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種情況下,嬴異人對趙姬的承諾,就成了趙姬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秦王孫終有一日會身居高位,接他們母子去享福……這也是趙姬娘家之人即使頂著巨大壓力,也願意繼續庇護他們的原因。
現在,就連這最後的幻想也破滅了,趙姬不知道,如果她的娘家人不願意再庇護他們,她和嬴政是否會被憤怒的趙國人撕碎。
在這種情況下,嬴政絲毫不能理解她的苦心,還在說「風涼話」,這無疑讓趙姬情緒更為激動,她忍不住動手打了他……
那件事後續如何,嬴政不大記得了。隻是,他終究與趙姬產生了隔閡。
他們雖是嫡親母子,雖曾在趙國相依為命,卻依舊無法理解彼此。
歸秦的嬴子楚不記得趙姬母子了,可他身邊還有呂不韋在。呂不韋會時不時在嬴子楚耳邊提起趙姬母子,並告訴嬴子楚,趙姬母子在趙國過得有多不容易,又是多麽的想念嬴子楚。
呂不韋商人出身,靠著投資嬴子楚,終於在秦國得到了一些地位。
可嬴子楚新娶的秦國貴女不大看得上呂不韋。呂不韋深知,即便他能夠得到嬴子楚的倚重和信任,若是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他終有一日會被邊緣化。
捧趙姬母子上位,既是因為他跟趙姬之間有些情分,也是為了他自身的利益。
在呂不韋時不時的提醒下,嬴子楚總算沒有徹底忘記趙姬和嬴政母子。
那到底也是他曾經的妻子和孩子,雖然他沒有那麽看重他們,卻也並非全然不在意他們的死活。
嬴子楚曾私底下向呂不韋保證:「眼下我根基不穩,不好有什麽大動作。待我得到阿父的認可,成為阿父的繼承人,我立刻就將趙姬和政兒接迴來。」
後來,秦昭襄王嬴稷薨逝,秦孝文王嬴柱繼位,立嬴子楚為太子,嬴子楚終於有了實踐他諾言的一日。
他鼓足了勇氣,向嬴柱稟告他在趙國為質時,曾娶妻之事,向嬴柱提議與趙國進行交涉,將趙姬和嬴政母子接迴秦國。
將嬴成蟜當成自己親孫子來寵的華陽王後,自然不樂意見到有人迴來跟她寵愛的孫子爭奪資源。
嬴子楚現在是秦國王儲,膝下隻有嬴成蟜一子,隻要嬴成蟜不夭折,那麽日後,他自然會成為嬴子楚的繼承人。一旦嬴政歸秦,嬴子楚少不得要與嬴政爭上一番。
在秦律的約束下,唯有繼承大統的那一脈可以盡享榮華,其他公子則會淪為旁支,若無功績,便沒有爵位可以承襲,除非秦君額外開恩。
華陽夫人的反對,讓嬴子楚和呂不韋心中一緊。
幸而,向來對華陽王後十分寵愛的秦王柱,在這件事上沒有聽華陽夫人的意見。
「子楚膝下唯有成蟜一子,這太少了。」
「成蟜資質如何暫且不提,若是日後,他有個什麽不測,我秦國豈不是要麵臨後繼無人的危險?不妥,不妥!」
秦王柱連連搖頭。
華陽王後又勸了幾句,見秦王柱態度堅決,她也就不再堅持。
這些年來,她看似受盡嬴柱寵愛,讓嬴柱對她言聽計從。可實際上,她隻是很會揣度嬴柱的心思罷了。
嬴柱舉棋不定的時候,她可以竭力勸說嬴柱按照自己的心意來行事,一旦嬴柱下定了決心,她也不會拂逆嬴柱的心意。正因如此,膝下沒有子嗣的她,才能一直深受嬴柱寵愛。
就這樣,在一番交涉下,趙人將趙姬母子送迴了秦國。
可嬴政和趙姬並沒有就此而苦盡甘來——他們人還在路上呢,就聽說秦王柱也薨逝了,在位僅僅三日。
嬴政母子歸秦前後,正是秦國宗室上下最為忙碌的時候,忙著為嬴柱治喪,忙著讓新君登基。
理所當然的,嬴政又一次被忽視了。
甚至有些別有用心的人,還開始編排起了嬴政母子的閑話。
「他們不會是喪門星吧,否則,為何老秦王剛剛決定要接他們迴來,人就沒了呢?」
那段時間,嬴政與趙姬的日子,並不比他們在趙國時舒坦多少。
他們終於如願以償,迴到了秦國。但,秦國似乎並不歡迎他們。
直到嬴子楚得知了趙姬母子的近況,以雷霆之勢幹預此事,嬴政母子的日子這才好過了一些。
嬴子楚出手,倒也不全是為了趙姬母子。他並不希望有人將嬴政歸國,與秦孝文王病逝這兩件事聯繫到一處。
是嬴子楚率先提議要將嬴政母子接過來的,如果真的是嬴政母子害死了秦孝文王,那豈不是說明是嬴子楚害死了自己的生父?
在嬴子楚的控製下,這則誅心的流言,才終於銷聲匿跡。
嬴政並沒有去調查這件事,可他知道,會做這件事的,多半是不希望他上位的人。
他和趙姬此前從未與秦國之人接觸過,更未與這些人結怨。有什麽人非得跟他這個剛剛從趙地歸秦的公子過不去呢?
趙姬嚷嚷著要找人徹查此事,嬴政卻覺得不用查。查出來又如何呢,現在的他們,還太過弱小,不會是那些人的對手。
忙完諸事之後,已經成為秦國新君的子楚開始考慮繼承人問題了,嬴政和嬴成蟜兩位公子也隨之進入眾人的視線範圍中。
嬴政是嬴子楚的長子,小小年紀便心性堅韌、聰慧過人。
與被保護著長大的嬴成蟜相比,嬴政無疑更有資格成為太子。
秦王孫終有一日會身居高位,接他們母子去享福……這也是趙姬娘家之人即使頂著巨大壓力,也願意繼續庇護他們的原因。
現在,就連這最後的幻想也破滅了,趙姬不知道,如果她的娘家人不願意再庇護他們,她和嬴政是否會被憤怒的趙國人撕碎。
在這種情況下,嬴政絲毫不能理解她的苦心,還在說「風涼話」,這無疑讓趙姬情緒更為激動,她忍不住動手打了他……
那件事後續如何,嬴政不大記得了。隻是,他終究與趙姬產生了隔閡。
他們雖是嫡親母子,雖曾在趙國相依為命,卻依舊無法理解彼此。
歸秦的嬴子楚不記得趙姬母子了,可他身邊還有呂不韋在。呂不韋會時不時在嬴子楚耳邊提起趙姬母子,並告訴嬴子楚,趙姬母子在趙國過得有多不容易,又是多麽的想念嬴子楚。
呂不韋商人出身,靠著投資嬴子楚,終於在秦國得到了一些地位。
可嬴子楚新娶的秦國貴女不大看得上呂不韋。呂不韋深知,即便他能夠得到嬴子楚的倚重和信任,若是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他終有一日會被邊緣化。
捧趙姬母子上位,既是因為他跟趙姬之間有些情分,也是為了他自身的利益。
在呂不韋時不時的提醒下,嬴子楚總算沒有徹底忘記趙姬和嬴政母子。
那到底也是他曾經的妻子和孩子,雖然他沒有那麽看重他們,卻也並非全然不在意他們的死活。
嬴子楚曾私底下向呂不韋保證:「眼下我根基不穩,不好有什麽大動作。待我得到阿父的認可,成為阿父的繼承人,我立刻就將趙姬和政兒接迴來。」
後來,秦昭襄王嬴稷薨逝,秦孝文王嬴柱繼位,立嬴子楚為太子,嬴子楚終於有了實踐他諾言的一日。
他鼓足了勇氣,向嬴柱稟告他在趙國為質時,曾娶妻之事,向嬴柱提議與趙國進行交涉,將趙姬和嬴政母子接迴秦國。
將嬴成蟜當成自己親孫子來寵的華陽王後,自然不樂意見到有人迴來跟她寵愛的孫子爭奪資源。
嬴子楚現在是秦國王儲,膝下隻有嬴成蟜一子,隻要嬴成蟜不夭折,那麽日後,他自然會成為嬴子楚的繼承人。一旦嬴政歸秦,嬴子楚少不得要與嬴政爭上一番。
在秦律的約束下,唯有繼承大統的那一脈可以盡享榮華,其他公子則會淪為旁支,若無功績,便沒有爵位可以承襲,除非秦君額外開恩。
華陽夫人的反對,讓嬴子楚和呂不韋心中一緊。
幸而,向來對華陽王後十分寵愛的秦王柱,在這件事上沒有聽華陽夫人的意見。
「子楚膝下唯有成蟜一子,這太少了。」
「成蟜資質如何暫且不提,若是日後,他有個什麽不測,我秦國豈不是要麵臨後繼無人的危險?不妥,不妥!」
秦王柱連連搖頭。
華陽王後又勸了幾句,見秦王柱態度堅決,她也就不再堅持。
這些年來,她看似受盡嬴柱寵愛,讓嬴柱對她言聽計從。可實際上,她隻是很會揣度嬴柱的心思罷了。
嬴柱舉棋不定的時候,她可以竭力勸說嬴柱按照自己的心意來行事,一旦嬴柱下定了決心,她也不會拂逆嬴柱的心意。正因如此,膝下沒有子嗣的她,才能一直深受嬴柱寵愛。
就這樣,在一番交涉下,趙人將趙姬母子送迴了秦國。
可嬴政和趙姬並沒有就此而苦盡甘來——他們人還在路上呢,就聽說秦王柱也薨逝了,在位僅僅三日。
嬴政母子歸秦前後,正是秦國宗室上下最為忙碌的時候,忙著為嬴柱治喪,忙著讓新君登基。
理所當然的,嬴政又一次被忽視了。
甚至有些別有用心的人,還開始編排起了嬴政母子的閑話。
「他們不會是喪門星吧,否則,為何老秦王剛剛決定要接他們迴來,人就沒了呢?」
那段時間,嬴政與趙姬的日子,並不比他們在趙國時舒坦多少。
他們終於如願以償,迴到了秦國。但,秦國似乎並不歡迎他們。
直到嬴子楚得知了趙姬母子的近況,以雷霆之勢幹預此事,嬴政母子的日子這才好過了一些。
嬴子楚出手,倒也不全是為了趙姬母子。他並不希望有人將嬴政歸國,與秦孝文王病逝這兩件事聯繫到一處。
是嬴子楚率先提議要將嬴政母子接過來的,如果真的是嬴政母子害死了秦孝文王,那豈不是說明是嬴子楚害死了自己的生父?
在嬴子楚的控製下,這則誅心的流言,才終於銷聲匿跡。
嬴政並沒有去調查這件事,可他知道,會做這件事的,多半是不希望他上位的人。
他和趙姬此前從未與秦國之人接觸過,更未與這些人結怨。有什麽人非得跟他這個剛剛從趙地歸秦的公子過不去呢?
趙姬嚷嚷著要找人徹查此事,嬴政卻覺得不用查。查出來又如何呢,現在的他們,還太過弱小,不會是那些人的對手。
忙完諸事之後,已經成為秦國新君的子楚開始考慮繼承人問題了,嬴政和嬴成蟜兩位公子也隨之進入眾人的視線範圍中。
嬴政是嬴子楚的長子,小小年紀便心性堅韌、聰慧過人。
與被保護著長大的嬴成蟜相比,嬴政無疑更有資格成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