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嬴駟在一旁看到嬴稷居然明目張膽地威脅周圍的人,不由到:「稷兒羞羞,犯了蠢,不肯認,還要逼迫別人忘掉這一幕!」
下一刻,韁繩被嬴稷塞迴了白起的手中,小嬴駟感覺身子一輕,自己被人抱了起來。
完了完了,嬴稷不會報復他剛才說的話,把他給摔下去吧?
嬴稷才將嬴駟抱在懷中,就感覺嬴駟像八爪魚似的纏了上來。
原來阿父小時候怕被摔啊,行,他記住了!
嬴政收迴目光,也主動上前準備為衛鞅牽馬了。
這對於他來說不是一件熟絡的活計,但他的學習能力向來很強。
嬴政在親眼目睹了自家天祖父和曾祖父為武安君白起牽馬的一幕後,他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在能臣麵前,他向來很能放得下--身段。
嬴稷時常端著架子的樣子,倒是讓嬴政很不理解。麵子就那麽重要嗎?比讓手底下的大才們歸心還重要?
本次大戰中,除了白起軍之外,就屬衛鞅軍立下的功勞最大。當然,這還不足以讓嬴政對衛鞅這般禮遇,但考慮到衛鞅的秦法對於秦國後世影響極其深遠,這活計,嬴政做得心甘情願。
隻是,他手才伸到一半,就被衛鞅避開了。
衛鞅看著這位據說老嬴家最強秦王的嬴政,謙恭地道:「白將軍是此次大戰的主將,君上和公子稷為他牽馬,也在情理之中。鞅在此戰中隻能算是略有薄功,不足以讓公子政屈尊紆貴,親自為鞅牽馬。」
他見嬴政的手停在半空中,擔心嬴政尷尬,還貼心地道:「多謝公子政一番好意。不過,鞅現在受到這樣的禮遇,實在於心有愧。等到來日,鞅立下足夠的功勞之時,鞅必定不會再拒絕公子。」
嬴政難得想做一迴禮賢下士之事,不料竟然被人拒絕了,不由有些鬱悶。
他將目光轉向了衛鞅身後的王賁和蒙恬。
王賁和蒙恬哪裏能承受得住秦王政這樣的厚愛?要是讓他們家阿父知道他們居然敢讓王上為他們牽馬,隻怕迴去之後皮都要扒了他們的。
再者,連衛鞅都沒有接受秦王政的禮遇,他們哪裏來的底氣接受啊?六國尚未攻滅,此時的他們,還沒有立下那麽大的功勞。
於是,在嬴政若有所思的目光中,王賁和蒙恬謙恭地低下了頭,不肯與嬴政對視。
試圖推銷自己,卻沒能推銷出去的嬴政:「……」
罷了,王賁和蒙恬說得也有幾分道理。現在他就給與他們這麽高的禮遇,等日後他們立下滅國功績,他又該拿什麽樣的態度來對待他們?
還是先攢著,到時候該給的禮遇一塊兒給。
落在後麵不遠處的孫臏全程見證了這一幕,不由啞然失笑。
這些秦國國君們,當真有意思極了。
誰能想到,就是這三個臉上表情極為豐富的人,逼得韓、趙、魏三國連連後退,攻下了魏國大梁城,而後又將六國聯軍拒之於函穀關外呢?
看樣子,他接下來在秦國的日子,不會太過無聊。
此時,孫臏對秦國,對秦國國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迫切地想要弄明白,秦國究竟是怎麽在短短時間內,有了這樣大的改變的。
是因為秦國連著出了幾代明君嗎?
孫臏探究的眼神落在了嬴稷、嬴政和嬴渠梁的身上。他能夠肯定,秦國的變化與秦國的國君脫不了幹係,但事情的真相似乎不僅如此。他們究竟做了什麽?又是如何提升士氣的?
嬴渠梁三人也注意到了孫臏,他們對孫臏禮遇有加。就連嬴稷這個向來脾氣臭又不愛給人麵子的,在孫臏麵前都有所收斂。
哎,沒辦法,他家大父手底下能用的武將實在是太少了。
嬴稷就算再怎麽高傲,也得為他家大父著想。
現在,有嬴稷和嬴政在,沒人敢欺負嬴渠梁,可他們終究有一日是要迴去的。
等到他們離開了,要是東邊那六個不安分的國家賊心不死,又派人來攻打秦國可如何是好?
嬴稷思忖著,終究要找一個人來保護他家大父。
懷著這樣的心思,嬴稷看向孫臏的目光中帶上了幾分打量之色。
孫臏的體格並不能讓他滿意,不過,考慮到孫臏計謀過人,他就姑且期待一下吧!
嬴政的心思要比嬴稷純粹一些,他對孫臏以禮相待,純粹是因為他愛惜人才。
雖然孫臏不可能跟嬴政迴到他的時代,不過,孫臏要是能為嬴渠梁效力,四捨五入,也等於是在給未來的嬴政攢家底了。
嬴渠梁三人與孫臏交談了一會兒,給足了孫臏麵子,隨後,他們又將目光放迴了白起等人身上。
今天是大軍凱旋之日,白起等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
這是嬴渠梁自繼位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場宴會。
他繼位之初,內憂外患不斷,秦國瀕臨滅亡,他又哪裏來的心思跟人大肆飲酒作樂?
今日,對於秦國君臣來說,絕對是個例外。
嬴渠梁父子為了節省開支,遣散了樂人。
為了讓這場慶功宴不至於太過寒磣,秦國的諸位朝臣們親自上場和歌舞劍,一時之間,場麵熱鬧非常。
慶功宴上,朝臣們奏的多是慷慨激昂的樂曲,他們的劍舞也遒勁有力。
嬴渠梁起初隻是聽著,看著,很快,他就不滿足於隻在一邊旁觀。
下一刻,韁繩被嬴稷塞迴了白起的手中,小嬴駟感覺身子一輕,自己被人抱了起來。
完了完了,嬴稷不會報復他剛才說的話,把他給摔下去吧?
嬴稷才將嬴駟抱在懷中,就感覺嬴駟像八爪魚似的纏了上來。
原來阿父小時候怕被摔啊,行,他記住了!
嬴政收迴目光,也主動上前準備為衛鞅牽馬了。
這對於他來說不是一件熟絡的活計,但他的學習能力向來很強。
嬴政在親眼目睹了自家天祖父和曾祖父為武安君白起牽馬的一幕後,他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在能臣麵前,他向來很能放得下--身段。
嬴稷時常端著架子的樣子,倒是讓嬴政很不理解。麵子就那麽重要嗎?比讓手底下的大才們歸心還重要?
本次大戰中,除了白起軍之外,就屬衛鞅軍立下的功勞最大。當然,這還不足以讓嬴政對衛鞅這般禮遇,但考慮到衛鞅的秦法對於秦國後世影響極其深遠,這活計,嬴政做得心甘情願。
隻是,他手才伸到一半,就被衛鞅避開了。
衛鞅看著這位據說老嬴家最強秦王的嬴政,謙恭地道:「白將軍是此次大戰的主將,君上和公子稷為他牽馬,也在情理之中。鞅在此戰中隻能算是略有薄功,不足以讓公子政屈尊紆貴,親自為鞅牽馬。」
他見嬴政的手停在半空中,擔心嬴政尷尬,還貼心地道:「多謝公子政一番好意。不過,鞅現在受到這樣的禮遇,實在於心有愧。等到來日,鞅立下足夠的功勞之時,鞅必定不會再拒絕公子。」
嬴政難得想做一迴禮賢下士之事,不料竟然被人拒絕了,不由有些鬱悶。
他將目光轉向了衛鞅身後的王賁和蒙恬。
王賁和蒙恬哪裏能承受得住秦王政這樣的厚愛?要是讓他們家阿父知道他們居然敢讓王上為他們牽馬,隻怕迴去之後皮都要扒了他們的。
再者,連衛鞅都沒有接受秦王政的禮遇,他們哪裏來的底氣接受啊?六國尚未攻滅,此時的他們,還沒有立下那麽大的功勞。
於是,在嬴政若有所思的目光中,王賁和蒙恬謙恭地低下了頭,不肯與嬴政對視。
試圖推銷自己,卻沒能推銷出去的嬴政:「……」
罷了,王賁和蒙恬說得也有幾分道理。現在他就給與他們這麽高的禮遇,等日後他們立下滅國功績,他又該拿什麽樣的態度來對待他們?
還是先攢著,到時候該給的禮遇一塊兒給。
落在後麵不遠處的孫臏全程見證了這一幕,不由啞然失笑。
這些秦國國君們,當真有意思極了。
誰能想到,就是這三個臉上表情極為豐富的人,逼得韓、趙、魏三國連連後退,攻下了魏國大梁城,而後又將六國聯軍拒之於函穀關外呢?
看樣子,他接下來在秦國的日子,不會太過無聊。
此時,孫臏對秦國,對秦國國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迫切地想要弄明白,秦國究竟是怎麽在短短時間內,有了這樣大的改變的。
是因為秦國連著出了幾代明君嗎?
孫臏探究的眼神落在了嬴稷、嬴政和嬴渠梁的身上。他能夠肯定,秦國的變化與秦國的國君脫不了幹係,但事情的真相似乎不僅如此。他們究竟做了什麽?又是如何提升士氣的?
嬴渠梁三人也注意到了孫臏,他們對孫臏禮遇有加。就連嬴稷這個向來脾氣臭又不愛給人麵子的,在孫臏麵前都有所收斂。
哎,沒辦法,他家大父手底下能用的武將實在是太少了。
嬴稷就算再怎麽高傲,也得為他家大父著想。
現在,有嬴稷和嬴政在,沒人敢欺負嬴渠梁,可他們終究有一日是要迴去的。
等到他們離開了,要是東邊那六個不安分的國家賊心不死,又派人來攻打秦國可如何是好?
嬴稷思忖著,終究要找一個人來保護他家大父。
懷著這樣的心思,嬴稷看向孫臏的目光中帶上了幾分打量之色。
孫臏的體格並不能讓他滿意,不過,考慮到孫臏計謀過人,他就姑且期待一下吧!
嬴政的心思要比嬴稷純粹一些,他對孫臏以禮相待,純粹是因為他愛惜人才。
雖然孫臏不可能跟嬴政迴到他的時代,不過,孫臏要是能為嬴渠梁效力,四捨五入,也等於是在給未來的嬴政攢家底了。
嬴渠梁三人與孫臏交談了一會兒,給足了孫臏麵子,隨後,他們又將目光放迴了白起等人身上。
今天是大軍凱旋之日,白起等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
這是嬴渠梁自繼位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場宴會。
他繼位之初,內憂外患不斷,秦國瀕臨滅亡,他又哪裏來的心思跟人大肆飲酒作樂?
今日,對於秦國君臣來說,絕對是個例外。
嬴渠梁父子為了節省開支,遣散了樂人。
為了讓這場慶功宴不至於太過寒磣,秦國的諸位朝臣們親自上場和歌舞劍,一時之間,場麵熱鬧非常。
慶功宴上,朝臣們奏的多是慷慨激昂的樂曲,他們的劍舞也遒勁有力。
嬴渠梁起初隻是聽著,看著,很快,他就不滿足於隻在一邊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