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微微斂了神色,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但憑他這段時間對楚棠的了解,她要說的內容,絕對不是一望而知的泛泛之談。
就看,她能說出什麽來了。
【其實大家很容易發現,在林沖命運變化的軌跡中,高太尉一家堪為禍首。但問題是,此前林沖分明處處隱忍,甚至隱忍到讓人憋屈的地步,為什麽最後會突然爆起呢?他為何而忍,又為何而狠?】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林沖為何而忍。】
【先從他的家庭入手。在課文陸謙等人自曝陰謀時,他們提到了張教頭這個人,課下注釋說,這個張教頭是林沖的嶽父。
由此可見,林沖的妻子必然也不是一個貧家女,他們的結合,可以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他的家中有侍女,妻子端莊嫻雅,並非普通人家。
而林衝刺配之時嶽父前來相送,替他打點,一番話也說得情真意切,後來林娘子尋來,夫妻情深的場麵大家也是看到過的。可以說,他的家庭非常幸福美滿。這樣美滿的家庭,理當有所眷念,不敢輕易打破。】
一番話說的眾人頻頻點頭,這都是先前水鏡裏播放過的,後人演得活靈活現,他們當然印象深刻,甚至不少人都有些羨慕起林衝來。
但隻要一想到他後麵的遭遇,就又忍不住低頭惋惜,千言萬語隻化作一句車軲轆話——
「殺千刀的高太尉啊!」
【再看林沖本人,他本身是禁軍教頭,雖然不是總教頭,但自己本事了得,又有聲名,是實打實的體麵人。在經濟實力上,前麵補充到他買寶刀的情節,說是林沖花了一千貫直接全款拿下。】
楚棠放出原文。
【大家可能對一千貫不太有概念,我們換算一下,按照網上的說法,北宋時期一兩銀子等於一貫錢,一千貫就是一千兩。不過徽宗時期因為很多騷操作,好像貨幣貶值得厲害?
但就算貶值後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六位數。六位數隨隨便便花出去,林沖什麽實力不言而喻。】
北宋。
歐陽修等人沉默了一下。楚棠不太清楚他們還不清楚麽?
按時下大宋的官員俸祿,一個小縣縣令每月的俸祿是十五貫,大縣縣令約莫三十貫,林沖一下子能拿出一千貫,家境不可謂不殷實。
另一邊的梅堯臣顯然更有體會,他是寒士,又仕進坎坷,更知物力艱難,是以也更感到可惜:「林沖一生,本該平順。」
唐朝。
李白也道:「一千貫的確不是個小數目。林沖行家裏手,一擲千金隻為求得寶刀一口,想來那必是口吹毛斷髮的好刀!」
雖然李白不用刀,但不妨礙他對好兵器的欣賞。
李傲天一身俠氣,更不在乎錢財,竟是對書中描寫的寶刀起了興趣,興致勃勃的樣子惹得對麵的杜甫一陣無言。
雖然但是,這是事情的重點嗎?
未央宮。
劉徹磨了磨牙,你們宋朝人真是有錢啊!
經費那麽充足練兵不好嗎?還至於被異族壓著欺負!
北宋。
趙匡胤被楚棠那句「騷操作」糊了滿臉,神色頓時黑了幾個度:「貨幣貶值,趙佶這個混帳到底還做了什麽好事?!」
太極宮。
李世民眸光深杳地若有所思:「後世的銀錢叫,人民幣?」
【從這兩方麵來看,林沖可以說是個人生贏家了。那麽相應的,他的生活應該也是平靜沒有一絲風浪。隻是「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安定的生活也會滋生不願改變、得過且過的情緒。】
水鏡下的王安石抬了抬眼皮,眉心微蹙,又很快舒展開來,恢復平素端肅波瀾不驚的模樣。
另一邊的司馬光就沒那麽平靜了,他抿著唇神情不鬱,沒好氣地看了一眼水鏡的方向,心說後輩有時當真可氣,要不你再聽聽你那糟糕的引用呢?
司馬光拂袖冷哼,袖袍帶起的風吹動桌麵上的書箋。書箋摺痕深深,墨色簡潔,依稀可以看見楚棠念出的那一句文字,而書箋起首,正寫著「答司馬諫議」等字眼。
【而他對上的人,是高太尉父子。按宋製,太尉為三公之一,正一品秩,而在徽宗時期,北宋武官又定為五十二階,其中以太尉居最高。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好多好多級。】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許多人其實先前也考慮到,經楚棠一點出,更是覺得棘手。
「高俅位高權重,林沖位居其下,的確動輒得咎。」
不少品階低的官員設身處地,覺得若是自己易地而處,可能也會作出與林沖同樣的選擇。
但也有些生性剛烈的人覺得憋屈:「位高權重就能隨便欺負人了嗎?地位低下就要任人欺負了嗎?劉皇叔還有怒鞭督郵、掛印而去的時候呢!」
他說的,便是最近流行的三國戲了。
【或許那時的林沖會想起另一位教頭王進。高俅未發跡時,曾被王進的父親打傷,後來高俅一朝得勢升為太尉,便藉故欲置王進於死地,王進無奈,帶著老母親一起逃離東京。如果他得罪高衙內,順便被高太尉記恨上,是否自己平靜的小家庭也會破裂?】
眾人不妨還有這麽一段故事,皇宮中的趙匡胤眉間更是擠出了一個深深的「川」字。鬥雞走狗踢蹴鞠,公報私仇陷下屬,教子無方助行兇,趙佶這混帳是選了個什麽好太尉?
就看,她能說出什麽來了。
【其實大家很容易發現,在林沖命運變化的軌跡中,高太尉一家堪為禍首。但問題是,此前林沖分明處處隱忍,甚至隱忍到讓人憋屈的地步,為什麽最後會突然爆起呢?他為何而忍,又為何而狠?】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林沖為何而忍。】
【先從他的家庭入手。在課文陸謙等人自曝陰謀時,他們提到了張教頭這個人,課下注釋說,這個張教頭是林沖的嶽父。
由此可見,林沖的妻子必然也不是一個貧家女,他們的結合,可以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他的家中有侍女,妻子端莊嫻雅,並非普通人家。
而林衝刺配之時嶽父前來相送,替他打點,一番話也說得情真意切,後來林娘子尋來,夫妻情深的場麵大家也是看到過的。可以說,他的家庭非常幸福美滿。這樣美滿的家庭,理當有所眷念,不敢輕易打破。】
一番話說的眾人頻頻點頭,這都是先前水鏡裏播放過的,後人演得活靈活現,他們當然印象深刻,甚至不少人都有些羨慕起林衝來。
但隻要一想到他後麵的遭遇,就又忍不住低頭惋惜,千言萬語隻化作一句車軲轆話——
「殺千刀的高太尉啊!」
【再看林沖本人,他本身是禁軍教頭,雖然不是總教頭,但自己本事了得,又有聲名,是實打實的體麵人。在經濟實力上,前麵補充到他買寶刀的情節,說是林沖花了一千貫直接全款拿下。】
楚棠放出原文。
【大家可能對一千貫不太有概念,我們換算一下,按照網上的說法,北宋時期一兩銀子等於一貫錢,一千貫就是一千兩。不過徽宗時期因為很多騷操作,好像貨幣貶值得厲害?
但就算貶值後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六位數。六位數隨隨便便花出去,林沖什麽實力不言而喻。】
北宋。
歐陽修等人沉默了一下。楚棠不太清楚他們還不清楚麽?
按時下大宋的官員俸祿,一個小縣縣令每月的俸祿是十五貫,大縣縣令約莫三十貫,林沖一下子能拿出一千貫,家境不可謂不殷實。
另一邊的梅堯臣顯然更有體會,他是寒士,又仕進坎坷,更知物力艱難,是以也更感到可惜:「林沖一生,本該平順。」
唐朝。
李白也道:「一千貫的確不是個小數目。林沖行家裏手,一擲千金隻為求得寶刀一口,想來那必是口吹毛斷髮的好刀!」
雖然李白不用刀,但不妨礙他對好兵器的欣賞。
李傲天一身俠氣,更不在乎錢財,竟是對書中描寫的寶刀起了興趣,興致勃勃的樣子惹得對麵的杜甫一陣無言。
雖然但是,這是事情的重點嗎?
未央宮。
劉徹磨了磨牙,你們宋朝人真是有錢啊!
經費那麽充足練兵不好嗎?還至於被異族壓著欺負!
北宋。
趙匡胤被楚棠那句「騷操作」糊了滿臉,神色頓時黑了幾個度:「貨幣貶值,趙佶這個混帳到底還做了什麽好事?!」
太極宮。
李世民眸光深杳地若有所思:「後世的銀錢叫,人民幣?」
【從這兩方麵來看,林沖可以說是個人生贏家了。那麽相應的,他的生活應該也是平靜沒有一絲風浪。隻是「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安定的生活也會滋生不願改變、得過且過的情緒。】
水鏡下的王安石抬了抬眼皮,眉心微蹙,又很快舒展開來,恢復平素端肅波瀾不驚的模樣。
另一邊的司馬光就沒那麽平靜了,他抿著唇神情不鬱,沒好氣地看了一眼水鏡的方向,心說後輩有時當真可氣,要不你再聽聽你那糟糕的引用呢?
司馬光拂袖冷哼,袖袍帶起的風吹動桌麵上的書箋。書箋摺痕深深,墨色簡潔,依稀可以看見楚棠念出的那一句文字,而書箋起首,正寫著「答司馬諫議」等字眼。
【而他對上的人,是高太尉父子。按宋製,太尉為三公之一,正一品秩,而在徽宗時期,北宋武官又定為五十二階,其中以太尉居最高。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好多好多級。】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許多人其實先前也考慮到,經楚棠一點出,更是覺得棘手。
「高俅位高權重,林沖位居其下,的確動輒得咎。」
不少品階低的官員設身處地,覺得若是自己易地而處,可能也會作出與林沖同樣的選擇。
但也有些生性剛烈的人覺得憋屈:「位高權重就能隨便欺負人了嗎?地位低下就要任人欺負了嗎?劉皇叔還有怒鞭督郵、掛印而去的時候呢!」
他說的,便是最近流行的三國戲了。
【或許那時的林沖會想起另一位教頭王進。高俅未發跡時,曾被王進的父親打傷,後來高俅一朝得勢升為太尉,便藉故欲置王進於死地,王進無奈,帶著老母親一起逃離東京。如果他得罪高衙內,順便被高太尉記恨上,是否自己平靜的小家庭也會破裂?】
眾人不妨還有這麽一段故事,皇宮中的趙匡胤眉間更是擠出了一個深深的「川」字。鬥雞走狗踢蹴鞠,公報私仇陷下屬,教子無方助行兇,趙佶這混帳是選了個什麽好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