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顏舜華這一迴沒有再次試圖說服他,而是乖乖地應了一聲是。
顏盛國滿意了,接著又道,“你帶來的三個孩子,家裏養著吧,用不著特意又送到沈家去。年紀都這麽小,總是奔波來奔波去的怎麽行?
更何況,原本就是鄉下的孩子,還是在鄉下長大比較好,省得去了京城眼界高了,心氣也被帶歪了。我們家也不缺他們那幾口飯吃,總能夠健康長大的。爹如今也能走動了,地裏的活兒幹不了,去村塾當個夫子賺些銀子貼補家用還是可以的。”
顏舜華有些吃驚,沒有想到他會要求將孩子都留下來,“爹,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顏盛國卻走到書桌旁,讓她幫忙磨墨,自己則展開了一張宣紙。
“有什麽不好?穆小茶的年紀自然是不用擔心的,你不是說她從前在家裏就是從小幫著做家務活的孩子嗎?不單隻不用我們操心,還會幫忙做點輕省家務活順帶看顧兩個小的,最多養個十年,在附近替她尋一門老實人家嫁了,送一份嫁妝而已。
她那妹妹穆小霞,也就是這幾年要費點心。七歲以後也是能幫著家裏的,你娘如今還年輕,家裏家外忙活著自然應付得來,但十年之後體力肯定不如現在這般好。我們好好養著穆小霞,她自然也會幫一些忙,到時候你娘也用不著這麽累。最後也是送一份嫁妝的事情。
至於霍子全,現在暫時看著有些嬌氣,但很黏你,應該很快就會適應我們家的生活。年紀再小也是個男的,養活應該不會費多少力氣。
我們家有的是糧食,他胃口再大也不會吃窮四房,村裏也有的是地兒讓他跑,用不了幾年身體就會結實了,屆時要是有讀書的天分,我們家就供他讀書。要是沒有,那就留在我和你娘身邊作伴好了。
雍哥兒看著就不像是會留在村裏的人,你大哥他的情況你也看得見,就算有心陪。他那媳婦兒麵上不說,暗地裏也要鬧上一鬧,屆時徵哥兒成了親,恐怕就不會壓住氣性兒,總要擺擺那當婆婆的譜兒。
爹可不想臨老了。還要與你娘成日裏不得消停,耳邊淨是她的聒噪聲。所以這家,為了雙方的安靜,總是要分的。隻不過一切得等雍哥兒與徵哥兒都成了親再說。”
顏舜華這一迴是震驚得連嘴巴都合不攏了,老半天都沒能找迴自己的聲音。
“爹,您這是怎麽了?開玩笑是吧?”
雖然一直以來家裏人都不怎麽喜歡方柔娘,尤其是顏二丫與她,因為性情的緣故總是與對方正麵衝突,不喜之情更為明顯,雙方都恨不得對方在自己的眼中完全消失。
可是討厭歸討厭。她可沒有想過要分家,更沒有想到顏盛國這個當家人,也會因為方柔娘的緣故,而一早就起了分家的念頭。
顏盛國卻提起毛筆,在磨好的墨裏蘸了蘸,接著居然開始默寫佛經。
“你為什麽那麽喜歡佛經?小小年紀的,卻常常像個看破紅塵的和尚那樣,無欲無求。如果不是因為還年輕,而且還是個姑娘家,我都懷疑你終生都不會想著找個伴兒。將成親這一件大事給直接忽略了,幹幹脆脆地賴在家中做個啃老族。”
盡管她時常叮囑顏昭雍幾個小的,她教他們的一些話語不要在人前說,可是孩子終究是年紀小。雖然在家外很注意,在家裏頭卻往往會將她的三申五令給拋到九霄雲外,說到暢快處,每每總有讓人驚訝的內容閃現。
顏盛國時常留心著孩子的動態,自然而然地,也跟著學說了一些現代詞匯。
顏舜華瞬間呆了呆。這還是他頭一迴在她麵前這般說話,頓時覺得自己渾身上下都是破綻,顏仲溟能夠發現,是因為人老成精,而顏盛國,一直以來都與她同住在一個屋簷下,較之其他家人,與她相處的時間反而是最多的,朝夕相處,沒有絲毫起疑,才是奇怪的事情吧?
但是他卻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她所有的變化,直到今時今日,也待她像其他的孩子那般,依舊是一片慈父心腸。
她微垂了雙眼,視線在他默寫的《般若心經》上。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他的字跡仍見性格中的剛烈豪情,筆鋒銳利端方,但是從落筆到默寫完畢,居然是一氣嗬成,一字不增一字不減,顯見的,從前也是默寫過多次的。
“爹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她不答反問,聲音微微發啞。
“你從鳳陽迴來之後。那時爹痛恨自己的無能,別說救你,連親自去接你迴來的本事都沒有。”
顏盛國自嘲,語氣並不苦澀,反倒更多的是對於從前的那個自己的揶揄。“要不是你平安迴來了,恐怕爹這一生都會於心難安。其實從更早的時候,你從玉帶河中被救起來之時,爹就應該****抄寫佛經感謝上天的開恩才對。
多虧了你一直這般努力地活著,爹才幡然醒悟,而不是每日晃晃悠悠地無所事事,沉浸在自哀自憐的世界裏頭,自以為是地唱著獨角戲。”
做那甩手掌櫃的那些年,他身殘了,心也跟著殘了,以至於孩子們都跟著他受了苦,他卻沒能盡早發現。
如今孩子都長大了,他隻要照顧好自己與妻子盡量不給他們添亂就好。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為了清靜度日,單純抄寫佛經是遠遠不夠的,在有必要的時候,這家,不分也得分。(未完待續。)
顏舜華這一迴沒有再次試圖說服他,而是乖乖地應了一聲是。
顏盛國滿意了,接著又道,“你帶來的三個孩子,家裏養著吧,用不著特意又送到沈家去。年紀都這麽小,總是奔波來奔波去的怎麽行?
更何況,原本就是鄉下的孩子,還是在鄉下長大比較好,省得去了京城眼界高了,心氣也被帶歪了。我們家也不缺他們那幾口飯吃,總能夠健康長大的。爹如今也能走動了,地裏的活兒幹不了,去村塾當個夫子賺些銀子貼補家用還是可以的。”
顏舜華有些吃驚,沒有想到他會要求將孩子都留下來,“爹,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顏盛國卻走到書桌旁,讓她幫忙磨墨,自己則展開了一張宣紙。
“有什麽不好?穆小茶的年紀自然是不用擔心的,你不是說她從前在家裏就是從小幫著做家務活的孩子嗎?不單隻不用我們操心,還會幫忙做點輕省家務活順帶看顧兩個小的,最多養個十年,在附近替她尋一門老實人家嫁了,送一份嫁妝而已。
她那妹妹穆小霞,也就是這幾年要費點心。七歲以後也是能幫著家裏的,你娘如今還年輕,家裏家外忙活著自然應付得來,但十年之後體力肯定不如現在這般好。我們好好養著穆小霞,她自然也會幫一些忙,到時候你娘也用不著這麽累。最後也是送一份嫁妝的事情。
至於霍子全,現在暫時看著有些嬌氣,但很黏你,應該很快就會適應我們家的生活。年紀再小也是個男的,養活應該不會費多少力氣。
我們家有的是糧食,他胃口再大也不會吃窮四房,村裏也有的是地兒讓他跑,用不了幾年身體就會結實了,屆時要是有讀書的天分,我們家就供他讀書。要是沒有,那就留在我和你娘身邊作伴好了。
雍哥兒看著就不像是會留在村裏的人,你大哥他的情況你也看得見,就算有心陪。他那媳婦兒麵上不說,暗地裏也要鬧上一鬧,屆時徵哥兒成了親,恐怕就不會壓住氣性兒,總要擺擺那當婆婆的譜兒。
爹可不想臨老了。還要與你娘成日裏不得消停,耳邊淨是她的聒噪聲。所以這家,為了雙方的安靜,總是要分的。隻不過一切得等雍哥兒與徵哥兒都成了親再說。”
顏舜華這一迴是震驚得連嘴巴都合不攏了,老半天都沒能找迴自己的聲音。
“爹,您這是怎麽了?開玩笑是吧?”
雖然一直以來家裏人都不怎麽喜歡方柔娘,尤其是顏二丫與她,因為性情的緣故總是與對方正麵衝突,不喜之情更為明顯,雙方都恨不得對方在自己的眼中完全消失。
可是討厭歸討厭。她可沒有想過要分家,更沒有想到顏盛國這個當家人,也會因為方柔娘的緣故,而一早就起了分家的念頭。
顏盛國卻提起毛筆,在磨好的墨裏蘸了蘸,接著居然開始默寫佛經。
“你為什麽那麽喜歡佛經?小小年紀的,卻常常像個看破紅塵的和尚那樣,無欲無求。如果不是因為還年輕,而且還是個姑娘家,我都懷疑你終生都不會想著找個伴兒。將成親這一件大事給直接忽略了,幹幹脆脆地賴在家中做個啃老族。”
盡管她時常叮囑顏昭雍幾個小的,她教他們的一些話語不要在人前說,可是孩子終究是年紀小。雖然在家外很注意,在家裏頭卻往往會將她的三申五令給拋到九霄雲外,說到暢快處,每每總有讓人驚訝的內容閃現。
顏盛國時常留心著孩子的動態,自然而然地,也跟著學說了一些現代詞匯。
顏舜華瞬間呆了呆。這還是他頭一迴在她麵前這般說話,頓時覺得自己渾身上下都是破綻,顏仲溟能夠發現,是因為人老成精,而顏盛國,一直以來都與她同住在一個屋簷下,較之其他家人,與她相處的時間反而是最多的,朝夕相處,沒有絲毫起疑,才是奇怪的事情吧?
但是他卻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她所有的變化,直到今時今日,也待她像其他的孩子那般,依舊是一片慈父心腸。
她微垂了雙眼,視線在他默寫的《般若心經》上。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他的字跡仍見性格中的剛烈豪情,筆鋒銳利端方,但是從落筆到默寫完畢,居然是一氣嗬成,一字不增一字不減,顯見的,從前也是默寫過多次的。
“爹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她不答反問,聲音微微發啞。
“你從鳳陽迴來之後。那時爹痛恨自己的無能,別說救你,連親自去接你迴來的本事都沒有。”
顏盛國自嘲,語氣並不苦澀,反倒更多的是對於從前的那個自己的揶揄。“要不是你平安迴來了,恐怕爹這一生都會於心難安。其實從更早的時候,你從玉帶河中被救起來之時,爹就應該****抄寫佛經感謝上天的開恩才對。
多虧了你一直這般努力地活著,爹才幡然醒悟,而不是每日晃晃悠悠地無所事事,沉浸在自哀自憐的世界裏頭,自以為是地唱著獨角戲。”
做那甩手掌櫃的那些年,他身殘了,心也跟著殘了,以至於孩子們都跟著他受了苦,他卻沒能盡早發現。
如今孩子都長大了,他隻要照顧好自己與妻子盡量不給他們添亂就好。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為了清靜度日,單純抄寫佛經是遠遠不夠的,在有必要的時候,這家,不分也得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