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韓太太管家時,總來府上打秋風的窮親戚,韓通判的堂姑和她女兒在兩年多前就進入了韓夢沁的茶鋪中幹活。


    堂姑倒也罷了,隻會認真幹活,沒有多大的領導潛質,隻能做一個普通的店員,補貼一下家用。


    那堂姑的女兒卻不同,能說會道,情商又頗高,在接手茶葉鋪子裏的工作之後,沒多久就上手了,且很快就跟店裏頭的其他夥計打成一片。她腦子活絡,遇到什麽事兒,都能給別人出格主意,久而久之,那家店裏頭的店員們對她的能力頗為信服。


    因她在一眾親戚中格外出挑些,韓夢沁很早就注意到了她。


    不過,真正促使韓夢沁下定決心讓她當那家茶鋪店長的契機,還是因為某次鋪子裏因為掌櫃的管理上的疏忽,導致客人對他們茶鋪產生了極大的不滿,那件事若是處理不得當,便會對店鋪的聲譽造成負麵影響。


    當時,那家店鋪的掌櫃都已經有些懵了。後來,那堂姑的女兒挺身而出,不止完美地解決了這場危機,為店裏留住了那幾個客人,還讓別的客人感覺,她們店鋪或許有疏忽之處,但總體來說店員們還是很有責任心的,絕對是把客人們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這樣一來,那些客人們心裏頭自然就舒坦了。


    再加上隔壁有永寧侯府家的茶鋪一對比……韓夢沁的這家茶鋪簡直太良心了好嗎?


    正是在這件事中,韓夢沁看出了那堂姑的女兒具有做掌櫃的潛質。


    在解僱了那名犯了錯的掌櫃之後,韓夢沁就聘了堂姑的女兒做掌櫃。


    堂姑的女兒或許沒有讀過多少書,沒什麽大智慧,但是小智慧還是有很多的,再加上她又很肯學習,後來,竟將韓夢沁交到她手上的那家茶葉鋪子經營得越來越好了。


    因為掌櫃的拿到的錢是跟他們的業績掛鉤的,堂姑的女兒活幹得好,拿到的錢自然也就多。


    堂姑和三堂叔父子雖然沒有領導才能,做不成什麽領導,不過,鋪子的利潤上來了,他們這些底下的夥計也是能夠跟著沾光的。


    沒過多久,堂姑家就成了村子裏最讓人艷羨的富戶了,堂姑的女兒手頭攢了錢,如願以償地將她的兒子送去私塾讀書;三堂叔家也一改以往食不果腹的寒酸模樣,手頭開始變得寬裕了起來。


    有了錢之後,堂姑家和三堂叔家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四處占人便宜,偶爾在左鄰右舍急需用錢的時候,他們還能拿點兒錢出來借給人家,這樣幾次三番下來,堂姑家和三堂叔家在村裏的名聲自然就變好了。


    而那些經由堂姑和三堂叔推薦,到韓夢沁手底下工作的人,也多多少少攢下了一些錢來。


    這些人都對堂姑家和三堂叔家感激不盡,對韓夢沁更是讚不絕口。


    唯有二堂叔家,這日子越過越不像樣子,家裏頭窮的很,偏二堂叔家的男人一個比一個懶,都不怎麽願意幹活。今兒個去這家打打秋風,明兒個去那家揩點油,後天去下一家偷點兒菜,弄得大家都煩他們的很。


    早些年,二堂叔家也曾跟三堂叔家和堂姑家一起去給韓夢沁幹活,可惜由於為人不老實,被韓夢沁給攆走了。


    如今,二堂叔看三堂叔和堂姑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心裏頭嫉妒得很。一心覺得當初他偷懶不幹活的時候,這兩家就是故意看他笑話,等著他被趕走呢……


    勤奮的人,遇到了好的主顧,日子總會越過越好;那等好-吃-懶-做的人,即便你把機會擺在了他麵前,他也懶得去抓。


    韓夢沁對於親戚們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知道得並不是很清楚。


    她做了她能做的一切,該幫扶的,她都幫了,該給機會的,她也給了,她問心無愧。


    第45章


    「小姐, 您出的難題,有人解出來了。」


    某天,茶鋪的一名管事對韓夢沁如此說道:「真沒有想到, 那樣的難題, 居然還真有人能找出解決之法來。」


    韓夢沁一聽, 立時便來了興致:「那人是誰, 讓他來見我吧。」


    為了招攬商業奇才,韓夢沁也想了很多法子。


    她出的一道題目, 至今許多人都沒人能夠解出來,那就是:如何向貴婦人和貴族小姐們推銷廉價的胭脂首飾或是衣服。


    貴婦人和貴族小姐們並不缺錢,她們身上的衣著用的都是最好的料子,有些講究的人家,甚至不穿外頭做的衣服, 隻穿自家養的繡娘做的衣服,挑剔程度可想而知。


    要向這些人推銷平價的東西, 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


    但現在,居然有人將這個難題解了出來,韓夢沁也很好奇, 對方到底是誰, 以及,他是怎麽解決這道棘手的題目的。


    人很快就被帶了進來。


    出乎意料,那人是個極為年輕的男子,看著約莫二十歲上下, 身上還帶著些書卷氣。


    此人名為汪瀚, 他進來後,朝著韓夢沁拱手作揖:「想必這位, 就是茶鋪的東家韓大小姐了吧?」


    「不錯,那些茶鋪,為我所有。我聽說,你解出了我布置的難題?不知你將東西賣給了哪幾家人,又是怎麽將東西推銷出去的?」韓夢沁好奇地看著汪瀚。


    汪瀚道:「向我購買了胭脂水粉和首飾布料的,有胡知府家,江總督家,還有永寧侯府。」


    「胡知府乃是此地的行政長官,我告訴胡太太,若是她購買了底層百姓所用的胭脂水粉和首飾布料,便能夠更好地了解到此地百姓的生活。胡太太是胡知府的賢內助,自然照做了。後來,胡知府還親自來感謝我,說我給他出了個好主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 福運郡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晏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晏央並收藏[綜] 福運郡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