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岑晚連連點頭, 原來這兒也有高考移民?太學難考,就來資源也不差的地方。
李管事還不忘為薛寒星找補:「我家世子可不是為了取巧來的這兒, 隻是......」
岑晚瞭然點點頭,表示自己都懂。還不是為了避避朝中的明槍暗箭,也對聖上示弱。
這孩子真是通透啊。李管事感慨,自己家世子這次可算是交到了個知心的朋友。
「那另一半呢?」岑晚打斷了李管事的感動,眼看學宮大門就在眼前,忙問。
「哦哦,另一半是江州城富戶們的孩子。我朝和前朝不同,不以商人為鄙。因著開國皇帝當年受不少商人的接濟,所以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那些富戶隻肖為江州城的建設有足夠多的貢獻,然後交上相較於其他學子五倍的束脩,即可得到一個學宮念書的名額。」
眼看著到了學宮門口,李管事輕輕叩了叩門,一個身著灰青色的少年將門從裏打開,問道:「可是今日來報到的新生?」
李管事點了點頭,帶岑晚和崔棗進去。看門少年正要阻攔,李管事輕輕一撩衣擺,露出了腰間代表武安侯府的令牌。
那看門少年忙作揖:「原來是武安侯府世子,小的失禮了。」
被認錯的岑晚還沒來得及反駁,就聽見看門少年身後響起了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李管事勿怪,這小子前兩日才來當差,還不認識您和小侯爺。」
隨聲音由遠及近的是一個留著山羊鬍子,書生打扮的中年男子,他長相端正大氣,一張口便是豪氣幹雲,比起書生,更像俠客。
男子走進,打量岑晚一番,然後問李管事道:「世子休學兩月有餘,可是我忘了他的相貌,小侯爺原本長得這般乖巧嗎?」
岑晚黑線,心裏吐槽道:怎麽這麽正經的地方還有這麽貧的人?
李管事則笑著向岑晚介紹起男人:「這位是韓咲,韓司業。他與侯爺有舊,岑公子平日有什麽問題找他就好。」
而後又轉身對韓司業介紹了岑晚,並表明武安侯府對岑晚的態度。聽到岑晚是薛寒星的朋友,韓司業不禁又睜大眼睛好好將這個孩子從上到下看了一遍,那薛小侯爺他再清楚不過,小小年紀,心防卻不是一般的重。能讓他敞開心扉,看來這個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小公子也一定不是表象般簡單。
向李管事保證會照顧好岑晚後,李管事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因為學宮規定一個學子隻能帶一名僕從,故而隻留下崔棗跟隨。
韓司業則親自帶岑晚前去寮舍安頓。他一邊介紹學宮的規矩,一邊為岑晚講解路過的建築物都是做什麽的。
江城學宮建在山上,為的是遠離世俗,讓學生們靜心讀書,所以這裏的自然環境也特別好,沒過多的人工雕琢,而是與原本的環境融為一體。
學宮內樹多,花草也繁茂,雖然已快入秋,卻還是綠意盎然。
從大門進來,先是一派自然開闊景象,平時學宮的活動會在這裏舉辦。往裏走了約莫一刻鍾,岑晚聽見了朗朗的讀書聲,幾座小樓隨地勢錯落有致,一層則通過迴廊連接在了一起。
韓司業介紹道:「這幾處是平日授課的主要場所。」
江城學宮的課業五花八門,除了基本的書,還有禮、樂、射、禦、數,其下又包含諸多分支。
而在此基礎上,每一門科目都將學子們分為甲、乙、丙三個班級,學子具體在哪個班級則要靠三月一度的小考決定。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書在甲班,而樂在丙班。加上學宮內學子本身就不多,在這種交錯的分班製度下,學宮裏的大家基本上都是相識的。
甲乙丙班之下還有一個啟蒙班,隻有三到十歲的孩子可以在這裏讀書,等年紀到了,就會自動升入丙班。
因為岑晚是新生,所以也得從丙班讀起,直到兩個月後的第一次小考,才會依據成績重新分配。
岑晚開始還擔心自己會跟不上,但韓司業卻安慰他道:「丙班的課業都很基礎,雖說學宮有啟蒙班,但這些官員富商都不捨得讓那麽小的孩子離家求學,故而十五六歲才來學宮念書的也大有人在。」
走過書聲陣陣的教學區,就是學生寮舍,這裏與食堂挨著,但卻額外用籬笆圈了起來,想必是為了防止學生在上課時間迴去躲懶。
說是寮舍,其實是一個一個的小院。學生們可上交不同費用選擇獨居、二人合住或四人合住。而薛寒星本是打算與岑晚住在一起,就從獨居換到了二人小院。因為費用已經繳清,所以現在原本應該兩人入住的小院隻剩下岑晚一人。
韓司業繼續介紹:「寮舍後麵就是馬場,在那裏可以學習禦馬之術,不知你騎術如何,薛世子的馬術可是比學宮的專門教習還優秀,有沒有教你兩手?」
岑晚苦笑,搖搖頭道:「本來是說好了的,隻是京中喚的急,還沒來得及好好教我他便迴京了。」
見岑晚失落,韓司業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兩句「有緣還會再見」也離開了,留岑晚和崔棗收拾這原本便足矣拎包入住的小院,並說好明日帶他去丙班報導。
岑晚先帶著崔棗在這個雙人小院逛了一圈,這是個一進的院落,直麵大門的是一間書房,書房很寬敞,相同的一應擺設對稱安置在房間兩側。書房兩側則是兩間臥房,裏麵陳設也是俱全,因為早聽了薛寒星的介紹,岑晚也沒有準備多餘的被褥。還有一間下房,就在院落的東南角,是為兩位學子的小廝準備的。
李管事還不忘為薛寒星找補:「我家世子可不是為了取巧來的這兒, 隻是......」
岑晚瞭然點點頭,表示自己都懂。還不是為了避避朝中的明槍暗箭,也對聖上示弱。
這孩子真是通透啊。李管事感慨,自己家世子這次可算是交到了個知心的朋友。
「那另一半呢?」岑晚打斷了李管事的感動,眼看學宮大門就在眼前,忙問。
「哦哦,另一半是江州城富戶們的孩子。我朝和前朝不同,不以商人為鄙。因著開國皇帝當年受不少商人的接濟,所以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那些富戶隻肖為江州城的建設有足夠多的貢獻,然後交上相較於其他學子五倍的束脩,即可得到一個學宮念書的名額。」
眼看著到了學宮門口,李管事輕輕叩了叩門,一個身著灰青色的少年將門從裏打開,問道:「可是今日來報到的新生?」
李管事點了點頭,帶岑晚和崔棗進去。看門少年正要阻攔,李管事輕輕一撩衣擺,露出了腰間代表武安侯府的令牌。
那看門少年忙作揖:「原來是武安侯府世子,小的失禮了。」
被認錯的岑晚還沒來得及反駁,就聽見看門少年身後響起了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李管事勿怪,這小子前兩日才來當差,還不認識您和小侯爺。」
隨聲音由遠及近的是一個留著山羊鬍子,書生打扮的中年男子,他長相端正大氣,一張口便是豪氣幹雲,比起書生,更像俠客。
男子走進,打量岑晚一番,然後問李管事道:「世子休學兩月有餘,可是我忘了他的相貌,小侯爺原本長得這般乖巧嗎?」
岑晚黑線,心裏吐槽道:怎麽這麽正經的地方還有這麽貧的人?
李管事則笑著向岑晚介紹起男人:「這位是韓咲,韓司業。他與侯爺有舊,岑公子平日有什麽問題找他就好。」
而後又轉身對韓司業介紹了岑晚,並表明武安侯府對岑晚的態度。聽到岑晚是薛寒星的朋友,韓司業不禁又睜大眼睛好好將這個孩子從上到下看了一遍,那薛小侯爺他再清楚不過,小小年紀,心防卻不是一般的重。能讓他敞開心扉,看來這個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小公子也一定不是表象般簡單。
向李管事保證會照顧好岑晚後,李管事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因為學宮規定一個學子隻能帶一名僕從,故而隻留下崔棗跟隨。
韓司業則親自帶岑晚前去寮舍安頓。他一邊介紹學宮的規矩,一邊為岑晚講解路過的建築物都是做什麽的。
江城學宮建在山上,為的是遠離世俗,讓學生們靜心讀書,所以這裏的自然環境也特別好,沒過多的人工雕琢,而是與原本的環境融為一體。
學宮內樹多,花草也繁茂,雖然已快入秋,卻還是綠意盎然。
從大門進來,先是一派自然開闊景象,平時學宮的活動會在這裏舉辦。往裏走了約莫一刻鍾,岑晚聽見了朗朗的讀書聲,幾座小樓隨地勢錯落有致,一層則通過迴廊連接在了一起。
韓司業介紹道:「這幾處是平日授課的主要場所。」
江城學宮的課業五花八門,除了基本的書,還有禮、樂、射、禦、數,其下又包含諸多分支。
而在此基礎上,每一門科目都將學子們分為甲、乙、丙三個班級,學子具體在哪個班級則要靠三月一度的小考決定。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書在甲班,而樂在丙班。加上學宮內學子本身就不多,在這種交錯的分班製度下,學宮裏的大家基本上都是相識的。
甲乙丙班之下還有一個啟蒙班,隻有三到十歲的孩子可以在這裏讀書,等年紀到了,就會自動升入丙班。
因為岑晚是新生,所以也得從丙班讀起,直到兩個月後的第一次小考,才會依據成績重新分配。
岑晚開始還擔心自己會跟不上,但韓司業卻安慰他道:「丙班的課業都很基礎,雖說學宮有啟蒙班,但這些官員富商都不捨得讓那麽小的孩子離家求學,故而十五六歲才來學宮念書的也大有人在。」
走過書聲陣陣的教學區,就是學生寮舍,這裏與食堂挨著,但卻額外用籬笆圈了起來,想必是為了防止學生在上課時間迴去躲懶。
說是寮舍,其實是一個一個的小院。學生們可上交不同費用選擇獨居、二人合住或四人合住。而薛寒星本是打算與岑晚住在一起,就從獨居換到了二人小院。因為費用已經繳清,所以現在原本應該兩人入住的小院隻剩下岑晚一人。
韓司業繼續介紹:「寮舍後麵就是馬場,在那裏可以學習禦馬之術,不知你騎術如何,薛世子的馬術可是比學宮的專門教習還優秀,有沒有教你兩手?」
岑晚苦笑,搖搖頭道:「本來是說好了的,隻是京中喚的急,還沒來得及好好教我他便迴京了。」
見岑晚失落,韓司業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兩句「有緣還會再見」也離開了,留岑晚和崔棗收拾這原本便足矣拎包入住的小院,並說好明日帶他去丙班報導。
岑晚先帶著崔棗在這個雙人小院逛了一圈,這是個一進的院落,直麵大門的是一間書房,書房很寬敞,相同的一應擺設對稱安置在房間兩側。書房兩側則是兩間臥房,裏麵陳設也是俱全,因為早聽了薛寒星的介紹,岑晚也沒有準備多餘的被褥。還有一間下房,就在院落的東南角,是為兩位學子的小廝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