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那逆子翻不出風浪
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門! 作者:舟山管門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草原。
依舊是在那一座大帳內。
李世民看著杜如晦新送過來的信,微微皺了皺眉頭,狐疑的看著王公公。
“王餘,長安城內的暗衛傳來什麽消息,你一道都給朕看看。”
“杜相傳信,長安可能要出事了。”
“嘶。”
王公公瞳孔一縮,微微點頭,連忙從一旁拿出自己珍藏的信都交給了李世民。
自從上迴說過不讓李世民看長安城內的情況之後。
王公公收到消息,都是會看一眼,不是重大的事情,都會藏著不給李世民。
“陛下,咱看了消息,似乎也沒出事。”
“哼,你懂個屁。”
李世民白了一眼王公公,將杜如晦的信封遞給了一旁的房玄齡。
自己則是拿起王公公的信,認真的看了起來。
“嘶,杜相都捉摸不透太子,朝堂詭異,吳王和魏王竟然都去封地,這確實有點太詭異了。”
房玄齡看著杜如晦的信,忍不住驚唿了一聲。
“什麽?吳王和魏王竟然舍得去封地?”
長孫無忌一臉驚訝,從房玄齡手中拿過信封認真的看了起來。
“確實有點古怪啊。”
李世民看完長安城內傳來的消息,微微皺眉,喃喃道。
“朝堂倒是穩定,國事平穩,無大事發生。”
“倒是朕的幾個兒子有點跳了,太子竟然還將李佑給扶起來了。”
“還令武士彠前往幽州當刺史,這逆子,趁朕不在,就培養自己心腹麽。”
李世民摸了摸胡子,看向了一旁的房玄齡。
“房相,太子所為,你可看出了什麽端倪?”
“陛下,太子所為都能理解,倒也沒啥突出之處。”
房玄齡搖搖頭:“不管是讓武士彠為幽州刺史,還是配合吳王和魏王擴招士兵,亦或者將他們趕去封地。”
“這些都是正常的行為,是一個太子應當做的。”
此言一出。
在場的眾人倒是都微微點頭。
“身為太子,培養心腹,打壓對手,確實理所當然。”
李靖開口發言。
“這有什麽奇怪的?為何杜相會琢磨不透太子?”
“反而吳王和魏王這般輕而易舉的就離開長安城,倒是令人詫異。”
李靖皺了皺眉頭,有點難以理解。
離開長安城,就等於離開了政治中心,放下了自己多年來的人脈,異地再去白手起家。
這簡直太虧了。
“不錯!”
房玄齡微微點頭:“吳王和魏王突然多招納一萬士兵就有些古怪。”
“而被太子責罰,連夜離開,不帶一點停留就更加古怪。”
“嘶。”
說到這裏,李靖眼睛微眯,深吸一口氣,神色認真,看著李世民說道。
“陛下,應當立即傳消息迴去,查看吳王和魏王的動向,特別是他們手下的那一支士兵!”
此話一出。
眾多大臣們都是一震。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李靖一開口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是在懷疑吳王和魏王的目標是李世民啊。
“不會。”
李世民搖搖頭,一臉淡定的說道:“恪兒和青雀不是沒腦子之人,豈會有這等想法。”
“而且,他們的動向,暗衛也看著,確實是朝著封地而去。”
“那就更古怪了。”房玄齡皺著眉頭,有點摸不清頭腦。
“還有太子將五皇子給扶持上來,有點奇怪。”
“若是想要針對吳王和魏王,隻管讓朝中大臣彈劾便可,何必再拉一個五皇子呢。”
“這是太子殿下最古怪的地方。”
“確實。”李靖點點頭:“五皇子終究是皇子,讓其入朝堂,不就是給自己增加一個對手麽。”
“不過,我對宮內的事情並不了解,或許是太子跟五皇子的關係更好一些?”
李靖有些疑惑的看向了李世民。
“好個屁。”李世民撇撇嘴,一臉的嫌棄:“李佑那蠢貨,沒一個跟他關係好的。”
“擴兵,扶持五皇子,培養心腹到幽州。”
李靖口中喃喃道。
“行了,你別瞎想了。”李世民瞪了一眼李靖:“你該不會要說,那逆子準備在幽州埋伏,找機會將朕給拿下吧?”
“利用李佑來吸引眾人視線,拉著青雀和恪兒擴張士兵,最後勾搭武士彠在幽州布置人手。”
“等待時機,對朕動手。”
“藥師啊,你在家待了這麽多年,怎麽心就更髒了呢。”
李世民嫌棄的看了一眼李靖。
李靖撇撇嘴,有些無奈,這是他心髒麽,這明明是按照李承乾的為人推斷出來的啊。
李靖現在都忘不了,當初李承乾站在自己麵前,要封自己為鎮北王,允許自己帶領士兵,擴大大唐領土。
這尼瑪,這等豪氣的話都能說出來,殺一個老爹算什麽。
“不錯,太子殿下決計不會幹這等事情。”
長孫無忌讚同的點頭:“而今,吳王和魏王都被趕去了封地,太子殿下大權在握,哪裏需要搞這些。”
“若是對付陛下,反而是給吳王和魏王找到機會了。”
“不過。”
長孫無忌眉頭一皺,他也是想到李承乾的目標,太子可是滿腦子想要造反的人。
手中還有一堆的神兵利器,蚩尤甲隻怕都有一堆。
雖然長孫無忌已經確定站在李承乾這邊了,但他也真的不想看到父子相殺。
“陛下,如今突厥跟吾等在比耐心,隻怕時間還久,不如您先迴去,穩住朝堂?”
長孫無忌小心翼翼的朝著李世民勸說道。
“您若是迴去,那麽大軍在前線能夠更加安心,後勤糧草也能補充到位,不會出現岔子。”
“這樣,哪怕太子亦或者吳王和魏王有啥目的,也翻不起什麽風浪。”
“是啊。”房玄齡點點頭:“連杜相都喊著讓陛下您快些迴去了。”
“隻怕杜相真的有些吃不住了,陛下還是先迴去看看。”
聽著兩人的勸說。
李世民卻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開口拒絕。
“這次出來,朕就是要滅了草原,如今一場仗都沒打,朕怎麽可能迴去!”
“不管那逆子有啥謀劃,都隻是無用功,朝堂有杜相,若是杜相不行,他自然會尋找皇後。”
“而且,兵權皆在朕手中,還有什麽好怕的。”
“重點,你們莫要忘記李績,有他在,後勤也不會出現問題。”
這一次出來。
李世民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內政有杜如晦,內亂有李績。
李績手中還有大軍呢,他看著大唐呢,但凡有人作亂,他大軍上去就給滅了。
但凡李承乾真的有壞心思,打到了李世民補給上麵,李績自然也會動手阻止。
所以。
李世民沒啥怕的!
“都不必開口,那逆子翻不出什麽風浪!”
“吾等先滅了草原!”
依舊是在那一座大帳內。
李世民看著杜如晦新送過來的信,微微皺了皺眉頭,狐疑的看著王公公。
“王餘,長安城內的暗衛傳來什麽消息,你一道都給朕看看。”
“杜相傳信,長安可能要出事了。”
“嘶。”
王公公瞳孔一縮,微微點頭,連忙從一旁拿出自己珍藏的信都交給了李世民。
自從上迴說過不讓李世民看長安城內的情況之後。
王公公收到消息,都是會看一眼,不是重大的事情,都會藏著不給李世民。
“陛下,咱看了消息,似乎也沒出事。”
“哼,你懂個屁。”
李世民白了一眼王公公,將杜如晦的信封遞給了一旁的房玄齡。
自己則是拿起王公公的信,認真的看了起來。
“嘶,杜相都捉摸不透太子,朝堂詭異,吳王和魏王竟然都去封地,這確實有點太詭異了。”
房玄齡看著杜如晦的信,忍不住驚唿了一聲。
“什麽?吳王和魏王竟然舍得去封地?”
長孫無忌一臉驚訝,從房玄齡手中拿過信封認真的看了起來。
“確實有點古怪啊。”
李世民看完長安城內傳來的消息,微微皺眉,喃喃道。
“朝堂倒是穩定,國事平穩,無大事發生。”
“倒是朕的幾個兒子有點跳了,太子竟然還將李佑給扶起來了。”
“還令武士彠前往幽州當刺史,這逆子,趁朕不在,就培養自己心腹麽。”
李世民摸了摸胡子,看向了一旁的房玄齡。
“房相,太子所為,你可看出了什麽端倪?”
“陛下,太子所為都能理解,倒也沒啥突出之處。”
房玄齡搖搖頭:“不管是讓武士彠為幽州刺史,還是配合吳王和魏王擴招士兵,亦或者將他們趕去封地。”
“這些都是正常的行為,是一個太子應當做的。”
此言一出。
在場的眾人倒是都微微點頭。
“身為太子,培養心腹,打壓對手,確實理所當然。”
李靖開口發言。
“這有什麽奇怪的?為何杜相會琢磨不透太子?”
“反而吳王和魏王這般輕而易舉的就離開長安城,倒是令人詫異。”
李靖皺了皺眉頭,有點難以理解。
離開長安城,就等於離開了政治中心,放下了自己多年來的人脈,異地再去白手起家。
這簡直太虧了。
“不錯!”
房玄齡微微點頭:“吳王和魏王突然多招納一萬士兵就有些古怪。”
“而被太子責罰,連夜離開,不帶一點停留就更加古怪。”
“嘶。”
說到這裏,李靖眼睛微眯,深吸一口氣,神色認真,看著李世民說道。
“陛下,應當立即傳消息迴去,查看吳王和魏王的動向,特別是他們手下的那一支士兵!”
此話一出。
眾多大臣們都是一震。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李靖一開口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是在懷疑吳王和魏王的目標是李世民啊。
“不會。”
李世民搖搖頭,一臉淡定的說道:“恪兒和青雀不是沒腦子之人,豈會有這等想法。”
“而且,他們的動向,暗衛也看著,確實是朝著封地而去。”
“那就更古怪了。”房玄齡皺著眉頭,有點摸不清頭腦。
“還有太子將五皇子給扶持上來,有點奇怪。”
“若是想要針對吳王和魏王,隻管讓朝中大臣彈劾便可,何必再拉一個五皇子呢。”
“這是太子殿下最古怪的地方。”
“確實。”李靖點點頭:“五皇子終究是皇子,讓其入朝堂,不就是給自己增加一個對手麽。”
“不過,我對宮內的事情並不了解,或許是太子跟五皇子的關係更好一些?”
李靖有些疑惑的看向了李世民。
“好個屁。”李世民撇撇嘴,一臉的嫌棄:“李佑那蠢貨,沒一個跟他關係好的。”
“擴兵,扶持五皇子,培養心腹到幽州。”
李靖口中喃喃道。
“行了,你別瞎想了。”李世民瞪了一眼李靖:“你該不會要說,那逆子準備在幽州埋伏,找機會將朕給拿下吧?”
“利用李佑來吸引眾人視線,拉著青雀和恪兒擴張士兵,最後勾搭武士彠在幽州布置人手。”
“等待時機,對朕動手。”
“藥師啊,你在家待了這麽多年,怎麽心就更髒了呢。”
李世民嫌棄的看了一眼李靖。
李靖撇撇嘴,有些無奈,這是他心髒麽,這明明是按照李承乾的為人推斷出來的啊。
李靖現在都忘不了,當初李承乾站在自己麵前,要封自己為鎮北王,允許自己帶領士兵,擴大大唐領土。
這尼瑪,這等豪氣的話都能說出來,殺一個老爹算什麽。
“不錯,太子殿下決計不會幹這等事情。”
長孫無忌讚同的點頭:“而今,吳王和魏王都被趕去了封地,太子殿下大權在握,哪裏需要搞這些。”
“若是對付陛下,反而是給吳王和魏王找到機會了。”
“不過。”
長孫無忌眉頭一皺,他也是想到李承乾的目標,太子可是滿腦子想要造反的人。
手中還有一堆的神兵利器,蚩尤甲隻怕都有一堆。
雖然長孫無忌已經確定站在李承乾這邊了,但他也真的不想看到父子相殺。
“陛下,如今突厥跟吾等在比耐心,隻怕時間還久,不如您先迴去,穩住朝堂?”
長孫無忌小心翼翼的朝著李世民勸說道。
“您若是迴去,那麽大軍在前線能夠更加安心,後勤糧草也能補充到位,不會出現岔子。”
“這樣,哪怕太子亦或者吳王和魏王有啥目的,也翻不起什麽風浪。”
“是啊。”房玄齡點點頭:“連杜相都喊著讓陛下您快些迴去了。”
“隻怕杜相真的有些吃不住了,陛下還是先迴去看看。”
聽著兩人的勸說。
李世民卻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開口拒絕。
“這次出來,朕就是要滅了草原,如今一場仗都沒打,朕怎麽可能迴去!”
“不管那逆子有啥謀劃,都隻是無用功,朝堂有杜相,若是杜相不行,他自然會尋找皇後。”
“而且,兵權皆在朕手中,還有什麽好怕的。”
“重點,你們莫要忘記李績,有他在,後勤也不會出現問題。”
這一次出來。
李世民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內政有杜如晦,內亂有李績。
李績手中還有大軍呢,他看著大唐呢,但凡有人作亂,他大軍上去就給滅了。
但凡李承乾真的有壞心思,打到了李世民補給上麵,李績自然也會動手阻止。
所以。
李世民沒啥怕的!
“都不必開口,那逆子翻不出什麽風浪!”
“吾等先滅了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