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 作者:晏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這番話,頗為誠懇,同時也打消了許多人的後顧之憂。
不少士子準備上前領令牌,卻也有人當即就準備離開秦國。
「慢著——」
一旁嬴稷的聲音,讓這些人止住了腳步。
對於嬴稷,不少人都有些沒來由地犯怵,卻也有人膽子很大,直視著嬴稷道:「連秦公都說,如果我們想要離開秦國,他不會加以阻攔,你又是誰?難不成,你的架子比秦公還大?」
「秦公的命令,我自然不會不從。尋常人可以隨時離秦,隻是,你們幾個質疑過秦公的人,不可以!秦公不與你們計較,那是秦公寬宏。我卻見不得你們對我秦國國君如此不敬!」
嬴稷的記憶力向來很好,他尤其記仇。
隻見他森寒的目光自那幾張熟悉的麵孔上一一掃:「數月之後,我要見到你們的身影。你們若是膽敢擅自逃跑,休怪我對你們不客氣!」
士子們離開之後,嬴渠梁便開始派手底下的官員與大孫子麾下的將士們接觸,準備將這批人充分利用起來了。
這時候,嬴渠梁也不由慶幸自己發出了那封《求賢令》。
雖說目前為止,這《求賢令》隻為他招來了大孫子這麽一個可用之才,但大孫子自帶大軍啊!
單是他一人,便抵得過其餘那些士子的總和了。
與那些各懷心思,未必能夠一直留在秦國的士子不同,嬴稷可是一心一意盼著秦國好的。
作為秦王的嬴稷都表明了態度,他手底下的人,對於嬴渠梁的各項指令,自然也是無比配合。
嬴稷隻留了一千精兵在身邊,專門護衛他的安全,其餘的大部分士兵,都按照嬴渠梁君臣的規劃,分散到了秦國各地去幫忙開墾荒地。
經過連年戰亂,再加上又失去了很大一塊國土,導致秦國如今人口並不多。
有嬴稷的人幫忙,能大大加快秦國的開荒進程。
而白起也在向嬴渠梁和嬴稷請示過後,帶著他的親兵去了距離櫟陽最近的一處秦軍軍營。
這時,軍營中那些懶散慣了的秦國將士們還不知道,他們即將迎來一段血淚史。
被魏武卒摁在地上摩擦之後,他們又將被白起摁在地上摩擦,並過上每天挨揍的日子……
小孩子畢竟精力不濟,被嬴稷抱在懷中的小嬴駟在嬴渠梁進行各種安排的時候,已經將頭點得如小雞啄米。
嬴渠梁見狀,命人將小嬴駟抱了下去。
周圍終於隻剩下嬴渠梁和嬴稷。
嬴渠梁看著自己的大孫子,問道:「剛才的求賢大會上,我見你似乎特別關注某個士子,那人是誰?」
嬴稷沒有料到,自家大父在百忙之中,竟還能抽空關注自己。
「就是那位商君。」
嬴渠梁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致:「商君是誰?怎麽沒見他上前為我秦國獻策?」
他可還記得大孫子說過,正是商君主持的變法,使得秦國強盛了起來。
「大父已經見過他了。他今日沒有要嶄露頭角的意思,稷便不直接點明他的身份了。良才美玉,還是由大父親自挖掘、雕琢更好。」
嬴渠梁努力迴想著今日在他麵前發表過演講的士子,試圖從這些人中找到大孫子口中的那位大才,最終卻失敗了。
罷了,既然大孫子說那人會在秦國成就一番事業,那人在秦國遊歷完後,必定會迴到櫟陽來。
在那些士子們遊歷期間,嬴渠梁也不打算閑著。
他的大孫子是從後世而來的,在如何建設秦國方麵,嬴稷定然也能提出很多實用的建議來。他得好好跟大孫子交流交流……
第10章
嬴稷的到來,讓嬴渠梁倍感振奮,朝中的一些大臣們對此卻頗感不安。
以甘龍、杜摯為首的卿大夫們,明顯能夠感到嬴稷對他們的敵意。
對於這位「未來的秦王」,他們的心中充滿了警惕。
當他們在大朝會上,看到秦國國君的桌案旁擺放著另一張桌案時,他們發現那張桌案非但與秦國國君的桌案規格相同,還與秦國國君的桌案並駕齊驅,他們心中立時便生出了不好的預感來。
不久之後,身著秦公朝服的嬴渠梁與身著秦王朝服的嬴稷聯袂而來,應證了他們的猜測。
嬴渠梁身著秦公朝服的樣子,他們不是第一次看見了,但身著袞冕服出現的嬴稷,他們卻是第一次看見。
玄色朝服上,織繪著比秦公的朝服更為複雜的紋路,冕冠前後垂下的十二串旒珠,象徵著嬴稷作為天子的威嚴。
嬴稷本就氣勢驚人,即便穿著普通的衣衫,也讓人無法小覷。
此時,他穿戴著屬於天子的整套行頭,壓得一些大臣幾乎喘不過氣來。
身為卿大夫之首,甘龍強忍著不適,上前對嬴渠梁道:「君上這麽做,不符合規矩。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怎可讓旁人與您並駕齊驅?」
即使嬴稷是未來的秦王,理論上,他可以與嬴渠梁平起平坐,甘龍等人也不會默認這種情況發生。
他們不介意嬴渠梁接受來自嬴稷的幫助,畢竟,秦國能夠強盛起來,對他們這些世代在秦國為官的人沒有壞處。
但以甘龍為首的卿大夫,不願意看到嬴稷在朝堂上擁有話語權。
嬴稷一看就是常年身居高位、唯我獨尊慣了,他對甘龍等卿大夫抱有那麽明顯的敵意,一旦讓他掌握實權,甘龍等人豈有好日子過?
不少士子準備上前領令牌,卻也有人當即就準備離開秦國。
「慢著——」
一旁嬴稷的聲音,讓這些人止住了腳步。
對於嬴稷,不少人都有些沒來由地犯怵,卻也有人膽子很大,直視著嬴稷道:「連秦公都說,如果我們想要離開秦國,他不會加以阻攔,你又是誰?難不成,你的架子比秦公還大?」
「秦公的命令,我自然不會不從。尋常人可以隨時離秦,隻是,你們幾個質疑過秦公的人,不可以!秦公不與你們計較,那是秦公寬宏。我卻見不得你們對我秦國國君如此不敬!」
嬴稷的記憶力向來很好,他尤其記仇。
隻見他森寒的目光自那幾張熟悉的麵孔上一一掃:「數月之後,我要見到你們的身影。你們若是膽敢擅自逃跑,休怪我對你們不客氣!」
士子們離開之後,嬴渠梁便開始派手底下的官員與大孫子麾下的將士們接觸,準備將這批人充分利用起來了。
這時候,嬴渠梁也不由慶幸自己發出了那封《求賢令》。
雖說目前為止,這《求賢令》隻為他招來了大孫子這麽一個可用之才,但大孫子自帶大軍啊!
單是他一人,便抵得過其餘那些士子的總和了。
與那些各懷心思,未必能夠一直留在秦國的士子不同,嬴稷可是一心一意盼著秦國好的。
作為秦王的嬴稷都表明了態度,他手底下的人,對於嬴渠梁的各項指令,自然也是無比配合。
嬴稷隻留了一千精兵在身邊,專門護衛他的安全,其餘的大部分士兵,都按照嬴渠梁君臣的規劃,分散到了秦國各地去幫忙開墾荒地。
經過連年戰亂,再加上又失去了很大一塊國土,導致秦國如今人口並不多。
有嬴稷的人幫忙,能大大加快秦國的開荒進程。
而白起也在向嬴渠梁和嬴稷請示過後,帶著他的親兵去了距離櫟陽最近的一處秦軍軍營。
這時,軍營中那些懶散慣了的秦國將士們還不知道,他們即將迎來一段血淚史。
被魏武卒摁在地上摩擦之後,他們又將被白起摁在地上摩擦,並過上每天挨揍的日子……
小孩子畢竟精力不濟,被嬴稷抱在懷中的小嬴駟在嬴渠梁進行各種安排的時候,已經將頭點得如小雞啄米。
嬴渠梁見狀,命人將小嬴駟抱了下去。
周圍終於隻剩下嬴渠梁和嬴稷。
嬴渠梁看著自己的大孫子,問道:「剛才的求賢大會上,我見你似乎特別關注某個士子,那人是誰?」
嬴稷沒有料到,自家大父在百忙之中,竟還能抽空關注自己。
「就是那位商君。」
嬴渠梁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致:「商君是誰?怎麽沒見他上前為我秦國獻策?」
他可還記得大孫子說過,正是商君主持的變法,使得秦國強盛了起來。
「大父已經見過他了。他今日沒有要嶄露頭角的意思,稷便不直接點明他的身份了。良才美玉,還是由大父親自挖掘、雕琢更好。」
嬴渠梁努力迴想著今日在他麵前發表過演講的士子,試圖從這些人中找到大孫子口中的那位大才,最終卻失敗了。
罷了,既然大孫子說那人會在秦國成就一番事業,那人在秦國遊歷完後,必定會迴到櫟陽來。
在那些士子們遊歷期間,嬴渠梁也不打算閑著。
他的大孫子是從後世而來的,在如何建設秦國方麵,嬴稷定然也能提出很多實用的建議來。他得好好跟大孫子交流交流……
第10章
嬴稷的到來,讓嬴渠梁倍感振奮,朝中的一些大臣們對此卻頗感不安。
以甘龍、杜摯為首的卿大夫們,明顯能夠感到嬴稷對他們的敵意。
對於這位「未來的秦王」,他們的心中充滿了警惕。
當他們在大朝會上,看到秦國國君的桌案旁擺放著另一張桌案時,他們發現那張桌案非但與秦國國君的桌案規格相同,還與秦國國君的桌案並駕齊驅,他們心中立時便生出了不好的預感來。
不久之後,身著秦公朝服的嬴渠梁與身著秦王朝服的嬴稷聯袂而來,應證了他們的猜測。
嬴渠梁身著秦公朝服的樣子,他們不是第一次看見了,但身著袞冕服出現的嬴稷,他們卻是第一次看見。
玄色朝服上,織繪著比秦公的朝服更為複雜的紋路,冕冠前後垂下的十二串旒珠,象徵著嬴稷作為天子的威嚴。
嬴稷本就氣勢驚人,即便穿著普通的衣衫,也讓人無法小覷。
此時,他穿戴著屬於天子的整套行頭,壓得一些大臣幾乎喘不過氣來。
身為卿大夫之首,甘龍強忍著不適,上前對嬴渠梁道:「君上這麽做,不符合規矩。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怎可讓旁人與您並駕齊驅?」
即使嬴稷是未來的秦王,理論上,他可以與嬴渠梁平起平坐,甘龍等人也不會默認這種情況發生。
他們不介意嬴渠梁接受來自嬴稷的幫助,畢竟,秦國能夠強盛起來,對他們這些世代在秦國為官的人沒有壞處。
但以甘龍為首的卿大夫,不願意看到嬴稷在朝堂上擁有話語權。
嬴稷一看就是常年身居高位、唯我獨尊慣了,他對甘龍等卿大夫抱有那麽明顯的敵意,一旦讓他掌握實權,甘龍等人豈有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