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齊國僅僅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池還沒有被五國聯軍攻破。
也正是靠著這兩座城池的堅守,齊國才終於等到了復國的機會。
後來,燕昭王身死,他的繼承人不如他那般英明果斷,齊國利用離間計讓他換掉了統帥五國聯軍的大將樂毅,齊國才終於反敗為勝。齊國雖然得以光復,卻也在這場浩劫中耗盡了自齊威王、齊宣王以來積攢的強大國力,自此之後,齊國再無爭霸之力。
對此,白起是這樣說的:「秦齊並不接壤,對於王上而言,攻打齊國並沒有太多的好處。但齊國本就國力強大,在齊湣王吞併宋國之後,齊國更是國力膨脹,威脅到我秦國的霸主之位。即使燕昭王不牽這個頭,王上也是要想辦法把齊國摁下去的。燕昭王的提議,正好暗合王上的心思。」
嬴稷向來以利益為準繩,誰對秦國有威脅,他便攻打誰。他這麽做,嬴渠梁並不感到意外。
「魏國霸權已然衰落,楚國被你們打得沒了脾氣,齊國也失去了爭霸之力,那麽接下來,秦國最大的對手,便隻剩下你口中的趙國了吧?」
嬴渠梁問。
「不錯。」白起點了點頭,開始向嬴渠梁講述秦趙爭霸的那些事兒。
嬴稷是趙武靈王護送迴國繼位的,但嬴稷並沒有因為他承受了趙武靈王的恩惠,便對趙國釋放善意。
在戰國亂世,善意值幾個錢?更何況,在嬴稷看來,趙武靈王送他迴秦繼位,本就是別有所圖,算不得純粹的善意。
於是,嬴稷轉頭就開始欺負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
他先是向趙惠文王索要和氏璧,假意要拿城池去換和氏璧,在拿到和氏璧之後,卻出爾反爾,不肯將城池交給趙國使者,逼得趙國使者藺相如險些去撞柱子。
若是能平白得到一塊美玉也就罷了,既然這美玉不好得,還容易讓嬴稷本就狼藉的名聲雪上加霜,嬴稷自然也就收手了。
後來,沒過幾年,嬴稷與趙惠文王在澠池相會,嬴稷請趙惠文王為他鼓瑟。
這算不得什麽大不了的要求,友人之間相互見麵,奏個樂助個興,也是常事。
趙惠文王也沒多想,就按照嬴稷的要求,為他奏了一曲。
誰知道,嬴稷完全不懂得什麽叫做見好就收,在趙惠文王為他鼓完瑟之後,他居然命身邊的史官把這一幕記入了史書之中!
這對於趙國來說,可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明明秦王和趙王的地位是相等的,秦王卻可以讓趙王當眾為他奏樂,還將這一幕載入史冊之中,其性質,相當於後世的李世民在擊敗異族首領之後,命令異族首領當眾為自己起舞,還讓史官在一旁做記錄。
為了替趙惠文王挽迴顏麵,藺相如拿著缶靠近嬴稷,逼迫嬴稷為趙惠文王擊缶。如若嬴稷不肯,他就要於五步之內血濺嬴稷……
聽到此處,嬴渠梁感到很是詫異:「你不是說,稷兒這時候正準備與楚國開戰,欲與趙國交好,這才約趙王在澠池會麵的嗎?」
這是想要跟人交好的態度嗎?這分明就是在試探趙王的底線吧!
白起想了想,道:「對於王上而言,不直接告訴別人他要攻打別人,或許已經夠友好了。」
嬴渠梁:「……」
他這大孫子這麽剛的嗎?
嬴渠梁終於明白了,他家孫子根本就是個大魔王,有理沒理都要欺負別人幾下那種!
秦趙之間的關係,起初還算正常,有敵對的時候,也有合作的時候。
趙惠文王在世期間,趙國並未與秦國發生什麽大衝突。
但他的兒子趙孝成王繼位之後,可不是這麽想的。
趙國強大的國力,給趙孝成王帶來了極大的信心,趙孝成王一心想要證明自己的能耐,對秦國不大友好。
白起道:「在王上接到《求賢令》之前,我秦國欲取韓上黨之地,韓王分明已將上黨之地獻與我秦國,不料那上黨郡守自作主張,要將上黨之地獻給趙國。而趙王(和諧)丹,他竟然也答應了!」
這無異於虎口奪食,秦國如何能忍?
若不是這封突如其來的《求賢令》,隻怕此刻,秦國上下已經準備與趙國開戰了。
「看樣子,是寡人打亂了你們的計劃。」嬴渠梁道。
「不,這是王上的選擇。」白起道:「王上既然選擇先接您的《求賢令》,這就表明在他心中,您這邊的事更為重要。」
「隻要我秦國兵力猶在,國力猶在,什麽時候都可以與趙國一戰。」
「而您這邊的國恥,若是不能及時雪去,便將困擾我秦國數十年,自然是您這邊更為緊迫。」
嬴渠梁聽了白起的話,一時心中百感交集。
既然孫子都為了他,放下了手中的要事趕過來,他也得爭氣些,才算是沒有辜負孫子的一番苦心。
嬴渠梁和白起所不知道的是,此時,秦昭襄王位麵,一名男嬰在邯鄲呱呱墜地。
嬴異人坐在自家小院中,看著被妻子抱過來的嬰兒,愁苦的臉上不由露出了一絲笑容。
「你是正月出生的,就取名『政』吧。」
說完這番話,他又低聲呢喃道:「你在這個時候出生,也不知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因為長平之戰的延遲,嬴異人這個秦國質子在邯鄲並未被人喊打喊殺。
也正是靠著這兩座城池的堅守,齊國才終於等到了復國的機會。
後來,燕昭王身死,他的繼承人不如他那般英明果斷,齊國利用離間計讓他換掉了統帥五國聯軍的大將樂毅,齊國才終於反敗為勝。齊國雖然得以光復,卻也在這場浩劫中耗盡了自齊威王、齊宣王以來積攢的強大國力,自此之後,齊國再無爭霸之力。
對此,白起是這樣說的:「秦齊並不接壤,對於王上而言,攻打齊國並沒有太多的好處。但齊國本就國力強大,在齊湣王吞併宋國之後,齊國更是國力膨脹,威脅到我秦國的霸主之位。即使燕昭王不牽這個頭,王上也是要想辦法把齊國摁下去的。燕昭王的提議,正好暗合王上的心思。」
嬴稷向來以利益為準繩,誰對秦國有威脅,他便攻打誰。他這麽做,嬴渠梁並不感到意外。
「魏國霸權已然衰落,楚國被你們打得沒了脾氣,齊國也失去了爭霸之力,那麽接下來,秦國最大的對手,便隻剩下你口中的趙國了吧?」
嬴渠梁問。
「不錯。」白起點了點頭,開始向嬴渠梁講述秦趙爭霸的那些事兒。
嬴稷是趙武靈王護送迴國繼位的,但嬴稷並沒有因為他承受了趙武靈王的恩惠,便對趙國釋放善意。
在戰國亂世,善意值幾個錢?更何況,在嬴稷看來,趙武靈王送他迴秦繼位,本就是別有所圖,算不得純粹的善意。
於是,嬴稷轉頭就開始欺負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
他先是向趙惠文王索要和氏璧,假意要拿城池去換和氏璧,在拿到和氏璧之後,卻出爾反爾,不肯將城池交給趙國使者,逼得趙國使者藺相如險些去撞柱子。
若是能平白得到一塊美玉也就罷了,既然這美玉不好得,還容易讓嬴稷本就狼藉的名聲雪上加霜,嬴稷自然也就收手了。
後來,沒過幾年,嬴稷與趙惠文王在澠池相會,嬴稷請趙惠文王為他鼓瑟。
這算不得什麽大不了的要求,友人之間相互見麵,奏個樂助個興,也是常事。
趙惠文王也沒多想,就按照嬴稷的要求,為他奏了一曲。
誰知道,嬴稷完全不懂得什麽叫做見好就收,在趙惠文王為他鼓完瑟之後,他居然命身邊的史官把這一幕記入了史書之中!
這對於趙國來說,可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明明秦王和趙王的地位是相等的,秦王卻可以讓趙王當眾為他奏樂,還將這一幕載入史冊之中,其性質,相當於後世的李世民在擊敗異族首領之後,命令異族首領當眾為自己起舞,還讓史官在一旁做記錄。
為了替趙惠文王挽迴顏麵,藺相如拿著缶靠近嬴稷,逼迫嬴稷為趙惠文王擊缶。如若嬴稷不肯,他就要於五步之內血濺嬴稷……
聽到此處,嬴渠梁感到很是詫異:「你不是說,稷兒這時候正準備與楚國開戰,欲與趙國交好,這才約趙王在澠池會麵的嗎?」
這是想要跟人交好的態度嗎?這分明就是在試探趙王的底線吧!
白起想了想,道:「對於王上而言,不直接告訴別人他要攻打別人,或許已經夠友好了。」
嬴渠梁:「……」
他這大孫子這麽剛的嗎?
嬴渠梁終於明白了,他家孫子根本就是個大魔王,有理沒理都要欺負別人幾下那種!
秦趙之間的關係,起初還算正常,有敵對的時候,也有合作的時候。
趙惠文王在世期間,趙國並未與秦國發生什麽大衝突。
但他的兒子趙孝成王繼位之後,可不是這麽想的。
趙國強大的國力,給趙孝成王帶來了極大的信心,趙孝成王一心想要證明自己的能耐,對秦國不大友好。
白起道:「在王上接到《求賢令》之前,我秦國欲取韓上黨之地,韓王分明已將上黨之地獻與我秦國,不料那上黨郡守自作主張,要將上黨之地獻給趙國。而趙王(和諧)丹,他竟然也答應了!」
這無異於虎口奪食,秦國如何能忍?
若不是這封突如其來的《求賢令》,隻怕此刻,秦國上下已經準備與趙國開戰了。
「看樣子,是寡人打亂了你們的計劃。」嬴渠梁道。
「不,這是王上的選擇。」白起道:「王上既然選擇先接您的《求賢令》,這就表明在他心中,您這邊的事更為重要。」
「隻要我秦國兵力猶在,國力猶在,什麽時候都可以與趙國一戰。」
「而您這邊的國恥,若是不能及時雪去,便將困擾我秦國數十年,自然是您這邊更為緊迫。」
嬴渠梁聽了白起的話,一時心中百感交集。
既然孫子都為了他,放下了手中的要事趕過來,他也得爭氣些,才算是沒有辜負孫子的一番苦心。
嬴渠梁和白起所不知道的是,此時,秦昭襄王位麵,一名男嬰在邯鄲呱呱墜地。
嬴異人坐在自家小院中,看著被妻子抱過來的嬰兒,愁苦的臉上不由露出了一絲笑容。
「你是正月出生的,就取名『政』吧。」
說完這番話,他又低聲呢喃道:「你在這個時候出生,也不知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因為長平之戰的延遲,嬴異人這個秦國質子在邯鄲並未被人喊打喊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