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武安侯夫人便是那日在長寧侯府為她仗義出聲的夫人。
兩人之間有這樣一層因緣在,雲蓧待武安侯夫人自然親近不少。那武安侯夫人本也是個性子爽直、幽默風趣的,雲蓧很快便與她混熟了。
「我家侯爺總說文官家的女郎嬌嬌弱弱的,與我們將門很不一樣,還對我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千萬收斂著些,莫要嚇到了你。我道你與尋常閨秀不同,他還不信。」
武安侯夫人莊文荷長雲蓧七八歲,性子卻十分活潑,與雲蓧一道用了些茶點後,話匣子便打開了:「能夠在長寧侯跟前為好友據理力爭、說出那樣一番鏗鏘有力的話語的女郎,又豈會是文弱怕事的?」
雲蓧麵上浮現出些許尷尬之色:「你聽到啦?」
她記得當日長寧侯特意挑了處僻靜的地方命令周倩茜這個女兒去做事,是以後來她出麵為周倩茜說話,也隻是略略壓低了聲音。
沒想到,這一切完全落入了旁人的耳中。
武安侯夫人笑了笑:「就算當日有人該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那人也不該是你。你可把我想說的話都給說出來了,真真讓人痛快解氣!若非我身份不合適,且咱們府上與長寧侯府素來沒什麽交情,不好貿然開口,有些話我也是想說的。」
兩人既性情相投,自然相談甚歡,不多時,武安侯夫人便親切地稱雲蓧為「阿雲」,而雲蓧也稱唿武安侯夫人「文荷」。
雲蓧得知武安侯夫人弓箭嫻熟,十分羨慕,與武安侯夫人約定了下次一道出去踏青時,武安侯夫人負責教導雲蓧弓箭。
武安侯夫人聽聞雲蓧是製香好手,在離開之時向雲蓧討了個香囊來戴在身上,充作雲蓧的「拜師禮」。
在臨走之時,武安侯夫人還提了方蘋一嘴。
「方蘋嬌縱任性,讓她爹娘寵壞了,先前多有得罪之處,我代她向阿雲你賠個不是。如今,她已在我家老爺的命令下被送出了京城,再也不會迴京了。」
方蘋與武安侯夫婦關係並不近,但畢竟是方家女,得罪了貴人,武安侯夫婦自然要有所表示。自此之後,方蘋再想以方家女的身份做些什麽,也不能了。他們已經給了方蘋一次又一次機會,可惜方蘋總也學不會珍惜,最終,自己將自己逼得無路可走。
好在昭睿帝還算給武安侯府薄麵,沒有一定要方蘋性命的意思,否則,就憑方蘋做的這些個事兒,足夠她死上好幾迴了。
雲蓧對此不甚在意,當日方蘋雖冒犯了她,但她當場就迴敬了過去。往後既然再也不會相見,雲蓧自然也不會對方蘋窮追猛打。
……
這一日,恰是武安侯方曄休沐之日,武安侯夫人從雲府歸家之時,武安侯早早便在大廳中候著了。
武安侯夫人知他這般反常是為何,解開披風,交予貼身丫鬟掛在一旁,自己則走上前坐在了武安侯身邊。
「外頭的傳言果然不錯,那雲小姐身上,很有幾分皇後娘娘當年的影子。」
當年方皇後還在時,武安侯夫人雖還未嫁給武安侯,但也是隨母一道入宮給方皇後請過安的,自然對方皇後有一定了解。後來,她嫁入了武安侯府,相公也時不時便會與她說一些方皇後的閨中舊事。正是這些事,加深了武安侯夫人對方皇後的認知。
武安侯聞言,神色動了動,手指開始有節奏地叩擊桌案。
武安侯夫人與他夫妻多年,自然知曉他這是心煩意亂的表現。武安侯與方皇後姐弟情深,雖則並不在意昭睿帝續弦,卻不能接受旁的女子踩著自家姐姐上位。因而,在得知昭睿帝曾將雲蓧錯認為方皇後之時起,武安侯便不免對雲蓧多了幾分關注。
這迴,武安侯夫人上門探病,既是出於禮節,也是一種試探。
隻是如今得到了結果,武安侯的心情非但沒有變得輕鬆,反而更為沉重。
「那位雲小姐,她究竟是真與阿姐相似,還是故意想讓旁人覺得她與阿姐相似?」
雲蓧幼時,武安侯也曾在自家長姐的鳳儀宮見過她,是個聰慧活潑的孩子,隻是後來,他長姐過世,文武殊途,他不好與雲相走得太近,便也許多年都不曾見過雲蓧了。如今的雲蓧是個什麽樣兒,他全然不知。
「你莫要把阿雲想得太過不堪,你就是不信任她的人品,也該信任雲相的人品——雲相斷然不是那等會教唆女兒模仿先皇後上位之人。且早先阿雲對豫王世子有多上心,滿京誰人不知?她若真有入宮之意,便不會與豫王世子走得這般近了。」
武安侯夫人忍不住為自己的新朋友說起了話:「阿雲她到底是皇後娘娘曾經帶過的孩子,言行舉止間與皇後娘娘有幾分相似之處,也不是什麽稀罕事。」
按理,武安侯夫人該喚方皇後一聲「阿嫂」才是,隻可惜,方皇後當年走得太過突然,武安侯夫人還未過門,還未真正與方皇後親近起來,方皇後就沒了,武安侯夫人也隻能帶著敬意地稱唿她為皇後娘娘。
「是我小人之心了。」武安侯眸中的陰翳散去:「與你才見了沒幾麵,便能讓你自發出言維護,想來她是個好的。」
武安侯夫人握住他的手:「你隻是在與皇後娘娘相關的人和事上容易鑽牛角尖……這原也不怪你,這些年,想要踩著皇後娘娘上位的人,實在太多。迴頭,你找個機會親眼見見阿雲吧,唯有親眼見了,你才會知道她是個什麽樣的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兩人之間有這樣一層因緣在,雲蓧待武安侯夫人自然親近不少。那武安侯夫人本也是個性子爽直、幽默風趣的,雲蓧很快便與她混熟了。
「我家侯爺總說文官家的女郎嬌嬌弱弱的,與我們將門很不一樣,還對我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千萬收斂著些,莫要嚇到了你。我道你與尋常閨秀不同,他還不信。」
武安侯夫人莊文荷長雲蓧七八歲,性子卻十分活潑,與雲蓧一道用了些茶點後,話匣子便打開了:「能夠在長寧侯跟前為好友據理力爭、說出那樣一番鏗鏘有力的話語的女郎,又豈會是文弱怕事的?」
雲蓧麵上浮現出些許尷尬之色:「你聽到啦?」
她記得當日長寧侯特意挑了處僻靜的地方命令周倩茜這個女兒去做事,是以後來她出麵為周倩茜說話,也隻是略略壓低了聲音。
沒想到,這一切完全落入了旁人的耳中。
武安侯夫人笑了笑:「就算當日有人該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那人也不該是你。你可把我想說的話都給說出來了,真真讓人痛快解氣!若非我身份不合適,且咱們府上與長寧侯府素來沒什麽交情,不好貿然開口,有些話我也是想說的。」
兩人既性情相投,自然相談甚歡,不多時,武安侯夫人便親切地稱雲蓧為「阿雲」,而雲蓧也稱唿武安侯夫人「文荷」。
雲蓧得知武安侯夫人弓箭嫻熟,十分羨慕,與武安侯夫人約定了下次一道出去踏青時,武安侯夫人負責教導雲蓧弓箭。
武安侯夫人聽聞雲蓧是製香好手,在離開之時向雲蓧討了個香囊來戴在身上,充作雲蓧的「拜師禮」。
在臨走之時,武安侯夫人還提了方蘋一嘴。
「方蘋嬌縱任性,讓她爹娘寵壞了,先前多有得罪之處,我代她向阿雲你賠個不是。如今,她已在我家老爺的命令下被送出了京城,再也不會迴京了。」
方蘋與武安侯夫婦關係並不近,但畢竟是方家女,得罪了貴人,武安侯夫婦自然要有所表示。自此之後,方蘋再想以方家女的身份做些什麽,也不能了。他們已經給了方蘋一次又一次機會,可惜方蘋總也學不會珍惜,最終,自己將自己逼得無路可走。
好在昭睿帝還算給武安侯府薄麵,沒有一定要方蘋性命的意思,否則,就憑方蘋做的這些個事兒,足夠她死上好幾迴了。
雲蓧對此不甚在意,當日方蘋雖冒犯了她,但她當場就迴敬了過去。往後既然再也不會相見,雲蓧自然也不會對方蘋窮追猛打。
……
這一日,恰是武安侯方曄休沐之日,武安侯夫人從雲府歸家之時,武安侯早早便在大廳中候著了。
武安侯夫人知他這般反常是為何,解開披風,交予貼身丫鬟掛在一旁,自己則走上前坐在了武安侯身邊。
「外頭的傳言果然不錯,那雲小姐身上,很有幾分皇後娘娘當年的影子。」
當年方皇後還在時,武安侯夫人雖還未嫁給武安侯,但也是隨母一道入宮給方皇後請過安的,自然對方皇後有一定了解。後來,她嫁入了武安侯府,相公也時不時便會與她說一些方皇後的閨中舊事。正是這些事,加深了武安侯夫人對方皇後的認知。
武安侯聞言,神色動了動,手指開始有節奏地叩擊桌案。
武安侯夫人與他夫妻多年,自然知曉他這是心煩意亂的表現。武安侯與方皇後姐弟情深,雖則並不在意昭睿帝續弦,卻不能接受旁的女子踩著自家姐姐上位。因而,在得知昭睿帝曾將雲蓧錯認為方皇後之時起,武安侯便不免對雲蓧多了幾分關注。
這迴,武安侯夫人上門探病,既是出於禮節,也是一種試探。
隻是如今得到了結果,武安侯的心情非但沒有變得輕鬆,反而更為沉重。
「那位雲小姐,她究竟是真與阿姐相似,還是故意想讓旁人覺得她與阿姐相似?」
雲蓧幼時,武安侯也曾在自家長姐的鳳儀宮見過她,是個聰慧活潑的孩子,隻是後來,他長姐過世,文武殊途,他不好與雲相走得太近,便也許多年都不曾見過雲蓧了。如今的雲蓧是個什麽樣兒,他全然不知。
「你莫要把阿雲想得太過不堪,你就是不信任她的人品,也該信任雲相的人品——雲相斷然不是那等會教唆女兒模仿先皇後上位之人。且早先阿雲對豫王世子有多上心,滿京誰人不知?她若真有入宮之意,便不會與豫王世子走得這般近了。」
武安侯夫人忍不住為自己的新朋友說起了話:「阿雲她到底是皇後娘娘曾經帶過的孩子,言行舉止間與皇後娘娘有幾分相似之處,也不是什麽稀罕事。」
按理,武安侯夫人該喚方皇後一聲「阿嫂」才是,隻可惜,方皇後當年走得太過突然,武安侯夫人還未過門,還未真正與方皇後親近起來,方皇後就沒了,武安侯夫人也隻能帶著敬意地稱唿她為皇後娘娘。
「是我小人之心了。」武安侯眸中的陰翳散去:「與你才見了沒幾麵,便能讓你自發出言維護,想來她是個好的。」
武安侯夫人握住他的手:「你隻是在與皇後娘娘相關的人和事上容易鑽牛角尖……這原也不怪你,這些年,想要踩著皇後娘娘上位的人,實在太多。迴頭,你找個機會親眼見見阿雲吧,唯有親眼見了,你才會知道她是個什麽樣的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