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麗兒上香?」太後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哀家記得,你與麗兒的幹係並不好!」
「但人死如燈滅,麗姐姐都走了那麽些年了,再抓著過去的那些事不放,也怪沒意思的。如今,我反而有些想念麗姐姐呢。怎麽,太後娘娘不願意讓我去給麗姐姐上香?」
太後本想拒絕,但這些年,麗貴妃靈前淒涼,偌大一個後宮,也就隻有太後這個做姑姑的,時不時地去看看她,一想到這兒,太後就心軟了。罷了,張賢妃要去祭奠麗兒,就讓她去吧。哪怕張賢妃別有用心,多一個人來祭奠麗兒,也能讓她不那麽冷清。
麗貴妃生前一度被廢,直到因病亡故之後,在太後的哀求之下,崇德帝才終於鬆口同意恢復麗貴妃的位份。然而,麗貴妃到底是罪妃,崇德帝又早已厭棄了她,最終,她僅僅以妃禮下葬,為她送行者寥寥無幾。
張賢妃來到麗貴妃的靈前,恭恭敬敬地給麗貴妃上了一炷香。
太後見狀,今日胸中一直攢著的那股邪氣,終於消散了一些。在離開靈堂之後,她對張賢妃的態度也有所緩和,當然,語氣依然不是那麽好:「現在可以說了吧,今日,你來找哀家,到底所為何事?」
此處是太後小佛堂後的一處空地,太後在前頭走著,張賢妃跟在後頭。
「臣妾隻是不忿,太後娘娘金尊玉貴了大半輩子,最終卻連小人都敢公然對您不敬。太後娘娘身為先帝的皇後,皇上嫡母,尚且如此,日後……臣妾指不定比太後娘娘過得更為艱難。」
「你如今聖眷在身,父母兄長皆受到皇上重用,有什麽艱難的!」太後越聽,越覺得張賢妃是在諷刺自己:「行了,若是你還要跟哀家繞圈子,你就迴去吧。哀家可沒心思陪你玩猜謎遊戲。」
顯然,太後的耐心並不好。
「臣妾哪裏敢跟太後娘娘繞圈子?臣妾說的話,都是發自肺腑。」張賢妃柔聲道:「太後娘娘別看臣妾現在風光,實則,張家已經如同當年的何家一樣,站在了懸崖的邊緣。」
何家,就是太後的娘家。當初,何家在京城中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在何家鼎盛時期,何太後的父兄甚至比如今張賢妃的父兄還受帝王重視。若非如此,何太後當年也不能穩坐先帝中宮之位,還能左右先帝確立繼承人之事。
當初,太後在崇德帝登基的過程中,是有功的。也因此,崇德帝在登基之後,給了太後及何家許多的榮耀,雖然不大喜歡何家送進來的姑娘,還是給了其貴妃之位。
隻可惜,何家太過不知足,在朝堂上囂張跋扈,不可一世,打壓其他妃嬪所在的家族,一心想要讓自家姑娘登上皇後之位,讓流有何家血脈的三皇子成為太子,種種行為,終於惹惱了崇德帝,也惹惱了其他育有子嗣的妃嬪所在的家族。
其他妃嬪的母族聯起手來,將何家的罪證以及麗貴妃殘害皇妃以及皇嗣的罪證呈至崇德帝滿前,最終,才導致麗貴妃被廢,何家也很快跟著麗貴妃一起倒下了。
太後身邊的人在聽了張賢妃的話後,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一直以來,何家之事就是太後娘娘的禁-區,誰都不敢提及,這賢妃娘娘倒是大膽,在太後娘娘跟前戳太後娘娘的肺管子。
她們都小心翼翼地看著太後,不知道太後會不會突然發怒。
誰知,太後在聽了張賢妃的話後,隻有一瞬間變了臉色,隨後,就恢復了先前那略帶嘲諷的樣子:「怎麽,你也覺得,你們張家最近張揚太過了?且放寬心吧,張家與當年的何家相比,不算什麽。隻要你們保持現狀,不再進一步攬權,皇帝是不會對你們做什麽的。」
頓了頓,太後道:「皇帝是哀家看著長大的,哀家了解他。他這人,有時候心腸很軟,隻要你不觸及到他的底線,他總會顧念舊情,但有時候,他的心又很硬,一旦你觸及到了他的底線,他便會對你趕盡殺絕,再無轉圜餘地。」
「保持現狀,當然可以保我家平安,但這平安,又能保多久呢?我張家早已得罪了丁皇後,單隻韓夢沁遇刺一事,丁皇後就不會放過我們。一旦七皇子上位,就是我張家沒落之時。日後就連我和皇兒能不能活下去,能過什麽樣的日子,都要看丁皇後母子的臉色。這讓我如何甘心?」張賢妃的一句話,讓太後有些驚訝。
雖然張賢妃和王淑妃的心思昭然若揭,但太後也沒有想到,她居然會在自己的麵前直接說出來。
「你在哀家麵前說這些,就不怕,哀家會告訴皇帝嗎?」
「太後娘娘若是想告訴皇上的話,請便,不過,這對於您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我今日來,是想與您做一個交易的。」
「交易?」太後挑了挑眉,冷哼道:「哀家倒不知道,哀家與你有什麽交易可做。難道,你還想讓哀家幫你兒子奪嫡不成?」太後說著,搖了搖頭:「哀家老了,辦不到了。」
當年鼎盛時期的何家都沒辦到的事,太後不認為,現在的自己,再加一個張家,就能夠辦到。
「臣妾不是想讓您幫臣妾奪嫡,臣妾隻是想讓您幫臣妾——除掉丁皇後。當初,麗貴妃倒台,丁皇後可也摻了一腳,您真的準備算了麽?」
「不錯,當初麗兒會倒台,丁皇後的確是推波助瀾者之一,但張賢妃,你是不是忘了,你也同樣是其中一個推波助瀾者。若是哀家真想要報仇,哀家就該連你也收拾了才是。」
「但人死如燈滅,麗姐姐都走了那麽些年了,再抓著過去的那些事不放,也怪沒意思的。如今,我反而有些想念麗姐姐呢。怎麽,太後娘娘不願意讓我去給麗姐姐上香?」
太後本想拒絕,但這些年,麗貴妃靈前淒涼,偌大一個後宮,也就隻有太後這個做姑姑的,時不時地去看看她,一想到這兒,太後就心軟了。罷了,張賢妃要去祭奠麗兒,就讓她去吧。哪怕張賢妃別有用心,多一個人來祭奠麗兒,也能讓她不那麽冷清。
麗貴妃生前一度被廢,直到因病亡故之後,在太後的哀求之下,崇德帝才終於鬆口同意恢復麗貴妃的位份。然而,麗貴妃到底是罪妃,崇德帝又早已厭棄了她,最終,她僅僅以妃禮下葬,為她送行者寥寥無幾。
張賢妃來到麗貴妃的靈前,恭恭敬敬地給麗貴妃上了一炷香。
太後見狀,今日胸中一直攢著的那股邪氣,終於消散了一些。在離開靈堂之後,她對張賢妃的態度也有所緩和,當然,語氣依然不是那麽好:「現在可以說了吧,今日,你來找哀家,到底所為何事?」
此處是太後小佛堂後的一處空地,太後在前頭走著,張賢妃跟在後頭。
「臣妾隻是不忿,太後娘娘金尊玉貴了大半輩子,最終卻連小人都敢公然對您不敬。太後娘娘身為先帝的皇後,皇上嫡母,尚且如此,日後……臣妾指不定比太後娘娘過得更為艱難。」
「你如今聖眷在身,父母兄長皆受到皇上重用,有什麽艱難的!」太後越聽,越覺得張賢妃是在諷刺自己:「行了,若是你還要跟哀家繞圈子,你就迴去吧。哀家可沒心思陪你玩猜謎遊戲。」
顯然,太後的耐心並不好。
「臣妾哪裏敢跟太後娘娘繞圈子?臣妾說的話,都是發自肺腑。」張賢妃柔聲道:「太後娘娘別看臣妾現在風光,實則,張家已經如同當年的何家一樣,站在了懸崖的邊緣。」
何家,就是太後的娘家。當初,何家在京城中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在何家鼎盛時期,何太後的父兄甚至比如今張賢妃的父兄還受帝王重視。若非如此,何太後當年也不能穩坐先帝中宮之位,還能左右先帝確立繼承人之事。
當初,太後在崇德帝登基的過程中,是有功的。也因此,崇德帝在登基之後,給了太後及何家許多的榮耀,雖然不大喜歡何家送進來的姑娘,還是給了其貴妃之位。
隻可惜,何家太過不知足,在朝堂上囂張跋扈,不可一世,打壓其他妃嬪所在的家族,一心想要讓自家姑娘登上皇後之位,讓流有何家血脈的三皇子成為太子,種種行為,終於惹惱了崇德帝,也惹惱了其他育有子嗣的妃嬪所在的家族。
其他妃嬪的母族聯起手來,將何家的罪證以及麗貴妃殘害皇妃以及皇嗣的罪證呈至崇德帝滿前,最終,才導致麗貴妃被廢,何家也很快跟著麗貴妃一起倒下了。
太後身邊的人在聽了張賢妃的話後,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一直以來,何家之事就是太後娘娘的禁-區,誰都不敢提及,這賢妃娘娘倒是大膽,在太後娘娘跟前戳太後娘娘的肺管子。
她們都小心翼翼地看著太後,不知道太後會不會突然發怒。
誰知,太後在聽了張賢妃的話後,隻有一瞬間變了臉色,隨後,就恢復了先前那略帶嘲諷的樣子:「怎麽,你也覺得,你們張家最近張揚太過了?且放寬心吧,張家與當年的何家相比,不算什麽。隻要你們保持現狀,不再進一步攬權,皇帝是不會對你們做什麽的。」
頓了頓,太後道:「皇帝是哀家看著長大的,哀家了解他。他這人,有時候心腸很軟,隻要你不觸及到他的底線,他總會顧念舊情,但有時候,他的心又很硬,一旦你觸及到了他的底線,他便會對你趕盡殺絕,再無轉圜餘地。」
「保持現狀,當然可以保我家平安,但這平安,又能保多久呢?我張家早已得罪了丁皇後,單隻韓夢沁遇刺一事,丁皇後就不會放過我們。一旦七皇子上位,就是我張家沒落之時。日後就連我和皇兒能不能活下去,能過什麽樣的日子,都要看丁皇後母子的臉色。這讓我如何甘心?」張賢妃的一句話,讓太後有些驚訝。
雖然張賢妃和王淑妃的心思昭然若揭,但太後也沒有想到,她居然會在自己的麵前直接說出來。
「你在哀家麵前說這些,就不怕,哀家會告訴皇帝嗎?」
「太後娘娘若是想告訴皇上的話,請便,不過,這對於您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我今日來,是想與您做一個交易的。」
「交易?」太後挑了挑眉,冷哼道:「哀家倒不知道,哀家與你有什麽交易可做。難道,你還想讓哀家幫你兒子奪嫡不成?」太後說著,搖了搖頭:「哀家老了,辦不到了。」
當年鼎盛時期的何家都沒辦到的事,太後不認為,現在的自己,再加一個張家,就能夠辦到。
「臣妾不是想讓您幫臣妾奪嫡,臣妾隻是想讓您幫臣妾——除掉丁皇後。當初,麗貴妃倒台,丁皇後可也摻了一腳,您真的準備算了麽?」
「不錯,當初麗兒會倒台,丁皇後的確是推波助瀾者之一,但張賢妃,你是不是忘了,你也同樣是其中一個推波助瀾者。若是哀家真想要報仇,哀家就該連你也收拾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