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牧沒有說話,他想起自己的先祖與祖父,想起曾經的白居易,想起後來的蘇軾,處廟堂之高可以有更多的作為,在下為官一任,亦可造福一方。比之京中派係傾軋、黨派爭奪,百姓之訴求,更是微小而真淳,這不正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兼濟嗎?
他忽然有所明悟,向著眾人微微一笑:「我不入京。」
「啊?」眾人有點懵。
「我不入京。」
他又重複一遍,語氣輕快又篤定:「兩黨相爭無休無止,與其在黨爭中進退失據,不如真正為百姓籌謀一二。天高地廣,何處沒有我的容身之地?」
「可皇命已下……」其他人還是難以理解。
「我會上疏請命,求任地方。」
「起碼,黃州的百姓需要我,也記得我。」
他輕聲說著,一雙眼裏熠熠有光,眾人看著這樣的杜牧沉默良久,忽然起身,肅容向他一拜:
「杜兄高義,我等不及也。」
杜牧朗聲一笑。
縱然難逃「犧牲品」的命運,他也要死得其所!
【不過仔細看來,黨爭固然可怕,但在晚唐那個紛亂的時局裏,誰又能真正一展宏圖呢?被裹挾、被逼迫,是衰退世道裏躲不過的命運,而我們這次要談的課文,同樣是一個人物被裹挾、逼迫的故事。】
楚棠話鋒一轉,眾人還未迴過神來,隻見水鏡上已出現幾個潑墨的大字——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字的下方,一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罩著白布衫戴笠提槍,槍上紅纓抖動,是紅與黑中唯一亮色。
作者有話要說:
「官逼民反為哪般」是《水滸傳》hhhhh不是要說《錦瑟》啦,讀不懂不敢講小李你看你給我們出的難題(指指點點),終於講到四大名著了,鼓掌!
1.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詩賦動江關。——杜甫《戲為六絕句》
2.支持新法的站左邊,不支持新法的站右邊,中間那位您就是蘇軾老師吧!——出自網絡這個原梗是說荀彧,感覺也很蘇軾,套用了一下。
3.虛負淩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崔玨《哭李商隱》
4.李商隱和杜牧的資料參考教參和度娘
第121章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1
◎說走咱就走哇◎
沒成想上一秒還在感嘆小李杜的人生之悲,下一秒竟然直接換課文了,眾人都有些難以轉換情緒。但新事物總是更容易吸引到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對水鏡上的內容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興化以東,白駒場。
隱居在此的施耐庵隻刷了一眼便「噌」的一聲站起來,瞪著眼睛半是驚詫半是激動:「林教頭!莫不是我的書?!」
先前楚棠說破宋江潯陽樓題反詩,正中他構思的情節,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也正是他書中一目,水鏡此番,竟是要講授他的話本了麽?他的話本也登上了教材?!
唿出口的氣息微微急促,施耐庵隻覺自己一顆心怦怦直跳。
唐朝。
李白一打眼便注意到圖上工筆描繪的人物,情不自禁地出口讚嘆:「好個魁梧的漢子!」
他生性落拓,有豪俠之風,圖上這人物提槍戴笠披風獵獵,槍上還挑了個酒葫蘆,真是說不盡的豪俠風度,一下子便合了這位詩仙的眼緣。
杜甫也先贊了一迴畫中人物的惟妙惟肖,轉而念叨著水鏡上的標題,道:「圖中這漢子想必就是文題裏的林教頭了吧!風雪為節令,山神廟為方地,看起來不像詩文,倒似坊間雜說。」
酒樓。
杜牧斂下感慨心事,品評道:「風雪一詞,倒有落拓蕭瑟之感。」
北宋。
蘇軾臉上添了幾分正色:「我朝慣將教授武藝之人稱作教頭,這林教頭是我大宋的人物?」
「教頭是武師一類人物,應少有作傳,況此文題頗類話本名稱,想必是話本一類文章?」蘇轍給出自己的猜測。
「雖是話本,但也是宋時人物,不知又會牽涉出怎樣一段故事。」蘇洵接過話頭。
他這話說得語氣頗為複雜,先前蘇、辛、李三篇詞作,宋代詩文雖然得以揚名,但大宋可是被結結實實罵了一通,還讓諸天萬朝看了笑話,如今又是一件宋朝事,還不知會被如何評說,他們的心情當真是既期待又忐忑,矛盾極了。
與此同時,明清兩代的許多文人百姓卻是相當激動。
明清之時書商不勝枚舉,話本小說極度流行,依託此類文本的民間技藝也布滿市集瓦肆,水滸的故事傳播範圍相當廣泛,眾人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興奮道:
「呀!林教頭,是豹子頭林沖啊!」
「水滸!這是水滸的故事,我去茶樓聽了三迴!」
「切,這算什麽,看我的,袁無涯先生新刊百二十迴本《水滸全傳》!你有嗎?」
「百二十迴本不好,我這個,百迴本!」
「什麽百二十迴百迴,我又不識字,看什麽書,自去茶樓聽去。林教頭的故事說得好啊!」
……
蘇州。
本便對《水滸傳》極為推崇的金聖歎一看水鏡裏的內容就坐不住了,迅速將自己翻閱了無數次並寫了密密麻麻批註的書冊拿出來,當即拍案叫好:「講授水滸,有眼光!」
他忽然有所明悟,向著眾人微微一笑:「我不入京。」
「啊?」眾人有點懵。
「我不入京。」
他又重複一遍,語氣輕快又篤定:「兩黨相爭無休無止,與其在黨爭中進退失據,不如真正為百姓籌謀一二。天高地廣,何處沒有我的容身之地?」
「可皇命已下……」其他人還是難以理解。
「我會上疏請命,求任地方。」
「起碼,黃州的百姓需要我,也記得我。」
他輕聲說著,一雙眼裏熠熠有光,眾人看著這樣的杜牧沉默良久,忽然起身,肅容向他一拜:
「杜兄高義,我等不及也。」
杜牧朗聲一笑。
縱然難逃「犧牲品」的命運,他也要死得其所!
【不過仔細看來,黨爭固然可怕,但在晚唐那個紛亂的時局裏,誰又能真正一展宏圖呢?被裹挾、被逼迫,是衰退世道裏躲不過的命運,而我們這次要談的課文,同樣是一個人物被裹挾、逼迫的故事。】
楚棠話鋒一轉,眾人還未迴過神來,隻見水鏡上已出現幾個潑墨的大字——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字的下方,一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罩著白布衫戴笠提槍,槍上紅纓抖動,是紅與黑中唯一亮色。
作者有話要說:
「官逼民反為哪般」是《水滸傳》hhhhh不是要說《錦瑟》啦,讀不懂不敢講小李你看你給我們出的難題(指指點點),終於講到四大名著了,鼓掌!
1.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詩賦動江關。——杜甫《戲為六絕句》
2.支持新法的站左邊,不支持新法的站右邊,中間那位您就是蘇軾老師吧!——出自網絡這個原梗是說荀彧,感覺也很蘇軾,套用了一下。
3.虛負淩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崔玨《哭李商隱》
4.李商隱和杜牧的資料參考教參和度娘
第121章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1
◎說走咱就走哇◎
沒成想上一秒還在感嘆小李杜的人生之悲,下一秒竟然直接換課文了,眾人都有些難以轉換情緒。但新事物總是更容易吸引到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對水鏡上的內容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興化以東,白駒場。
隱居在此的施耐庵隻刷了一眼便「噌」的一聲站起來,瞪著眼睛半是驚詫半是激動:「林教頭!莫不是我的書?!」
先前楚棠說破宋江潯陽樓題反詩,正中他構思的情節,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也正是他書中一目,水鏡此番,竟是要講授他的話本了麽?他的話本也登上了教材?!
唿出口的氣息微微急促,施耐庵隻覺自己一顆心怦怦直跳。
唐朝。
李白一打眼便注意到圖上工筆描繪的人物,情不自禁地出口讚嘆:「好個魁梧的漢子!」
他生性落拓,有豪俠之風,圖上這人物提槍戴笠披風獵獵,槍上還挑了個酒葫蘆,真是說不盡的豪俠風度,一下子便合了這位詩仙的眼緣。
杜甫也先贊了一迴畫中人物的惟妙惟肖,轉而念叨著水鏡上的標題,道:「圖中這漢子想必就是文題裏的林教頭了吧!風雪為節令,山神廟為方地,看起來不像詩文,倒似坊間雜說。」
酒樓。
杜牧斂下感慨心事,品評道:「風雪一詞,倒有落拓蕭瑟之感。」
北宋。
蘇軾臉上添了幾分正色:「我朝慣將教授武藝之人稱作教頭,這林教頭是我大宋的人物?」
「教頭是武師一類人物,應少有作傳,況此文題頗類話本名稱,想必是話本一類文章?」蘇轍給出自己的猜測。
「雖是話本,但也是宋時人物,不知又會牽涉出怎樣一段故事。」蘇洵接過話頭。
他這話說得語氣頗為複雜,先前蘇、辛、李三篇詞作,宋代詩文雖然得以揚名,但大宋可是被結結實實罵了一通,還讓諸天萬朝看了笑話,如今又是一件宋朝事,還不知會被如何評說,他們的心情當真是既期待又忐忑,矛盾極了。
與此同時,明清兩代的許多文人百姓卻是相當激動。
明清之時書商不勝枚舉,話本小說極度流行,依託此類文本的民間技藝也布滿市集瓦肆,水滸的故事傳播範圍相當廣泛,眾人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興奮道:
「呀!林教頭,是豹子頭林沖啊!」
「水滸!這是水滸的故事,我去茶樓聽了三迴!」
「切,這算什麽,看我的,袁無涯先生新刊百二十迴本《水滸全傳》!你有嗎?」
「百二十迴本不好,我這個,百迴本!」
「什麽百二十迴百迴,我又不識字,看什麽書,自去茶樓聽去。林教頭的故事說得好啊!」
……
蘇州。
本便對《水滸傳》極為推崇的金聖歎一看水鏡裏的內容就坐不住了,迅速將自己翻閱了無數次並寫了密密麻麻批註的書冊拿出來,當即拍案叫好:「講授水滸,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