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掛斷後,她才接上陳一天的話題:「你說什麽?七歲那年怎麽了?」
在陳一天眼裏,於喬剛剛接電話的語態、神色,和盧姍和李健林講電話的畫麵重合。
不是外貌相似,是絲絲縷縷、若有若無的情緒,簡直一般無二致。
他決定把話說透:「我七歲那年,國慶節放假住在奶奶家,把褲子磨破那次,你是怎麽找到我的?」
於香凝神想了半天,還是沒領會陳一天的意思。
「你幹嗎把褲子磨破?我在哪找到你的?」
於香讓陳一天有點不耐煩。
「就那次,我把外褲和裏麵穿的毛褲都磨破了,不敢迴家,躲在變壓器台底下,你穿件紅衣服,隔著一塊苞米地朝我走過來……」
「噢!噢!那年啊!那時候我還沒去縫胸罩呢吧?!」
好像是吧,兩人的記憶線索完全不一樣。
「幹嗎問這個啊?」於香用哄孩子的表情看著陳一天。
於香20歲就生了於喬,東北人常說「生孩子早抗老」,她看上去確實比同齡女人更有活力一些。
然而再怎麽抗老,近幾年的奔波苦楚也在緩緩滲入骨血,她臉上沒有明顯的皺紋,可就是有了一絲老態。
麵部肌肉變得鬆軟,對地心引力更加敏感。她湊近了一些,陳一天終於意識到,這張臉和她7歲看到的人,完全不一樣了。
「你瞅啥呢?」於香抹了一把自己下巴。
第71章 紅羅帳共話纏綿-71
七歲那年,陳一天和爸媽住在瀋陽。
他爸媽做生意, 沒精力管他, 他上了小學一年級, 從這一年起, 每到放假就被送迴奶奶家。
不久前的暑假,他剛迴奶奶家, 因為不聽他爸的話, 跟幾個鄉下孩子偷摸跑去大河洗澡, 被他爸逮個正著,在奶奶家關了整個暑假的禁閉。
關到後來,眼瞅開學了, 奶奶都看不下去了,他爸來接他,奶奶還跟他爸商量, 想讓小天這兩天出去吧, 你後天就帶他走,這個暑假他一直也沒被放出去過。
他爸沖兒子一瞪眼睛:「不行!」
於是乎, 這個國慶節, 他再闖下禍來, 頓時覺得天要塌了。
其實也算不上大禍。
附近有幾個小孩, 跟陳一天半熟不熟的。小孩子戀伴兒, 陳一天一迴來就找他們玩。
其中有一個男孩,比陳一天大一些,麵黃肌瘦, 終年咳嗽,還喜歡用袖子抹大鼻涕。
天長日久,鼻涕把兩頰糊出兩個蝴蝶翅膀,孩子們都有外號,他的外號就叫「蝴蝶膀」。
他離奶奶家最近,一般負責叫陳一天出來玩的就是他。
上次奶奶帶他和於喬迴老家,他還在街上碰見蝴蝶膀先生,他的大鼻涕早沒了,懷裏還抱著個女兒。
國慶節的某一天,他來叫陳一天出去玩。
國慶節前後,正是東北玉米收穫季,遼寧的山區農田種滿了玉米,地裏滿是割倒的玉米杆。
農業機械化是幾十年以後的事。
當時的東北,還是手工農業的天下。
春天用牛拉犁翻地,夏季人工鏟草,秋天收割,先手鐮刀把玉米株割倒,擺成一鋪一鋪,人坐在玉米鋪上,手工把一穗一穗玉米剝開,取出玉米棒子。
再用兩輪車把玉米拉迴家,上倉通風陰幹,收成換錢或當作糧食。
剩下的玉米稈另有妙用。
家裏養牛馬的,玉米稈是大牲口整個冬天的糧食。
吃不完的當作柴火,冬季取暖做飯暖灶用。
陳一天跟在一幫孩子後麵,在收割完的玉米地裏瘋跑。
他和「蝴蝶膀」年紀較小,走在最後。
玉米稈被鐮刀割倒,地麵上留有10厘米左右的根莖,東北叫「苞米茬(zhǎ)子」,堅硬鋒利,向天的小尖刀一般,城裏小孩陳一天走得很小心。
遠處有放養的幾頭牛,被吵鬧的孩子們驚到,踏出緩慢而沉重的腳步,往更遠的地方走去。
這塊玉米地在山腳,玉米早已收割完,玉米稈被綁成一人粗的一捆一捆,幾十捆堆在一起,像一座座平地而起的小山。
山色嫵媚,深褐淺黃。
田地的邊緣有一處廢棄的排水設施,早些年土地公有,生產隊所建,已看不出原貌,隻有一側水泥斜坡是完好的。
水泥斜坡呈45度角,嵌進山坡,頂部被荒草包圍,底端就是田地。
大孩子們先發現這個遊戲設施。
陳一天跟他們排成一排,爬上山坡,再輪流從水泥坡上滑下來。
秋風微涼,孩子們樂此不疲,個個玩得滿頭大汗。
率先發起這個滑梯遊戲的孩子,也是率先放棄這個遊戲的。
他發現了更好玩的地方。
地頭有一個矮房子,平屋頂,也是水泥鑄的。
大約兩米高,是個變壓器台。
有一個木製小門,僅夠一人出入,油漆剝落,被一把造型奇特的鎖牢牢鎖住。
隱約可見紅色油漆畫的閃電標誌,還有一行字:「有電危險」。
幾個孩子圍著變壓器台轉了兩圈,試圖打開那個小木門,未果。
大孩子發起倡議:「誰敢爬上去?」
那個2米高台,大人爬上去都費勁,架不住孩子們奇思妙想。
有人搬來石頭墊腳,有人趴下某當墊腳石,一來二去,幾個大孩子真的都上去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在陳一天眼裏,於喬剛剛接電話的語態、神色,和盧姍和李健林講電話的畫麵重合。
不是外貌相似,是絲絲縷縷、若有若無的情緒,簡直一般無二致。
他決定把話說透:「我七歲那年,國慶節放假住在奶奶家,把褲子磨破那次,你是怎麽找到我的?」
於香凝神想了半天,還是沒領會陳一天的意思。
「你幹嗎把褲子磨破?我在哪找到你的?」
於香讓陳一天有點不耐煩。
「就那次,我把外褲和裏麵穿的毛褲都磨破了,不敢迴家,躲在變壓器台底下,你穿件紅衣服,隔著一塊苞米地朝我走過來……」
「噢!噢!那年啊!那時候我還沒去縫胸罩呢吧?!」
好像是吧,兩人的記憶線索完全不一樣。
「幹嗎問這個啊?」於香用哄孩子的表情看著陳一天。
於香20歲就生了於喬,東北人常說「生孩子早抗老」,她看上去確實比同齡女人更有活力一些。
然而再怎麽抗老,近幾年的奔波苦楚也在緩緩滲入骨血,她臉上沒有明顯的皺紋,可就是有了一絲老態。
麵部肌肉變得鬆軟,對地心引力更加敏感。她湊近了一些,陳一天終於意識到,這張臉和她7歲看到的人,完全不一樣了。
「你瞅啥呢?」於香抹了一把自己下巴。
第71章 紅羅帳共話纏綿-71
七歲那年,陳一天和爸媽住在瀋陽。
他爸媽做生意, 沒精力管他, 他上了小學一年級, 從這一年起, 每到放假就被送迴奶奶家。
不久前的暑假,他剛迴奶奶家, 因為不聽他爸的話, 跟幾個鄉下孩子偷摸跑去大河洗澡, 被他爸逮個正著,在奶奶家關了整個暑假的禁閉。
關到後來,眼瞅開學了, 奶奶都看不下去了,他爸來接他,奶奶還跟他爸商量, 想讓小天這兩天出去吧, 你後天就帶他走,這個暑假他一直也沒被放出去過。
他爸沖兒子一瞪眼睛:「不行!」
於是乎, 這個國慶節, 他再闖下禍來, 頓時覺得天要塌了。
其實也算不上大禍。
附近有幾個小孩, 跟陳一天半熟不熟的。小孩子戀伴兒, 陳一天一迴來就找他們玩。
其中有一個男孩,比陳一天大一些,麵黃肌瘦, 終年咳嗽,還喜歡用袖子抹大鼻涕。
天長日久,鼻涕把兩頰糊出兩個蝴蝶翅膀,孩子們都有外號,他的外號就叫「蝴蝶膀」。
他離奶奶家最近,一般負責叫陳一天出來玩的就是他。
上次奶奶帶他和於喬迴老家,他還在街上碰見蝴蝶膀先生,他的大鼻涕早沒了,懷裏還抱著個女兒。
國慶節的某一天,他來叫陳一天出去玩。
國慶節前後,正是東北玉米收穫季,遼寧的山區農田種滿了玉米,地裏滿是割倒的玉米杆。
農業機械化是幾十年以後的事。
當時的東北,還是手工農業的天下。
春天用牛拉犁翻地,夏季人工鏟草,秋天收割,先手鐮刀把玉米株割倒,擺成一鋪一鋪,人坐在玉米鋪上,手工把一穗一穗玉米剝開,取出玉米棒子。
再用兩輪車把玉米拉迴家,上倉通風陰幹,收成換錢或當作糧食。
剩下的玉米稈另有妙用。
家裏養牛馬的,玉米稈是大牲口整個冬天的糧食。
吃不完的當作柴火,冬季取暖做飯暖灶用。
陳一天跟在一幫孩子後麵,在收割完的玉米地裏瘋跑。
他和「蝴蝶膀」年紀較小,走在最後。
玉米稈被鐮刀割倒,地麵上留有10厘米左右的根莖,東北叫「苞米茬(zhǎ)子」,堅硬鋒利,向天的小尖刀一般,城裏小孩陳一天走得很小心。
遠處有放養的幾頭牛,被吵鬧的孩子們驚到,踏出緩慢而沉重的腳步,往更遠的地方走去。
這塊玉米地在山腳,玉米早已收割完,玉米稈被綁成一人粗的一捆一捆,幾十捆堆在一起,像一座座平地而起的小山。
山色嫵媚,深褐淺黃。
田地的邊緣有一處廢棄的排水設施,早些年土地公有,生產隊所建,已看不出原貌,隻有一側水泥斜坡是完好的。
水泥斜坡呈45度角,嵌進山坡,頂部被荒草包圍,底端就是田地。
大孩子們先發現這個遊戲設施。
陳一天跟他們排成一排,爬上山坡,再輪流從水泥坡上滑下來。
秋風微涼,孩子們樂此不疲,個個玩得滿頭大汗。
率先發起這個滑梯遊戲的孩子,也是率先放棄這個遊戲的。
他發現了更好玩的地方。
地頭有一個矮房子,平屋頂,也是水泥鑄的。
大約兩米高,是個變壓器台。
有一個木製小門,僅夠一人出入,油漆剝落,被一把造型奇特的鎖牢牢鎖住。
隱約可見紅色油漆畫的閃電標誌,還有一行字:「有電危險」。
幾個孩子圍著變壓器台轉了兩圈,試圖打開那個小木門,未果。
大孩子發起倡議:「誰敢爬上去?」
那個2米高台,大人爬上去都費勁,架不住孩子們奇思妙想。
有人搬來石頭墊腳,有人趴下某當墊腳石,一來二去,幾個大孩子真的都上去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