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海邊埋葬著誰[懸疑] 作者:蘇津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件事是簡嵐的這一條線,7月10日是丘溟中學的畢業典禮。」
*
7月10日,丘溟中學迎來了高三年級的畢業典禮,要求全校師生統一參加。
[「丘溟中學這條線終於推進了」]
[「好幾天了,一直沒有動靜」]
[「也不能算沒動靜吧,至少現在所有調查員都知道第一案是什麽了」]
然而這一天,簡嵐沒有急於去丘溟中學參加畢業典禮。
她既不是與母校分別的高三學生,也沒有要表演的節目,趙老師說她可以選擇是否參加,如果參加的話,可以坐在禮堂最後一排的空位上。
換句話說,她還不算是丘溟中學的學生,不能坐到高一2班的學生中。
她便不把這件事特別放在心上,典禮在下午3點鍾開始,吃過午飯她先從容地去圖書館借書。
來到芷海鎮的十天裏,簡嵐在鎮上的圖書館找到了樂趣。
這裏的圖書館建在緊靠沙灘的堤壩上,是知名設計師的作品,白色的牆體細看有波紋狀的痕跡,如同被潮水沖刷過遺留在岸邊的貝殼,又經過人類的修飾,故而方方正正地保留大海的餘韻。
芷海鎮的圖書館的建築本身就令人賞心悅目,藏書也超出了簡嵐的預期,有不少新書,而且都被使用得很在意。
上次聽外婆講過芷海鎮的起源傳說後,她有了一點興趣,專門在網上檢索芷海鎮歷史的新聞或論文,但無所獲。
昨晚她想到了可以來圖書館找一些方誌類的書籍。
她按照分類,先去了歷史類,映入眼簾的都是什麽世界簡史、人類通史,偶有某個城市的專題研究也大多是介紹旅遊城市,轉了一圈,竟然沒有發現一本與芷海鎮有關的書。
她又去服務台谘詢工作人員。
對方說了句「稍等」,在台式機上敲下幾個字,撕下一旁的便利貼,對照著屏幕寫下兩串字母和數字遞給她。
那是兩本書的編號,簡嵐根據編號尋找,不知不覺走進了繪本區,拿起《芷海鎮傳說》和《我們大家的山芷海鎮》這兩本兒童讀物長嘆口氣。
行吧,總比沒有強。
簡嵐帶著那兩本書找了張長桌翻看,因為每本隻有三十頁左右,她看得很快,但極其認真,恨不得將標點符號都當做知識點吸收進去。
可上麵的故事還沒有阿婆告訴她得多,沒有提到花神的來由,不過倒是介紹了人們信奉花神的方式,比如在山上開石窟造花神像、每逢初一十五的祭拜,還提到了花神大典,類似廟會。
她無意中發現這兩冊繪本的作者都是芷海鎮出身,出版社是位於芷海鎮的遠海大學出版社,也就是說無論是作者還是出版方都局限於本地。
這裏仿佛是世界的黑洞,與外界並不產生交集。
這樣一想,讓她忽然不寒而慄,有一種再也出不去的糟糕預感。
她思索片刻,又去有目的性的挑了幾本遠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有關本地研究的書籍,無論是地質的、社會的、心理的還是經濟的,她都拿在手裏搬到無人的工作上草草翻看。
直播畫麵中的簡嵐正在低頭看書,耳邊驀然響起略有突兀的心聲:
【這時有人拉開了旁邊的椅子,我在餘光中看到對方深藍色的長褲和淺藍色的上衣下擺。
【他坐進椅子的動作隻進行到一半就停下了,我好奇地微微偏過頭。】
【那個人側著頭,手輕輕撐著腮,一雙眼睛毫無波瀾地打量著我。】
第11章 吟遊詩人
[「大佬又開始搞文藝了」]
[「吟遊詩人·簡嵐」]
[「1號的口述故事上線了嗎,和在山頂那段是連著的嗎?」]
【我認出他是那天坐在山頂榕樹上的男生。他即使出現在鋼筋混凝土中,依舊帶著不屬於人類社會的奇妙氣息,但我能感覺到他並無惡意。】
【他向我湊得更近些,輕輕地問:「你,被祝福了嗎?」這因陌生而稍顯冷冽的聲音讓我想起外婆在石廟裏對我說過的話。但他是怎麽知道的呢?】
[「是連載!!」]
[「神秘美少年再度出現」]
【我猛然站起身,椅子摩擦地板的刺啦聲在圖書館猝然響起。管理員麵色不虞地走過來要我注意安靜。我匆匆道歉,重新坐迴座位,周圍的人也收迴或好奇或不滿的目光。】
【我低聲問他:「你是誰?」他沒有迴答,與我拉遠了距離,抱著手臂說:「我們還會見麵。」說完起身離開。】
【我想追上去,起身時碰掉了旁邊人的書,我道歉著飛速撿起來放迴原位。這短暫的空隙後,等我再追出去,圖書館外除了鳴叫不歇的蟬鳴,再沒有其他身影。他像是天外來客一般,來去無蹤。】
心聲悠然而止,故事意猶未盡。
直播畫麵中的簡嵐在此時合上了書,畢業典禮就要開始,她再不動身就來不及了。
簡佑丹送給她一輛新的山地車,這幾天她可以和孟知雨一起騎車去學校。
這一路上,彈幕一直在討論這段故事有什麽含義。
[「1號講的故事難道有什麽隱喻,和案情有關?」]
[「故事中的男生會不會是黃雲希,這是他和小時候那個的故事?」]
[「不對,1號講述的是正在進行時,是在圖書館場景下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7月10日,丘溟中學迎來了高三年級的畢業典禮,要求全校師生統一參加。
[「丘溟中學這條線終於推進了」]
[「好幾天了,一直沒有動靜」]
[「也不能算沒動靜吧,至少現在所有調查員都知道第一案是什麽了」]
然而這一天,簡嵐沒有急於去丘溟中學參加畢業典禮。
她既不是與母校分別的高三學生,也沒有要表演的節目,趙老師說她可以選擇是否參加,如果參加的話,可以坐在禮堂最後一排的空位上。
換句話說,她還不算是丘溟中學的學生,不能坐到高一2班的學生中。
她便不把這件事特別放在心上,典禮在下午3點鍾開始,吃過午飯她先從容地去圖書館借書。
來到芷海鎮的十天裏,簡嵐在鎮上的圖書館找到了樂趣。
這裏的圖書館建在緊靠沙灘的堤壩上,是知名設計師的作品,白色的牆體細看有波紋狀的痕跡,如同被潮水沖刷過遺留在岸邊的貝殼,又經過人類的修飾,故而方方正正地保留大海的餘韻。
芷海鎮的圖書館的建築本身就令人賞心悅目,藏書也超出了簡嵐的預期,有不少新書,而且都被使用得很在意。
上次聽外婆講過芷海鎮的起源傳說後,她有了一點興趣,專門在網上檢索芷海鎮歷史的新聞或論文,但無所獲。
昨晚她想到了可以來圖書館找一些方誌類的書籍。
她按照分類,先去了歷史類,映入眼簾的都是什麽世界簡史、人類通史,偶有某個城市的專題研究也大多是介紹旅遊城市,轉了一圈,竟然沒有發現一本與芷海鎮有關的書。
她又去服務台谘詢工作人員。
對方說了句「稍等」,在台式機上敲下幾個字,撕下一旁的便利貼,對照著屏幕寫下兩串字母和數字遞給她。
那是兩本書的編號,簡嵐根據編號尋找,不知不覺走進了繪本區,拿起《芷海鎮傳說》和《我們大家的山芷海鎮》這兩本兒童讀物長嘆口氣。
行吧,總比沒有強。
簡嵐帶著那兩本書找了張長桌翻看,因為每本隻有三十頁左右,她看得很快,但極其認真,恨不得將標點符號都當做知識點吸收進去。
可上麵的故事還沒有阿婆告訴她得多,沒有提到花神的來由,不過倒是介紹了人們信奉花神的方式,比如在山上開石窟造花神像、每逢初一十五的祭拜,還提到了花神大典,類似廟會。
她無意中發現這兩冊繪本的作者都是芷海鎮出身,出版社是位於芷海鎮的遠海大學出版社,也就是說無論是作者還是出版方都局限於本地。
這裏仿佛是世界的黑洞,與外界並不產生交集。
這樣一想,讓她忽然不寒而慄,有一種再也出不去的糟糕預感。
她思索片刻,又去有目的性的挑了幾本遠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有關本地研究的書籍,無論是地質的、社會的、心理的還是經濟的,她都拿在手裏搬到無人的工作上草草翻看。
直播畫麵中的簡嵐正在低頭看書,耳邊驀然響起略有突兀的心聲:
【這時有人拉開了旁邊的椅子,我在餘光中看到對方深藍色的長褲和淺藍色的上衣下擺。
【他坐進椅子的動作隻進行到一半就停下了,我好奇地微微偏過頭。】
【那個人側著頭,手輕輕撐著腮,一雙眼睛毫無波瀾地打量著我。】
第11章 吟遊詩人
[「大佬又開始搞文藝了」]
[「吟遊詩人·簡嵐」]
[「1號的口述故事上線了嗎,和在山頂那段是連著的嗎?」]
【我認出他是那天坐在山頂榕樹上的男生。他即使出現在鋼筋混凝土中,依舊帶著不屬於人類社會的奇妙氣息,但我能感覺到他並無惡意。】
【他向我湊得更近些,輕輕地問:「你,被祝福了嗎?」這因陌生而稍顯冷冽的聲音讓我想起外婆在石廟裏對我說過的話。但他是怎麽知道的呢?】
[「是連載!!」]
[「神秘美少年再度出現」]
【我猛然站起身,椅子摩擦地板的刺啦聲在圖書館猝然響起。管理員麵色不虞地走過來要我注意安靜。我匆匆道歉,重新坐迴座位,周圍的人也收迴或好奇或不滿的目光。】
【我低聲問他:「你是誰?」他沒有迴答,與我拉遠了距離,抱著手臂說:「我們還會見麵。」說完起身離開。】
【我想追上去,起身時碰掉了旁邊人的書,我道歉著飛速撿起來放迴原位。這短暫的空隙後,等我再追出去,圖書館外除了鳴叫不歇的蟬鳴,再沒有其他身影。他像是天外來客一般,來去無蹤。】
心聲悠然而止,故事意猶未盡。
直播畫麵中的簡嵐在此時合上了書,畢業典禮就要開始,她再不動身就來不及了。
簡佑丹送給她一輛新的山地車,這幾天她可以和孟知雨一起騎車去學校。
這一路上,彈幕一直在討論這段故事有什麽含義。
[「1號講的故事難道有什麽隱喻,和案情有關?」]
[「故事中的男生會不會是黃雲希,這是他和小時候那個的故事?」]
[「不對,1號講述的是正在進行時,是在圖書館場景下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