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自然。先生果然是聰明人,像先生這樣的大才,一定要留在秦地,我們王上才能安心。」
這番話,既肯定了孫臏的才幹,又表明了秦國國君對孫臏的勢在必得。
當初,孫臏被龐涓所害,一心想要在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同時,找龐涓報仇雪恨。在他看來,國力日益強盛的齊國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那時的孫臏,完全不曾考慮過秦國。他如何會知曉,在不久的將來,秦國這個身處西陲之地的偏遠國家竟能給六國帶來這麽大的威脅?
蒙恬見孫臏對於入秦一事並不十分排斥,又道:「齊王能給予先生的,我秦國國君也同樣能給予先生,先生何必執著於齊國?」
「齊人畢竟對臏有救命之恩。」孫臏道。
當初,孫臏初出茅廬,師兄龐涓已在魏國混出了名頭。龐涓邀請他入魏為官,孫臏欣然同意。誰知,這竟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龐涓邀請孫臏入魏,並不是為了提攜這個師弟,也不是為了讓魏國變得強大起來。
龐涓深知孫臏的才幹遠勝於自己,他怕孫臏有朝一日在魏惠王麵前嶄露頭角,取代自己的地位,更怕孫臏去輔佐別的國君,與他所在的魏國為敵。於是,他決定對孫臏動手。
孫臏一進入魏國,就被龐涓派來的人秘密監視了起來。
沒過多久,龐涓就找理由將孫臏下了獄。
在獄中,孫臏被砍去了雙足,又被人在臉上刺字。
接受完嚴酷刑罰之後的孫臏奄奄一息,幸虧那時,齊國使者見他談吐不凡,偷偷找人來給他療傷,並將他運迴了齊國。否則,孫臏早就性命不保了。
傷愈之後,孫臏被齊國使者引薦給了齊威王。齊威王在與孫臏經過一番交談之後,驚為天人,當即便要拜孫臏為上將,卻被孫臏以身有殘疾為由婉拒。
此時的孫臏,歷盡生死磨難,早已不再是剛剛離開師門的那個他了。他知道,自己雙腿不便,在齊國又毫無根基,如果一上來就奪走了上將軍之位,不僅會讓原本的上將軍田忌心生芥蒂,同樣也容易引起齊國其他高官的忌憚。
況且,孫臏對齊威王說的這番話,也不完全是託詞——依照他的身體狀況,是無法盡到屬於上將軍的職責的。
在孫臏的推脫之下,齊威王最終任命孫臏為軍師,以最高禮節來對待孫臏。田忌也因為孫臏有著如此才華,卻不與自己爭奪上將之位,而對孫臏頗為尊敬。
田忌雖然擔任著齊國上將之職,但他自知在謀略方麵他不如孫臏,他對孫臏的意見十分重視。
齊威王是孫臏的伯樂,齊人更是對孫臏有救命之恩。正因如此,孫臏無法輕易捨棄齊國。
蒙恬會意:「齊國為我秦國保住了先生的性命,我秦國自當派人送禮感謝齊國國君。」
孫臏:「……」
齊人救了他,與秦人有什麽關係?說得好像齊國是在為秦國保管人才似的。
「我秦國求賢若渴,必不會讓先生為難。」蒙恬對孫臏道:「如果先生答應效忠於我秦國國君,往後十年,除非齊王攻打我秦國,否則我秦國絕不會主動對齊國用兵。」
僅憑蒙恬,當然無法給出這樣的承諾來,授意他這麽說的,當然是秦王政。
秦王政這麽說,看似對齊國頗為有利,實際上對秦國產生不了什麽影響。
秦國剛剛進行了第一次變法。接下來,秦國君臣要做的,就是鞏固秦法,並著手開始進行第二次變法。
與其他國家相比,嬴渠梁時期的秦國,麵積太小,人口太少。
為了吸引其他諸侯國的百姓入秦,嬴渠梁下達了詔令:「其他諸侯國來秦者,立刻免除三代人的徭役、賦稅。秦國四界之內,嶺坡、土山、沼澤,十年不收取任何賦稅。1」
也就是說,秦國起碼要花費十年以上的時間,來開墾荒地,發展國力,並讓這些從其他國家來秦者對秦歸心。
之後,秦國還需要平定周邊的國家,特別是拿下巴蜀之地,得到當地的鹽池、糧食和人力,為日後東出函穀做準備。
對於嬴渠梁來說,在接下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中,齊國根本不會成為他的戰略目標。
正因如此,秦王政才會授意蒙恬對孫臏說這樣一番話,以此來打消孫臏心中的顧慮。
孫臏沒有立刻給出答覆,他隻道:「先入秦看看吧。」
蒙恬應了一聲,而後吩咐身邊的親兵將孫臏抬走。
秦王看上的人,不管他是否樂意為秦效忠,此後,他都無法再離開秦國。
這時,田忌剛好率軍離開了秦軍的包圍圈。他一抬頭,就看到孫臏被秦人抬走的一幕,不由目眥欲裂:「先生!」
齊軍來一趟函穀關,本是為了試探秦國的實力。沒想到,秦國的實力沒有試探到,反而弄丟了自家的軍師。迴去之後,他們該怎麽向齊王交代?
當下,田忌便決定不計後果地奪迴孫臏,哪怕是他自己丟了,也不能讓孫臏丟了呀!
眼見著田忌率領齊軍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王賁率領一支精兵攔在了田忌跟前:「蒙恬,你帶著孫先生先退迴關中。」
王賁與蒙恬所率領的士兵人數本就不多,按理說不該在此時分兵。但後方就是函穀關,對於蒙恬來說,隻要帶著孫臏撤迴關中,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一半了。
這番話,既肯定了孫臏的才幹,又表明了秦國國君對孫臏的勢在必得。
當初,孫臏被龐涓所害,一心想要在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同時,找龐涓報仇雪恨。在他看來,國力日益強盛的齊國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那時的孫臏,完全不曾考慮過秦國。他如何會知曉,在不久的將來,秦國這個身處西陲之地的偏遠國家竟能給六國帶來這麽大的威脅?
蒙恬見孫臏對於入秦一事並不十分排斥,又道:「齊王能給予先生的,我秦國國君也同樣能給予先生,先生何必執著於齊國?」
「齊人畢竟對臏有救命之恩。」孫臏道。
當初,孫臏初出茅廬,師兄龐涓已在魏國混出了名頭。龐涓邀請他入魏為官,孫臏欣然同意。誰知,這竟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龐涓邀請孫臏入魏,並不是為了提攜這個師弟,也不是為了讓魏國變得強大起來。
龐涓深知孫臏的才幹遠勝於自己,他怕孫臏有朝一日在魏惠王麵前嶄露頭角,取代自己的地位,更怕孫臏去輔佐別的國君,與他所在的魏國為敵。於是,他決定對孫臏動手。
孫臏一進入魏國,就被龐涓派來的人秘密監視了起來。
沒過多久,龐涓就找理由將孫臏下了獄。
在獄中,孫臏被砍去了雙足,又被人在臉上刺字。
接受完嚴酷刑罰之後的孫臏奄奄一息,幸虧那時,齊國使者見他談吐不凡,偷偷找人來給他療傷,並將他運迴了齊國。否則,孫臏早就性命不保了。
傷愈之後,孫臏被齊國使者引薦給了齊威王。齊威王在與孫臏經過一番交談之後,驚為天人,當即便要拜孫臏為上將,卻被孫臏以身有殘疾為由婉拒。
此時的孫臏,歷盡生死磨難,早已不再是剛剛離開師門的那個他了。他知道,自己雙腿不便,在齊國又毫無根基,如果一上來就奪走了上將軍之位,不僅會讓原本的上將軍田忌心生芥蒂,同樣也容易引起齊國其他高官的忌憚。
況且,孫臏對齊威王說的這番話,也不完全是託詞——依照他的身體狀況,是無法盡到屬於上將軍的職責的。
在孫臏的推脫之下,齊威王最終任命孫臏為軍師,以最高禮節來對待孫臏。田忌也因為孫臏有著如此才華,卻不與自己爭奪上將之位,而對孫臏頗為尊敬。
田忌雖然擔任著齊國上將之職,但他自知在謀略方麵他不如孫臏,他對孫臏的意見十分重視。
齊威王是孫臏的伯樂,齊人更是對孫臏有救命之恩。正因如此,孫臏無法輕易捨棄齊國。
蒙恬會意:「齊國為我秦國保住了先生的性命,我秦國自當派人送禮感謝齊國國君。」
孫臏:「……」
齊人救了他,與秦人有什麽關係?說得好像齊國是在為秦國保管人才似的。
「我秦國求賢若渴,必不會讓先生為難。」蒙恬對孫臏道:「如果先生答應效忠於我秦國國君,往後十年,除非齊王攻打我秦國,否則我秦國絕不會主動對齊國用兵。」
僅憑蒙恬,當然無法給出這樣的承諾來,授意他這麽說的,當然是秦王政。
秦王政這麽說,看似對齊國頗為有利,實際上對秦國產生不了什麽影響。
秦國剛剛進行了第一次變法。接下來,秦國君臣要做的,就是鞏固秦法,並著手開始進行第二次變法。
與其他國家相比,嬴渠梁時期的秦國,麵積太小,人口太少。
為了吸引其他諸侯國的百姓入秦,嬴渠梁下達了詔令:「其他諸侯國來秦者,立刻免除三代人的徭役、賦稅。秦國四界之內,嶺坡、土山、沼澤,十年不收取任何賦稅。1」
也就是說,秦國起碼要花費十年以上的時間,來開墾荒地,發展國力,並讓這些從其他國家來秦者對秦歸心。
之後,秦國還需要平定周邊的國家,特別是拿下巴蜀之地,得到當地的鹽池、糧食和人力,為日後東出函穀做準備。
對於嬴渠梁來說,在接下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中,齊國根本不會成為他的戰略目標。
正因如此,秦王政才會授意蒙恬對孫臏說這樣一番話,以此來打消孫臏心中的顧慮。
孫臏沒有立刻給出答覆,他隻道:「先入秦看看吧。」
蒙恬應了一聲,而後吩咐身邊的親兵將孫臏抬走。
秦王看上的人,不管他是否樂意為秦效忠,此後,他都無法再離開秦國。
這時,田忌剛好率軍離開了秦軍的包圍圈。他一抬頭,就看到孫臏被秦人抬走的一幕,不由目眥欲裂:「先生!」
齊軍來一趟函穀關,本是為了試探秦國的實力。沒想到,秦國的實力沒有試探到,反而弄丟了自家的軍師。迴去之後,他們該怎麽向齊王交代?
當下,田忌便決定不計後果地奪迴孫臏,哪怕是他自己丟了,也不能讓孫臏丟了呀!
眼見著田忌率領齊軍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王賁率領一支精兵攔在了田忌跟前:「蒙恬,你帶著孫先生先退迴關中。」
王賁與蒙恬所率領的士兵人數本就不多,按理說不該在此時分兵。但後方就是函穀關,對於蒙恬來說,隻要帶著孫臏撤迴關中,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