對方在喊什麽。剛準備從窗戶看一看,便聽到車站員工的嗬斥聲:「哪裏來的乞丐!怎麽不將大門守好,給我趕出去,趕出去!」
那人又在叫喊,聲音模糊而悽慘。蘇文起身將車窗的簾子放下,嘆息道:
「這鄉下地方,總是有許多瘋子與傻子在乞討。城市裏似乎還是有人管的,這裏,就隻能叫他們自生自滅了。」
於曼頤點點頭,而後便有些困了。他們兩個昨夜坐船,她在船上又沒睡好。
「這火車是直接去上海的,」蘇文和她說,「你困了便睡吧,明天睡醒了,宋麒答應來火車站接你的。」
於曼頤抱上手臂,將紗巾解下來,蓋在身體上。
她沒有再和蘇老師說話,她實在太困了。她隻是迷迷糊糊地想,尤紅救出來了,遊姐姐的墓也掃過了。她這半年真是累得心力交瘁,這次迴上海,她要好好過一段安生日子,也好好和宋麒相處一段日子。
蒸汽火車發出「轟隆隆」的聲音,於曼頤半倚著車座睡去——
這是她此生第三次離開紹興,若是不出意外,她應當,不會再迴來了。
作者有話說:
要開新劇情了,也要收尾了。
這個本來準備12萬完結的文寫了好長,最近像是被附身一樣每天沖六七千字,今天直接幹了8000,好奇特的一次創作體驗。
不過開是因為寫作瓶頸期寫啥啥不成,莽出來衝破了還是很開心的,而且這衝破還伴隨著字數井噴,好奇特的體驗again。
寫小說,有趣(反派勾唇笑
71 ? 不要迴頭(一)
◎約會一日遊:打槍,騎馬,吹口哨◎
尤紅在夏日梅雨時出院,路兩旁的梧桐葉子已經全都被接連不斷的雨水澆綠了。兩個人從編譯所的宿舍搬去了新公寓,兩間臥室,各有各的陽台。
尤紅將床鋪收拾好後,來和於曼頤說:「宋麒要是來,你提前和我說一聲就好,我出去避開。」
「你為什麽要避開?」於曼頤不理解。
「給你們方便呀。」尤紅也奇怪。
「方便什麽呀?」
尤紅:……
她在煙花柳巷裏長大,窗戶下麵就是河道,開窗便能見著整條河岸亮起紅燈籠,而客人們乘著船上門。耳濡目染間,她過早的積累了這個年齡段不該有的知識,並認為這些知識人人具備,人人熟練,甚至人人有過實踐。
想來她不是一個稱職的好朋友,她對於曼頤感情問題和周遭男人的興趣遠遠小於上圖書館四樓,從頭到尾對宋麒的評價僅限於一句被誤導了的cheap man。
當然,由於自小接觸的都是那些河道上來的男人,她對男女之事的確未老先衰,對宋麒表現出的克製與理解也持懷疑態度。然而目前看來,宋麒在這方麵上,的確表裏如一得不似常人。
尤紅看著一臉茫然的於曼頤沉默片刻,最終做出了自己童年趴在河道窗戶上閱人無數的判斷:
正所謂太極兩儀,陰陽調和,這世間萬物都是正負相抵。洪水蓄久了堤壩總會垮,看起來越正常的人私下往往越不正常。因此如果宋麒表麵上看起來是這個樣子,甚至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是這個樣子,那一旦翻轉過來,恐怕就是不行不行的了。
以上皆為尤老師基於理智的推理。
於曼頤還是一臉茫然地看著尤紅沉思,繼而居然聽到她問出一個,當年布店老闆娘問過她的問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