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想見的人沒有來,不如讓孤寂來得徹底。
身邊沒坐著人,耳根子卻不清淨。古安東街上鬧哄哄的,滿是祭祀亡靈的百姓。
下元節,水官解厄。這天,民間要祭祀亡靈,祈求下元水官來聽取老百姓的疾苦,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古安東街上燈火通明,萬人空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結隊地自東向西緩步前行,淺吟低唱著一曲古老的迎神咒,答謝土母之恩。雲煙氤氳,街道兩側焚香點燭,十步便有一銅盆裏燃著烈火,路過的人將提前折成銀錠模樣的錫紙投進去,刺啦一聲燒了,祭拜先人。
有錢人家的大殿前懸掛三盞琉璃宮燈,名為「三界宮燈」,廳內以牲醴敬祭「三官大帝」,祈求接下來一年鄉裏平安,宗族興亡。
過了一會兒,浩浩湯湯的隊伍聚在了古安東街的正中央打蘸祀神,戲台上燈籠高掛,歌聲不衰,人們在「捉傀儡」的儀式裏一片叫好,樂得開懷。
「別吵了,」謝淩安悶頭喝了一杯桑落酒,眉宇間愁倦色揮散不去,喃喃道,「本王生辰,不要你們吵......」
萬頭攢動,笙歌鼎沸。
沒有人理會他細如蚊蚋般的聲音。
一片喧天鼓樂之中,農家忙著把新打的糍粑分送給親友,再做些紅燒肉下酒,作為過節家宴,團團圓圓。
「怎麽都有人陪啊......?」謝淩安視線有些模糊,草草掃了掃街上的燈紅酒綠,又給自己續了一杯酒。
星河一道,萬家燈火沉在黑水中央。
南定門上,一片繁榮景象盡收眼底。
「瞧著如何,不枉費先生一番心血吧?」嚴翊川俯瞰著,平靜地道。
「熙來攘往,其樂融融。說來慚愧,縱然這下元節年年過,我大丘也已幾十年未有如此盛況。嚴中郎有勞了。」烏尼桑望著穀內百姓轂擊肩摩,心緒波動,不由得袒露心聲。
「有勞什麽的,先生客氣了,本就是我們該做的。」嚴翊川迅速接道,語氣裏聽不出一絲情緒。
烏尼桑微微一愣,才意識到自己方才說話時仍擺著一副君上的架子,嚴翊川此言既是提醒他邊丘已易主,也是不予追究的意思。
烏尼桑平了平心緒,無奈地淺笑道:「是我僭越了。」
清風起,雲翳散去,半空中高懸一輪碩大的明月,一同每月十五般形如圓盤。
但令人驚訝的是,那是一輪妃色薄月,似有仙神錯沾了桃汁,輕掃過皎潔無暇的玉輪,留下一片妃紅。
民間有雲:月若變色,將有災殃。青為飢而憂,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旱與喪,黑為水,人病且死。
獨獨沒有提到妃色。
烏尼桑顯然注意到了這抹緩緩浮現出來的妃色,忍不住驚嘆道:「今夜竟現妃色薄月,是大吉之兆。來年必然風調雨順,人壽年豐。這個下元節,想來民間百姓們要比以往更加欣喜,今年的衰運和晦氣總算是到頭了......」
嚴翊川不語,靜靜地凝望著空中明月,眼波微動。
他不懂這月色與「風調雨順」「人壽年豐」有什麽關係,他隻覺得——
這抹妃色竟這般好看,映得四下一片柔光,似飴糖入口般甘甜。
此情此景,知情識趣,小意溫存。
適合會情人。
嚴翊川心下有些躁動,腳下如不聽使喚般急不可耐地想要向玉階挪去。他凝了凝神,收迴目光,腳下不再亂動。
快了,馬上就可以了!嚴翊川壓下波動的心緒,暗忖道。
嚴翊川微微側向他,正色道:「先生如今看這盛世休明、民康物阜,已是舊貌新顏,不過月餘耳。但這副皮囊之下,仍滿是沉屙痼疾。想要脫胎換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烏尼桑似有所感,沉聲道:「嚴中郎到底想說什麽?」
「我想請先生出山,做這邊丘天下一半的主人。」嚴翊川轉過來直勾勾地凝望著烏尼桑的眼睛,一字一頓道。
烏尼桑心下一驚,旋即有些嘲諷地輕笑:「嚴中郎,這話你自己說著不覺得可笑麽?我乃大丘前一任國主,為梁人出謀劃策一事若傳出去已足夠世人詬病,你如今要我當你們梁人的官,與梁人平分我的國土,你覺得我會應允麽?」
嚴翊川神情依舊,不接他的話,隻是凝視著烏尼桑的眼:「先生在意的是為世人所詬病,還是世人窮困潦倒、民不聊生?」
烏尼桑鎮靜道:「這兩者並不矛盾。」
「是不矛盾,但也可兼而棄之,這不正是先生如今所不得的麽?」嚴翊川踏近一步,「隻要先生點頭,先生既可以重為天下人尊崇的明主,又可還大丘繁榮安泰,何樂而不為?」
烏尼桑沉默片刻,抬眸道:「嚴中郎,你膽子真夠大的。」
「識人之才,授之於權;善於謀人,有容乃大(注)。我們敢這麽做,自然是王爺和我都信先生是心懷大義之人。沒有先生在,邊丘子民就走不出生靈塗炭的境遇,」嚴翊川緊緊盯著他,神情誠懇,一字一頓道,「隻有先生可以做到。」
烏尼桑有些動搖,他望著城樓下百姓一片歡騰,沉浸在新朝的統治之中。
難道隻有這樣,才能救大丘子民麽?
烏尼桑試探道:「你們想給我什麽官職?」
「邊丘郡大都督。與刺史一起統轄邊丘郡。」嚴翊川沉聲道,「有睿親王在,皇上必然會準許所請,隻要先生點頭,詔令一月能至。」
身邊沒坐著人,耳根子卻不清淨。古安東街上鬧哄哄的,滿是祭祀亡靈的百姓。
下元節,水官解厄。這天,民間要祭祀亡靈,祈求下元水官來聽取老百姓的疾苦,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古安東街上燈火通明,萬人空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結隊地自東向西緩步前行,淺吟低唱著一曲古老的迎神咒,答謝土母之恩。雲煙氤氳,街道兩側焚香點燭,十步便有一銅盆裏燃著烈火,路過的人將提前折成銀錠模樣的錫紙投進去,刺啦一聲燒了,祭拜先人。
有錢人家的大殿前懸掛三盞琉璃宮燈,名為「三界宮燈」,廳內以牲醴敬祭「三官大帝」,祈求接下來一年鄉裏平安,宗族興亡。
過了一會兒,浩浩湯湯的隊伍聚在了古安東街的正中央打蘸祀神,戲台上燈籠高掛,歌聲不衰,人們在「捉傀儡」的儀式裏一片叫好,樂得開懷。
「別吵了,」謝淩安悶頭喝了一杯桑落酒,眉宇間愁倦色揮散不去,喃喃道,「本王生辰,不要你們吵......」
萬頭攢動,笙歌鼎沸。
沒有人理會他細如蚊蚋般的聲音。
一片喧天鼓樂之中,農家忙著把新打的糍粑分送給親友,再做些紅燒肉下酒,作為過節家宴,團團圓圓。
「怎麽都有人陪啊......?」謝淩安視線有些模糊,草草掃了掃街上的燈紅酒綠,又給自己續了一杯酒。
星河一道,萬家燈火沉在黑水中央。
南定門上,一片繁榮景象盡收眼底。
「瞧著如何,不枉費先生一番心血吧?」嚴翊川俯瞰著,平靜地道。
「熙來攘往,其樂融融。說來慚愧,縱然這下元節年年過,我大丘也已幾十年未有如此盛況。嚴中郎有勞了。」烏尼桑望著穀內百姓轂擊肩摩,心緒波動,不由得袒露心聲。
「有勞什麽的,先生客氣了,本就是我們該做的。」嚴翊川迅速接道,語氣裏聽不出一絲情緒。
烏尼桑微微一愣,才意識到自己方才說話時仍擺著一副君上的架子,嚴翊川此言既是提醒他邊丘已易主,也是不予追究的意思。
烏尼桑平了平心緒,無奈地淺笑道:「是我僭越了。」
清風起,雲翳散去,半空中高懸一輪碩大的明月,一同每月十五般形如圓盤。
但令人驚訝的是,那是一輪妃色薄月,似有仙神錯沾了桃汁,輕掃過皎潔無暇的玉輪,留下一片妃紅。
民間有雲:月若變色,將有災殃。青為飢而憂,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旱與喪,黑為水,人病且死。
獨獨沒有提到妃色。
烏尼桑顯然注意到了這抹緩緩浮現出來的妃色,忍不住驚嘆道:「今夜竟現妃色薄月,是大吉之兆。來年必然風調雨順,人壽年豐。這個下元節,想來民間百姓們要比以往更加欣喜,今年的衰運和晦氣總算是到頭了......」
嚴翊川不語,靜靜地凝望著空中明月,眼波微動。
他不懂這月色與「風調雨順」「人壽年豐」有什麽關係,他隻覺得——
這抹妃色竟這般好看,映得四下一片柔光,似飴糖入口般甘甜。
此情此景,知情識趣,小意溫存。
適合會情人。
嚴翊川心下有些躁動,腳下如不聽使喚般急不可耐地想要向玉階挪去。他凝了凝神,收迴目光,腳下不再亂動。
快了,馬上就可以了!嚴翊川壓下波動的心緒,暗忖道。
嚴翊川微微側向他,正色道:「先生如今看這盛世休明、民康物阜,已是舊貌新顏,不過月餘耳。但這副皮囊之下,仍滿是沉屙痼疾。想要脫胎換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烏尼桑似有所感,沉聲道:「嚴中郎到底想說什麽?」
「我想請先生出山,做這邊丘天下一半的主人。」嚴翊川轉過來直勾勾地凝望著烏尼桑的眼睛,一字一頓道。
烏尼桑心下一驚,旋即有些嘲諷地輕笑:「嚴中郎,這話你自己說著不覺得可笑麽?我乃大丘前一任國主,為梁人出謀劃策一事若傳出去已足夠世人詬病,你如今要我當你們梁人的官,與梁人平分我的國土,你覺得我會應允麽?」
嚴翊川神情依舊,不接他的話,隻是凝視著烏尼桑的眼:「先生在意的是為世人所詬病,還是世人窮困潦倒、民不聊生?」
烏尼桑鎮靜道:「這兩者並不矛盾。」
「是不矛盾,但也可兼而棄之,這不正是先生如今所不得的麽?」嚴翊川踏近一步,「隻要先生點頭,先生既可以重為天下人尊崇的明主,又可還大丘繁榮安泰,何樂而不為?」
烏尼桑沉默片刻,抬眸道:「嚴中郎,你膽子真夠大的。」
「識人之才,授之於權;善於謀人,有容乃大(注)。我們敢這麽做,自然是王爺和我都信先生是心懷大義之人。沒有先生在,邊丘子民就走不出生靈塗炭的境遇,」嚴翊川緊緊盯著他,神情誠懇,一字一頓道,「隻有先生可以做到。」
烏尼桑有些動搖,他望著城樓下百姓一片歡騰,沉浸在新朝的統治之中。
難道隻有這樣,才能救大丘子民麽?
烏尼桑試探道:「你們想給我什麽官職?」
「邊丘郡大都督。與刺史一起統轄邊丘郡。」嚴翊川沉聲道,「有睿親王在,皇上必然會準許所請,隻要先生點頭,詔令一月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