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淩安解釋道:「人人都疑惑歐羅國是哪裏得到的紅銅,隻知曉是五狄與歐羅勾結,可有沒有想過,紅銅這般難運輸之物,要如何跨越大洋,運到千裏迢迢之外的歐羅國?五狄以騎射得天下,船舶之業可撐得起這般運輸?」
錢昭一驚:「不對啊!玉楨昨天方同我說過,五狄沒有港口,整個北方隻有北境有一個港口啊。難道說......?」
「所以我才懷疑,是有人串通五狄,將五狄的紅銅運到大梁境內,再通過大梁的港口偷渡出去。若真要在北境有這手眼通天的本事,溫子慕是最合適的人選。」謝淩安道。
「是啊,他可是北境第一富商!」錢昭轉念一想,疑惑道,「對啊,他都是北境第一富商了,何必還要這麽做?沒動機啊!」
「你問我?」謝淩安瞥了他一眼,滿臉無語:「我讓你去查,你過來問我?出息了錢昭?」
錢昭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就派裴靖去吧。」謝淩安補充道,提到裴靖,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自嚴翊川失蹤後,裴靖便默默迴到了他的身邊。
「裴靖啊,那太好了!」錢昭道,「還能讓他順道找找嚴大將軍......」
「喂,」謝淩安用胳膊肘戳了戳他,挑眉道,「你和嚴玉楨,怎麽樣了?」
錢昭的臉頰瞬間染上了紅暈,笑得愈發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卻洋溢著喜悅:「王爺,你不能找不到嚴大將軍了就來八卦我和玉楨啊,那我跟玉楨好著呢,昨日她還誇我說我的話本寫得好,她說最喜歡裏麵那個少爺......」
「行行行得了知道了!」謝淩安一陣煩躁,趕緊打斷了他,腳步生風似在逃避。
「誒王爺——怎麽了王爺——王爺不想聽了嗎——」錢昭連忙笑著跟上來,左晃右晃。
謝淩安這一刻真的很想把這個手下扔了。
數日之後,戰局非但未因朝廷新遣之將而稍有緩解,反似決堤之洪,一發不可收拾。
中原之地,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城池接連失陷,其速之快,猶若秋風掃落葉,令人瞠目結舌。
未及一月,大梁疆土之上,烽火連天,黑煙蔽日,火銃轟鳴之聲不絕於耳,所過之處,一片焦土,生機盡喪。歐羅軍自東南往西北,勢如破竹,猶如蝗蟲過境席捲大梁疆土。大梁河山,竟無一處能阻其鋒銳。
最後一道關口中垣郡,孤懸於敵騎之前,岌岌可危,似待宰之羔羊。
南岸之上,戰船往來如梭,承載著源源不斷的敵兵與戰資,如同無盡的黑潮,湧向這片飽受蹂躪的土地。火銃之威,已成民間口耳相傳之神話,其力之猛,足以令山河改色,草木含悲。所至之處,非但城池淪陷,人心亦隨之崩潰,大梁百姓與士卒,或戰死於沙場,或絕望於家中,竟有不堪其苦者,懸樑自盡,以求解脫於無邊恐懼之中。
大梁之國,至此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風雨飄搖,危如累卵。
是以寒英擱置了迴西疆的行程,主動請纓守衛中垣郡。
「好好好,若敵退,你便是我大梁新一代的鎮疆大將軍。」梁帝聞訊,龍顏大悅,當即撥了五萬兵馬,賜下重諾。
寒英躬身謝恩,帶著一副淡泊如水的神情,步出宮門,一躍上馬,點兵出征。
謝淩安奉命送寒英與鬱明卓出征,步履沉重,卻努力在臉上勾勒出一抹輕鬆的笑意。他一身鐵甲,一副整裝待發的模樣。
鬱明卓見狀笑他:「送個別而已,小謝你穿得跟要去衝鋒陷陣似的,怎麽臉比我倆還臭?」
「那誰知道呢?若是你們沒守住中垣郡,我便是暘穀城最後一道防線,」謝淩安話說得輕飄飄的,似不過隨口一言,「你倆可要爭點氣啊,我可不想死在這臭烘烘的暘穀城。」
「少放屁!我倆能輸?」鬱明卓一馬鞭拍在馬屁股上,那馬兒發出泣血般的嘶鳴,與出征的號角聲融在一起。她昂首挺胸,揚起頭朝遠方望去,高聲道:「我倒要叫那歐羅小賊看看,什麽叫太歲頭上動土,不知死活!」
眾將士發出震天響的應和喊聲。
謝淩安望著這一幕,心底情緒翻湧,滿是豪情。
這便是沙場熱血澆灌出來的人兒!
這樣的場景,無論見過多少次,謝淩安都能被心甘情願地點燃心中的火焰,被激起一番壯誌豪情。戰士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吶喊,都讓他心底騰起一股深深的自豪與敬仰,任熱血翻湧,衝動激盪。
他永遠熱愛這樣的瞬間。
若是嚴翊川在,他也會是這番感受吧?
謝淩安目光從遠處收迴,不禁想,若是嚴翊川還在,此番最合適的出征人選,恐怕是他。
他正血氣方剛,又曾數年對抗外敵。
要封第一鎮疆將軍,也該先封鎮守過北境、西疆兩大邊防的嚴翊川。
可是翊川,你到底在哪兒?
我好想你。
「小謝?」
正想著,鬱明卓驟然喚他。謝淩安迴神。
「魂丟了?」鬱明卓盯著他,眼裏滿是一探究竟的好奇:「你小子最近怎麽了,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不過就是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洋人來挑挑事,收拾了就完了,有什麽大不了的?」
謝淩安剛想開口道「哪有」,卻被寒英罕見地插了嘴:「打仗哪能煩的住淩安?他啊,自然得是為了值當的人和事。」
錢昭一驚:「不對啊!玉楨昨天方同我說過,五狄沒有港口,整個北方隻有北境有一個港口啊。難道說......?」
「所以我才懷疑,是有人串通五狄,將五狄的紅銅運到大梁境內,再通過大梁的港口偷渡出去。若真要在北境有這手眼通天的本事,溫子慕是最合適的人選。」謝淩安道。
「是啊,他可是北境第一富商!」錢昭轉念一想,疑惑道,「對啊,他都是北境第一富商了,何必還要這麽做?沒動機啊!」
「你問我?」謝淩安瞥了他一眼,滿臉無語:「我讓你去查,你過來問我?出息了錢昭?」
錢昭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就派裴靖去吧。」謝淩安補充道,提到裴靖,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自嚴翊川失蹤後,裴靖便默默迴到了他的身邊。
「裴靖啊,那太好了!」錢昭道,「還能讓他順道找找嚴大將軍......」
「喂,」謝淩安用胳膊肘戳了戳他,挑眉道,「你和嚴玉楨,怎麽樣了?」
錢昭的臉頰瞬間染上了紅暈,笑得愈發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卻洋溢著喜悅:「王爺,你不能找不到嚴大將軍了就來八卦我和玉楨啊,那我跟玉楨好著呢,昨日她還誇我說我的話本寫得好,她說最喜歡裏麵那個少爺......」
「行行行得了知道了!」謝淩安一陣煩躁,趕緊打斷了他,腳步生風似在逃避。
「誒王爺——怎麽了王爺——王爺不想聽了嗎——」錢昭連忙笑著跟上來,左晃右晃。
謝淩安這一刻真的很想把這個手下扔了。
數日之後,戰局非但未因朝廷新遣之將而稍有緩解,反似決堤之洪,一發不可收拾。
中原之地,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城池接連失陷,其速之快,猶若秋風掃落葉,令人瞠目結舌。
未及一月,大梁疆土之上,烽火連天,黑煙蔽日,火銃轟鳴之聲不絕於耳,所過之處,一片焦土,生機盡喪。歐羅軍自東南往西北,勢如破竹,猶如蝗蟲過境席捲大梁疆土。大梁河山,竟無一處能阻其鋒銳。
最後一道關口中垣郡,孤懸於敵騎之前,岌岌可危,似待宰之羔羊。
南岸之上,戰船往來如梭,承載著源源不斷的敵兵與戰資,如同無盡的黑潮,湧向這片飽受蹂躪的土地。火銃之威,已成民間口耳相傳之神話,其力之猛,足以令山河改色,草木含悲。所至之處,非但城池淪陷,人心亦隨之崩潰,大梁百姓與士卒,或戰死於沙場,或絕望於家中,竟有不堪其苦者,懸樑自盡,以求解脫於無邊恐懼之中。
大梁之國,至此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風雨飄搖,危如累卵。
是以寒英擱置了迴西疆的行程,主動請纓守衛中垣郡。
「好好好,若敵退,你便是我大梁新一代的鎮疆大將軍。」梁帝聞訊,龍顏大悅,當即撥了五萬兵馬,賜下重諾。
寒英躬身謝恩,帶著一副淡泊如水的神情,步出宮門,一躍上馬,點兵出征。
謝淩安奉命送寒英與鬱明卓出征,步履沉重,卻努力在臉上勾勒出一抹輕鬆的笑意。他一身鐵甲,一副整裝待發的模樣。
鬱明卓見狀笑他:「送個別而已,小謝你穿得跟要去衝鋒陷陣似的,怎麽臉比我倆還臭?」
「那誰知道呢?若是你們沒守住中垣郡,我便是暘穀城最後一道防線,」謝淩安話說得輕飄飄的,似不過隨口一言,「你倆可要爭點氣啊,我可不想死在這臭烘烘的暘穀城。」
「少放屁!我倆能輸?」鬱明卓一馬鞭拍在馬屁股上,那馬兒發出泣血般的嘶鳴,與出征的號角聲融在一起。她昂首挺胸,揚起頭朝遠方望去,高聲道:「我倒要叫那歐羅小賊看看,什麽叫太歲頭上動土,不知死活!」
眾將士發出震天響的應和喊聲。
謝淩安望著這一幕,心底情緒翻湧,滿是豪情。
這便是沙場熱血澆灌出來的人兒!
這樣的場景,無論見過多少次,謝淩安都能被心甘情願地點燃心中的火焰,被激起一番壯誌豪情。戰士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吶喊,都讓他心底騰起一股深深的自豪與敬仰,任熱血翻湧,衝動激盪。
他永遠熱愛這樣的瞬間。
若是嚴翊川在,他也會是這番感受吧?
謝淩安目光從遠處收迴,不禁想,若是嚴翊川還在,此番最合適的出征人選,恐怕是他。
他正血氣方剛,又曾數年對抗外敵。
要封第一鎮疆將軍,也該先封鎮守過北境、西疆兩大邊防的嚴翊川。
可是翊川,你到底在哪兒?
我好想你。
「小謝?」
正想著,鬱明卓驟然喚他。謝淩安迴神。
「魂丟了?」鬱明卓盯著他,眼裏滿是一探究竟的好奇:「你小子最近怎麽了,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不過就是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洋人來挑挑事,收拾了就完了,有什麽大不了的?」
謝淩安剛想開口道「哪有」,卻被寒英罕見地插了嘴:「打仗哪能煩的住淩安?他啊,自然得是為了值當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