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在自家娘親麵前,怎麽還如此多禮?」丁皇後把七皇子喚至跟前,拿出一塊帕子,替他擦去了額上的汗漬。
「禮不可廢。母後,兒子聽說,姐姐與武安侯在來京的途中遇到了刺客,不知他們如今怎麽樣了?沒出什麽事吧?」
七皇子還是頗為關心韓夢沁這個姐姐的。至於武安侯,隻是順帶。事實上,對於這個還沒見麵,就拐跑了自家姐姐的男人,七皇子有種頗為微妙的心理。
「你姐姐沒事,倒是武安侯,為救你姐姐,受了些傷,現如今正養著呢。」
「這件事的調查結果出來了麽?」七皇子察覺到丁皇後心情不渝,眸色一凝:「父皇是不是不準備深究?」
丁皇後在感慨自家兒子觀察力越發敏銳之餘,也不免生出了些許欣慰感。
僅憑著她說的那幾句話,就能夠判斷出事態來,如今,自家兒子是越髮長進了。
「調查結果出來了,所有證據都指向了吳氏和吳家。」丁皇後沒有多說,她相信七皇子能夠明白她的意思。
果然,聽聞此言的七皇子皺起了眉:「不可能,現在的吳家可沒那個能耐。」
「但查到吳家之後,所有的線索都斷了,你父皇也隻能當是吳家做的了。」
不是不可以繼續查下去,線索是斷了,但有動機做這件事的也隻有張家和王家,隻要盯著這兩家,總能查出點東西來。可惜,崇德帝顯然沒有這方麵的意願。
七皇子思索了一陣,道:「姐姐這虧不能白吃了,就算父皇暫時不想動張家和王家,也要讓他們付出些代價。」
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王淑妃與張賢妃對韓夢沁的威脅,更是她們對皇後一黨的挑-釁。既然是挑-釁,自然就要予以迴擊!不然,王淑妃與張賢妃隻會以為他們好欺負,變本加厲!
「你想怎麽做?」丁皇後問。
現在的她在兒子麵前,更多的是承擔著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決策者。隻要七皇子的想法不是太差,她都會按照七皇子的想法去做。也因此,七皇子的心智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阿娘說過,同安姑姑是咱們的盟友。這件事咱們不方便出麵,由同安姑姑出麵再合適不過。」
同安長公主,是崇德帝一母同胞的姐姐,因在崇德帝幼時照顧過崇德帝,她在崇德帝麵前很說得上話。
同安長公主雖身份尊崇,但她所嫁的駙馬卻有爵位而無實權。為了下一代的榮耀,她自然要拚上一把。比起其他的妃嬪皇子,同安長公主無疑更看好丁皇後母子——當然,她最終選擇丁皇後母子,也有她的長子與七皇子關係好的因素在。
最近,同安長公主與丁皇後母子越走越近,甚至,還與丁皇後商議好了,要為駙馬的一個侄女與丁皇後的外甥牽線。
若是同安長公主自己有女兒,那麽她肯定會更樂意將她的親生女兒許配給七皇子,好保女兒一世容光。不過很可惜的是,她沒有女兒,丁皇後的女兒比她的兒子大了三歲,且又已經訂婚,她隻好退而求其次,選擇通過與丁皇後的娘家聯姻的方式,來維持兩家的關係。
既然雙方已經是盟友,那麽,有些不方便丁皇後母子親自出麵的事交給同安長公主去做,也是應有之意。
丁皇後聽了七皇子的話,又問:「想法是對的,但你準備讓你同安姑姑怎麽做?」
「自從太後母族與吳家倒台之後,父皇一直很注重維護王家、張家與咱們的平衡。三方相互製約,是父皇希望看到的局麵。但王家和張家也因為看透了父皇的想法,所以最近行事……越來越囂張跋扈,給皇家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咱們可以提醒一下同安姑姑。若是同安姑姑對此表示擔憂,父皇也會多考慮一下的。」
無論在哪朝哪代,心理戰都是必不可少的。帝王偏向哪邊,對哪邊有偏見,但時間內或許不會對格局有什麽大的影響,但長時間下來定會造成不一樣的後果。
丁皇後欣慰地看著七皇子:「不愧是我兒,考慮得合情合理。行,就按照你說的辦吧。母後明兒個就去聯絡你同安姑姑。」
雖然最近丁皇後會讓七皇子參與進許多決策中,但最後真正出麵的,多半還是她自己。
同安長公主行事極有效率,恰好,最近王淑妃的侄子在張賢妃的算計下當街縱馬傷人了,為了報復張家,王家才用了一些過激的手段。同安長公主索性以此為藉口,進宮求見崇德帝。
「皇弟,最近這王家與張家行事越發不成體統,你可得好生管一管才是。咱們正經皇族中忍都沒有這麽囂張的,王家與張家作為外戚之家,尾巴都快翹上天了。雖說王家與張家的所作所為,損的是他們自家的名聲,但我現在外頭,聽到有人說你識人不明,竟寵信這樣的妃嬪,重用這樣的人家……長此以往,對你到底不利啊。」
「再有,王家與張家一次闖的禍比一次大,若是皇弟你不加以約束,我真不知道,日後還有什麽事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同安長公主知道崇德帝是極為重視名聲的,因此,一上來就從崇德帝關注的點來勸說他。
崇德帝聞言,果然皺起了眉:「多謝皇姐提醒,朕知道了,王家與張家,最近確實需要敲打敲打了。那當街縱馬的王家子侄,就派人打他三十大板吧,至於王愛卿——就命他閉門思過一個月,好生教養子侄吧。」
「禮不可廢。母後,兒子聽說,姐姐與武安侯在來京的途中遇到了刺客,不知他們如今怎麽樣了?沒出什麽事吧?」
七皇子還是頗為關心韓夢沁這個姐姐的。至於武安侯,隻是順帶。事實上,對於這個還沒見麵,就拐跑了自家姐姐的男人,七皇子有種頗為微妙的心理。
「你姐姐沒事,倒是武安侯,為救你姐姐,受了些傷,現如今正養著呢。」
「這件事的調查結果出來了麽?」七皇子察覺到丁皇後心情不渝,眸色一凝:「父皇是不是不準備深究?」
丁皇後在感慨自家兒子觀察力越發敏銳之餘,也不免生出了些許欣慰感。
僅憑著她說的那幾句話,就能夠判斷出事態來,如今,自家兒子是越髮長進了。
「調查結果出來了,所有證據都指向了吳氏和吳家。」丁皇後沒有多說,她相信七皇子能夠明白她的意思。
果然,聽聞此言的七皇子皺起了眉:「不可能,現在的吳家可沒那個能耐。」
「但查到吳家之後,所有的線索都斷了,你父皇也隻能當是吳家做的了。」
不是不可以繼續查下去,線索是斷了,但有動機做這件事的也隻有張家和王家,隻要盯著這兩家,總能查出點東西來。可惜,崇德帝顯然沒有這方麵的意願。
七皇子思索了一陣,道:「姐姐這虧不能白吃了,就算父皇暫時不想動張家和王家,也要讓他們付出些代價。」
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王淑妃與張賢妃對韓夢沁的威脅,更是她們對皇後一黨的挑-釁。既然是挑-釁,自然就要予以迴擊!不然,王淑妃與張賢妃隻會以為他們好欺負,變本加厲!
「你想怎麽做?」丁皇後問。
現在的她在兒子麵前,更多的是承擔著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決策者。隻要七皇子的想法不是太差,她都會按照七皇子的想法去做。也因此,七皇子的心智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阿娘說過,同安姑姑是咱們的盟友。這件事咱們不方便出麵,由同安姑姑出麵再合適不過。」
同安長公主,是崇德帝一母同胞的姐姐,因在崇德帝幼時照顧過崇德帝,她在崇德帝麵前很說得上話。
同安長公主雖身份尊崇,但她所嫁的駙馬卻有爵位而無實權。為了下一代的榮耀,她自然要拚上一把。比起其他的妃嬪皇子,同安長公主無疑更看好丁皇後母子——當然,她最終選擇丁皇後母子,也有她的長子與七皇子關係好的因素在。
最近,同安長公主與丁皇後母子越走越近,甚至,還與丁皇後商議好了,要為駙馬的一個侄女與丁皇後的外甥牽線。
若是同安長公主自己有女兒,那麽她肯定會更樂意將她的親生女兒許配給七皇子,好保女兒一世容光。不過很可惜的是,她沒有女兒,丁皇後的女兒比她的兒子大了三歲,且又已經訂婚,她隻好退而求其次,選擇通過與丁皇後的娘家聯姻的方式,來維持兩家的關係。
既然雙方已經是盟友,那麽,有些不方便丁皇後母子親自出麵的事交給同安長公主去做,也是應有之意。
丁皇後聽了七皇子的話,又問:「想法是對的,但你準備讓你同安姑姑怎麽做?」
「自從太後母族與吳家倒台之後,父皇一直很注重維護王家、張家與咱們的平衡。三方相互製約,是父皇希望看到的局麵。但王家和張家也因為看透了父皇的想法,所以最近行事……越來越囂張跋扈,給皇家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咱們可以提醒一下同安姑姑。若是同安姑姑對此表示擔憂,父皇也會多考慮一下的。」
無論在哪朝哪代,心理戰都是必不可少的。帝王偏向哪邊,對哪邊有偏見,但時間內或許不會對格局有什麽大的影響,但長時間下來定會造成不一樣的後果。
丁皇後欣慰地看著七皇子:「不愧是我兒,考慮得合情合理。行,就按照你說的辦吧。母後明兒個就去聯絡你同安姑姑。」
雖然最近丁皇後會讓七皇子參與進許多決策中,但最後真正出麵的,多半還是她自己。
同安長公主行事極有效率,恰好,最近王淑妃的侄子在張賢妃的算計下當街縱馬傷人了,為了報復張家,王家才用了一些過激的手段。同安長公主索性以此為藉口,進宮求見崇德帝。
「皇弟,最近這王家與張家行事越發不成體統,你可得好生管一管才是。咱們正經皇族中忍都沒有這麽囂張的,王家與張家作為外戚之家,尾巴都快翹上天了。雖說王家與張家的所作所為,損的是他們自家的名聲,但我現在外頭,聽到有人說你識人不明,竟寵信這樣的妃嬪,重用這樣的人家……長此以往,對你到底不利啊。」
「再有,王家與張家一次闖的禍比一次大,若是皇弟你不加以約束,我真不知道,日後還有什麽事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同安長公主知道崇德帝是極為重視名聲的,因此,一上來就從崇德帝關注的點來勸說他。
崇德帝聞言,果然皺起了眉:「多謝皇姐提醒,朕知道了,王家與張家,最近確實需要敲打敲打了。那當街縱馬的王家子侄,就派人打他三十大板吧,至於王愛卿——就命他閉門思過一個月,好生教養子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