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茜在長寧侯與春姨娘麵前還口若懸河、振振有詞的,讓洛夫人說了幾句,卻是耷拉下腦袋,吶吶地道:「娘,您別生氣,是我不好,大夫說了,您不可受刺激……」
「你這孩子,日後不許再如此了。什麽都瞞著娘,你讓娘如何能安心?」洛夫人抱著周倩茜哭了一陣,忽的擦幹了眼淚,一把將周倩茜拉了起來:「這天寒地凍的,你小孩子家家,如何能在外長跪?你起來,待會兒讓你身邊兒的丫鬟給你拿湯婆子暖一暖,可千萬別落下什麽病根來!若是你爹不高興,讓他隻管衝著娘來!橫豎娘如今也是個沒有娘家可依的人了,有個丈夫近似沒有,娘所牽掛的,也唯有你一個。他若是要把娘的這點子期盼都奪走,娘就跟他拚命!」
卻在此時,不遠處傳來一陣鬧哄哄的聲音,似是有什麽大人物駕臨了。
洛夫人還迷糊著,周倩茜卻是想起了雲蓧前幾日與她說的話,心頭開始打鼓,莫非——
正這般想著,就有人急匆匆地趕到洛夫人與周倩茜麵前,對著二人道:「夫人,小姐,宮中來人了!」
長寧侯在朝中雖還算得用,但並不如那些寵臣一般聖眷濃厚,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偶爾得到昭睿帝的賞賜。
太後的行為未被限製之前,倒是時不時會看在堂侄女洛夫人的份兒上給長寧侯府賞賜些東西。但近兩個月來,長寧侯府卻是再也沒有這般殊榮。
對於這次宮中來人之事,長寧侯府的人都很是看重。
長寧侯略略整理了一下儀容,確保自己不會在宣旨內監麵前失禮,便匆匆趕了出來。
誰知,得到的卻是一封斥責長寧侯無情無義、落井下石的懿旨。
這些日子,太後正憋了一肚子悶氣,無處發泄,在得知長寧侯苛待自家堂侄女的事後,將長寧侯劈裏啪啦訓斥了一頓,半點兒顏麵也沒給長寧侯留。
最後,才表示,既然長寧侯這般看不上她的堂侄女,便讓她的堂侄女及周倩茜去寺廟中為她誦經祈福,省得她堂侄女繼續留在府中被人欺辱。
當這太監宣讀完懿旨後,長寧侯一張臉已成豬肝色,隻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這般丟人過。
沒成想,這還不算完。
有一名嬤嬤走了出來:「太後娘娘有旨,府上姨娘對主母不敬,粗鄙無禮、目無尊卑,合該好生好生受受教訓,不知那位姨娘何在啊?」
春姨娘本是悄悄躲在一旁聽著,這等場合,原也輪不到她出麵。誰知,太後竟不顧顏麵,要來找她一個小小姨娘的麻煩,她頓時頭大如鬥,下意識地想要溜走。
誰知這時,那名嬤嬤又將這話重複了一遍,還質問長寧侯是不是打算包庇太後娘娘準備責罰的人,這下子長寧侯也不好不開口了。太後再是與皇帝鬧矛盾,她也終究是太後,皇帝可以不把她的話當迴事,長寧侯卻不能不把她的話當迴事。
春姨娘聽長寧侯對底下人吩咐「還不快去將春姨娘帶來」,她頓時心中一涼……
後來,還是在周倩茜親自來道謝時,雲蓧才知,那一日有多痛快。
非但春姨娘被太後派來的嬤嬤打腫了臉,她那個兒子不敬嫡母、不念嫡母養育之恩的名聲也傳了出去,往後怕是前程艱難了。
太後如今體麵沒有了、母族沒有了、尊榮也沒有了,自然是怎麽高興怎麽來,才不會去管與一個大臣的姨娘及其兒子計較會不會失了體麵。
……
轉眼便是元宵佳節,白日裏,許多小商販在街道上搭了棚子,在棚子裏賣起了東西,或是自己親手製作的各色點心、糖果等吃食,或是一些小巧的手工藝品,或是一些從外地淘來的稀罕玩意兒,或是女郎喜愛的胭脂水粉、釵環首飾,還有一些人們所需的日常用品。
日用品自然算不得十分稀罕的東西,但在物資匱乏、交通不便利的年歲中,這樣齊齊整整地擺放在一處售賣,想要什麽便可尋到什麽,對於時人而言卻是不多見,因而街道上的客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紅頂的棚子搭了一個又一個,首尾相接,便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熱鬧得不得了。
雲蓧白日裏拉著周倩茜出來淘了好些用得上的東西,迴去時,可謂心滿意足、滿載而歸。
天色漸暗,街上點起了一盞盞花燈,這些花燈散發著五顏六色的光芒,一眼望去,鋪滿了整條街道,似一條長龍一般,煞是好看。
雲蓧走在街道上,許是被這周圍快樂的氛圍感染了,興致頗高,一會兒拉著雲相,讓雲相陪她去猜燈謎,一會兒央著雲相為她買麥芽糖,一會兒又瞧見有人在比賽用筷子夾彈丸,也要去湊個熱鬧……
雲相被她差遣得不亦樂乎,卻也拿她毫無辦法。
用雲蓧的話來說:「爹爹您平日裏總是沒空陪我,今兒個咱們難得能一道出來高興高興,您可不許說掃興的話啊。」
這話一出,雲相還能說什麽呢?自然雲蓧說什麽是什麽了。
在玩鬧的時候,雲蓧偶爾也會分出些心神來給昭睿帝。
昭睿帝約她一道出來看燈會,卻沒有給她拒絕的時間。
今日她未曾赴約,也不知此刻他在做些什麽,興許見她過時不至,便早早迴宮去了吧。
這般想著,雲蓧便搖了搖頭,將昭睿帝拋之腦後。
早早放棄了也好,至少,在今日之後,他也該明白她的態度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這孩子,日後不許再如此了。什麽都瞞著娘,你讓娘如何能安心?」洛夫人抱著周倩茜哭了一陣,忽的擦幹了眼淚,一把將周倩茜拉了起來:「這天寒地凍的,你小孩子家家,如何能在外長跪?你起來,待會兒讓你身邊兒的丫鬟給你拿湯婆子暖一暖,可千萬別落下什麽病根來!若是你爹不高興,讓他隻管衝著娘來!橫豎娘如今也是個沒有娘家可依的人了,有個丈夫近似沒有,娘所牽掛的,也唯有你一個。他若是要把娘的這點子期盼都奪走,娘就跟他拚命!」
卻在此時,不遠處傳來一陣鬧哄哄的聲音,似是有什麽大人物駕臨了。
洛夫人還迷糊著,周倩茜卻是想起了雲蓧前幾日與她說的話,心頭開始打鼓,莫非——
正這般想著,就有人急匆匆地趕到洛夫人與周倩茜麵前,對著二人道:「夫人,小姐,宮中來人了!」
長寧侯在朝中雖還算得用,但並不如那些寵臣一般聖眷濃厚,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偶爾得到昭睿帝的賞賜。
太後的行為未被限製之前,倒是時不時會看在堂侄女洛夫人的份兒上給長寧侯府賞賜些東西。但近兩個月來,長寧侯府卻是再也沒有這般殊榮。
對於這次宮中來人之事,長寧侯府的人都很是看重。
長寧侯略略整理了一下儀容,確保自己不會在宣旨內監麵前失禮,便匆匆趕了出來。
誰知,得到的卻是一封斥責長寧侯無情無義、落井下石的懿旨。
這些日子,太後正憋了一肚子悶氣,無處發泄,在得知長寧侯苛待自家堂侄女的事後,將長寧侯劈裏啪啦訓斥了一頓,半點兒顏麵也沒給長寧侯留。
最後,才表示,既然長寧侯這般看不上她的堂侄女,便讓她的堂侄女及周倩茜去寺廟中為她誦經祈福,省得她堂侄女繼續留在府中被人欺辱。
當這太監宣讀完懿旨後,長寧侯一張臉已成豬肝色,隻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這般丟人過。
沒成想,這還不算完。
有一名嬤嬤走了出來:「太後娘娘有旨,府上姨娘對主母不敬,粗鄙無禮、目無尊卑,合該好生好生受受教訓,不知那位姨娘何在啊?」
春姨娘本是悄悄躲在一旁聽著,這等場合,原也輪不到她出麵。誰知,太後竟不顧顏麵,要來找她一個小小姨娘的麻煩,她頓時頭大如鬥,下意識地想要溜走。
誰知這時,那名嬤嬤又將這話重複了一遍,還質問長寧侯是不是打算包庇太後娘娘準備責罰的人,這下子長寧侯也不好不開口了。太後再是與皇帝鬧矛盾,她也終究是太後,皇帝可以不把她的話當迴事,長寧侯卻不能不把她的話當迴事。
春姨娘聽長寧侯對底下人吩咐「還不快去將春姨娘帶來」,她頓時心中一涼……
後來,還是在周倩茜親自來道謝時,雲蓧才知,那一日有多痛快。
非但春姨娘被太後派來的嬤嬤打腫了臉,她那個兒子不敬嫡母、不念嫡母養育之恩的名聲也傳了出去,往後怕是前程艱難了。
太後如今體麵沒有了、母族沒有了、尊榮也沒有了,自然是怎麽高興怎麽來,才不會去管與一個大臣的姨娘及其兒子計較會不會失了體麵。
……
轉眼便是元宵佳節,白日裏,許多小商販在街道上搭了棚子,在棚子裏賣起了東西,或是自己親手製作的各色點心、糖果等吃食,或是一些小巧的手工藝品,或是一些從外地淘來的稀罕玩意兒,或是女郎喜愛的胭脂水粉、釵環首飾,還有一些人們所需的日常用品。
日用品自然算不得十分稀罕的東西,但在物資匱乏、交通不便利的年歲中,這樣齊齊整整地擺放在一處售賣,想要什麽便可尋到什麽,對於時人而言卻是不多見,因而街道上的客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紅頂的棚子搭了一個又一個,首尾相接,便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熱鬧得不得了。
雲蓧白日裏拉著周倩茜出來淘了好些用得上的東西,迴去時,可謂心滿意足、滿載而歸。
天色漸暗,街上點起了一盞盞花燈,這些花燈散發著五顏六色的光芒,一眼望去,鋪滿了整條街道,似一條長龍一般,煞是好看。
雲蓧走在街道上,許是被這周圍快樂的氛圍感染了,興致頗高,一會兒拉著雲相,讓雲相陪她去猜燈謎,一會兒央著雲相為她買麥芽糖,一會兒又瞧見有人在比賽用筷子夾彈丸,也要去湊個熱鬧……
雲相被她差遣得不亦樂乎,卻也拿她毫無辦法。
用雲蓧的話來說:「爹爹您平日裏總是沒空陪我,今兒個咱們難得能一道出來高興高興,您可不許說掃興的話啊。」
這話一出,雲相還能說什麽呢?自然雲蓧說什麽是什麽了。
在玩鬧的時候,雲蓧偶爾也會分出些心神來給昭睿帝。
昭睿帝約她一道出來看燈會,卻沒有給她拒絕的時間。
今日她未曾赴約,也不知此刻他在做些什麽,興許見她過時不至,便早早迴宮去了吧。
這般想著,雲蓧便搖了搖頭,將昭睿帝拋之腦後。
早早放棄了也好,至少,在今日之後,他也該明白她的態度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