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我……我真的從未起過二心啊!」
被圍攻的李治百口莫辯。
明朝。
朱元璋心有戚戚焉:「幸好咱的太子立得早,也不搞什麽愛幼子危及儲君的事兒。」
老話說得好沒錯啊,儲君之位不穩,國家不寧。
其他皇子直在心裏翻白眼。是是是,你不搞偏寵幼子的事,誰不知道大哥是塊寶我們是根草啊!
【朱元璋的太子倒是挺好當的,朱標地位穩固得其他人都要羨慕哭了。】
楚棠一把誇迴來,朱標微微一愣,隨即溫和地笑了起來,朱元璋可就比兒子外放多了,驕傲地挺起胸膛。
「咱說什麽來著,老朱家就是典範!」
【但朱標還有朱標的慘,他英年早逝。】
朱元璋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她她她她她她說啥?!」
誰英年早逝?!
作者有話要說:
寫之前隻想著創人很爽也沒想到有這麽多,你們龍鳳豬朱怎麽迴事,都把杜牧的名字擠沒了!是不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指指點點)
1.扶蘇這部分主要參考資料是《秦謎》、《史記》
2.蒙毅罵李斯的話其實是《李斯列傳》斯相本人原話:斯,上蔡閭巷布衣也,上幸擢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者,故將以存亡安危屬臣也。豈可負哉!
3.扶蘇自殺的原因還有「重用說」之類的觀點採取《秦謎》,其實老師還有個重要觀點是扶蘇生母是楚國王女,但政的皇後一直沒有定論,所以正文就沒有提及,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4.司馬遷的評價也是出自《李斯列傳》: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於鄉裏,明矣。
5.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李斯列傳》
第114章 阿房宮賦7
◎楚人一炬◎
高興沒多久的朱元璋隻覺嗓子眼都被哽住,驚得說不出話來。
朱標的笑容也僵在臉上:「我……死了?」
溫雅端方的太子第一次說出這種顯得有幾分傻氣的話,足以看出他是多麽震驚。
任誰吃瓜吃得好好的聽到自己的死訊也會心梗吧!
堂下同樣有些石化的兄弟張口結舌,訥訥不能言。
「這……大哥看起來,也不像是會有事的樣子啊!」
朱棣覺得難以接受,兄長對他愛護有加,他是打心眼裏服氣這個太子大哥的。
「難道是突發惡疾?」朱棢猜測著。
「不管是如何,先讓太醫來看看吧。」
朱元璋抓著自家大兒子的手,乍受打擊的他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幾分。何曾想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慘劇也會發生在他的身上呢?
「對對對,以後讓太醫日日來請平安脈,防患於未然。」其他兄弟附和著。
某種程度上說,朱標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兄長。
奉天殿裏意中人鬧哄哄地圍著朱標噓寒問暖,心思縝密的朱權突然反應過來什麽,恍然道:「因為大哥出事了,所以父皇才傳位給四哥?」
眾人倏然一靜,朱棢隨即斷然反駁:「不可能!」
大哥沒了還有老二呢!老二沒了還有他呢!長幼有序,怎麽也不可能輪到老四吧?而且,他老爹看不看得上他們這些兄弟還不一定呢,說不定來個皇長孫什麽的。
朱棢憤憤地想著。
朱權被反駁了也覺得不太可能,自家老爹有多麽看重大哥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萬一愛屋及烏呢?
他接著猜測:「難道是大哥的兒子當太子,然後四哥……」造侄子的反?
朱權把未竟的話咽了迴去,但在場的人都不傻,全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奉天殿的氣氛再次一滯,連朱標的眼神都若有所思往朱棣這邊放,被眾人注視的朱棣心中一梗,當場跳腳:「胡說八道,這不可能!」
發現新大陸的朱棢針鋒相對:「那你說你怎麽當上皇帝的吧!」
「我……!」
朱棣氣結,未來的事他哪知道。
「反正不可能。」
「那你說啊!」
他們七嘴八舌地吵架,朱元璋被吵得腦仁疼,鐵青著臉對著後腦勺一巴掌一個:「都給咱閉嘴!」
剛剛還鬥得像公雞的兒子們頓時個個噤聲,朱元璋接著罵:「吵吵吵,你們大哥都將遭不測了還在吵!一個個不孝不悌的東西,皮癢了都!」
老朱中氣十足,小朱們不敢說話,不孝不悌都出來了,這頂帽子誰敢認?一個個都老實了,安安靜靜等太醫來。朱標的椅子還專門被朱元璋拉到了身邊,倒真像是一個看緊兒子的父親。
朱標細聲安慰幾句,隨後將目光投向茫茫水鏡,自己原來是……命不久矣嗎?
【不過有一說一,朱棣是個絕佳的繼任者,眼光卓越手段強硬,將目光投向海外簡直是天才創舉好嗎!可惜……emmmmm懂的都懂。永樂大帝實績還是相當能打的,我覺得老朱該知足了。】
兒子都沒了你叫咱知足?!
被教訓了個正著的朱元璋青著臉不說話,好一會兒才幹巴巴地冷哼:「還要你這個後輩來教咱做事了。」
他這麽說,倒確實沒什麽震怒的樣子。
底下的朱棣聽著這麽直白的誇耀心中也是高興,他先前是當真沒什麽心思,但自從水鏡說他是永樂大帝之後,他也忍不住想,如果是自己的話,他會帶著大明繼續走向強盛嗎?還是會留下千古罵名?
「我……我真的從未起過二心啊!」
被圍攻的李治百口莫辯。
明朝。
朱元璋心有戚戚焉:「幸好咱的太子立得早,也不搞什麽愛幼子危及儲君的事兒。」
老話說得好沒錯啊,儲君之位不穩,國家不寧。
其他皇子直在心裏翻白眼。是是是,你不搞偏寵幼子的事,誰不知道大哥是塊寶我們是根草啊!
【朱元璋的太子倒是挺好當的,朱標地位穩固得其他人都要羨慕哭了。】
楚棠一把誇迴來,朱標微微一愣,隨即溫和地笑了起來,朱元璋可就比兒子外放多了,驕傲地挺起胸膛。
「咱說什麽來著,老朱家就是典範!」
【但朱標還有朱標的慘,他英年早逝。】
朱元璋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她她她她她她說啥?!」
誰英年早逝?!
作者有話要說:
寫之前隻想著創人很爽也沒想到有這麽多,你們龍鳳豬朱怎麽迴事,都把杜牧的名字擠沒了!是不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指指點點)
1.扶蘇這部分主要參考資料是《秦謎》、《史記》
2.蒙毅罵李斯的話其實是《李斯列傳》斯相本人原話:斯,上蔡閭巷布衣也,上幸擢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者,故將以存亡安危屬臣也。豈可負哉!
3.扶蘇自殺的原因還有「重用說」之類的觀點採取《秦謎》,其實老師還有個重要觀點是扶蘇生母是楚國王女,但政的皇後一直沒有定論,所以正文就沒有提及,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4.司馬遷的評價也是出自《李斯列傳》: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於鄉裏,明矣。
5.上轀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李斯列傳》
第114章 阿房宮賦7
◎楚人一炬◎
高興沒多久的朱元璋隻覺嗓子眼都被哽住,驚得說不出話來。
朱標的笑容也僵在臉上:「我……死了?」
溫雅端方的太子第一次說出這種顯得有幾分傻氣的話,足以看出他是多麽震驚。
任誰吃瓜吃得好好的聽到自己的死訊也會心梗吧!
堂下同樣有些石化的兄弟張口結舌,訥訥不能言。
「這……大哥看起來,也不像是會有事的樣子啊!」
朱棣覺得難以接受,兄長對他愛護有加,他是打心眼裏服氣這個太子大哥的。
「難道是突發惡疾?」朱棢猜測著。
「不管是如何,先讓太醫來看看吧。」
朱元璋抓著自家大兒子的手,乍受打擊的他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幾分。何曾想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慘劇也會發生在他的身上呢?
「對對對,以後讓太醫日日來請平安脈,防患於未然。」其他兄弟附和著。
某種程度上說,朱標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兄長。
奉天殿裏意中人鬧哄哄地圍著朱標噓寒問暖,心思縝密的朱權突然反應過來什麽,恍然道:「因為大哥出事了,所以父皇才傳位給四哥?」
眾人倏然一靜,朱棢隨即斷然反駁:「不可能!」
大哥沒了還有老二呢!老二沒了還有他呢!長幼有序,怎麽也不可能輪到老四吧?而且,他老爹看不看得上他們這些兄弟還不一定呢,說不定來個皇長孫什麽的。
朱棢憤憤地想著。
朱權被反駁了也覺得不太可能,自家老爹有多麽看重大哥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萬一愛屋及烏呢?
他接著猜測:「難道是大哥的兒子當太子,然後四哥……」造侄子的反?
朱權把未竟的話咽了迴去,但在場的人都不傻,全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奉天殿的氣氛再次一滯,連朱標的眼神都若有所思往朱棣這邊放,被眾人注視的朱棣心中一梗,當場跳腳:「胡說八道,這不可能!」
發現新大陸的朱棢針鋒相對:「那你說你怎麽當上皇帝的吧!」
「我……!」
朱棣氣結,未來的事他哪知道。
「反正不可能。」
「那你說啊!」
他們七嘴八舌地吵架,朱元璋被吵得腦仁疼,鐵青著臉對著後腦勺一巴掌一個:「都給咱閉嘴!」
剛剛還鬥得像公雞的兒子們頓時個個噤聲,朱元璋接著罵:「吵吵吵,你們大哥都將遭不測了還在吵!一個個不孝不悌的東西,皮癢了都!」
老朱中氣十足,小朱們不敢說話,不孝不悌都出來了,這頂帽子誰敢認?一個個都老實了,安安靜靜等太醫來。朱標的椅子還專門被朱元璋拉到了身邊,倒真像是一個看緊兒子的父親。
朱標細聲安慰幾句,隨後將目光投向茫茫水鏡,自己原來是……命不久矣嗎?
【不過有一說一,朱棣是個絕佳的繼任者,眼光卓越手段強硬,將目光投向海外簡直是天才創舉好嗎!可惜……emmmmm懂的都懂。永樂大帝實績還是相當能打的,我覺得老朱該知足了。】
兒子都沒了你叫咱知足?!
被教訓了個正著的朱元璋青著臉不說話,好一會兒才幹巴巴地冷哼:「還要你這個後輩來教咱做事了。」
他這麽說,倒確實沒什麽震怒的樣子。
底下的朱棣聽著這麽直白的誇耀心中也是高興,他先前是當真沒什麽心思,但自從水鏡說他是永樂大帝之後,他也忍不住想,如果是自己的話,他會帶著大明繼續走向強盛嗎?還是會留下千古罵名?