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帝未料到丁皇後居然會說出這麽一番話來,感嘆道:「別的妃嬪都想方設法地從朕這兒獲得好處,唯有皇後一心為朕分憂啊。難怪都說『妻賢夫禍少』,古人誠不欺朕。」
當初,崇德帝在立後時,心中未嚐沒有猶豫過。如今,他對丁皇後,是越來越滿意了。
崇德帝還有許多政-務要處理,今兒個並不準備留宿鳳儀宮,但他還是等到七皇子迴到宮中,並親自考校了七皇子的功課,這才滿意地離開。種種跡象表明,他對七皇子,也是越來越滿意了。
崇德帝一走,七皇子便興奮地看向丁皇後:「母後,咱們的計策奏效了是不是?」
丁皇後微笑著點了點頭:「有時候,忍一時之氣,吃一時之虧,隻是為了更好的反擊。」
「吳貴妃她們做得太多了,先前她們幾家聯合起來,逼得你父皇讓步,你父皇嘴上不說,心裏頭是極不痛快的。偏偏他們還把這件搶過去的差事給辦砸了……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他們的話語權怕是要大打折扣了。」
丁皇後低下頭,摸了摸兒子的腦袋:「母後雖給他們下了套,可也是你姐姐爭氣,才能為咱們爭取到這麽有利的局麵,你明白嗎?」
丁皇後生怕兒子見不到自家閨女,與閨女生分,逮著機會就要跟兒子說一說閨女的好。
事實上,韓夢沁這個姐姐,已經做得夠好了。她或許能力有限,但她已經做了她能為丁皇後與七皇子做的一切。
七皇子乖乖點頭:「母後放心,孩兒明白的。以後咱們要是有好日子過,我一定不會忘了姐姐。」
丁皇後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與此同時,她不忘告誡七皇子:「母後和你姐姐,也隻能為你做這麽多了,咱們能不能笑到最後,還要看你。」
七皇子雖然聰慧,但畢竟年紀小,有些似懂非懂:「兒臣應該怎麽做?」
「你隻要好好讀書,好好孝順你父皇即可。你皇兄們平時做的事,你少摻和。」
說到這裏,丁皇後的目光漸漸冷了下來:「像你幾位皇兄這樣上躥下跳,結-交-大臣,奪-人-功勞,遲早被你父皇厭棄。」
……
韓夢沁再一次的受到了崇德帝的褒獎,與這消息一道傳來的,是姓章的和吳家的勢力倒黴的消息。
百姓們聞言,越發受鼓舞。
「俺就說,皇帝老爺是最慈悲的,以前俺們這兒遭了災時,他不僅減免了俺們的賦稅,還會派人送救濟糧來給俺們吃。這樣好的皇帝老爺,肯定不會不給俺們活路!都是那姓章的自作主張,陷害俺們!」
「是啊,皇後娘娘也是個救苦救難的菩薩,往年哪裏遭了災,她也會帶頭縮減自己的用度,省下的錢就拿去給那兒的人買糧食吃……皇後娘娘這樣慈德,難怪能教出韓小姐這麽好的閨女來。」
「倒是那吳貴妃……哼,一聽就不是什麽好東西,就知道欺負咱們老百姓。聽說她還想著跟皇後娘娘叫板呢,還好皇上明智,知道小妾比不得正妻。要我說,這樣不安分的小妾,就該早點收拾了,免得她又-作-妖!」
最近,百姓們的日常就是讚美讚美帝後,順便罵罵吳貴妃。當然,他們談論得最多的,還是韓夢沁,畢竟韓夢沁才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人。
「韓小姐真是個好人,她跟那些官員們不一樣,她可是一心為咱們著想啊。知道了咱們有什麽難處,還會幫咱們跟知府大人反應……」
「哎,要是韓小姐能夠在咱們這兒住下就好了。她在的這幾個月,咱們日子可比以前好過多了。」
幾名書生備著書簍子路過,恰好將這些百姓的話聽入了耳中。
其中一名書生道:「這位韓小姐還真是得人心啊。」
「那是自然,老百姓們又不是傻的,誰是一心為了他們好,誰想要壓榨他們,他們不會感覺不出來。不說他們,就是咱們,也得感謝韓小姐。」
「最近韓小姐的那個樹人書肆也開到咱們這兒來了,隻要替書肆抄寫一本書,就可以免費外借幾本書,真是便利極了,我都已經從樹人書肆中借了好幾本書出來看了。」
原來,這些學子們都是從貧苦人家走出來的。
他們在經過了樹人組織的考核之後,順利地得到了一筆銀子,用以完成他們的學業。
以往,他們為了能夠繼續讀書,不得不拚命接活來幹,但是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一邊上學一邊拚命接活,終歸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進度,家裏頭的老父母為了他們讀書的事,也是操碎了心。
在得到樹人組織的資助之前,他們中有的人原本都已經打算放棄科舉直接養家餬口了。
好在現在,他們得到了樹人組織的資助,起碼幾年之內,他們是不必再為了筆墨紙硯和束脩的事發愁了。
幾年後,若是他們成功考上了舉人,就徹底不必再擔心錢的事,實在沒錢進京趕考,大不了先某個縣丞的缺,慢慢做起。若是埋頭苦讀幾年還考不上舉人,他們便徹底歇了科舉的心思,去做個教書先生吧。
當然,韓夢沁資助的這些人,多半都是些資質較好的秀才,他們對於自己考舉人之事,還是有幾分自信的。
根據這些學子與樹人組織的約定,在農忙時,他們每個月隻需要去各自負責的村子兩次,為底下的學生們解答疑惑即可。而在農閑時,比如冬季,他們需要輪流給百姓們講課,其餘時間,他們大可以專心讀自己的書,倒也不耽誤什麽。
當初,崇德帝在立後時,心中未嚐沒有猶豫過。如今,他對丁皇後,是越來越滿意了。
崇德帝還有許多政-務要處理,今兒個並不準備留宿鳳儀宮,但他還是等到七皇子迴到宮中,並親自考校了七皇子的功課,這才滿意地離開。種種跡象表明,他對七皇子,也是越來越滿意了。
崇德帝一走,七皇子便興奮地看向丁皇後:「母後,咱們的計策奏效了是不是?」
丁皇後微笑著點了點頭:「有時候,忍一時之氣,吃一時之虧,隻是為了更好的反擊。」
「吳貴妃她們做得太多了,先前她們幾家聯合起來,逼得你父皇讓步,你父皇嘴上不說,心裏頭是極不痛快的。偏偏他們還把這件搶過去的差事給辦砸了……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他們的話語權怕是要大打折扣了。」
丁皇後低下頭,摸了摸兒子的腦袋:「母後雖給他們下了套,可也是你姐姐爭氣,才能為咱們爭取到這麽有利的局麵,你明白嗎?」
丁皇後生怕兒子見不到自家閨女,與閨女生分,逮著機會就要跟兒子說一說閨女的好。
事實上,韓夢沁這個姐姐,已經做得夠好了。她或許能力有限,但她已經做了她能為丁皇後與七皇子做的一切。
七皇子乖乖點頭:「母後放心,孩兒明白的。以後咱們要是有好日子過,我一定不會忘了姐姐。」
丁皇後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與此同時,她不忘告誡七皇子:「母後和你姐姐,也隻能為你做這麽多了,咱們能不能笑到最後,還要看你。」
七皇子雖然聰慧,但畢竟年紀小,有些似懂非懂:「兒臣應該怎麽做?」
「你隻要好好讀書,好好孝順你父皇即可。你皇兄們平時做的事,你少摻和。」
說到這裏,丁皇後的目光漸漸冷了下來:「像你幾位皇兄這樣上躥下跳,結-交-大臣,奪-人-功勞,遲早被你父皇厭棄。」
……
韓夢沁再一次的受到了崇德帝的褒獎,與這消息一道傳來的,是姓章的和吳家的勢力倒黴的消息。
百姓們聞言,越發受鼓舞。
「俺就說,皇帝老爺是最慈悲的,以前俺們這兒遭了災時,他不僅減免了俺們的賦稅,還會派人送救濟糧來給俺們吃。這樣好的皇帝老爺,肯定不會不給俺們活路!都是那姓章的自作主張,陷害俺們!」
「是啊,皇後娘娘也是個救苦救難的菩薩,往年哪裏遭了災,她也會帶頭縮減自己的用度,省下的錢就拿去給那兒的人買糧食吃……皇後娘娘這樣慈德,難怪能教出韓小姐這麽好的閨女來。」
「倒是那吳貴妃……哼,一聽就不是什麽好東西,就知道欺負咱們老百姓。聽說她還想著跟皇後娘娘叫板呢,還好皇上明智,知道小妾比不得正妻。要我說,這樣不安分的小妾,就該早點收拾了,免得她又-作-妖!」
最近,百姓們的日常就是讚美讚美帝後,順便罵罵吳貴妃。當然,他們談論得最多的,還是韓夢沁,畢竟韓夢沁才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人。
「韓小姐真是個好人,她跟那些官員們不一樣,她可是一心為咱們著想啊。知道了咱們有什麽難處,還會幫咱們跟知府大人反應……」
「哎,要是韓小姐能夠在咱們這兒住下就好了。她在的這幾個月,咱們日子可比以前好過多了。」
幾名書生備著書簍子路過,恰好將這些百姓的話聽入了耳中。
其中一名書生道:「這位韓小姐還真是得人心啊。」
「那是自然,老百姓們又不是傻的,誰是一心為了他們好,誰想要壓榨他們,他們不會感覺不出來。不說他們,就是咱們,也得感謝韓小姐。」
「最近韓小姐的那個樹人書肆也開到咱們這兒來了,隻要替書肆抄寫一本書,就可以免費外借幾本書,真是便利極了,我都已經從樹人書肆中借了好幾本書出來看了。」
原來,這些學子們都是從貧苦人家走出來的。
他們在經過了樹人組織的考核之後,順利地得到了一筆銀子,用以完成他們的學業。
以往,他們為了能夠繼續讀書,不得不拚命接活來幹,但是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一邊上學一邊拚命接活,終歸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進度,家裏頭的老父母為了他們讀書的事,也是操碎了心。
在得到樹人組織的資助之前,他們中有的人原本都已經打算放棄科舉直接養家餬口了。
好在現在,他們得到了樹人組織的資助,起碼幾年之內,他們是不必再為了筆墨紙硯和束脩的事發愁了。
幾年後,若是他們成功考上了舉人,就徹底不必再擔心錢的事,實在沒錢進京趕考,大不了先某個縣丞的缺,慢慢做起。若是埋頭苦讀幾年還考不上舉人,他們便徹底歇了科舉的心思,去做個教書先生吧。
當然,韓夢沁資助的這些人,多半都是些資質較好的秀才,他們對於自己考舉人之事,還是有幾分自信的。
根據這些學子與樹人組織的約定,在農忙時,他們每個月隻需要去各自負責的村子兩次,為底下的學生們解答疑惑即可。而在農閑時,比如冬季,他們需要輪流給百姓們講課,其餘時間,他們大可以專心讀自己的書,倒也不耽誤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