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女孩兒們健康、長壽,永被人愛。
第33章 搖搖擺擺搖向前-33
陳奶奶做了個小手術,把年前發現的子宮肌瘤切除了。
就是在於喬過年的那個醫院。
手術很簡單, 不需要住院, 當天就可以迴家。
陳一天和於喬都請了假, 一左一右, 兩大護法,摻著奶奶迴家。
於喬自告奮勇, 做了三個人的晚飯。
米飯是早上吃剩下的, 放了三個雞蛋, 又斜切了火腿腸段、胡蘿蔔絲、大頭菜絲。
刀功不咋地,但炒飯異常好吃。
於喬耳濡目染,得了奶奶真傳。
再加上勇於下料, 油、鹽都放得略重,盛在碗裏紅綠相間,油光金黃。
三個人把炒飯吃的一粒不剩。
照顧陳奶奶躺到床上, 陳一天說, 周末要帶於喬去看中醫。
這件事,陳一天和奶奶商量過了, 於喬並無異議, 隻是一直沒有成行。
這次去醫院, 陳一天又找了大個子醫生, 想請大個子醫生幫忙約時間, 醫生說不用約,人家每周一三五在醫院返聘坐診,其他時間都在藥店, 周六全天在,周日休息。
所以陳一天和於喬最好周六去,不用約。
他勸陳一天放平心態:
第一,地點在城鄉結合部,藥房也破舊,不像個能治大病的地方;
第二,中醫不是玄學,所以老中醫本人也不會把話說滿,權當作一個治療選項。實在不行,再動刀子也不遲。
※※※※※※※
換乘了兩輛很冷門的公交車,從起點坐到終點,下了車還要打三蹦子。
於喬脫了冬衣,穿上單褲。
褲子去年才買,還很新。隻是她長高、長胖了,喇叭褲遮不到腳踝。
倆人剛一下公交車,就有好幾個三蹦子圍了過來,問去哪,用不用車。
雖然都是同省的東北口音,郊縣和市內的人,說話還是有差別。
這種差別,對口音敏感的人能發現,一直住在市內的人也能發現。於喬屬於前者,陳一天屬於後者。
陳一天報了個地名,這地方不是他們常跑的線兒,好幾個三蹦子沒接茬兒,有一個撓撓頭,咂了一下嘴,說:「十塊錢,我去。」
城郊的三輪車,也經歷了技術革新。
早幾年還是人力車,現在改為燒汽油。但是車的樣式沒變,三個輪子,尺寸、粗細都跟自行車輪子一樣。
前麵一個輪,後麵兩個輪。司機在前,乘客在後。
乘客坐的地方,在兩個後輪上方,用半透明的塑料布圍成方型,頂棚也是塑料布。兩側或者一側開門,門上裝了最常見的插銷,人坐進去以後,把插銷把門固定住,以防路上門被晃開。
於喬先上車,陳一天後上,兩人並排坐的正座,隔著塑料布,能看見司機的背影。
於喬坐下來,腳踝就露出更長一截,陳一天心想,該給小姑娘買條褲子了——嗯,等看了中醫迴來。
北鎮大市場。
他們去的地方就叫這個名字,毫無詩意可言。
北鎮是瀋陽遠郊縣的中心鎮,三蹦子開過一段無人區,漸漸顯現城鎮的樣子。
北鎮是區政府所在地,北鎮大市場,真的有一個大市場,有一個三層的服裝鞋帽商場,樓體外麵掛著幾個熟悉的品牌gg,居然有真維斯。
真正的大市場與商場相鄰,五金農具、服裝鞋帽、日雜百貨、水產魚肉,規模不小,品類齊全,無所不包。
他們下了三蹦子,原地轉了一圈,就看見了「大市場藥房」。
地方真的不大,周六白天,來往的本地人也真的不少。
「大市場藥房」是藍底白字,兩側分別是一家理髮店和一家熟食店,招牌掛得毫無章法,高的高低的低。
一個少年一個女孩走進店,先看到靠牆兩排高高的貨櫃,兩側都有玻璃櫃檯,幾個白大褂的售貨員同時看向他們。
有售貨員沖他們說了句話,「需要什麽藥」或者「買點什麽」之類,於喬沒聽清楚。
還沒張嘴,就被當作「外地人」在打量,於喬努力顯得自然一點。
兩人徑直走到藥房深處,那裏有一個窄窄的樓梯,通往二樓。陳一天走在前麵,大個子醫生告訴他,中醫在樓上坐診。
樓梯拐了個直角彎,木製扶手斑駁,陳一天沒停步,提醒於喬看好腳下。
樓上有一半是藥品庫房,靠窗鄰街。
藥品氣味和二手菸味都特別濃,空氣頓時有點嗆。
倆人邁上最後一級樓梯,有點不知所措。
二樓的一半是藥品庫房,另一半是一片空地。四周都擺著椅子,那種連在一起的橘色椅子,放眼望去,四周坐滿了人。
有中年女人抱著孩子,有老人腳前擺著筐,有中學生模樣的女孩,還有猛烈咳嗽的男人。
他們在等著看病,看到有人上來,都把目光轉過來。
這下不止於喬,陳一天也有點不自在。
椅子圍成一圈,缺口處擺著一個桌子,桌子後麵坐著一個男人,年齡在60-70歲之間,正在給人把脈。
他身後有個白淨的中年女人,他說一句,女人就在本子上記一下。
看來這就是他們要找的大夫。
沒有人招唿他們,大夫桌上擺著一個紙板,折成60度,做成會議室席卡的樣子,寫著黑字:「看病掛號三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第33章 搖搖擺擺搖向前-33
陳奶奶做了個小手術,把年前發現的子宮肌瘤切除了。
就是在於喬過年的那個醫院。
手術很簡單, 不需要住院, 當天就可以迴家。
陳一天和於喬都請了假, 一左一右, 兩大護法,摻著奶奶迴家。
於喬自告奮勇, 做了三個人的晚飯。
米飯是早上吃剩下的, 放了三個雞蛋, 又斜切了火腿腸段、胡蘿蔔絲、大頭菜絲。
刀功不咋地,但炒飯異常好吃。
於喬耳濡目染,得了奶奶真傳。
再加上勇於下料, 油、鹽都放得略重,盛在碗裏紅綠相間,油光金黃。
三個人把炒飯吃的一粒不剩。
照顧陳奶奶躺到床上, 陳一天說, 周末要帶於喬去看中醫。
這件事,陳一天和奶奶商量過了, 於喬並無異議, 隻是一直沒有成行。
這次去醫院, 陳一天又找了大個子醫生, 想請大個子醫生幫忙約時間, 醫生說不用約,人家每周一三五在醫院返聘坐診,其他時間都在藥店, 周六全天在,周日休息。
所以陳一天和於喬最好周六去,不用約。
他勸陳一天放平心態:
第一,地點在城鄉結合部,藥房也破舊,不像個能治大病的地方;
第二,中醫不是玄學,所以老中醫本人也不會把話說滿,權當作一個治療選項。實在不行,再動刀子也不遲。
※※※※※※※
換乘了兩輛很冷門的公交車,從起點坐到終點,下了車還要打三蹦子。
於喬脫了冬衣,穿上單褲。
褲子去年才買,還很新。隻是她長高、長胖了,喇叭褲遮不到腳踝。
倆人剛一下公交車,就有好幾個三蹦子圍了過來,問去哪,用不用車。
雖然都是同省的東北口音,郊縣和市內的人,說話還是有差別。
這種差別,對口音敏感的人能發現,一直住在市內的人也能發現。於喬屬於前者,陳一天屬於後者。
陳一天報了個地名,這地方不是他們常跑的線兒,好幾個三蹦子沒接茬兒,有一個撓撓頭,咂了一下嘴,說:「十塊錢,我去。」
城郊的三輪車,也經歷了技術革新。
早幾年還是人力車,現在改為燒汽油。但是車的樣式沒變,三個輪子,尺寸、粗細都跟自行車輪子一樣。
前麵一個輪,後麵兩個輪。司機在前,乘客在後。
乘客坐的地方,在兩個後輪上方,用半透明的塑料布圍成方型,頂棚也是塑料布。兩側或者一側開門,門上裝了最常見的插銷,人坐進去以後,把插銷把門固定住,以防路上門被晃開。
於喬先上車,陳一天後上,兩人並排坐的正座,隔著塑料布,能看見司機的背影。
於喬坐下來,腳踝就露出更長一截,陳一天心想,該給小姑娘買條褲子了——嗯,等看了中醫迴來。
北鎮大市場。
他們去的地方就叫這個名字,毫無詩意可言。
北鎮是瀋陽遠郊縣的中心鎮,三蹦子開過一段無人區,漸漸顯現城鎮的樣子。
北鎮是區政府所在地,北鎮大市場,真的有一個大市場,有一個三層的服裝鞋帽商場,樓體外麵掛著幾個熟悉的品牌gg,居然有真維斯。
真正的大市場與商場相鄰,五金農具、服裝鞋帽、日雜百貨、水產魚肉,規模不小,品類齊全,無所不包。
他們下了三蹦子,原地轉了一圈,就看見了「大市場藥房」。
地方真的不大,周六白天,來往的本地人也真的不少。
「大市場藥房」是藍底白字,兩側分別是一家理髮店和一家熟食店,招牌掛得毫無章法,高的高低的低。
一個少年一個女孩走進店,先看到靠牆兩排高高的貨櫃,兩側都有玻璃櫃檯,幾個白大褂的售貨員同時看向他們。
有售貨員沖他們說了句話,「需要什麽藥」或者「買點什麽」之類,於喬沒聽清楚。
還沒張嘴,就被當作「外地人」在打量,於喬努力顯得自然一點。
兩人徑直走到藥房深處,那裏有一個窄窄的樓梯,通往二樓。陳一天走在前麵,大個子醫生告訴他,中醫在樓上坐診。
樓梯拐了個直角彎,木製扶手斑駁,陳一天沒停步,提醒於喬看好腳下。
樓上有一半是藥品庫房,靠窗鄰街。
藥品氣味和二手菸味都特別濃,空氣頓時有點嗆。
倆人邁上最後一級樓梯,有點不知所措。
二樓的一半是藥品庫房,另一半是一片空地。四周都擺著椅子,那種連在一起的橘色椅子,放眼望去,四周坐滿了人。
有中年女人抱著孩子,有老人腳前擺著筐,有中學生模樣的女孩,還有猛烈咳嗽的男人。
他們在等著看病,看到有人上來,都把目光轉過來。
這下不止於喬,陳一天也有點不自在。
椅子圍成一圈,缺口處擺著一個桌子,桌子後麵坐著一個男人,年齡在60-70歲之間,正在給人把脈。
他身後有個白淨的中年女人,他說一句,女人就在本子上記一下。
看來這就是他們要找的大夫。
沒有人招唿他們,大夫桌上擺著一個紙板,折成60度,做成會議室席卡的樣子,寫著黑字:「看病掛號三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