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翊川心中狂喜,明白謝淩安這是在等他的意思,旋即轉身,步入一旁曲折的小巷。這小巷雖不寬敞且人多,但有一間蓋到了三層,視野絕佳,最適合邀人品茗。
嚴翊川踏步流星地走進茶樓,逕自往樓上走去。他故意將聲調抬得高:「掌櫃的,就要這間包間!最好的茶放房門口,莫打擾!」說著,將包間的門「砰」得關上。
幾乎是掌櫃的興高采烈的「好嘞」的同時,包間裏麵的窗戶輕輕被推開,嚴翊川悄然無聲地從窗戶翻上了屋頂。
這下沒人盯著他了。
嚴翊川快步走至方才的餛飩鋪旁,見謝淩安仍在原地。他低了頭,若無其事地從謝淩安身後走過,影子劃過整張木桌。
謝淩安睫毛微動,旋即不動聲色地站起來,向身邊人低語了一聲,泰然自若地走開了。
一條隱蔽的後巷之中,嚴翊川拐進了一戶人家的柴房後院。這人家都往河畔祓禊去了,許是太過興奮,竟連門都未曾關上。嚴翊川往裏一探,便探了進來。
未點燭火,黑暗之中,嚴翊川屏氣凝神等待著,心跳得無比忐忑。
不一會兒,謝淩安走進房間,幾步便躍至嚴翊川身前,手中寒光一閃,一柄短刀穩穩對準了嚴翊川的咽喉,神色冷峻如霜。
嚴翊川一動不動,卻是滿眼熱切。
脖頸上冰冷的觸感嚴翊川似乎全然未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在咆哮——
他迴來了,他真的迴來了。
嚴翊川定定地看著眼前人,似乎生怕一個眨眼,他便要溜走。
謝淩安眼中卻冷若冰霜,寒意幾乎要溢出來。他冷聲道:「我如今該叫你什麽?神武軍嚴大將軍,還是叛賊嚴氏?」
「淩安——」嚴翊川柔聲喚道。
「你別這麽叫我,」謝淩安不為所動,唇瓣卻微顫,「你怎麽敢這麽叫我?」
「我......」嚴翊川從失而復得的欣喜之中稍許迴過神來,眼眸中閃過一絲痛楚:「是我對不起你。」
「憑什麽?你一句對不起便了事了?那是我的父母,你知不知道?」謝淩安道。
嚴翊川說得鄭重:「我知曉。可淩安,那日的情形,梁帝不得不死......」
「不得不死?為什麽?因為你要對得起歐羅人麽?」謝淩安難以置信,旋即自嘲一笑:「翊川你知道麽,他們從一開始便說你是反賊遺孤、判臣之子,我不信,我死都不信。可你呢?你殺的是我父母......你要我如何信你?」
嚴翊川推開謝淩安架在脖子上的刀,那拿刀之手綿軟無力。他一把將謝淩安抱緊懷中,輕聲道:「我知道。」
「你知道什麽?」謝淩安哭笑不得。
「我知道你說的是氣話,」嚴翊川輕撫謝淩安的頭,「你若真不信我,如何會不遠萬裏冒險來暘穀,又如何會給我留下生機?淩安,謝謝你。」
謝淩安眼尾愈發紅,埋在嚴翊川懷裏微微顫抖起來。他愈想愈委屈,氣鼓鼓地張開嘴在嚴翊川胸前咬了一口。
「嗷——」嚴翊川驟然吃痛,驚了一下,旋即抱得更緊:「氣我就多啃幾口,我絕不出聲。」
謝淩安氣鼓鼓地咬住了他胸前的狼牙吊墜,抬眸問道:「所以呢?到底為什麽?」
嚴翊川輕撫他的後背:「氣消了?」
「那取決於你的解釋。」謝淩安道。
嚴翊川輕輕一笑,隻覺得縱使眼前人咬他啃他一千一萬下,他也心甘情願的受著。沒有一刻,比懷裏抱著最愛的人的這一刻要更加美好了。
「好,我解釋給郎君聽。」嚴翊川放開謝淩安,凝望著他的眼:「那日你棄城門,退守宣政殿,是為何?」
「你解釋便解釋,問我作甚?」謝淩安道。
「我自然是什麽都仰仗郎君的。」嚴翊川哄道。
謝淩安撇撇嘴,接話道:「因為那日,歐羅火銃攻勢太猛,梁軍根本不是對手,實力太過懸殊,遂以退為進。」
「對。那如若不退呢?會如何?」嚴翊川道。
「大不了魚死網破,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護大梁安危。」謝淩安正色道。
嚴翊川搖搖頭:「不,魚死,而網未必破。甚至可以說,即使是魚死光了,網也斷然破不了。淩安,那日戰況你我皆看在眼裏,在火銃麵前,我大梁軍根本沒有一絲勝算。就算全軍覆沒,也保不住大梁。」
「那又如何?大梁君王與百姓同生共死,有何不可?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這才是我大梁子民的氣節。翊川,你我縱然再不喜暘穀城,也皆是梁人啊。」謝淩安道,氣勢絲毫不輸。
「正因為我是梁人,我才不希望大梁的氣運走到盡頭。」嚴翊川道。
「是你一箭讓它走到了盡頭。」謝淩安不滿道。
「不,那一箭是在救大梁,」嚴翊川語氣堅定,「若沒有那箭,你又如何肯撤兵?梁軍本就一腔熱血,又豈肯撤退?」
「你到底什麽意思?」謝淩安問道。
「我的意思很簡單,保存實力以待反攻。依照那日情形,無論是否死守,梁軍必敗,梁帝必死。與其耗盡兵卒,還要讓梁帝落在歐羅人手中盡受折磨,不如讓他的死發揮作用,保全大梁最後的希望。」嚴翊川直截了當道。
第107章 發小
「你都沒試過, 如何知曉不行?」謝淩安反問道。
嚴翊川踏步流星地走進茶樓,逕自往樓上走去。他故意將聲調抬得高:「掌櫃的,就要這間包間!最好的茶放房門口,莫打擾!」說著,將包間的門「砰」得關上。
幾乎是掌櫃的興高采烈的「好嘞」的同時,包間裏麵的窗戶輕輕被推開,嚴翊川悄然無聲地從窗戶翻上了屋頂。
這下沒人盯著他了。
嚴翊川快步走至方才的餛飩鋪旁,見謝淩安仍在原地。他低了頭,若無其事地從謝淩安身後走過,影子劃過整張木桌。
謝淩安睫毛微動,旋即不動聲色地站起來,向身邊人低語了一聲,泰然自若地走開了。
一條隱蔽的後巷之中,嚴翊川拐進了一戶人家的柴房後院。這人家都往河畔祓禊去了,許是太過興奮,竟連門都未曾關上。嚴翊川往裏一探,便探了進來。
未點燭火,黑暗之中,嚴翊川屏氣凝神等待著,心跳得無比忐忑。
不一會兒,謝淩安走進房間,幾步便躍至嚴翊川身前,手中寒光一閃,一柄短刀穩穩對準了嚴翊川的咽喉,神色冷峻如霜。
嚴翊川一動不動,卻是滿眼熱切。
脖頸上冰冷的觸感嚴翊川似乎全然未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在咆哮——
他迴來了,他真的迴來了。
嚴翊川定定地看著眼前人,似乎生怕一個眨眼,他便要溜走。
謝淩安眼中卻冷若冰霜,寒意幾乎要溢出來。他冷聲道:「我如今該叫你什麽?神武軍嚴大將軍,還是叛賊嚴氏?」
「淩安——」嚴翊川柔聲喚道。
「你別這麽叫我,」謝淩安不為所動,唇瓣卻微顫,「你怎麽敢這麽叫我?」
「我......」嚴翊川從失而復得的欣喜之中稍許迴過神來,眼眸中閃過一絲痛楚:「是我對不起你。」
「憑什麽?你一句對不起便了事了?那是我的父母,你知不知道?」謝淩安道。
嚴翊川說得鄭重:「我知曉。可淩安,那日的情形,梁帝不得不死......」
「不得不死?為什麽?因為你要對得起歐羅人麽?」謝淩安難以置信,旋即自嘲一笑:「翊川你知道麽,他們從一開始便說你是反賊遺孤、判臣之子,我不信,我死都不信。可你呢?你殺的是我父母......你要我如何信你?」
嚴翊川推開謝淩安架在脖子上的刀,那拿刀之手綿軟無力。他一把將謝淩安抱緊懷中,輕聲道:「我知道。」
「你知道什麽?」謝淩安哭笑不得。
「我知道你說的是氣話,」嚴翊川輕撫謝淩安的頭,「你若真不信我,如何會不遠萬裏冒險來暘穀,又如何會給我留下生機?淩安,謝謝你。」
謝淩安眼尾愈發紅,埋在嚴翊川懷裏微微顫抖起來。他愈想愈委屈,氣鼓鼓地張開嘴在嚴翊川胸前咬了一口。
「嗷——」嚴翊川驟然吃痛,驚了一下,旋即抱得更緊:「氣我就多啃幾口,我絕不出聲。」
謝淩安氣鼓鼓地咬住了他胸前的狼牙吊墜,抬眸問道:「所以呢?到底為什麽?」
嚴翊川輕撫他的後背:「氣消了?」
「那取決於你的解釋。」謝淩安道。
嚴翊川輕輕一笑,隻覺得縱使眼前人咬他啃他一千一萬下,他也心甘情願的受著。沒有一刻,比懷裏抱著最愛的人的這一刻要更加美好了。
「好,我解釋給郎君聽。」嚴翊川放開謝淩安,凝望著他的眼:「那日你棄城門,退守宣政殿,是為何?」
「你解釋便解釋,問我作甚?」謝淩安道。
「我自然是什麽都仰仗郎君的。」嚴翊川哄道。
謝淩安撇撇嘴,接話道:「因為那日,歐羅火銃攻勢太猛,梁軍根本不是對手,實力太過懸殊,遂以退為進。」
「對。那如若不退呢?會如何?」嚴翊川道。
「大不了魚死網破,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護大梁安危。」謝淩安正色道。
嚴翊川搖搖頭:「不,魚死,而網未必破。甚至可以說,即使是魚死光了,網也斷然破不了。淩安,那日戰況你我皆看在眼裏,在火銃麵前,我大梁軍根本沒有一絲勝算。就算全軍覆沒,也保不住大梁。」
「那又如何?大梁君王與百姓同生共死,有何不可?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這才是我大梁子民的氣節。翊川,你我縱然再不喜暘穀城,也皆是梁人啊。」謝淩安道,氣勢絲毫不輸。
「正因為我是梁人,我才不希望大梁的氣運走到盡頭。」嚴翊川道。
「是你一箭讓它走到了盡頭。」謝淩安不滿道。
「不,那一箭是在救大梁,」嚴翊川語氣堅定,「若沒有那箭,你又如何肯撤兵?梁軍本就一腔熱血,又豈肯撤退?」
「你到底什麽意思?」謝淩安問道。
「我的意思很簡單,保存實力以待反攻。依照那日情形,無論是否死守,梁軍必敗,梁帝必死。與其耗盡兵卒,還要讓梁帝落在歐羅人手中盡受折磨,不如讓他的死發揮作用,保全大梁最後的希望。」嚴翊川直截了當道。
第107章 發小
「你都沒試過, 如何知曉不行?」謝淩安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