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主意不是臣妾想到的,是沁兒先想到的。」丁皇後淺淺一笑,語氣中滿是自豪:「皇上也知道,沁兒這丫頭在錢銀方麵總是比旁人更有法子一些。」
「臣妾聽說,沁兒先前捐出了部分錢財之後,生怕受災百姓太多,那筆錢財不夠用,便拿出了皇上當初賞她的一些東西拍賣,來籌集錢銀——皇上也知道,禦賜之物,對於許多人來說,有著極大的新引力。沁兒靠著拍賣,已經籌集到了百萬兩銀子,恰好可以解皇上的燃眉之急。」
說著,丁皇後小心地觀察了一下崇德帝的神色:「拍賣禦賜之物實屬不該,不過,念在沁兒也是想要為皇上分憂的份上,還請皇上不要怪罪她。」
「皇後放心,朕從來不是那等迂腐之人。如今國難當頭,自是以國事為重。隻要能夠為朕籌來糧草和軍需,不拘她是用什麽法子籌來的,她都是我大齊的功臣!」崇德帝紅光滿麵,顯然很是開心。
丁皇後見狀,這才徹底放下了心來:「皇上當真是一心為國啊,有皇上這樣的明君,是百姓們的福氣。」
崇德帝握住了丁皇後的手,眼中滿是柔光:「朕倒是覺得,有皇後這個賢內助,是朕的福氣。」
「皇上快別這麽說了,夫妻一體,皇上遇到了難事,就是臣妾遇到了難事,臣妾自然要想法子解決它。」
「皇後很好。小七和沁兒,也被你教得很好。沁兒是個好孩子,朕實在喜歡得緊。皇後說,朕收她做幹女兒如何?」
「這是沁兒的榮幸。」丁皇後麵上笑意加深:「對了皇上,之前賑災時,有兩位商賈每人捐了二十萬兩銀子來安置災民。沁兒來信請求皇上賞他們個義商的頭銜,既是獎勵他們的意思,也可鼓勵更多的商賈在此時為我大齊出力。」
「沒問題,朕親自為他們題字。」
崇德帝從來不是迂腐之人。
若是兩副字,和幾句褒獎之語,就能換來大量的錢財來化解眼前的困境,何樂而不為?
第60章
「皇上, 臣妾有個想法。既然沁兒能夠把禦賜之物高價拍賣給富商,以賺取軍需及賑災費用,咱們何不也把宮中那些積年的料子拿出來, 當眾賣與百姓?」
崇德帝思考了一陣, 道:「朕若是這麽做了, 隻怕那些老古板們又該說朕不該自降身價, 行商賈之事了。」
「皇上此舉並不是為了謀利,而是為了國家大事, 皇上若行此舉,外頭人隻會覺得皇上憂國憂民。」說著,丁皇後沖崇德帝眨了眨眼:「臣妾知道皇上在擔心什麽,但隻要咱們引到好輿論,那些大臣們自然也就不好再說皇上什麽了。」
「沁兒為了籌集錢財, 將禦賜之物賣給巨商,臣妾提議將宮中那些用不著的綾羅綢緞賣給百姓們, 卻是想讓他們也有參與感。在大齊危難的時候,百姓們個人的力量或許很渺小,但倘若他們願意每人出一份力,總會積少成多, 皇上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把他們凝聚起來。」
崇德帝聽完後, 久久不語。
半晌,才道:「每次與皇後交談完,朕總能收穫良多。」
丁皇後與韓夢沁這對母女,也許並不像其他妃嬪那麽有後台, 她們的行事作風也不是那麽的強勢。但她們對於民心、民望的把握, 卻遠遠超過了其他人,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崇德帝覺得, 往後他怕是越來越離不開她們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丁皇後忙碌著的同時,韓夢沁依然在籌錢。幸好之前崇德帝與丁皇後賞下了不少東西,要不然,她可想不到通過這種方式來籌錢。
周圍的富商們對於禦賜之物顯然都很感興趣。
他們都不缺錢花,金錢對於他們而言,隻是一個數字而已,反倒是禦賜之物,可遇而不可求,他們別說是擁有一兩件了,就是看上一眼都極為難得。這可是能夠作為傳家寶傳給祖孫後輩的東西啊!
幾位富商都下定決心,要不惜任何代價,好生買幾件迴去。
前些天,韓夢沁用三件禦賜之物換來了百萬兩白銀,不僅解了崇德帝的燃眉之急,也徹底把富商們的胃口吊了起來。
第二場拍賣會,她定在十天之後。
由於韓夢沁不收銀票,隻收金銀,富商們都利用這幾天時間努力籌集黃金。
第二次拍賣禦賜之物的這一天,不少富商早早就趕到了現場,其中就有幾位富可敵國的鹽商。
張鹽商皮笑肉不笑地看著同行王鹽商:「前幾日韓小姐拍賣的那三件禦賜之物,可都被王老兄得了,王老兄竟還不滿足嗎?今兒個還要來與咱們爭?」
那王鹽商捋著虎鬚道:「禦賜之物,自然多多益善,隻三樣怎麽夠呢?」
他上次拍迴去的三件禦賜之物,一件給了他的母親,一件孝敬了他的靠山,隻剩一件還在他自己手中。對於那件禦賜之物,他可是寶貝得不得了,輕易不給人看。
「王老兄,你這可就不厚道了啊。有了三件還嫌少?咱們還可一件都沒有呢。」李鹽商不滿地嘟囔著。
「放心吧,李老弟,今兒個韓小姐拍賣的禦賜之物,應有十件之數,我也不與你們爭,我隻要能夠再得一兩件就好。」
「既然王老兄這麽說了,咱們也就放心了。」
張鹽商與李鹽商交換了一個眼神。一共十三件禦賜之物,王家得其中的五件,他們每家能得個四件,倒也不錯。
「臣妾聽說,沁兒先前捐出了部分錢財之後,生怕受災百姓太多,那筆錢財不夠用,便拿出了皇上當初賞她的一些東西拍賣,來籌集錢銀——皇上也知道,禦賜之物,對於許多人來說,有著極大的新引力。沁兒靠著拍賣,已經籌集到了百萬兩銀子,恰好可以解皇上的燃眉之急。」
說著,丁皇後小心地觀察了一下崇德帝的神色:「拍賣禦賜之物實屬不該,不過,念在沁兒也是想要為皇上分憂的份上,還請皇上不要怪罪她。」
「皇後放心,朕從來不是那等迂腐之人。如今國難當頭,自是以國事為重。隻要能夠為朕籌來糧草和軍需,不拘她是用什麽法子籌來的,她都是我大齊的功臣!」崇德帝紅光滿麵,顯然很是開心。
丁皇後見狀,這才徹底放下了心來:「皇上當真是一心為國啊,有皇上這樣的明君,是百姓們的福氣。」
崇德帝握住了丁皇後的手,眼中滿是柔光:「朕倒是覺得,有皇後這個賢內助,是朕的福氣。」
「皇上快別這麽說了,夫妻一體,皇上遇到了難事,就是臣妾遇到了難事,臣妾自然要想法子解決它。」
「皇後很好。小七和沁兒,也被你教得很好。沁兒是個好孩子,朕實在喜歡得緊。皇後說,朕收她做幹女兒如何?」
「這是沁兒的榮幸。」丁皇後麵上笑意加深:「對了皇上,之前賑災時,有兩位商賈每人捐了二十萬兩銀子來安置災民。沁兒來信請求皇上賞他們個義商的頭銜,既是獎勵他們的意思,也可鼓勵更多的商賈在此時為我大齊出力。」
「沒問題,朕親自為他們題字。」
崇德帝從來不是迂腐之人。
若是兩副字,和幾句褒獎之語,就能換來大量的錢財來化解眼前的困境,何樂而不為?
第60章
「皇上, 臣妾有個想法。既然沁兒能夠把禦賜之物高價拍賣給富商,以賺取軍需及賑災費用,咱們何不也把宮中那些積年的料子拿出來, 當眾賣與百姓?」
崇德帝思考了一陣, 道:「朕若是這麽做了, 隻怕那些老古板們又該說朕不該自降身價, 行商賈之事了。」
「皇上此舉並不是為了謀利,而是為了國家大事, 皇上若行此舉,外頭人隻會覺得皇上憂國憂民。」說著,丁皇後沖崇德帝眨了眨眼:「臣妾知道皇上在擔心什麽,但隻要咱們引到好輿論,那些大臣們自然也就不好再說皇上什麽了。」
「沁兒為了籌集錢財, 將禦賜之物賣給巨商,臣妾提議將宮中那些用不著的綾羅綢緞賣給百姓們, 卻是想讓他們也有參與感。在大齊危難的時候,百姓們個人的力量或許很渺小,但倘若他們願意每人出一份力,總會積少成多, 皇上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把他們凝聚起來。」
崇德帝聽完後, 久久不語。
半晌,才道:「每次與皇後交談完,朕總能收穫良多。」
丁皇後與韓夢沁這對母女,也許並不像其他妃嬪那麽有後台, 她們的行事作風也不是那麽的強勢。但她們對於民心、民望的把握, 卻遠遠超過了其他人,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崇德帝覺得, 往後他怕是越來越離不開她們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丁皇後忙碌著的同時,韓夢沁依然在籌錢。幸好之前崇德帝與丁皇後賞下了不少東西,要不然,她可想不到通過這種方式來籌錢。
周圍的富商們對於禦賜之物顯然都很感興趣。
他們都不缺錢花,金錢對於他們而言,隻是一個數字而已,反倒是禦賜之物,可遇而不可求,他們別說是擁有一兩件了,就是看上一眼都極為難得。這可是能夠作為傳家寶傳給祖孫後輩的東西啊!
幾位富商都下定決心,要不惜任何代價,好生買幾件迴去。
前些天,韓夢沁用三件禦賜之物換來了百萬兩白銀,不僅解了崇德帝的燃眉之急,也徹底把富商們的胃口吊了起來。
第二場拍賣會,她定在十天之後。
由於韓夢沁不收銀票,隻收金銀,富商們都利用這幾天時間努力籌集黃金。
第二次拍賣禦賜之物的這一天,不少富商早早就趕到了現場,其中就有幾位富可敵國的鹽商。
張鹽商皮笑肉不笑地看著同行王鹽商:「前幾日韓小姐拍賣的那三件禦賜之物,可都被王老兄得了,王老兄竟還不滿足嗎?今兒個還要來與咱們爭?」
那王鹽商捋著虎鬚道:「禦賜之物,自然多多益善,隻三樣怎麽夠呢?」
他上次拍迴去的三件禦賜之物,一件給了他的母親,一件孝敬了他的靠山,隻剩一件還在他自己手中。對於那件禦賜之物,他可是寶貝得不得了,輕易不給人看。
「王老兄,你這可就不厚道了啊。有了三件還嫌少?咱們還可一件都沒有呢。」李鹽商不滿地嘟囔著。
「放心吧,李老弟,今兒個韓小姐拍賣的禦賜之物,應有十件之數,我也不與你們爭,我隻要能夠再得一兩件就好。」
「既然王老兄這麽說了,咱們也就放心了。」
張鹽商與李鹽商交換了一個眼神。一共十三件禦賜之物,王家得其中的五件,他們每家能得個四件,倒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