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菜市場買菜,廖小月能從中卡點油水。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在秦蓁蓁看來,隻別太過分,那三瓜倆棗的她當做不知道了。
於是,獲得秦蓁蓁同意的廖小月直奔菜市場。熟門熟路的買到了合適的菜,又沖迴902開火做起了麥亦芃的晚飯。她隻做了一個菜,叫「雞蓉玉米羹」,是本地很經典的一道酒席菜,深受廣大小朋友的喜愛。
廖小月還是在前幾年,蔡麗娟帶著兒子迴娘家時,跟羅潤妹學的這道菜。
倒也不複雜,就是有些瑣碎。把雞腿去骨,雞腿肉剁成泥。玉米剝粒,玉米粒分成兩份,一份碾成玉米茸,一份保留粒狀。然後把雞腿骨和剝了粒的玉米棒子放進砂鍋裏,撒上幾粒瑤柱煲半個鍾,做成底湯。
把湯渣濾掉之後,將玉米茸、玉米粒、切成丁的少量胡蘿蔔和香菇粒,再加上剛剁好的雞腿肉依次放進湯裏,一邊滾湯,一邊撇去浮沫,保持湯的清亮。
再沖一勺馬蹄粉替代勾芡,讓湯成羹。最後打入兩個可生食雞蛋的雞蛋液,立馬關火。趁著鍋中餘溫翻滾,撒上一把鮮嫩嫩的韭黃。
這道傳統經典的雞蓉玉米羹就做好了。
雞蓉玉米羹香濃鮮甜,口感層次豐富。玉米可做主食,也可以當成菜。說多稀奇也沒有,但因為用料種類多、分量少,家庭操作非常麻煩,一般家庭都不愛做。外麵的飯店也不知道什麽原因,很少見到它。
麥亦芃還是很小的時候,跟著爸爸迴鄉下老家吃席的時候吃到過。當年滿桌的孩子搶得你死我活,把桌上的大人看得哈哈大笑。
因此,麥亦芃拿勺子舀到嘴裏,吃得是雞蓉玉米羹,想得卻是父母健在時,自己無憂無慮的時光。是童年的迴憶,也是對自己過往的懷念。
廖小月有著豐富的哄病人吃飯的經驗,見麥亦芃有了鬆動,她連哄帶騙就把整碗羹餵了下去。緊接著,第二天中午,她做了金鯊海鮮豆腐煲;晚上,有鬆茸菇燉豬展、釀絲瓜、蒸水蛋。第三天早上,簡簡單單一份豬紅湯,讓麥亦芃徹底開了胃。
這可讓秦蓁蓁長了見識!前些日子哄麥亦芃吃飯哄得想死的秦蓁蓁震驚的直拍大腿,這錢花的,值!太值了!廖小月確實不是專業的,讓她做酒席大菜她完全抓瞎,也沒什麽創新能力。讓她當個正經廚師,顯然是不夠格的。然而,在家政市場,恰恰是廚師易得,家常菜難尋。
麥亦芃吃什麽一二三星米其林、四五六星級酒店吃不起?可找到個合口味的家常菜,那就是海裏撈針了。麥亦芃的爸爸麥耀祖倒是做了一手好家常菜,可現在人不在了不是?
有了食慾,麥亦芃年輕的身體飛快的好轉。幾天功夫,氣色就大有不同。秦蓁蓁高興的直跳腳,先在公司群裏撒了一大堆紅包,聽了滿耳朵員工們的吉祥話。又抽空帶著廖小月一口氣買了七八套衣服,把廖小月那些土了吧唧的t恤運動褲通通扔掉。
最後,訂了兩麵超大錦旗,一麵送給了特需病房,一麵送給了李莉。特需病房保密性高、不允許外人進出,所以沒多少人知道。李莉那兒人來人往的,一下子就給這金紅兩色的大錦旗亮瞎了!
秦蓁蓁完全不講武德啊!錦旗大小那都是有規製的好嗎!你整個那麽大的,讓別人送的錦旗怎麽掛?
最讓李莉好笑的是,一般收錦旗的都是醫生,因為醫生治病救人嘛。實在覺得哪個護士專業水平高,非要送個錦旗勉強能說通。但是她幹啥了?給患者介紹了個廚娘……
整個行政大樓裏的工作人員,當場:「……」
但患者家屬的一份心意,還不好不收。李莉隻得架了個人字梯,在牆上敲了個釘子,把長得要落地的錦旗掛了上去。
不意外的,又受到了同事們的好一陣善意的鬧笑。
不過李莉心情挺好的,當醫護的,誰不喜歡錦旗呢?何況之前她表姐那事兒,雖然大部分親戚知道輕重。但蓋不住總有幾個腦子進水的跳出來和稀泥,非說波波媽懷疑的也沒錯,現在的小保姆心裏壞得很雲雲。
旁的親戚倒好說,主要是她那腦子不清楚的媽。因為她有出息,早習慣了親戚的奉承,也習慣了沒事攬點事好彰顯自己的能耐。在波波媽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後,反而掉過頭來把她說了一頓。
雖然她不是幹不過親媽,但難免覺得煩躁。
於是,掛好錦旗的她,拿起手機哢擦拍了張照,直接甩到了親媽的微信上:「上次給鍾海波介紹的看護,你的外甥女看不上,我介紹給了別的患者。」
「三天,她包做飯,把人養胖了一圈。」
「看見了嗎?」
「人家患者家屬送來的錦旗。」
李莉媽:「……」
李莉:「我給別的患者介紹看護,患者家屬送我錦旗,等於幫我爭年底的先進。」
「同一個看護,我介紹給你親外甥女。你親外甥女大吵大鬧,還要鬧著找我領導,影響我工作。」
「你覺得哪個才是我親表姐呢?」
李莉媽隻得道:「你表姐心不壞,就是人太單純,容易受騙。」
李莉摁住了微信的說話鍵,冷冷的發了條語音過去:「你再在親戚裏上躥下跳,給我沒事找事,我拉黑了你!」
李莉媽訕訕的摁滅了手機,不敢再囉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在秦蓁蓁看來,隻別太過分,那三瓜倆棗的她當做不知道了。
於是,獲得秦蓁蓁同意的廖小月直奔菜市場。熟門熟路的買到了合適的菜,又沖迴902開火做起了麥亦芃的晚飯。她隻做了一個菜,叫「雞蓉玉米羹」,是本地很經典的一道酒席菜,深受廣大小朋友的喜愛。
廖小月還是在前幾年,蔡麗娟帶著兒子迴娘家時,跟羅潤妹學的這道菜。
倒也不複雜,就是有些瑣碎。把雞腿去骨,雞腿肉剁成泥。玉米剝粒,玉米粒分成兩份,一份碾成玉米茸,一份保留粒狀。然後把雞腿骨和剝了粒的玉米棒子放進砂鍋裏,撒上幾粒瑤柱煲半個鍾,做成底湯。
把湯渣濾掉之後,將玉米茸、玉米粒、切成丁的少量胡蘿蔔和香菇粒,再加上剛剁好的雞腿肉依次放進湯裏,一邊滾湯,一邊撇去浮沫,保持湯的清亮。
再沖一勺馬蹄粉替代勾芡,讓湯成羹。最後打入兩個可生食雞蛋的雞蛋液,立馬關火。趁著鍋中餘溫翻滾,撒上一把鮮嫩嫩的韭黃。
這道傳統經典的雞蓉玉米羹就做好了。
雞蓉玉米羹香濃鮮甜,口感層次豐富。玉米可做主食,也可以當成菜。說多稀奇也沒有,但因為用料種類多、分量少,家庭操作非常麻煩,一般家庭都不愛做。外麵的飯店也不知道什麽原因,很少見到它。
麥亦芃還是很小的時候,跟著爸爸迴鄉下老家吃席的時候吃到過。當年滿桌的孩子搶得你死我活,把桌上的大人看得哈哈大笑。
因此,麥亦芃拿勺子舀到嘴裏,吃得是雞蓉玉米羹,想得卻是父母健在時,自己無憂無慮的時光。是童年的迴憶,也是對自己過往的懷念。
廖小月有著豐富的哄病人吃飯的經驗,見麥亦芃有了鬆動,她連哄帶騙就把整碗羹餵了下去。緊接著,第二天中午,她做了金鯊海鮮豆腐煲;晚上,有鬆茸菇燉豬展、釀絲瓜、蒸水蛋。第三天早上,簡簡單單一份豬紅湯,讓麥亦芃徹底開了胃。
這可讓秦蓁蓁長了見識!前些日子哄麥亦芃吃飯哄得想死的秦蓁蓁震驚的直拍大腿,這錢花的,值!太值了!廖小月確實不是專業的,讓她做酒席大菜她完全抓瞎,也沒什麽創新能力。讓她當個正經廚師,顯然是不夠格的。然而,在家政市場,恰恰是廚師易得,家常菜難尋。
麥亦芃吃什麽一二三星米其林、四五六星級酒店吃不起?可找到個合口味的家常菜,那就是海裏撈針了。麥亦芃的爸爸麥耀祖倒是做了一手好家常菜,可現在人不在了不是?
有了食慾,麥亦芃年輕的身體飛快的好轉。幾天功夫,氣色就大有不同。秦蓁蓁高興的直跳腳,先在公司群裏撒了一大堆紅包,聽了滿耳朵員工們的吉祥話。又抽空帶著廖小月一口氣買了七八套衣服,把廖小月那些土了吧唧的t恤運動褲通通扔掉。
最後,訂了兩麵超大錦旗,一麵送給了特需病房,一麵送給了李莉。特需病房保密性高、不允許外人進出,所以沒多少人知道。李莉那兒人來人往的,一下子就給這金紅兩色的大錦旗亮瞎了!
秦蓁蓁完全不講武德啊!錦旗大小那都是有規製的好嗎!你整個那麽大的,讓別人送的錦旗怎麽掛?
最讓李莉好笑的是,一般收錦旗的都是醫生,因為醫生治病救人嘛。實在覺得哪個護士專業水平高,非要送個錦旗勉強能說通。但是她幹啥了?給患者介紹了個廚娘……
整個行政大樓裏的工作人員,當場:「……」
但患者家屬的一份心意,還不好不收。李莉隻得架了個人字梯,在牆上敲了個釘子,把長得要落地的錦旗掛了上去。
不意外的,又受到了同事們的好一陣善意的鬧笑。
不過李莉心情挺好的,當醫護的,誰不喜歡錦旗呢?何況之前她表姐那事兒,雖然大部分親戚知道輕重。但蓋不住總有幾個腦子進水的跳出來和稀泥,非說波波媽懷疑的也沒錯,現在的小保姆心裏壞得很雲雲。
旁的親戚倒好說,主要是她那腦子不清楚的媽。因為她有出息,早習慣了親戚的奉承,也習慣了沒事攬點事好彰顯自己的能耐。在波波媽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後,反而掉過頭來把她說了一頓。
雖然她不是幹不過親媽,但難免覺得煩躁。
於是,掛好錦旗的她,拿起手機哢擦拍了張照,直接甩到了親媽的微信上:「上次給鍾海波介紹的看護,你的外甥女看不上,我介紹給了別的患者。」
「三天,她包做飯,把人養胖了一圈。」
「看見了嗎?」
「人家患者家屬送來的錦旗。」
李莉媽:「……」
李莉:「我給別的患者介紹看護,患者家屬送我錦旗,等於幫我爭年底的先進。」
「同一個看護,我介紹給你親外甥女。你親外甥女大吵大鬧,還要鬧著找我領導,影響我工作。」
「你覺得哪個才是我親表姐呢?」
李莉媽隻得道:「你表姐心不壞,就是人太單純,容易受騙。」
李莉摁住了微信的說話鍵,冷冷的發了條語音過去:「你再在親戚裏上躥下跳,給我沒事找事,我拉黑了你!」
李莉媽訕訕的摁滅了手機,不敢再囉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