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辜負之感,真不好受。
嚴翊川的眉頭蹙得更緊了。他反感極了這種被莫名其妙打亂心緒的感覺,而他竟連一個合情理的辯駁之詞都無從尋覓。
可嚴翊川未曾料到,這隻是他生活失序的開始。
嚴翊川睜開眼,已經全然沒了困意,他望著窗外漸明的天色,心中卻是一片混沌——
要不明天去親王府見見他?
然而,謝淩安並沒有給嚴翊川這個機會。
翌日清晨,嚴翊川方踏出進奏院的大門,便聽見異響。
街巷的遠處傳來轟鳴的馬蹄聲,如千斤錘齊整整地砸在地上,來勢洶洶,由遠及近,眨眼間就逼近眼前。
嚴翊川斂聲屏氣,遠遠一望,便認出了為首是謝淩安。
馬上的少年著一身靛藍色的錦袍,腰間環佩啷噹作響,腳踏一雙黑靴踩在無止境的顛簸之上。他一席墨色長髮隨疾風揚動,似抽動的長鞭破開沉朽,領著嶄新的氣焰燃向遠方。
他要迴西疆了。
竟然也不來說一聲麽!
奔雷似的馬蹄聲席捲耳畔,激盪千層塵土如浪花飛揚,馬群頃刻間如巨浪湧過,眨眼間遠去。
街路寬闊,馬上的少年沒有顧盼左右。
房簷下的公子也沒有迴頭。
兩年後。幹聖十七年。
北境的將軍帳中,一聲撒潑耍賴似的喊叫響起:「我不去!西疆那麽遠,還要給人家當下手幹苦差,哪個冤大頭肯去啊?愛誰誰去,我赫冉打死不去!」
赫冉立在北境一眾中郎前,活像被開水燙了尾巴的潑猴,罵罵咧咧地吼叫著。
「就是,我媳婦孩子都在北境,怎麽可能去西疆嘛?這沒法去嘛!」
「是啊,這從零開始建騎兵,不知道有多少活啊!一把年紀了我圖啥啊這這這......」
「跟著那個驕矜的王爺將軍,西疆又沒大仗可打,我還想加官進爵呢!不去不去不去。」
......
帳中紛紛響起埋怨之聲。葉錚將軍坐在椅上,看著眼前一眾負堅執銳的中郎將士,竟沒有一個願意前往西疆!
葉錚將軍扶額,心中琢磨著朝廷的調令——調派北境將領於西疆,協助建立騎兵。
大梁三麵環敵,北境麵對著大梁最強大的敵人——五狄。五狄盤踞萬裏草原,逐水草而居,騎兵強盛,荒年常南下奪糧搶奴。太始皇帝遂派遣大梁最強的兵馬鎮壓北境,尤以騎兵見長,梁狄數十年糾紛不斷。
東、南兩麵環海,東麵由河東八郡與歐羅國隔海相望。
西麵,西疆外山巒疊嶂,邊丘部落盤踞。邊丘地勢艱險,善用步兵與弓弩手,威脅性比不上北境,因此西疆衛兵亦相應以步兵和弓弩手為主。
然而近日,邊丘部落浮現改步兵為輕騎的勢頭。此乃邊丘新君繼位,一改老皇帝昏聵懦弱之態著手改革之故。
於是,西疆軍營也相應著手添置騎兵,建立全兵種軍隊。因此,西疆向以騎兵聞名的北境借調經驗之師。
葉錚將軍抬頭看著滿屋子不願「遠離故土」的將士,連連嘆此事棘手。
正想著,忽然,赫冉冒上前來,笑嘻嘻地道:「葉將軍,這中郎們拖家帶口的也不方便,我倒想到一個都不讓大家為難的法子。」
葉錚將軍眼睛一亮,心想這小子又在打什麽歪主意,道:「什麽法子?」
赫冉把手往胸前一揣,略顯得意地道:「這是西疆寒英將軍之令,葉將軍你就算聽了也隻是解囊樂助,倒不如寫一道摺子送進宮裏去,隻說是問詢陛下旨意,是否要借調人手給西疆,再求一求恩典。如此一來,打著奉皇命的名義去西疆監軍,那禮遇自然是不同的。「
葉錚疑道:「有何不同?西疆要的人終究是要從北境軍營裏出,你們還是得備著。」
赫冉陰笑:「將軍忘了,咱們北境還有個整日想著建功立業往上爬的混小子呢!他為了升職命都不要,那便讓他去闖一闖,看人家待不待見他!」
葉錚轉念一想便明白赫冉在說誰,斥道:「渾說什麽!人家兩年前便已是暘穀城神武軍的左郎將,如何還能打他的主意!」
赫冉嘴角抽動了一下,從唇縫中擠出話:「怕什麽!葉將軍隻需在奏疏裏添幾筆即可,便說從前騎兵皆是嚴嶺那小子管的,精通此道。他一走了之,如今北境好不容易才訓好人接上任,實在是掉不出人手了。陛下若體恤我們,便會派他去!」
此言一出,底下竊竊私語聲再起,有人接話道:「是啊!他又沒妻兒老小,也不會有家裏人來鬧。我看他去正合適!」
「是啊,就他那出息,能在暘穀城幹點什麽?恐怕陛下早就想調開他了!」
「可他不過是一個左郎將,怎麽夠格?朝廷會不會覺得咱們北境怠慢了......」有人麵露難色,猶豫道。
赫冉兩手一攤,信口道:「這有什麽?官階不夠就給他升唄!你替陛下操什麽心?」
眾人紛紛附和:「是啊,其實按軍功,他如今是可以升的,奏疏裏寫一筆即可......」
「是啊是啊,這是個好主意!」
「我看行!反正去西疆了礙不著咱們什麽事!」
葉錚將軍沉著臉,麵色猶豫。他知道,縱然皇帝沒想讓嚴翊川去,若他私信讓嚴翊川主動請纓,嚴翊川一定不會抗命,畢竟這麽多年對他的軍令,嚴翊川向來如此。
嚴翊川的眉頭蹙得更緊了。他反感極了這種被莫名其妙打亂心緒的感覺,而他竟連一個合情理的辯駁之詞都無從尋覓。
可嚴翊川未曾料到,這隻是他生活失序的開始。
嚴翊川睜開眼,已經全然沒了困意,他望著窗外漸明的天色,心中卻是一片混沌——
要不明天去親王府見見他?
然而,謝淩安並沒有給嚴翊川這個機會。
翌日清晨,嚴翊川方踏出進奏院的大門,便聽見異響。
街巷的遠處傳來轟鳴的馬蹄聲,如千斤錘齊整整地砸在地上,來勢洶洶,由遠及近,眨眼間就逼近眼前。
嚴翊川斂聲屏氣,遠遠一望,便認出了為首是謝淩安。
馬上的少年著一身靛藍色的錦袍,腰間環佩啷噹作響,腳踏一雙黑靴踩在無止境的顛簸之上。他一席墨色長髮隨疾風揚動,似抽動的長鞭破開沉朽,領著嶄新的氣焰燃向遠方。
他要迴西疆了。
竟然也不來說一聲麽!
奔雷似的馬蹄聲席捲耳畔,激盪千層塵土如浪花飛揚,馬群頃刻間如巨浪湧過,眨眼間遠去。
街路寬闊,馬上的少年沒有顧盼左右。
房簷下的公子也沒有迴頭。
兩年後。幹聖十七年。
北境的將軍帳中,一聲撒潑耍賴似的喊叫響起:「我不去!西疆那麽遠,還要給人家當下手幹苦差,哪個冤大頭肯去啊?愛誰誰去,我赫冉打死不去!」
赫冉立在北境一眾中郎前,活像被開水燙了尾巴的潑猴,罵罵咧咧地吼叫著。
「就是,我媳婦孩子都在北境,怎麽可能去西疆嘛?這沒法去嘛!」
「是啊,這從零開始建騎兵,不知道有多少活啊!一把年紀了我圖啥啊這這這......」
「跟著那個驕矜的王爺將軍,西疆又沒大仗可打,我還想加官進爵呢!不去不去不去。」
......
帳中紛紛響起埋怨之聲。葉錚將軍坐在椅上,看著眼前一眾負堅執銳的中郎將士,竟沒有一個願意前往西疆!
葉錚將軍扶額,心中琢磨著朝廷的調令——調派北境將領於西疆,協助建立騎兵。
大梁三麵環敵,北境麵對著大梁最強大的敵人——五狄。五狄盤踞萬裏草原,逐水草而居,騎兵強盛,荒年常南下奪糧搶奴。太始皇帝遂派遣大梁最強的兵馬鎮壓北境,尤以騎兵見長,梁狄數十年糾紛不斷。
東、南兩麵環海,東麵由河東八郡與歐羅國隔海相望。
西麵,西疆外山巒疊嶂,邊丘部落盤踞。邊丘地勢艱險,善用步兵與弓弩手,威脅性比不上北境,因此西疆衛兵亦相應以步兵和弓弩手為主。
然而近日,邊丘部落浮現改步兵為輕騎的勢頭。此乃邊丘新君繼位,一改老皇帝昏聵懦弱之態著手改革之故。
於是,西疆軍營也相應著手添置騎兵,建立全兵種軍隊。因此,西疆向以騎兵聞名的北境借調經驗之師。
葉錚將軍抬頭看著滿屋子不願「遠離故土」的將士,連連嘆此事棘手。
正想著,忽然,赫冉冒上前來,笑嘻嘻地道:「葉將軍,這中郎們拖家帶口的也不方便,我倒想到一個都不讓大家為難的法子。」
葉錚將軍眼睛一亮,心想這小子又在打什麽歪主意,道:「什麽法子?」
赫冉把手往胸前一揣,略顯得意地道:「這是西疆寒英將軍之令,葉將軍你就算聽了也隻是解囊樂助,倒不如寫一道摺子送進宮裏去,隻說是問詢陛下旨意,是否要借調人手給西疆,再求一求恩典。如此一來,打著奉皇命的名義去西疆監軍,那禮遇自然是不同的。「
葉錚疑道:「有何不同?西疆要的人終究是要從北境軍營裏出,你們還是得備著。」
赫冉陰笑:「將軍忘了,咱們北境還有個整日想著建功立業往上爬的混小子呢!他為了升職命都不要,那便讓他去闖一闖,看人家待不待見他!」
葉錚轉念一想便明白赫冉在說誰,斥道:「渾說什麽!人家兩年前便已是暘穀城神武軍的左郎將,如何還能打他的主意!」
赫冉嘴角抽動了一下,從唇縫中擠出話:「怕什麽!葉將軍隻需在奏疏裏添幾筆即可,便說從前騎兵皆是嚴嶺那小子管的,精通此道。他一走了之,如今北境好不容易才訓好人接上任,實在是掉不出人手了。陛下若體恤我們,便會派他去!」
此言一出,底下竊竊私語聲再起,有人接話道:「是啊!他又沒妻兒老小,也不會有家裏人來鬧。我看他去正合適!」
「是啊,就他那出息,能在暘穀城幹點什麽?恐怕陛下早就想調開他了!」
「可他不過是一個左郎將,怎麽夠格?朝廷會不會覺得咱們北境怠慢了......」有人麵露難色,猶豫道。
赫冉兩手一攤,信口道:「這有什麽?官階不夠就給他升唄!你替陛下操什麽心?」
眾人紛紛附和:「是啊,其實按軍功,他如今是可以升的,奏疏裏寫一筆即可......」
「是啊是啊,這是個好主意!」
「我看行!反正去西疆了礙不著咱們什麽事!」
葉錚將軍沉著臉,麵色猶豫。他知道,縱然皇帝沒想讓嚴翊川去,若他私信讓嚴翊川主動請纓,嚴翊川一定不會抗命,畢竟這麽多年對他的軍令,嚴翊川向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